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试题.docx

    • 资源ID:14680356       资源大小:142.4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试题.docx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试题第二章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2、3、4、5、24、25气压带和风带6、7、8、9、10、11常见天气系统12、13、14、15、26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16、17、18、19、20、21、22、23、27、2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41343页)(2013绵阳第一次诊断)下图是某校地理考察小组收集整理的“神秘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到达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地比地多。考察小组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地() A.海拔高

    2、 B.云层厚 C.距海远 D.植被丰富2.若甲地比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则()A.甲地年均温低于乙地B.甲地年均温高于乙地C.两地植被景观可能相同D.两地植被景观差异性大解析:1.B2.C第1题,根据经纬度及海拔判断地位于青藏高原,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大气稀薄,云量少,大气洁净,太阳辐射总量多,地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少。第2题,气温高低与获得的太阳辐射有关,但不完全取决于太阳辐射,还与海拔、纬度等因素有关,故此,植被景观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3.(2012哈尔滨模拟)读“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光谱图”,判断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最弱的波段是()A.68 m B.1012 m

    3、C.1416 m D.2022 m解析: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越强,其透射率越低,反之,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越弱,其透射率越高。根据题目所给光谱图可以看出在1012 m波长范围内的地面辐射透射率最高,表明该波段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最弱。(2012莆田模拟)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45题:4.关于图中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均温地大于两地B.7月均温地小于两地C.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地D.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地5.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向 B.吹向C.吹向 D.吹向解析:4.D5.B第4题,

    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位于大陆内部的地气候的大陆性最强,气温年较差大于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较为明显的两地。第5题,根据图中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可知,海洋上为低压,该季节为冬季,处的气压值高于处,故风由吹向;45N的理想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吹西风,故风由吹向。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67题:6.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7.当气压带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B.南亚盛行东北风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解析:6.B7.B第6题

    5、,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为赤道低气压带,为东北信风带,受两者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第7题,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当其被切断时说明陆地上为高压,北半球处于冬季,此时南亚盛行东北风,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2012北京宣武区期末)读“风带示意图”,回答89题:8.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风带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9.下列有关四个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A风带对地中海气候影响显著B.B风带控制下的洋流为暖流C.C、D间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D风带越过赤道后可形成南亚夏季风解析:8.C9.D第8题,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

    6、信风带的影响,C图为东北信风带。第9题,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在夏季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影响南亚地区。(2012孝感二模)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B.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M处对应的近地面为高压,天气状况为晴朗,而N处对应的近地面的天气状况为阴雨。(2013绵阳模拟)读“我国某城市各月低云量晴阴日数图”,回答1213题:12.该城市最可能位于()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C

    7、.横断山区 D.台湾岛13.该城市夏季出现阴天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高压控制 B.亚洲低压控制C.台风不时过境 D.气旋和锋面过境解析:12.A13.D第12题,据图分析,该城市晴天日数远多于阴天日数,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故A项正确。第13题,A项出现在北半球冬季;B、C项对该区影响小。读“澳大利亚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hPa)图”,回答1415题:14.图示季节,Q地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5.等压线图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是()A.T B.R C.S D.Q解析:14.C15.A第14题,从等压线图上可知Q地应盛行东南风。第15题,T地受气旋控制可能出

    8、现降水。(2012合肥模拟)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它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年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读图,回答1617题:16.若上图中的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1860年1890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有约45年的重合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17.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A.在我国森

    9、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年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均匀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解析:16.C17.D第1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860年1890年树木的年轮较1860年之前密集,说明该时段生长减缓,可能是气温下降所致;甲、乙两树木从1855年1900年有约45年生长年代重合;通过甲、乙对比,只能确定该地区前后2030年的气候状况;乙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无年轮,停止生长。第17题,年轮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降水越多,气温越高,树

    10、木生长越快,年轮越宽;降水均匀,年轮也较均匀。(2012九江一模)读“我国境内西北部分山地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图”,回答1819题:18.与图中其他山脉相比,阿尔泰山冰川较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势、地形因素山地面积A. B. C. D.19.引起我国西北山地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还可能导致()A.全球各地的气温上升 B.旱涝灾害的频次增加C.水稻种植的北界南移 D.我国各地的降水增加解析:18.D19.B第18题,纬度高有利于形成冰川,排除;图中各山地均位于大陆内部,排除;阿尔泰山海拔较其他各山地低,面积较小,故冰川较少。第19题,从图中看出各山地冰川的面

    11、积都有缩小的趋势,是全球气温上升导致的,而这种变化又会引起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因此导致旱涝灾害的频次增加。(2012湖北七市州三模)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沿某山地一坡面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读图,回答2021题:20.由图可以判定()A.降水量随高程增加而递增B.N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C.P点至N点降水量逐渐减少D.山顶的M点和山麓的O点降水量大致相当21.有关图中降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M点降水最多是因为地处迎风坡B.从O到P降水逐步增多是因为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凝结的水汽增多C.从P到M降水逐步增多是因为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凝结的水汽增多D.从M到N降水逐步减少是因为随着海拔下

    12、降水汽来源减少解析:20.D21.B第20题,降水量随高程递增先增加后减少,故A错;各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O点,故B错;P点至N点降水量先减少再增加,故C错;由610月降水量可直观地看出M、O降水量大致相当,故选D。第21题,图中显示从O到P海拔逐渐升高,且降水量也是P多于O,可能是两地位于迎风坡,随着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水汽更易遇冷凝结而降水多。(2012烟台模拟)下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40为纬度。读图,回答2223题:22.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23.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

    13、.西南风解析:22.C23.D第22题,P地位于大陆西岸,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应该为地中海气候,从纬度的分布来看该地应该位于南半球,气候特征与图C最相符。第23题,从题干内容看,Q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在大陆西岸,该地应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根据纬度的分布,该地应处在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因此选择D项。(2013内江模拟)读图,回答2425题:24.该山脉的走向为()A.西北西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 D.东西走向2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B地B.18 等温线在A、B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的C.1 000米

    14、处A侧气温比B侧高,是因A侧纬度低D.B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B侧1 000米气温与A侧1 200米气温相等解析:24.B25.C第24题,图示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故该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第25题,同高度A侧气温比B侧高,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二、综合题(共5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43344页)26.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按气压状况,地为中心,地为中心。(2)图中地吹风,与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3)图中地的天气状况是,试简述其原因。(4)简析图中地的天气变化过程。(5)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地周围存在?为什么?解析:读图可

    15、知,地为高压中心;地为低压中心;地多吹西北风;地比地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地风力较大。地在冷气团和高压脊控制下,低温晴朗。地将受冷锋过境影响形成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地周围不会形成锋面,这是因为反气旋(高压)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答案:(1)高压低压(2分)(2)西北(偏北)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6分)(3)低温晴朗冷锋过境后,地受高压脊控制。(4分)(4)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2分)(5)不会。因为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6分)27.(2012杭州一模)读“某地7月的平均

    16、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解析:第(1)题,甲地处武夷山,地势高,气温低,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判断甲地的温度范围。第(2)题,从海陆位置、下垫面、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分析。第(3)题,丁地位于汉江谷地,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低值。答案:(1)小于28 大于26 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相邻等温线温度差为2 。(6分)(2)丙地温度高,乙地温度低。原因:丙地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气温偏高;武夷山对冬季风(西北风)有阻

    17、挡(削弱)作用,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地相反)(5分)(3)丁地为河谷(汉江)地形,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丁地气温偏高。(3分)28.(2013临沂模拟)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2012年9月27日上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经北极东北航道,顺利回到上海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北极地区图。材料二2011年10月,俄罗斯宣布将在北极建一座可容纳5 000人居住,具有人工气候和完整生命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冰城“乌姆卡”。材料三2010年8月,在破冰船护送下,装载7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油轮从摩尔曼斯克通过北冰洋航线到达我国宁波;2010年10月,另

    18、一艘俄罗斯货船从摩尔曼斯克装载矿石,第一次在没有破冰船护卫的情况下经北冰洋航线到达上海,并载货返回。(1)指出A处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地区植被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扩大或缩小),图中B自然带分布将向移。(3)简述冰城“乌姆卡”建设面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有哪些?(4)简述北冰洋航线的重要经济意义。解析:第(1)题,A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第(2)题,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其面积扩大,B自然带即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移。第(3)题,“乌姆卡”纬度高,气温低,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力大,位于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第(4)题,北冰洋航线可缩短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程,降低运费,节省运输时间,促进北冰洋地区的资源开发,加强沿线地区的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6分)(2)扩大北(高纬)(4分)(3)气候寒冷;风力大;极夜时间长。(3分)(4)大大缩短北太平洋沿岸和北大西洋沿岸之间的航程,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3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