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作总结之城市认知实习总结.docx

    • 资源ID:14682464       资源大小:25.5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作总结之城市认知实习总结.docx

    1、工作总结之城市认知实习总结城市认知实习总结【篇一: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2 二实习的方式和内容? 2 三实习地点? 2 四实习的时间和安排? 3 五实习报告的具体内容 壹)沈阳市历史概况? 3 贰)沈阳城市道路交通? 5 叁)沈阳城市绿地系统? 10 肆)抚顺市综合概述? 19 六实习的收获、体会? 23 七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 24 八对本专业前景的看法? 25 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城市认识实习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为后继学习累计感性认识。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认识实习安排在本期期末,并且是在学习了

    2、城市规划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城市的实地考察和专项调查,获得城市规划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参观学习,扩大学生知识面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城市规划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国家的城市建设方针政策。学生通过对城市的认识,应该全面体会城市规划的主要原理和主要思想在城市实际中的运用。 二实习的方式和内容: 城市认识实习以网上收集资料、实地参观考察和总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了解城市概况,性质,规模和规划结构布局等; 2了解城市道路系统,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交通概况,车行人行等; 3了解城市绿化,主要树种,建筑小品,城市景观,环

    3、境状况和地方特色; 4调查居住区的功能结构,公共设施等的布局和处理手法; 5调查市中心广场和街区的型式,景观特点及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的关系等。 三实习地点: 沈阳市,抚顺市四实习的时间和安排: 1本次城市认识实习安排在本学期的20周21周进行 2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 3具体安排: 7月6日上午:实习动员大会,安排实习事项; 7月6日下午:网上搜索资源,了解所调研城市大体状况; 7月7日至9日:沈阳市内各处具体调研; 7月10日:阶段性总结; 7月13、14日:抚顺城区城市认识实习; 7月15、16日:整理实习日记及相关资料; 7月17日:实习结束,上交成果。 五实习报告的具体内容: 壹)沈

    4、阳市历史概况 沈阳是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为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面向渤海之滨,是辽东半岛的腹地,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也是满清王的发祥地,风景名胜遍布全城,有著名的皇城沈阳故宫和福陵,还有壮观的东、西、南、北的四塔和永光、广慈、延寿、法轮四寺和沈水-浑河。随着改革开发的逐步深入,沈阳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近年来沈阳在不断的改变着自己,将城内的污染企业迁至城郊,浑河也不在浑了,也不臭了、变清了、变美了,生态、园林、环保模范城市是沈阳的骄傲,美好的环境是沈阳的财富,也是你我的财富,让

    5、我们为沈阳的明天更美好祝福吧!沈阳,中国东北的一座大城市,是辽宁省省会驻址其城市建设的辉煌、喜悦、展望与苦恼,缺陷遗憾、误导等并存起来;构成了一幅复杂生动的天然图画,这并非只是中国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许多城市面临的境况。 远在7000年前,沈阳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新乐文化,时至今日,沈阳从始建城之初的一个军戊小城 ,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座具有雄厚实力经济基础大都市,而且在世界城市中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并蕴涵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这是一代又一代沈阳各族人民不畏艰难,辛勤劳动,团结奋斗的结果。才让沈阳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把一座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沈阳带入21世纪序写沈阳

    6、更加辉煌的未来历史!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择水而居”“依山而立”的道理。1.为了方便生活2.为了安全。 公元前298年秦开在此奉命设立辽东郡(沈阳)并兴建侯城,此为建城之始。秦开建城,十分重视对环境条件的利用,当时南临沈水,东靠灰山,秦开依山傍水筑城池,修城墙,即可防御外敌入侵又能满足生活需要,然而,从公元121年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朝等历代史书并未见到有关沈阳地域的记载。直到,唐辽国时,情况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耶律德光开始重建沈阳并定名为沈州,并建有土城而有了发展,据沈阳县志中说“唐亲时渤海大氐置沈洲辖于定理府,古城再县治东南20里周围二里零200步,东西两门又古城在浑河左岸北为天柱山”

    7、,而金末元初,沈洲又连遭兵火城坦变为废墟。至此沈阳的建设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 1927年元朝统一以后不久,改沈洲为沈阳并建城隍庙,此时沈阳才步入正式发展轨道,并成为当时东北边陲重镇,此后明洪武21年,扩建沈阳在旧土城的基础上,修筑砖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城,十字大街通向各门城,周9里30步,高二丈五尺,池两重,此时沈阳中卫城,经济发达,但仍以防御为主,后金天命10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直此沈阳成为一代都城,天聪8年皇太极升沈阳为盛京大兴土木,扩建城池,建造宫殿。后清入关,定都北京,仍以沈阳为留都,到19世纪中期沈阳为封建帝国的都城,当时的园林形式是以皇家园林和寺院园林为主,在今沈河区,和平区还留

    8、有当时遗迹。 19世纪末叶外来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使沈阳古城发生了变化,1903年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修筑的东青铁路路过沈阳,1905年沈阳被日本占领并辟为商业地,当时沈阳建设形成不同风格形式自成系统,不成格局,布局零乱市政设施寥寥。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在铁西区大建工厂,使沈阳成为严重污染城,绿化建设基本上没有,只在日本人居住区搞了些市区绿化建设,旧中国的沈阳全市树木稀少,城市建设落后,布局不合理,市政公用建设少而差,市内地区的各项 设施差距悬殊,及不协调。 贰)沈阳城市道路交通 建筑与交通系统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元素,交通是人们完成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前提。城市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通道,而且是

    9、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空间,是组织城市景观的骨架,它应该成为居民观赏的重要场所。同时城市道路又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成为体现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的宜人的公共空间。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一)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布局的历史演变 建国后,沈阳市经历了 三次城市总体规划和一次 总规修订,相应城市空间的 演变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 段。这三个阶段是:1949年 至1978年,沈阳市从快速工 业化发展到建设停滞期,在 原有城市规模的基础上逐 步向外围扩张,建成区已接 近150km,奠定了城市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市民出行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要交通方

    10、式形成了方格式的道路网结构:1979年至1994年,的内发展期。原有的两个城市中心区已经合二为一城市在双中心支撑下的发展使得城市形态成为东西向大于南北向的长方形,建成区面积接近200km。市民出行以自行车、步行以及常规公交为主要交通方式道路网布局呈“方格式+自由式”结构同时有沿轴向发展的趋势:1995至今,城市空间发展主要体现在二环路的修建对城市中心区进行了整合,同时带动了二、三环之问的发展,道路网布局在方格网基础上形成了“环形+ 放射式”结构(图一), 城市的圈层式扩张日益明显。本世纪初, 针对城市功能混杂, 空间容量不足的问题, 借鉴大城市发展的有机疏散理论, 提出分散组团和跨河发展的布局

    11、。 (二)快速路【篇二:苏州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苏州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专 业:2011级建筑学 班 级:建筑二班 学 生:王远坤 学 号:201115010010 2014年8月摘要:本次独自在苏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城市认知实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见识了太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苏州古城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已是众所周知,源远流长,而如今,苏州新城区也处于蓬勃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展现出新的现代风貌,并且与苏州的历史文化处于融合中。本次实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通过对城市建筑的了解,将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建筑结合,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并且在实习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关键

    12、词:苏州 博物馆 园林 地标性建筑 城市开放空间 正文:苏州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承的城市,可分为新老两个城区,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而新城区则是高楼林立,大力发展经济,城市建筑处于高速发展中。以下是我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几处城市建筑,园林,和城市开放空间。 一、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大师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将古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是很完美的。 苏州博物馆新馆北靠拙政园,东傍忠王府。其 中,拙政园西花园的南端正好楔入新馆。虽然 新馆的选址很特殊,但是新馆还是做到了与周 围环境的融合,与历史文化遗存的相协调,并 且让两组年代悬殊的

    13、建筑物,做到古今对话、 新旧拥抱和二元渗透,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存 共荣,从而提升了彼此的使用价值、社会价值 乃至长久的历史价值。 新馆可以说从整体到局部都做到了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将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和现代主义的建筑理念完美结合。这座博物馆主要采用江南山水园林概念来设计,兼顾传统与现代元素。尊重周边环境历史风貌,主体建筑不超过六公尺,地下和地上各一层,内外风格均和谐统一,结合了苏州山水园林的特质,现代元素中兼古风,并与周边传统民居融为一体。 从建筑形式上,采用了现代建筑中常使用的几何形体,然而整个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又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 从结构上,新馆建筑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 州

    14、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 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 点。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 特色,它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更使建筑的创新和 功能的拓展有了可能和保障。钢材和玻璃的使用,使 得建筑物具有了极佳的透光性,营造出了几何构图美 感,并兼具有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趣味。它明快硬朗 的线条,冲破了苏州老房子的一片婉约妩媚,颜色淡 雅朴素,却又和四邻相映相成。 从选材上,深灰色石材的屋 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 雅洁,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 增加了新的内涵。 从采光上,新馆建筑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 理念。它独特的屋面形态,突破了

    15、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 在采光方面的束缚。新馆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框体内的金字塔形玻璃天窗的设计,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 苏州博物馆新馆可以说是一个现代版的苏州园林,借鉴了许多传统园林透视借景的处理方法,在一块面积很有限 的基地上营造出了层叠递进,景深不断 的意境。大量采用立窗借景,不但满足 了室内的采光要求,更若隐若现地透露 出室外的竹林曲桥、小庭池水。而窗与 窗也不是千篇一律。有完全透明的玻璃 窗,直截了当,有嵌上裂纹玻璃的窗, 奇幻迷人,还有蒙上沙的大落地窗,隐隐显出窗后景物的

    16、剪影,显得朦胧如画。 二、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占地5.2公顷。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以及南部由住宅改建后的园林博物馆。园林布局以水为主,环以林木,西部由一曲 形水池以及依水而建的卅六鸳鸯馆、 十八曼陀罗花馆构成。东部布局则以 平冈草地为主,并配以山池亭阁,视 野相对开阔。 中部是全园精华所在,面积18亩 半,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总体布局以 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厅堂楼榭。原来供园主享乐生活用 的建筑物,如远香堂、玉兰堂、 香洲、小沧浪、等,集中分布在 园南靠近住宅一侧,是住宅的延 伸。园北部则山池树木并重,以 建筑辅之。远香堂是中

    17、部的活动 中心,回抱于山池之间,周围环 境开阔。 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 其中小飞虹桥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是一座精美的廊桥。三、环球188和东方之门 在东方之门未建之前,环球188是作为园 区的地标性建筑的,而现在即将建成的东方之 门则成为了园区新的地标建筑。 1、环球188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央商 贸区地段,南临苏惠路,北临相门塘,东依“城 市之眼”金鸡湖,西靠中央公园,位于左岸商 业步行街后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环球 188萃取钻石永恒闪耀的

    18、灵感,设计 出凸现尊贵与高雅之美的钻石穹顶。现代风格 的建筑立面,俊朗建筑语言体现简约之美。大 面积玻璃幕墙,配合光的节奏,营造出强烈的 时代气质。 挑空大堂恢宏气派与生俱来,豪华而不失庄重,置身其中高贵典雅之情自然流露;精致电梯厅,人性化设计,处处显示出大宅的显赫气派与精致品位。从内到外,与环境产生交流,透露出建设者对缔造完美生活品质的追求。 2、东方之门,这座伟岸而优雅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苏州工业园区cbd轴线的末端,东临星港街及波光粼粼的金鸡湖,西面为国际大厦及世纪金融大厦。这座摩天大楼有着独特的构造,整个楼是双子塔结构,但在顶部双子塔合二为一,构成一张弓或是一扇门的形状,门式的建筑形象灵感

    19、来源于道统的花瓶门与城门的巧妙结合,并透过简洁的几何曲线生动地表现出来。【篇三: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认知地点:成都 认知时间:2014/8/112014/8/25 指导老师:周华 姓名:田建平 学号:20141020218 日期:2014/9/18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目录: 一实习背景.1 二实习目的.1 三实习任务.1 四实习计划安排.1 五日程记录.2 六报告正文.2 1.城市基本概况.2 2.城市大型公共空间.3 3.代表性居住区.4 4.城市景观绿化.5 5.城市广场以及特色街区.6 6.城市交通系统.9 7.城市历史街区.11 8.人民公园.11 七实习总

    20、结与体会.12 一实习背景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大城市引导中小型城镇发展越来越重要, 因此在经过三年的课本知识学习之后,我们对对城市应该有总体宏观概念,应 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城市布局、功能结构等方面全面了解极其重要,走进 城市,亲身体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实习目的 城市认识实习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通过此次实习可以巩 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继学习累计感性认识。通过对具有代表性城 市热点问题的实地考察和调查,获得城市规划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规划 专业的理解。 三实习内容 1、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概况、性质、规模和规划结构布局等; 2、调查城市市中心、城

    21、市商业中心、文体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群体 设计对功能与空间的处理手法; 3、调查城市代表性居住区的功能结构、公共设施等的布局和处理手法: 4、了解该城市景观特色构成、城市绿化,主要树种、建筑小品、雕塑、城市景 观、环境状况、地方特色等; 5、凋查了解重要广场或特色街区的社会人文环境、功能组织及空间构成情况; 6、了解该城市道路系统、交通枢纽站点、道路断面设计、交叉口、停车场、车 行及人行交通等概况: 7、调查历史街区现状及保护开发清况 四实习计划与安排 1.出发前期对成都市基本概况通过查资料得到初步了解,对城市总体有一个全面 清晰的认识。 2.制作出行路线,以及日程安排,进行出行预算。

    22、 3.做出具体路线图,并且进行最优化,在节省时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了解一座 城市。4.进行车票以及住宿的的预定。 五日程记录 2014年8月11日乘k879次列车于次日11时左右到达成都火车站,寻找住所 以及准备成都市地图。 8月12日14时开始正式对成都市认知调查,住所为横陕西街,距离人民公园大 约300m,因此遵循就近原则,首先对人民公园做以具体调研。 8月13日对天府广场以及广场地下空间进行调研。 8月14日对春熙路商业中心进行认知调研。 8月158月17日对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进行调研。 8月188月19日对成都地铁以及城市道路进行调研。 8月208月21日对府河音乐花园住区进行初步调

    23、研。 8月228月23对两个火车站以及主要汽车站进行调研。 8月24日对调研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并且补充调研。 8月25日返程。 六报告正文 1.成都市概况2013年4月30日);管辖9个区、6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其 中农业人口800万),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湿冷”的气 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mm。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短”、空气潮湿,冬春两季干旱少雨,冰雪灾害较为罕见。 城市性质:四川省省会,中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 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

    24、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1、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教中心、商贸中心、 金融中心;3、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邮政通信枢纽;4、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与新 兴工业产业基地;5、西部地区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居住地;6、国家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 级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其中农业人口800万)。规划结构布局:以城市中轴线为发展主轴,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为双核,走廊展开,组团发展,构建“一轴双核 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 2.市中心、商业中心,文体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 公共建筑群对功能空间处理手法:以春熙路为例春熙路街道,覆盖北新街以东、总府路以南、

    25、红星路以西、 东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临街区域,面积大约20 公顷。街市热闹繁华,现大约有商业网点700家,网点面积大约220000。春熙路是中国大陆最知名的商业街之 一,由春熙东路、春熙西路、春熙南路、春熙北路四条步 行街组成。春熙路广义上也指由它为中心发展成的春熙路 商圈,商圈指总府路以南、上东大街以北、红星路以西、盐市口以东约0.4平方公里的地区, 是成都老城区三大商圈之一。 (1)业态 经过观察大多数人群都在春熙路停留了45min以上,说明了该商业街留住了人群,春熙路商圈聚集了太 平洋百货、王府井百货及伊藤洋华堂等大型购物商场和多种类型的大小商业店铺,可以满足不同层次 消费者的爱好及需求,在多样化购物场所分布这一 点上做得比较成功,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市民的消费需求逐渐从单纯的购物行为向多方面延伸,形 成了购物加娱乐的多方面休闲心理,由于缺乏休闲 娱乐场所,因此有部分人群感觉不是很满意。 (2)交通组织


    注意事项

    本文(工作总结之城市认知实习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