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耳鼻喉常考简答题整理.doc

    • 资源ID:14682299       资源大小:122.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耳鼻喉常考简答题整理.doc

    1、【鼻科学】名解:P23利特尔动脉丛little plexus*3:颈内、外动脉系统(鼻腭A、筛前A、筛后A、上唇A和腭大A)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神经内分泌对鼻粘膜血管、腺体功能调节失衡而引起的一种高反应性鼻病。发病原因很多,精神紧张、焦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内分泌功能紊乱、鼻腔内结构畸形如鼻中隔偏曲。P25翼管神经:鼻腔内交感神经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P31生理性鼻周期*2: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

    2、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生理性鼻甲周期。其意义是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P21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分组及开口1.分组:前组筛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PS:中鼻甲基板将筛窦分为前后组)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和蝶窦2.开口部位: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中鼻道,后组筛窦上鼻道,蝶窦蝶筛隐窝P29蝶窦的各个壁的比邻关系*2 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毗邻。 顶壁上方为颅中窝的底,呈鞍型,为蝶鞍。蝶鞍承托垂体

    3、。 前壁参与构成鼻腔顶的后段和筛窦的后壁(蝶筛板)。上方近鼻中隔处为蝶窦自然开口。 后壁骨质后,毗邻枕骨斜坡。 下壁即后鼻孔上缘和鼻咽顶,翼管神经孔位于下壁外侧的翼突根部。P82急性鼻窦炎的疼痛特点*2患病鼻窦疼痛部位时间规律上颌窦眶上额部,同侧颌面部or上颌磨牙晨起轻,午后重筛窦内眦、鼻根部(头痛轻)额窦前额(周期性痛)晨起重,午后轻蝶窦颅底、眼球深部(钝痛)早晨轻,午后重P81急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窦解剖特点的关系*2窦口小,鼻道狭窄而弯曲,易于阻塞,引起鼻窦通气引流障碍。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鼻腔黏膜炎正常累及鼻窦黏膜。各窦口彼此毗邻,一窦发病可累及其他它窦。现代观点认为前组筛窦是累及

    4、额窦和上颌窦的主要原因。各窦自身特点及窦口位置。上颌窦最大、窦口高,在中鼻道外侧壁的位置最后、最低,容易发病;筛窦因蜂房结构不易引流,感染机会多;此外,上颌窦与筛窦发育最早,故儿童期可罹患;额窦与前组筛窦毗邻,故亦易受累;而蝶窦位于各窦之后上,且单独开口,故发病机会较少。P87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方法1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检查(鼻内镜)、辅助检查(鼻窦CT)、与某些疾病鉴别2临床分型分期(海口标准1997):型 单纯型慢性鼻窦炎1期 单发鼻窦炎;2期 多发鼻窦炎;3期 全组鼻窦炎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1期 单窦伴单肉;2期 多窦伴多肉;3期 全窦伴多肉型 多发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多发性鼻息肉和

    5、(或)筛窦骨质增生变异性鼻炎的临表*2、分类分度及分级治疗原则*2、并发症1.临床表现:P63鼻部的四大典型症状:喷嚏、鼻痒、鼻溢液、鼻塞。喷嚏。反射性动作,阵发性几个到几十个不等。鼻痒。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鼻涕。大量 清水样 (鼻分泌亢进)。鼻塞。程度不一,季节性鼻炎水肿明显,鼻塞常很重。嗅觉减退。身体其它部位的症状也很突出,包括:眼部症状(流泪、眼痒、眼睑和结膜水肿);鼻窦症状(重复性压力引起的感染和充血性头痛);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疲劳和嗜睡)2分类:P67症状持续时间间歇性:(4d/w或4w/y)、持续性(4d/w且4w/y)是否影响生活质量轻度(all:

    6、睡眠正常,日常活动运动休闲正常,工作学习正常,无恼人症状)、中-重度(睡眠异常,日常活动运动休闲异常,工作学习受影响,有恼人症状中的1项或多项)3.治疗原则:对症治疗和治疗粘膜炎症反应相结合。治疗途径: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免疫治疗(特异性治疗),手术治疗(对极少数精心选择的患者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鼻内一线首选、口服)。抗组胺药物减充血药【PPT总结】推荐使用鼻用激素,这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丙酸氟替卡松等;推荐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或鼻用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 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 鼻用抗组胺药 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不推荐肌注

    7、或口服激素治疗Chromones (2受体激动剂)推荐用于过敏性鼻炎伴结膜炎 其疗效有限孟鲁司特(抗白三烯)推荐用于6岁以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鼻用异丙托溴胺推荐用于治疗流涕症状减充血剂可短期用于严重鼻塞患者推荐阶梯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所有病人的病情药物治疗注意疗效、安全性、药物协同作用特异性治疗:避免接触变应原。免疫治疗。通过用反复和递增变应原剂量的方法注射特异性变应原,提高患者对致敏变应原的耐受能力。阶梯治疗方案:并发症:变应性鼻窦炎(包括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支哮、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的分型,各型最常由哪些病原菌引起,临床上该如何选用抗生素1致病菌:临床上常见球杆、厌需氧的混合感染化脓性

    8、球菌:肺炎双球菌、溶链、葡球、卡他球菌杆菌:流感、变形、大肠厌氧菌2.明确致病菌者敏感抗生素;未明者广谱抗生素;明确厌氧菌感染同时应用甲硝唑or替硝唑P121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1相关因素:术者经验; 鼻窦解剖复杂程度;术中出血; 麻醉; 右侧鼻-鼻窦手术。2并发症分类:颅内并发症。颅内血肿、气脑、脑脊液鼻漏、脑膜膨出、脑实质损伤眶及眶周并发症。视力障碍、眶内血肿或气肿、眼球运动障碍、泪道损伤鼻内并发症。术腔粘连闭塞、窦口闭锁、出血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哮喘发作、恶性高热、麻醉导致的心律失常及死亡等P45、75鼻出血原因1.局部:外伤。分为机械性(挖鼻、异物、鼻中隔偏曲、

    9、筛前动脉破裂)和手术等医源性损伤(术中损伤鼻粘膜或血管)。肿瘤。各种良恶性肿瘤,如鼻咽血管纤维瘤、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炎症。各种鼻炎或特殊感染(TB、白喉、TP等)。2.全身:循环系统疾病、风湿热、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尿毒症、Vit缺乏、内分泌失调、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P92鼻源性眶内并发症1. 机制:感染鼻窦的细菌和脓液通过解剖途径累及眶内;鼻窦手术损伤或创伤累及相邻眶壁;机体免疫力降低。2. 类型:眶内炎性水肿;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眶内脓肿;球后视神经炎。3. 临床表现:眶内炎性水肿:首起眼睑水肿和轻压痛,筛窦炎引起者水肿始于内眦,上颌窦炎引起者始于下睑,额窦炎引起者则始于上

    10、睑。无眼球运动受限、眼球突出、移位和视力减退等。眶壁骨膜下脓肿:发生在与鼻窦相隔之骨壁。蝶窦炎眶尖综合症;眼球移位;全身症状较重眶内蜂窝织炎和眶内脓肿:最严重。局部表现为眼球明显突出、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迅速、球结膜水肿和眶深部剧痛。全身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和白细胞增多。眼球:失明;眶内静脉: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水肿而致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充血或苍白。本并发症不出现眶内炎症所表现的眼球突出、移位和充血等症状。4.鼻窦与眼眶的解剖关系极为密切: 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围绕着眼眶的上、下、后和内侧。与眶内组织仅一薄骨板之隔,尤其是筛窦侧壁(纸样板)和蝶窦侧壁

    11、极菲薄甚或先天缺损,致两窦之粘膜分别与眶内侧骨膜和视神经鞘膜相贴。 筛前、后孔及其同名血管和神经贯通筛窦和眶内。因此,鼻和鼻窦感染可经上述解剖学联系侵入眶内。机体免疫力降低,鼻息肉、中鼻甲肥大和鼻中隔高位偏曲妨碍鼻窦引流,以及鼻窦外伤、手术操作相关眶壁,是鼻窦感染引发眶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病例分析:1.P81急性上颌窦炎 2.男35岁,间歇鼻塞10年,持续鼻塞一年就诊,于10年前开始出现双侧鼻塞,流粘涕,量略多,无伴头痛,经治疗喉好转,但反复发作。一年前起鼻塞转为持续性,涕不多,为黄色粘涕,常伴头痛,自滴麻黄素后鼻塞无明显好转。体检:体温正常,双下鼻甲呈结节状肥厚,用2%麻黄素液收缩不佳,各鼻

    12、道无分泌物引流,间接鼻咽镜见双下鼻甲后端凹凸不平,呈桑葚状,鼻腔鼻咽未见新生物。CT检查各鼻窦未见异常。1、该病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慢性单纯性鼻炎转为慢性肥厚性鼻炎)2、引起本病的病因有哪些3、写出治疗方案【咽科学】名解: P144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P161呼吸暂停: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停止(较基线水平下降90%),持续时间10s。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30%, 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持续时间10s。或口鼻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 50%,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3%,持续时间

    13、10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2:OSAHS,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中年肥胖男性发病率高。名解+简答:P129咽淋巴内环*5: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其中内环由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为外环,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咽部淋巴均流入颈深淋巴结。P141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2、并发征*3、禁忌症*21.适应症。对那些炎症已呈不可逆性

    14、病变的扁桃体才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2.禁忌症 急性炎症时,一般不施行手术,宜在炎症消退2-3周后切除扁桃体。 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一般不手术。若扁桃体炎症会导致血液病恶化,必须手术切除时,应充分准备,精心操作,并在整个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治疗。 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关节炎、肾炎、高血压病、精神病等。

    15、 在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的确,以及有其他传染病流行时,或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期间。 妇女月经期前和月经期、妊娠期。 患者亲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高,白细胞计数特别低。3.并发症及处理1) 出血 术后24小时内发生为原发性,最常见原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遗有残体或肾上腺素的后作用所致,其次为术后咽部活动过甚,如咳嗽、吞咽等。继发性出血常发生术后5-6天,此时白膜开始脱落,若进食不慎插上创面可致出血。处理:查明出血部位;活动出血点用双极电凝止血法或缝扎止血;弥漫性渗血用消毒纱球填压扁桃体窝,将舌腭弓及咽腭弓缝合;失血过多者应补液,输血。2) 伤口感染 手术后3天

    16、体温突然升高或者术后体温一直持续在38.5以上;术后腭弓肿胀,创面不生长白膜,或白膜生长不匀;患者咽痛加剧;下颌下淋巴结重大疼痛。及时应用抗生素。3) 肺部并发症 术中如有过多血液或异物被吸入下呼吸道,经X线检查证实有肺部病变,可行支气管镜检查,析出血液及异物,同时用足量抗生素治疗。P140慢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P136慢性咽炎的病因局部因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及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或受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的影响。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及辛辣食物等都可引起本病。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内分

    17、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地下等亦可引发。病例 1.P138急性扁桃体炎(15分)【特征】1、几乎均为两侧扁桃体同时感染。2、有相对固定的病程。3、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免疫性。4、常有反复发病的倾向。【临表】1、潜伏期3-4天,病程1周。2、全身症状:起病急,发热(38-40)小儿抽搐,呕吐。3、局部症状:咽痛,常可反射至耳部,下颌角淋巴结肿大。4、并发症:局部有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喉炎、淋巴结炎、咽旁脓肿等。全身急性风湿热、关节炎、心肌炎、肾炎。【检查】急性面容,咽黏膜弥漫性充血,腭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脓点,或隐窝口处有豆渣样渗出物形成假膜,下颌下淋巴结肿大。【鉴诊】P1

    18、39 咽白喉【治疗】1、隔离2、抗生素3、漱口4、手术。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P136急性咽炎3.典型部位的鼻咽癌伴耳部症状1.诊断和诊断依据2.确诊需要哪些检查3.治疗原则4. 女,教师,主要诊断:慢性咽炎,声带息肉。可能还有其他并发症问题1诊断及诊断依据2 P196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3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案声带小结声嘶开始间歇性,后持续性治疗:1.声带息肉:手术切除。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下切除,全麻支撑喉镜下切除法。2.慢性咽炎:病因治疗。中医药。局部治疗:单纯性复方硼砂溶液、硼酸溶液含漱,含服喉碘片、薄荷片;肥厚性上述+激光治疗;萎缩性碘甘油涂抹咽部,VitA/B/C/E促黏膜上皮生长双侧

    19、声带边缘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小结声带息肉声嘶持续性声带边缘息肉,多为单侧【喉科学】病例 小儿急性喉炎+喉阻塞(要写分度)*2名解:P213喉阻塞:是喉部或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气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困难,是ENT常见急症之一,如不速治可引起窒息,危及病人生命。P213吸气型呼吸困难:吸气发生困难,主要表现为吸气时间延长,由于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费内,胸腔内负压增大,出现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如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出现凹陷,严重者肋间隙也可凹陷,吸气型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阻塞性病变。P213四凹征: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费内,胸腔内负压增大,出现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如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剑突

    20、下或上腹部,肋间隙出现向内凹陷,成为四凹征。简述喉的生理功能*2呼吸功能。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处,通过声带的运动可改变其大小;平静呼吸时,声带位于轻外展位(声门裂大小约13.5mm);吸气时声门裂稍增宽,呼气时声门裂稍变窄。发音功能。正常人发音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拉紧,自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靠拢的声带使之振动即发出声音。喉部发出的声音称为基音,受咽、口、鼻、鼻窦、气管和肺等器官的共鸣作用而增强和变化,成为日常听到的声音。吞咽功能。咽是一个复杂的反射动作。吞咽时,喉头上升,喉入口关闭,呼吸受抑制,咽及食管入口开放。保护功能。喉的杓会厌襞、室带和声带,类似瓣状组织,具有括约肌作用,能发挥保

    21、护下呼吸道的作用。喉的循环反射系统。主动脉的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纤维,经过喉的深部组织、交通支、喉返神经感觉支;喉内这些神经如果受到刺激,则会减慢心率或出现心律不齐;此反射可用阿托品抑制。小儿喉的解剖特点P178小儿喉部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小儿喉腔尤其是声门区又特别窄下,故小儿发生急性喉炎时容易发生喉梗塞,引起呼吸困难。小儿喉的位置较成人高,3个月的婴儿的环状软骨弓相当于第4颈椎下缘水平;6岁时降至第5颈椎。小儿喉软骨尚未钙化,较成人软,行小儿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触诊时,其感觉不如成人的明显。会厌卷曲,间接喉镜较难窥见声带等喉内结构;声带长度较成人短,音调高;喉神经敏感,易受刺激而

    22、引起痉挛。喉阻塞的分度(分级)及治疗*21.分度: 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稍有吸气期喉喘鸣及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 二度:安静时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吸气期喉喘鸣和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家中,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正常。 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并出现缺氧症状,如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患者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定向力丧失,心率不齐,脉搏细数,昏迷、大小便失禁等。抢救不及时可因窒息以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2治疗:

    23、一度:明确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如有炎症引起,使用足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二度:因炎症引起者,用足量有效地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大多可避免气管切开术。若为异物,应尽快取除;如喉肿瘤、喉外伤、双侧声带瘫痪等一时不能去除病因者,应考虑作气管切开术。 三度:由炎症引起,喉阻塞时间较短者,在密切观察下可积极使用药物治疗,并作好气管切开术的准备。若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全身情况较差时,宜及早行气管切开术。若为肿瘤,则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四度:立即行气管切开术。若病情十分紧急时,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或先气管插管,再行气管切开术。P193小儿急性喉炎临表*2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1.临床表现:起病急。常继发于上

    24、呼吸道感染等,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主要症状: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声嘶逐渐加重,炎症向声门下发展空空样咳嗽;声门下黏膜水肿明显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鼻翼煽动,三凹征,面色苍白,发绀,神志不清衰竭、死亡。喉镜检查:喉粘膜充血肿胀,声带白粉/红色,有些可见脓黏性分泌物附着。声门下黏膜因水肿而向中间隆起。2.诊断:声嘶,空空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 气管支气管异物。异物吸入史,剧烈呛咳,呼吸困难X线检查、支气管镜 喉白喉。现已少见。若咽部或喉部检查见灰白色假膜,并在假膜图片和培养中找到白喉杆菌。 喉痉挛。起病急,有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

    25、难,无声嘶,空空样咳嗽。一旦痉挛解除,患儿立即恢复正常。3.治疗原则: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PG或头孢)。GC减轻黏膜肿胀(肌注或静滴)。药物治疗无好转应立即气管切开术。支持疗法,补液,水电平衡,镇静减少体耗减轻呼吸困难。P196慢性喉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1. 临床表现:声嘶。程度不等。喉部不适、干燥感,讲话多了还有喉痛。有些患者后部分泌物增加形成粘痰,讲话费力,咳出才感轻松。2分型:慢性单纯性喉炎。候鸟魔弥漫充血,轻度肿胀,声带白粉,边缘变钝。声带表面黏痰,两侧之间粘液丝。肥厚性喉炎。室带肥厚多见,可遮盖部分声带或两侧室带前部互相靠在一起,看不到声带前部。声带肥厚,边缘变钝,严重者声门不能完全打

    26、开。萎缩性喉炎。喉粘膜变薄、干燥,严重者黏膜表面有痂皮,声门闭合时有梭形裂隙。喉癌的转移途径1直接扩散。循粘膜表面或粘膜下浸润。原发于会厌的声门上癌侵犯会厌前间隙、会厌谷、舌根;杓会厌襞癌向外梨状窝、喉咽侧壁;声门型癌向前前连合、对侧声带;声门下癌向下气管;向前外颈前肌层;向两侧甲状腺;向后食管前壁【PPT】声门旁间隙为喉癌扩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喉室癌可通过此间隙向上下扩展,形成跨声门癌;声带癌可经此间隙侵犯声门下或喉外;外侧声门上癌可经此间隙向下侵犯甲杓肌(引起声带固定)及声门下;梨状窝内壁癌向前内扩展,易侵犯此间隙,这是梨状窝癌声带固定最常见的原因。2.淋巴转移。多见于颈深上组的的颈总动脉分

    27、叉处淋巴结循颈内静脉向上下淋巴结转移;声门下癌多转移至喉前或气管旁淋巴结。3.血行转移。向全身肺肝骨肾脑垂体P196列举有声嘶的十种疾病病名病史特点检查1慢性喉炎病程较长,声嘶初为间歇性,后 持续性,有粘痰声带慢性充血,肥厚,有时闭合不全2声带小结声嘶开始间歇性,后持续性双侧声带边缘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小结3声带息肉声嘶持续性声带边缘息肉,多为单侧4急性会厌炎起病急,高热,咽痛剧烈,吞咽加重,言语含糊不清会厌充血,肿胀,严重时呈球形有脓点,严重有呼吸困难5急性喉炎起病急,常有上感症状,声嘶、喉痛、咳嗽声带充血,肿胀,有粘痰6小儿急性喉炎起病急,发热,声嘶,空空样咳嗽,呼吸困难有喉梗阻临床表

    28、现7喉异物异物吸入史,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颈侧位X片,喉镜8喉白喉起病较缓,发热不高,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分泌物涂片+培养有白喉杆菌9喉返神经麻痹单侧:声嘶双侧:吸气性呼吸困难单侧/双侧声带运动麻痹10喉癌进行性声嘶,喉痛,血痰,有时会引起呼吸困难菜花样或结节样肿物于声带室带或会厌处,有时声带固定,转移性颈淋巴结肿大【耳科学】名解:韦氏误听:(见后)P348梅尼埃病*2: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首发病年龄30-50居多,单耳患者约85%,累及双侧这常在3年内先后患病。P324胶耳glue ear:即分泌性中耳

    29、炎,是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为主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胶耳”甚为粘稠,呈灰白或棕黄色,含大量蛋白质,如糖蛋白和核蛋白,由于糖蛋白是高分子蛋白,故液体粘稠甚至为胶冻状。P345耳硬化症:耳硬化症是骨迷路发生反复的局灶性吸收并被富含血管和细胞的海绵状新骨所替代,继而血管减少,骨质沉着,形成骨质硬化病灶。病变位于前庭窗,引起镫骨固定者称镫骨耳硬化;病变位于迷路或内耳道,导致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病变者呈耳蜗耳硬化。前者又称临床耳硬化。P282咽鼓管生理功能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引流防声防止逆行感染P352耳聋的分级*3以500、1000、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轻度聋:听力损失2640dB。(听微弱语

    30、音有困难)中度聋:听力损失4155dB。(挺普通言语有困难)中重度聋:听力损失5670dB。(听较响语声有困难)重度聋:听力损失7191dB。(只能听大声喊叫)极重度聋:听力损失超过91dB。(残存听力一般不能利用,儿童则为聋哑)P292林纳试验RT()的临床意义及见于那些疾病;P292 施瓦巴赫实验ST(+)见于哪些情况、结果*2RT(+)气导骨导:正常;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聋。()气导=骨导:中度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ST(+)骨导延长: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正常音叉试验结果比较试验方法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林纳试验(RT)(-),()(+)韦伯试验(WT)病耳健耳施瓦巴赫试验(ST)(+)(-)P257鼓室六壁有哪些主要结构*3(内侧*1)鼓室6壁:外、内、前、后、顶、底外壁:由骨部及膜部构成内壁:鼓岬、前庭窗(卵圆窗)、蜗(圆窗)、面神经管凸、外半规管凸、匙突前壁:颈内动脉、鼓膜张肌半管、咽鼓管半管后壁


    注意事项

    本文(耳鼻喉常考简答题整理.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