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 资源ID:14690193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1、龙源期刊网 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彭程,张进,李世春,朱贤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37期摘要: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于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应用技术人才的人才定位,构建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多种途径与举措开展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关键词:工程;应用技术;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69-02目前,部分高校将应用技术人才定位于“一线工程师”,而有的高校则将应用技术人才定位于“现场工程师”,两种提法的实质相同,都要求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

    2、突出实践教学,区别在于“一线”更多地针对“生产和建设一线”,而“现场”可以既包括“生产和建设一线”,也涵盖“管理和服务现场”,因此,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于以“现场工程师为主”更为贴切,既能体现人才培养的主体,又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简称为“现场工程师”,可拓展到“评标师”、“造价师”、“经济师”、“会计师”等。一、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1.社会需求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十分紧缺,因此急需大量的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也是应势所需。2.历史经验的传承。长期以来,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

    3、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双师型”队伍,积累了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技术人才的经验。因此,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是顺势而成的。3.错位发展的追求。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必须探索一条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发展的道路,它既不能走专科学校的老路,也要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确立错位竞争,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培养社会紧缺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发展目标,树立起了“崇尚实践、回归工程”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还要特别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

    4、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应用技术的人才培养定位也是一般本科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的追求。二、工程应用技术的人才定位我国正处在后工业时代,在工程技术人员中,从事现场或基层工作的一线工程师比例高达60%以上,而目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目前还极其缺乏。因此,21世纪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题为研究和创新实践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近几年的本科办学探索过程中,高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主要举措1.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建立校内、校外、企业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同构建

    5、“三三五”和“分层递进”模式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三三五”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的三个体系,基础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和专业综合实践平台三个实践教学平台,抓好课程设计、工程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五个环节;“分层递进”模式指:理论教学的递进(体现为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递进)和实践教学的递进(体现为认识实践实训综合能力培养的递进)。该模式的特点是: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相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与促进。2.构建“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我们建立了根据课业内容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培训,和课外自助

    6、的开放性实验;从学校内的素质拓展训练,到校外实习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我们分成了三个层次,包括: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其中,通识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金工、电工与电子等基本技能实习,项目见习,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为基本技能层;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综合实验(实践)周,进行综合应用和初步设计能力的训练为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程项目训练和课外科技活动、产品研发制作,进行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层。这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由独立到融会贯通

    7、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实践能力螺旋并进的形式。不仅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更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实践教学体系的主题含义。3.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1)实验与实训并重,建设校内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工程化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为营造工程化的模拟教学与训练环境,学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大力开展工程化实验室建设,以满足专业实验教学需要。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自行选购实验生产设备,搭建模拟平台的实践操作系统。根据生产操作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再现生产过程。实验室的仿真建设有效增强了学校工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为大学生工程化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的实验操作平台。现场情景式校内工程训

    8、练基地的建设。学校重点建设了机电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以新校区的建设为依据,规划建设“工程实训中心”进一步打造出工程化的模拟教学和训练环境。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是一种新形式的设计车间,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数控加工基本素质训练平台装备。自控实习中心是以机、电、液、气传动和可编程控制器(PC)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生产微型工厂。校企、校校、校政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原则,我们正在研究并探索与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如:我院将与涪陵区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涪陵相关企共建材料性能检测联合实验室与研发中心。(2)实习基地与产学研基地并重,建设校外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学校紧

    9、紧依托地域优势,在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同时,十分重视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各专业均建有35个稳定的、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的实习基地。(3)学校与企业并重,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利用重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重庆三爱海陵有限公司,进行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4.力争实现实践教学改革突破。(1)推进“四个转变”,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倡导由“灌输型向自主型转变”。例如推广“实验驱动型教学”经验,以课题性问题与任务为起点,以实验过程与方法为核心开展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主动思考、设计、体验与探索。实现“验证型向应用型转变”。鼓励学生从现实中,从教师的

    10、科研中汲取题材,使验证实验变成结合实际应用的操作训练;从企业实际生产寻找课题,使课程、毕业设计成为真刀真枪的演练。促进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如我院“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实验”,体现了让学生“带着想法来,留下产品走”的理念。如机械类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设计),将原各门课程设计对象相对独立的格局,转变为典型零件贯通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这种贯通式训练,全程了解并掌握机械零部件设计制造各阶段的技术要素和技术规范,真正获得工程基本训练。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形成课内实验教学与开放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推进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践基地,提升了工程环境的真实性。(2)深化教材建设,实

    11、现教学内容的突破。十分重视组织教师有计划地编写具有现代特征的规划教材。近两年来,我院组织教师主编和参编国家“十二五”机械类系列规划教材9部。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编写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材和讲义。(3)推行“多证”制度,实现教学效果的突破。学校十分重视开展“多证”制教育,鼓励学生在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技能测试取得国家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和各种技能证书,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5.提高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可以让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轮流挂职锻炼和工程能力培养制度。同时要引进一些有企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工程人才。聘请一些来自企业的优秀人才的兼职教师。并积极鼓

    12、励教师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和社会实践。“中国教育的出路在于科学合理分流。从人本位的角度来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要把不同的人培养成更不同的人,而不是培养成一种人。”工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更加强调技术应用性与实用性,是实现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李先富.试论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J.池州师专学报,2006,(8):96-99.2李伯聪.努力向工程哲学领域开拓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7):36-39.3朱传义.从工程教育到工程文化教育的跨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32-33.4杨叔子,吴昌林,张福尼.面向工程,打好基础,全面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6,(7):4-9.5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工程教育改革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24-25.基金项目:2009年重庆市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改革”(文件号:渝教财200951号);2009年重庆市教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103145)。作者简介:彭程(1965-),男,湖南汨罗人,长江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制造技术,工程教育。通讯作者:朱贤华。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