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1.docx

    • 资源ID:14616655       资源大小:99.4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1.docx

    1、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1课时提能演练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为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A.组织撰写批判文章回击B.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C.皖南事变后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D.在延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2.陕甘宁边区延川县开明绅士李丹生曾作诗赠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林公崛起宰边区,民主维新众口誉;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诗中称赞的政权性质是( )A.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B.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C.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权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

    2、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指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A.限制封建剥削 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 D.废除封建剥削5.在1945年5月的国民党“六大”上,蒋介石指出“假借民主名义,僭窃民权,便利私图,陷国事于紊乱无法的状态”,他攻击的是( )A.民主党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B.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C.伪中华民国政权出卖民族利益的行为D.美国等西方国家调和国共关系的主张6.(2011淄博模拟)“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

    3、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朱自清语)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 除军阀”7.(2011安庆模拟)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工艺品,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制作该工艺品的历史依据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大革命C.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重庆谈判8.(2011北京模拟)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围绕国民政府的改组

    4、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某派别主张:“根据我们做地方政权的经验,最好是政府主要职员大党所占的地位不要超过三分之一。”这个派别应该是(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C.民主党派 D.无党派民主人士9.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三十八人,其中国民党八人、共产党七人、民主同盟九人、青年党五人、无党派社会贤达九人。该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的本质意义在于(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B.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C.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D.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 10.在一次民革会议上,民革代表何香凝表示:“我脱离国民党到现在已经22年了,我从来没有向国民党反

    5、动派屈服过,22年来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今天已经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民主的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她发表这番谈话的会议应是( )A.陕甘宁边区参议会B.中共“七大”C.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D.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非选择题11.(2012九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相信这次军事最高当局处理这事变,一定比我们更痛心、更惋惜。其心理与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正复相同。新四军擅自行动,是反抗军令,破坏军纪的重大问题这不但与政治问题无关,而且与其他部队也风马牛不相及,责任完全在叶挺、项英几个人身上。中央日报社论(1941年1月18日)材料二 兹特任命陈毅为国民革命军新

    6、编第四军代理军长着陈代军长等悉心整饬该军,团结内部,协和军民,实行三民主义,遵循总理遗嘱延安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1941年1月20日)(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对皖南事变的定性及理由。在皖南事变的处理上,国民党是如何设限的?(2)根据材料二,说明共产党在处理皖南事变上是如何体现“既要独立,又要合作”的原则?(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当时国民党、共产党相互传递了怎样的相同信号?1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革命者制定联邦宪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独立宣言所宣布的各项政治民主原则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联邦宪法的制定者在热切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

    7、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世界文明史中册材料二 1787年宪法颁布后,陆续又颁布了一系列的修正案,如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第13条修正案,1920年生效的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修正案,1972年国会通过了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第27条修正案等。这些修正案在得到3/4的多数州议会批准后,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围绕建国的问题,国共两党进行了谈判,下面是两党各自对当时时局的看法。我们民族目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引自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富强康

    8、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跟前本党无日不迫切期望归政于全国同胞,即与我国同胞共负建国的重任一举实现国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遗教。引自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材料四 日寇投降以来,共产党为实现国内和平的努力,是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本盟今后要与他们合作,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集团。1948年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宣言(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自1787年宪法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宪法修正案?(2)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国共两党对今后任务的认识有什么相同之处?(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民主同盟在1948年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要彻底消灭国

    9、民党反动集团?(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认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纷纷结党,一时政党林立,民国政党政治大张旗鼓地开幕了,以后不断演化。在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时,基本形成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这四党并存的局面。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孙中山将其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宣布新的政治纲领,明确提出“以人治党”“以党治国”的主张。按照国民党的解释,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即中国国民党,人民必须“服从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韦庆远、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

    10、”政策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政党政治认识发生的变化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战期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怎样的政治实践,分析这种政治实践产生的积极意义。(3)根据

    11、材料三分析,毛泽东认为应如何处理执政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4.(2011上饶模拟)宪政是学术界的热门术语,中国学术界对它的推崇和研究可为炙手可热,其势头直追百年前的宪政风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作为舶来品,“宪政”一词何时在中文世界出现难证其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梁启超早在1899年4月清议报上发表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中已经使用宪政一词,至于是否属于最早使用尚有待考证。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

    12、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的使用渐渐增多。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学关键词材料二 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宪法去确认它。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

    13、政治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意义。15.(2012濮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摘编自中国现代史料简编材料

    14、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答案解析1.【解析】选D。否定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国共合作初期,中共在延安就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2.【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的“选政三三行伟制”,可以判断这项政治改革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指的是“三三制”原则,所以根据所学应该理解为此政权具有统一战线性质。3.

    16、【解析】选A。从材料中“参选议员”来分析,议员产生的方式为民主选举。陕甘宁边区当时为特区,并不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党外合作,陕甘宁边区政府并不是多党联合政府,而是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排除B、C、D。4.【解析】选A。农民交租交息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剥削,排除D;地主减租减息说明并不是保护封建剥削,排除C。这一政策不涉及人身隶属,也不能说是解放广大农民。故只能是限制封建剥削。5.【解析】选B。国民党“六大”的主要议题是继续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的问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坚决反对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的是

    17、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7.【解析】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提出的,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是国民革命,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而重庆谈判则是与蒋介石和毛泽东密切相关。8.【解析】选B。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抗战,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新的政权,在名义上是隶属于国民政府的地方政权;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根据上述史实可知,B符合题目要求。A当时掌握全国政权而非地方政权,C、D没有建立政权。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本质意义

    18、”这一限定词,政协协议打破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反映了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愿望。A、B、C三项无法体现其本质意义。10.【解析】选D。“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民主的新中国就要诞生”,这些有效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的民主革命已基本胜利,由此可判断出D项正确。11.【解析】第(1)题可根据材料中“反抗军令”“破坏军纪”来回答定性问题,理由则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的设限可根据“这不但与政治风马牛不相及”来分析。第(2)题可根据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团结内部”分析“独立”的体现,根据“实行三民主义,遵循总理遗嘱”来分析“合作”的体现。第(3)题在概括前两题的基础上回答。答案:(1)定性:是

    19、军令军纪问题。理由:新四军违抗命令,擅自行动。设限:不涉及共产党,这是一条政治设限;不涉及八路军,这是一条军事设限。(2)要独立:重建新四军。要合作:重建军队的名称和序列仍隶属国民革命军;仍然奉行三民主义,遵循总理遗嘱。(3)双方均摆出强硬的对抗姿态;双方都限制了对抗的范围,不放弃国共合作。12.【解析】本题以中外历史上人民群众争取政治民主化的斗争为主线,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联系1787年宪法有关人民权利问题的规定进行回答;第(2)题依据材料信息即可归纳;第(3)题联系内战前后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有关史实进行回答;第(4)题应从人类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角度回答。答案:(1)178

    20、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废除奴隶制度,经过人民的不断斗争,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给予人民民主权利。(2)实现和平、民主,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中国。(3)国民党发动内战,实行一党专政,迫害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民主党派,争取与民主党派建立民主统一战线,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民主党派要与中共合作。(4)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以民主取代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材料一中“政党林立”到“四党并存”到“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可以得出孙中山对政党政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国民党的统治回

    21、答影响。第(2)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回答关系,认识则根据多党合作的意义来回答。答案:(1)由主张政党竞争到主张一党专政。他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提供了理论依据。(2)按照“三三制”的原则组织抗日民主联合政权。积极意义:团结最大多数人一起抗日;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共在边区的执政基础,为后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积累了经验。(3)毛泽东认为应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的主张符合中国的国情,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精神,是对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的发展。14.【解析】本题以“宪政”为主题,考查

    22、学生知识迁移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中,从“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总结概括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维新变法思想展开论述,可结合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相关史实回答实践。第(2)题中,从“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可以总结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特点应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和作答。进步意义则在总结特点的基础上,从它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作用方面作答。答案:(1)思想:梁启超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认为应该通过兴民权、开国会、定宪法从而限制君权、政府的权力(或者答维新变法以实行君主立宪)。实践:与康有为一起领导戊戌变法;支持清末预备立宪。(2)特点:认为宪政

    23、就是民主政治;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争取民主宪政与抗日救亡相结合。进步意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揭露蒋介石集团的反共独裁阴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任意答两点即可)15.【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的回答可通过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民主党派政治立场(包括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和对自身的政治定位)所发生的变化。第(2)题应根据时局发展的变化来分析概括。答案:(1)从主张走中间道路,到承认中间道路失败;从主张和平改良,到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2)民主党派没有实现其主张的条件;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战

    24、,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迫害;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受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莫谈国事”反映了国民党专制统治下的言论不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列举相关反动统治政策。第(2)题,抓住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原因: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相结合的反动独裁统治,国统区人民在政治高压下没有言论自由。(2)目的:为区别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更名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筹建新中国。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在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