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人生的五彩梦2离骚节选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5.docx

    • 资源ID:14629981       资源大小:280.3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人生的五彩梦2离骚节选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5.docx

    1、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人生的五彩梦2离骚节选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52离骚(节选)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修姱(ku) 羁(j j) 謇朝谇(jin)(su)蕙(hu xing) 揽茝(chi) 谣诼(zhu)善淫(yn) 侘傺(ch ch) 鸷鸟(zh)攘诟(rn u) 兰皋(o) 芰荷(j)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同“郁悒”,忧愁苦闷的样子)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4延伫乎吾将反(“反”同“返”,返回)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6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显著)第3步一词

    2、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实词(1)固固前圣之所厚(副词,本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形容词,顽固)(2)修余独好修以为常(形容词,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动词,整理)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茂林修竹(形容词,长)(3)善亦余心之所善兮(动词,崇尚,爱好)谣诼谓余以善淫(动词,擅长)善万物之得时(动词,羡慕)素善留侯张良(动词,友善,交好)不如因善遇之(副词,好好地)2虚词(4)虽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副词,唯,只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连词,纵然,即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连词,即使)(5)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结构助词,的)哀民生之多艰(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又申之以揽茝(代

    3、词,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6)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相当于介词“于”“在”)延伫乎吾将反(语气词,用在句中表舒缓的语气)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语气词,呢)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謇朝谇而夕替(名词作状语)在清晨;在晚上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3鸷鸟之不群兮(名词作动词)合群4屈心而抑志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5回朕车以复路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返回,掉转6步余马于兰皋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行走7伏清白以死直兮(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8何方圜之能周兮(形容词作名词)方枘和圆凿9固前圣之所厚(形容词作动词)看重

    4、10高余冠之岌岌兮(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加高11长余佩之陆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加长12哀民生之多艰(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哀伤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恣情,放纵。今义:形容广阔或壮大。2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取巧作伪。今义:细致,精巧。3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6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5、被动句)译文:_2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状语后置句,状语“以蕙”“以揽茝”后置)译文:_3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状语后置句,“于兰皋”置于“步”后)译文:_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宾语前置句,宾语“吾”置于“知”前)译文:_5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译文:_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被动句)译文:_【答案】1.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2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芳芷而给我加上罪名。3赶着我的马车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啊,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休息。4不了解我也

    6、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5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6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抑止的吗?常识速览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

    7、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唱和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的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

    8、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1文学常识楚辞楚辞,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

    9、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西汉时代,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2文化常识古代自称词【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

    10、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辞。“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

    11、没有文化;老脸:年老的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老衲;老官员自称老臣。【孤】【寡】【不谷】(不善)古代帝王的谦辞。【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了诗人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与蝇营狗苟的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一方面设想隐退后将更加努力修炼自己美好的德行。文脉梳理离骚(节选) 【答案】政治遭遇高洁的品行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屈原一心实现“美政”,又为什么“朝谇而夕替”,被君王流放呢?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答案】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坦荡的胸怀、磊落的品性,决定了

    12、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会瞻前顾后,更不可能中途更改主张,因此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原因一“余心之所善”,爱用香蕙做佩带,又喜采芳芷原因二“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君王“终不察夫民心”原因三“固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以追曲兮”2.课文一、二两段分别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开篇,诗人的“哀”“怨”应怎样理解?_【答案】屈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抵抗秦国侵略。曾辅助怀王商议国事,处理内政,甚得信任。后为同僚上官大夫所谗,被怀王疏远。顷襄王时,更因令尹子兰之忌,被流放江南。最后,他目睹国事日益混乱,楚国被秦

    13、国侵凌,郢都被攻破,迫近危亡,便悲愤绝望,自投汨罗江而死。所以,前两句抒写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民生、救亡图存的远大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时的哀伤。诗人着一“哀”字,与前句的“长太息”“掩涕”相呼应,把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结合起来,有形有色,有因有果,引人深思,深刻动人。后两句用“灵修”喻指君心,流露出了对君王的抱怨。诗人抱怨君王没有准则,始终不能体察他忧国忧民的衷情。3根据文中相关诗句,概括屈原的精神特征。诗句精神特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答案】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坚

    14、持真理,献身理想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洁身自好,自我完善4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这种方法叫“移情”,如我们熟悉的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屈原的离骚中也使用了“移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_【答案】屈原用花草物象来表明自己的节操和志向。课文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自己被疏远废弃的原因及被疏远废弃后的行为。显然,诗人用自己爱好奇伟瑰丽的香蕙、芳芷比喻自己理想的崇高美好;在被疏远废弃后的恶劣

    15、处境中,诗人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在长满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花、荷叶为衣,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不悔。在描述楚国群邪蔽贤,自己壮志难酬时,以古来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比喻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德,佩戴多彩的服饰品亲近它们,这就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形象。合作探究5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有利于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热烈奔放的感情。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性?_【答案】(1)押韵。根据上古音韵系统,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

    16、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中,“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中,“错”“度”是韵脚。(2)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气助词,无实义。在这首诗里,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3)大量使用对偶句,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多用双声词及叠音词,如“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6面对屈原抱石沉江的举动,有的人赞同,有的人持有异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_【答案】(观点一)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

    17、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去;活着,便有希望。(观点二)赞同。屈原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的赏识和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尚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时,他便失去了支撑自己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文白对译修姱:美好。革几羁:马缰绳和马笼头,喻指束缚、约束。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助词。谇:进言。纟襄:佩带。揽茝:采集芳芷。长而美的眉毛,此喻指高

    18、尚德行。谣诼:造谣,诽谤。淫:淫邪。固:本来。时俗:世俗。工巧:善于取巧作伪。偭:背向,引申为违突然,忽然。流亡:随流水而消逝。不忍:不能容忍。此态:指“众女”之种种丑态。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这里指一般的鸟。不群:不合群。方圜:方和圆,指方枘(方的榫头)和圆凿(圆的受榫头的穿孔)。圜,通“圆”。周:合。孰:何。异道:不同道。延伫:长久等待。反:同“返”,返回。朕:我。复路:回原路。及:趁着。行迷:走迷了路。步:步行,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行走。余马:我的马车,即上节的“朕车”。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驰:赶马快跑。焉:兼词,于彼,在那里。止息:停下来休息。进:进身

    19、从政。退:退身归隐。不入:不被君王所用。离:通芙蓉:荷花。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信:确实。芳:美好。高、长:使加高、使加长。岌岌:高耸的样子。陆离:芳香浓烈。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好修:爱美,比喻迁移学以致用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生动形象的比喻本文作者运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富于青春气息,也使得文章显得更加有意蕴。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高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

    20、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义自明。2写法指导运用比喻“三要”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作用: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我们在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时,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1)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用喻体表示本体,如果喻体不是读者熟知的事物,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2)比喻要贴切。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作认真的分析概括,如果不注意这一要求,就容易在比喻的运用中导致喻体不当,制造出不伦不类的语言垃圾。(3)要注意思想感情。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迁移运用离骚(节选)

    21、中突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用“蕙”“茝”“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喻,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动人形象。请仿照这种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250字左右。_【参考示例】夏日,在碧绿的苍山腰间,准会出现一条乳白色的带状云,既像飘浮的轻纱,又像藏族的哈达,更像白族姑娘缠在腰间的围巾。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玉带云”。到大理来的游客人人都要去欣赏一番它的姿容。为了方便游客,当地还专门修了一条“玉带路”。坐着车子沿玉带路在海拔2 000多米高的山腰缓缓而行,一路烟雾迷蒙,就像到了人间仙境一般。秋冬时节,高高耸立的苍山玉笋峰上空,一团白色的云在绚丽的阳光照射下闪着亮晶晶的光,十分耀眼。不一会儿,那片白

    22、云便向着碧蓝的天空横铺开来,变成了灰白色。屏息凝视,这片灰白色的云竟像一位美女的身影,云片是她的衣裳,云丝是她的头发,小云团是她的眼睛。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九死未悔”的追求两千多年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站在滔滔的汨罗江边,披发行吟,徘徊再三,最终选择了怀石自沉。在离骚一文中诗人深刻地表达了这种痛苦的矛盾心情。诗人一方面指斥了楚王的昏庸、奸臣误国与朝政日非;另一方面执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抨击黑暗现实,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不屈心抑志,誓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誓死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至死不渝,九死而未悔。【应用角度】“理想追求”“忠贞爱国”“高洁人格”“从容淡定”“人格尊严”等。2精彩运用爱国

    23、精神长留人间汨罗江上,阴风怒号,大浪滚滚。江畔,衣着华丽的诗人屈原,顶着风,灌着酒在徒步行吟。是你,屈原,那个“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面对国家你尽职尽忠,面对世事你正气凛然,面对天下你一身坦荡!你,对奸臣感到不满;对楚怀王感到失望;对自己感到羞愧。楚怀王那冷峻的目光还在脑中徘徊,让你感到阵阵心寒你也曾想使楚国走向辉煌,可混乱的世事让你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罢了,罢了,足矣,受辱不如归去。你看到百姓竭力挽留你的神情,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于是你纵身跳入江中,风,在拉扯你的衣袍,仿佛不愿你就这么走了。这时,你笑了,那是一种讽刺的笑。你是在笑国君昏庸,奸臣当道,还是在笑自己这一

    24、跳将名垂青史?忠臣兮,烈士兮,你走了,但你的精神长存,品质长存,对祖国的爱长存。佳作领悟导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本文以酣畅的笔墨为我们刻画了屈原坚忍的形象、不灭的精神。我们深信:屈公不朽,精神永存。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鲍鹏山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

    25、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忧也!为时光忧,为生命短暂忧,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忧。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着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顷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靳尚如何谗毁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司马迁)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体面对不公与伤害时,是何等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人格,便从这血泊中挺身而起。“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人生的五彩梦2离骚节选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