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 资源ID:14648773       资源大小:107.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1、2006年第6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62006总第224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Sum No1224收稿日期 2006-09-20作者简介杨晓慧(1962-),男,吉林四平人,中共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教授,理学博士。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杨 晓 慧(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130024)摘 要大学生生活方式是制约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活动范围、在校期间的行为、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笔

    2、者旨在通过调研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大学生群体现行生活方式的典型形式、特征和习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深入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提供依据。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6201(2006)06-0189-05 马克思曾经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他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制约着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个人情趣、爱好、价值取向等。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观念、行为和生活状态并不稳定,社会变革所带来

    3、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引发了大学生群体的一些生活方式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不规律,缺乏健康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不当;情感脆弱,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等。由此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所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重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抉择问题,日常生活同样会成为他们沉思的对象和困惑的源头。“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教育工作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2。如何科学地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方式,规划日常生活,从而引领他们真正走向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特点,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对在校大学生生活方式进行

    4、了连续三年的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2 000份,召开座谈会12次,力求从动态中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变化,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建立科学的模型。一、现状与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由大学生内在的生活观念和外在的能动活动,以及一定的客观条件等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调研的结果上来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总体趋势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加强教育和引导。(一)学习目的日益功利化,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是大学生生活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首先,学习动机更加功利化。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复杂多样的,

    5、“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占72.5%,“为了找个好工作”占72.1%,“回报家庭”占43.2%,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自我”和“家庭”,选择“为贡献国家而努力学习”的学生比例仅有27.8%;其次,学习内容更加实用化。在“你最想学习的知识”的选择上,排在前981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三位的是“实用技能和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人文知识”,所占比例分别为59.9%、53.2%、52.7%,而“国家的方针政策”由于缺乏实用性而不被

    6、学生重视,只有11.8%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当然,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这种需求上升为一种终极观念来指导自身的一切行为,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研究的内在动力不足等现象出现。调查显示,仅有30.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20%的学生承认自己是被动学习型,7.3%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所用心型。(二)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引发身心亚健康状态对于离开了中学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意味着远离家庭和父母,意味着自主安排生活,“特别是高考的成功使他们增强了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强烈地要求独立性,竭立想摆脱家长 转而包括一切成人的约束”。3此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趁机侵入了自制能力

    7、较低的大学生的生活。调查显示,在大学校园的男生群体中,承认自己吸烟的占11.7%,承认自己饮酒的占34.2%。同时我们也发现,随年级增长,吸烟饮酒的比例略有上扬;在体育锻炼方面,有26.5%的学生以“没有时间”、“缺少运动伙伴”为理由基本不参加体育运动;对于身体不良症状的调查显示,61.4%的学生感觉自己“注意力不集中”,59.8%的学生感觉自己“情绪低落”,35.7%的学生感到“记忆力下降”,还有28.7%学生有“失眠多梦”等现象出现。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身心状态不容乐观,这不仅仅源于“吸烟饮酒”或是“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心理上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

    8、活状态。(三)整体消费水平适中,个别消费超前、奢侈攀比消费是生活方式的显现,大学生通过消费满足自身物质、精神文化上的需要。就消费水平而言,大学生群体的月消费水平较低,每月可供支出的资金并不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月消费金额在350元以下,仅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必需品,38.0%的学生月消费金额在350500元之间;17.3%的学生月消费金额在500800元。此外,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具有代表性,以满足基本生活消费为主,近60%的支出用于饮食,在网络通讯等其他相关方面的消费水平并不是很高,体现出大学生理性节俭、物质与文明相和谐的消费观念。但是,也有少数学生的消费观念不当,如0.4%的学生认为“有钱

    9、不花是傻瓜”,0.8%的学生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四)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特点。首先,交往程度比较密切。有9.8%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关系非常亲密,61.8%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27.5%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0.8%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没什么交往。总的看来,大学生群体相对社会其他群体而言,人际氛围比较和谐;其次,交往动机比较纯洁,选择“结伴共同生活学习”的占65.3%,选择“欣赏他人的个性”的占62.9%,选择“发展共同爱好”的占60%,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较为单纯,交往动机较少带有功

    10、利色彩,注重情感满足。再次,交往手段比较多元,调查显示,大学生交往方式主要以“当面交谈”、“电话”和“上网”为主。总之,大多数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介主动地与人交往,注重情感上的满足与交流,交往动机较少带有功利色彩。但是,从数据中我们也看出,近30%的学生人际关系一般或较差,对于这些学生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引导,提高其人际交往的动机和技巧。(五)具备广泛公德标准,缺乏自身规范与知行统一对大学生文明行为的评价中,公德标准是一项重要指标。在对校内公德(文明行为)界定的调查中,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图书馆占座”、“公共场所情侣接触过密”、“随地吐痰”、“在桌上墙上留言”、“

    11、食堂打饭插队”等属于校园内常见的不文明现象,而“常说 谢谢、请、对不起”、“对人微笑”、“主动打招呼”、“接电话时说 你好”是校园中常见的文明现象。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清晰地认识、界定不文明行为和文明行为,具备广泛的公德标准。但是,从不文明行为的实际发生频率上来看,对于不文明行为,学生们更多的是停留在认知阶段,而在行动上并没有形成文明的习惯和遏制不文明的主动性,即学生对于不文明行为的认识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不一致。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的外在行为养成教育是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六)休闲形式多姿多彩,兴趣层次良莠不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比较多的“闲暇时091 1994-

    12、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间”,这些时间大约占学生在校总时间的45%左右。如果按照恩格斯讲的,一要生存,二要享受,三要发展4,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主要考虑如何发展自己,如何过一种发展性的高层次的生活。因此,他们应该不单单使支配闲暇时间的方式变成消遣性的方式,还应该是走向成才的重要途径。从休闲内容的选择上来看,79.1%的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选择“看书学习”以丰富知识,开拓眼界;56.7%的学生选择“谈论聊天”以促进交往,加深友谊;29.0%的学生选择“娱乐

    13、游玩”以获得身心的放松等等。但还存在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规划、安排休息时间,28.7%的学生选择“睡懒觉”,7.7%的学生选择“宿舍玩牌”作为他们的主要休闲方式,这是我们所不提倡的。(七)普遍密切接触网络,网络行为亟须引导和规范“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休闲的一个主要内容,无论是“看书学习”或是“谈论聊天”,网络都被当作一种主要的生活工具,越来越多的侵占着大学生的生活空间。通过对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发现,65.9%的学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为7小时以下;25.5%的学生为714小时;8.5%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24小时。甚至有少数学生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这必然会干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对于

    14、学生上网的目的,72.3%的学生上网为了查资料,28.7%的学生上网为了“聊天”,26.1%的学生为了“了解时事”,有12.2%的学生为了“打游戏”。由此可见,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了大学生新的休闲方式和精神、心灵的寄托,但是不可否认,网络在使学生生活内容逐渐丰富的同时,也在逐渐消解着学生的意识领域,生活因网络而变得简单、肤浅。二、原因分析(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都是强大的推动力,塑造着一代大学生的时代品格。但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行为

    15、和生活状态的变化5。座谈中我们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较大程度上感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给他们带来的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心理上的压力”。首先,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冲击,使他们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有了可能,其结果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必然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严重影响,有可能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或出现价值真空现象;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观念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而且也逐步渗透到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中,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其“爱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感明显增长。相关调查显示,40.4%

    16、的同学认同个人利益优先化,着重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最后,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扩大,高校与社会互动日趋紧密,社会上某些“畸形繁荣”的低品位文化现象在高校中仍有不同程度的折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界限日渐模糊,“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观念侵扰着校园,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6。因此,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关注大学与社会互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大学教育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是在生活中成长的,生活是大学生生命的存在状态,大学教育一旦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必将会抽象化、客体化、空泛化,导致它流于虚空、形式、无效7。因此,回归生活、走向生活,是现

    17、代大学教育的一种改革取向和形态重构,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严重的存在着漠视学生生活世界,漠视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使大学生对于社会文化的选择能力降低,导致“痞子文化”、“恶搞文化”走进校园,打扑克、上网聊天、打游戏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影视明星是大学生们最长谈论的人物,“难得糊涂”、“知足常乐”成了大学生们的座右铭。边缘文化以其强大的解构功能,瓦解了现实生活的种种“意义”,在青春期的大学生眼中,只有名人,没有权威;只有时尚,没有经典。因此,在高校范围内开展集中的、系统的生活方式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开放性的生活方式结构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但是,在对于其他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仅有一些中小学开设

    18、了类似于“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或是“生活方式教育”等相关课程,而在大学校园内,生活方式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三)个人成长因素的影响自身成长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选择的主动性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积累的学识、经历、需求、性格、自我意识等8。从群191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体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晚期向成年初期的过渡中,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喜欢求新、求异、求变,对社会、校园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和新理论新观点表现出

    19、浓厚的兴趣,容易受其影响,但因自身条件的限制,辨别真伪的能力有限,加之这个年龄段的自我意识突出、逆反心理严重,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比较排斥,为我们的教育增加了困难。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在同样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他们可能产生出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外在表现为每个大学生个体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在座谈中我们发现,同样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乐观的学生认为“苦难是财富”、“吃的食物简单不代表生活的内容单调”,悲观的学生则往往怨天尤人,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以自卑的状态来应对。调研显示,我校一半以上的困难学生依靠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或校外打工来贴补自己的生活,但是还有一部分困难学生依

    20、然在“等、靠、要”,使自己的生活状态萎靡,生活内容贫乏。三、对策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学生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引导学生科学发展、健康生活、文明成才,成长为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明确生活方式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目标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即通常所说的“三观”教育),而集中地对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活方式教育基本上还是一项空白。因此,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生活方式教育的重要意义,确立生活方式的教育目标,在关注思想观念教育的同时,关注生活方式的理论知识、技能教育。

    21、将生活方式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纳入学校系统的管理轨道,实施统一管理,既要有“自由”也要有“集中”,“自由”放手发动学生对闲暇时间安排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又要通过学校的有效“集中”来引导学生的生活方式,通过学生对良好生活方式的学习和实践,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行为习惯和社会关系,并表现出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二)加强机制建设,强化生活规范强化生活规范是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行为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生活制度的建设,对大学生的作息时间、行为习惯等做科学的引导,形成“大学生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条例”。首先,规律生活,大学生应该有效的利用时间,作息时间有规律,不熬夜、不贪睡

    22、,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第二,适度锻炼,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以及季节变化选择运动的方式和时间,持之以恒。第三,禁烟少酒,在大学生中建立无烟宿舍、无烟教室,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平时应做到不喝酒,特殊场合饮酒应做到有节制,避免过量饮酒而失态失言。第四,文明行为,文明行为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大学生文化修养较高,应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严格要求自己。第五,健康心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在制定上述条例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典范。(三)开展实践教育,实现知行统一在对大学生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知行不统一”是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的

    23、主要原因,即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必然的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而要克服这种知行不一的弊病,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单纯的立足于静态理论的讲述和灌输,而应该深入实践,将静态理论运用于动态的社会实践,以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育,更好的增强实效。在校园范围内广泛组织并引导学生参与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社会服务等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大学生良好的礼仪礼貌的修养意识,将这种意识通过实践固化到学生个体的人格中,使其从内心深处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达到修养教育的良好效果。通过大量的实践教育活动,我们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见之于实践,思想教育过程社会化;把知化为行,使集体主义等价值目标变成

    24、生活的行为实践,使学生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受到身体力行的锻炼,在多层次的实践中去体验追求真善美的愉悦感。(四)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健康文明氛围生活环境影响人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大学的校园,大学的文化是影响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物质文化环境,又称硬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强大的感染作用;二是精神文化环境,又称软环境。精神文化是一所学291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

    25、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校园文化的力量表现为可以营造出一种潜移默化的传统和氛围,这种氛围集中体现为校园精神、校风校貌。在一所观念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学校,师生能在这种文化气氛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其次,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承载娱乐、健身、休息等功能之外,还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如社团活动可增强合作精神;体育活动可增强竞争观念等等。学校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消费等不同角度,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价值观念的提升,人生态度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交往技巧的提升。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

    26、参与中转变,在参与中改善,在参与中发展。使学生对学习持有热切的追求,对生活持有正确的认识,对消费持有节俭的态度,对友情持有特殊的珍爱。(五)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既关系到学生的现实表现又涉及学生的长远发展。网络的最主要特点是其开放性,解决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优点,规避缺点,以开放的思维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宣传网络道德。网络空间虽然是一个虚拟社会,但它和现实社会一样,必须受信息化社会特有的法律约束和遵循网络道德,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良好的网络伦理,从道德上约束学生网上活动的“可为

    27、”和“不可为”。其次,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网络。网络本身的确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一味的依赖网络、沉迷网络却会给身心带来极大的损伤,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正视网络的工具性价值,但是要防止网络作为物品产生异化,从而控制人们的正常行为。再次,建好主题网站。网站建设要以“目标明,栏目精,品味高,时效强”为标准,以“贴近学生思想,走进学生生活,关爱学生成长”为理念,网站的基本功能定位于咨询、指导与服务,栏目设置和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信息含量大,可读性强,开放互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学生思想教育主题网站。参 考 文 献1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2周进,王志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趋势探析J.东疆学刊,2005(3):97.3祁立刚.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2.5王绍龙.跨越转折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3.6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中青年研究,2005(1):76-78.7王素英.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6-78.8吴萍.论大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

    29、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05:18-19.The Study of Life Style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s SolutionsYANG Xiao-hui(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Abstract:The study of life styl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plays an important rule in their growth.In recen

    30、t years,with the de2velopment of society,great chanc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ir mental outlook,scope of activities,behaviors in school andlifestyle.Our aim is to know about the typical forms,features and habits of their lifestyle today,and put forward to some rele2vant solutions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problems of their lifestyle,so as to provide some basis for a further carryingout of education in this field.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lifestyle;problems;solutions责任编辑:陈虹娓391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


    注意事项

    本文(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pdf)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