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大博雅论坛巴曙松X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展望.pptx

    • 资源ID:14606818       资源大小:2.61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大博雅论坛巴曙松X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展望.pptx

    1、2,2013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展望:周期与结构的视角,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简 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还担任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曾经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

    2、行长等。腾讯微博 http:/新浪微博:http:/,巴曙松研究员,回顾2012:周期性回落与结构调整中的一年,本轮经济周期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回落探底的时间跨度长、经济复苏回升的时间窗口连续后移。第一,GDP多个季度连续回落,三季度GDP单季同比7.4%,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尽管季末年末效应和基数效应会导致四季度GDP增速会有所回升,2012年GDP增速将为过去10多年来最低值,也是与年度增长目标最为吻合的一年。第二,本次经济回落周期既有市场自发的增长动力不足(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也有逆周期应对政策执行力度不足、还有经济结构不平衡所导致的自然减速。换言之,本次回落是市场

    3、、政策与结构因素“三碰头”相互叠加的结果。,GDP创下15个季度以来最低,回顾2012: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下移、同时也是周期性回落主导的一年,6,周期主导VS结构主导的政策争论与侧重点的差异:然而,对于本轮经济回落的驱动因素,在学界和决策层面一直存在两种看法的政策争论与侧重点的差异,在各种决策讨论中存在结构派与周期派的分歧。回顾2012年,在周期与结构因素上,并没有明显的政策倾向,全年的政策方向感并不十分明显。,政策争论,回顾2012:周期与结构,回顾2012:周期性回落进入尾声,尽管依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最数的数据或已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性下滑的势头已经有所改观,探底企稳的信号开始出现,并进入U

    4、形底部的左侧区域。第一,从周期视角看,最显著的改善是去库存接近尾声,这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提升GDP增长速度。过去3个季度工业企业一直在去库存的过程中,当前经济已经到了去库存周期的尾部,即将进入增库存周期,因此周期性行业增长速度会有明显提高,这在一些产品价格上已经有所反映,例如钢铁和水泥价格已经出现反弹。第二,从政策周期看,政府换届的不确定风险已经逐步消除,稳增长政策的执行力度将有所增强,近期基建投资的好转已说明这一点。作为一个结果,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扭转了上半年大幅度下降的势头,前一段时间出现的资金链过紧而导致经济下行的风险得到缓解。第三,尽管出现了这些企稳迹象,但是也不应对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复

    5、苏报有过于乐观的想法,毕竟当前底部复苏的基础仍不十分稳固,制造业去产能、去杠杆的压力仍然存在,“宏观趋暖、微观趋冷”的分化格局或将延续。,四季度将温和回升10月份数据进一步表明经济开始出现企稳信号: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之9.6%,发电量回升4.9个百分点指6.4%;名义消费品零售回升0.3个百分点之13.5%,实际增速回升0.3个百分点至14.5%。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0.7%,较1-9月回升0.5个百分点,企稳回升的态势初步呈现。尽管制造业投资如预期继续下滑,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回升,10月累计同比达到14.1%,较9月继续回升1.6个百分点,连续第

    6、8个月回升,部分对冲了制造业下滑的负面冲击。,回顾2012:周期性回落进入尾声,四季度将温和回升交通运输和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提前企稳并持续反弹。,回顾2012:周期性回落进入尾声,四季度将温和回升销售持续回暖,带动开发商资金流不断改善,投资探底过程或已完成。第一,商品房销售持续回暖。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10月同比增速回升幅度达到2.9个百分点;长时间的销售回暖和拿地谨慎这有效缓解了年初行业资金紧张的状况。1-10月房地产开发资金累计同比增长11.6,较-9月进一步回升1.5个百分点。,回顾2012:周期性回落进入尾声,四季度将温和回升出口同比增速稳步回升,复苏态势向好

    7、。继9月大幅回升7.1个百分点之后,10月出口增速再次回升1.8个百分点。尽管幅度有所下降,但过去11年中,仅有3年出现10月较9月环比加速的情况(平均减速0.6个百分点),再加上本身9月的环比增速已经较高,所以1.8个百分点的增幅实属不易。,回顾2012:周期性回落进入尾声,四季度将温和回升去库存接近尾声:11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6,环比增幅为0.4,连续三个月小幅回升,预示四季度经济环比将继续改善。在需求回升的同时,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量也相应增长,预计去库存活动对经济的负贡献基本进入尾声,并出现补库存的迹象,带动工业生产增长。,回顾2012:周期性回落进入尾声,回顾2012:周期

    8、性回落进入尾声,小结:站在短期观察,最新数据进一步确认中国本轮经济的周期性回落或已接近尾声。四季度将温和回升,达到7.6%左右,全年将实现7.5%的增长目标,经济增速逐步靠近中枢、均衡水平,也是寻求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的增长速度的一年。,展望2013:周期温和回升、结构调整推进的一年,总体判断,2013年美国经济有较大的可能性继续维持2012年的温和复苏态势。从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来源来看:在经历了6年多的崩溃、下跌、萎缩、企稳和见底回升之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终于显现出相对确定的复苏迹象。从数据上看,美国空置房屋数下降,并且新增按揭贷款上升。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进一步改善居民的资产负

    9、债表,提升消费和投资,将可能是未来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展望2013:1)美国仍将温和复苏,空置房屋下降、新增按揭上升,然而,2013年上半年,财政悬崖以及由此凸显的财政风险是美国最大的短期风险。第一,潜在的不确定性在于,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的“财政悬崖”在短期内对美国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影响,如果无法顺利解决,美国明年上半年将较大的风险。第二,即使通过了对减税延期和提高了债务余额的上限,评级机构也可能再次下调对美国国债的评级,导致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不过,海外主流机构一般认为,6000亿美元中约有超过2/3的部分将得到避免,主要涉及布什政府减免中低收入人群所得税,另类最低税,全面财政支

    10、出削减等,并且至少会在2012年底有一个临时解决方案。当然,“财政悬崖”的最终结果取决于美国国会两党的博弈,如果出现超出预期的不利结果,将对经济和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展望2013:1)美国仍将温和复苏,因此,综合来看,2013年美国经济能否走向复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迈出悬崖”。对此,多数机构持乐观态度,预计一种可以跟踪观察的乐观情形是:两院基于短期“财政悬崖”的过大冲击,从而达成共识,将财政赤字消减计划从一次性大规模消减变成“分步式”消减,在更长期限内完成该计划,最终使“财政悬崖”变成“财政缓坡”,将风险的释放平滑分布在未来多年。,展望2013:1)美国仍将温和复苏,总体判断,2

    11、013年美国经济有较大的可能性继续维持2012年的温和复苏态势。从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来源来看:在经历了6年多的崩溃、下跌、萎缩、企稳和见底回升之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终于显现出相对确定的复苏迹象。从数据上看,美国空置房屋数下降,并且新增按揭贷款上升。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进一步改善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提升消费和投资,将可能是未来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展望2013:1)美国仍将温和复苏,空置房屋下降、新增按揭上升,2013年欧债危机仍将反复(希腊、西班牙的问题远未结束),但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未来的12年中欧元区再爆发大规模危机的概率显著降低。尽管金融领域的风险有所降低,但20

    12、13年欧元区基本面尚难以显著改善,可能仅仅略好于2012年,实现正增长。第一,危机大规模爆发的概率降低,这是因为欧洲央行承诺购买危机国家债券,德国对救助希腊的必要性达成共识,这有效稳定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第二,欧元2013年实际的财政紧缩(周期调节后的财政赤字的下降幅度)将明显缓解,贷款的边际增长率也在回升,目前市场通常的预计,欧元区的GDP 增长会从2012年的零增长恢复到2013年微弱正增长。,展望2013:2)欧元区复苏好于2012年,尽管2013年欧元区发生大规模危机的概率较低,但是西班牙债务问题和德国大选,将会影响欧债危机在未来一年中的走势。西班牙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房地产泡沫破灭给银行

    13、系统带来了大量坏账,数据显示西班牙银行坏账率已经攀升至10.7%,创下50年来的新高。考虑到西班牙经济形势依然困难,即便最后正式申请援助,救助资金可能进一步加重政府未来的偿债压力,因此西班牙的债务危机要想解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2013年欧元区还面临新的政治风险,也就是9月的德国大选。如果默克尔连任失败,欧元区债务危机甚至欧元区一体化进程将增加表的不确定性。,展望2013:2)欧元区复苏好于2012年,西班牙银行坏账率创50年来新高,2013年新兴市场国家将走出周期性下滑的趋势,经济增速将有所反弹,IMF等主要机构认为2013年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将由2013年的5%左右回升至5.5%左右。新

    14、兴市场经济反弹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于:周期性复苏动力的增强和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一方面,随着欧美增速温和回升,新兴市场增长动能将较2012年有所增强,近期金砖四国制造业已经回暖;另一方面,结构性改革有所进展,例如,印度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提高航空、零售商和电视广播等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上限,在保险和养老金领域放宽外国直接投资准入等。,展望2013:3)新兴市场走出周期性下滑区间,预计2013年GDP增速将从2012年的7.5%8之间,小幅回升至8%左右。更重要的是,2013年宏观经济将结束连续回落的局面,从目前各方的预测看,通常倾向于认为上半年有较为明显回升,下半年基本平稳。2013年推动经

    15、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一,乐观的看法是出口的负面冲击减轻,外需平稳增长;出口增速将达到8%10%。这种观点 支撑依据是:基于美国温和复苏的基本面、欧元区爆发大规模危机的风险减小,主要研究机构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将实现3%以上的增长率,好于2012年,这将使得2013年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至少不是负的。(注:2012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均是负贡献)。,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2013年出口增长将达8%10%,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一,也有一些相对不太乐观的看法认为是2013年出口将与今年持平,甚至对GDP的贡献仍为负值。,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

    16、年,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二,库存压力将之2012年明显下降。一个合适 衡量指标是PMI产成品/PMI新订单比率下降。,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该比率持续下降意味着2013年的去库存压力将明显小于2012年,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三,一般性的看法认为房地产投资温和复苏的可能性较大。受益于房地产销售环比持续改善、资金面好转、以及保障房投资继续推进,预计2013年房地产投资将实现温和增长,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进入总结期。,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房地产销售、资金来源及新开工都处于改善趋势,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三,

    17、但是,关于2013年房地产投资的具体走势事实上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具体而言,这取决于:(1)中央政府对调控政策的态度;(2)房价走势,如出现明显反弹,则政策强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3)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力度。,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四,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持之一。围绕城镇化布局,发展地上基础设施(城际公交、城际铁路、城际客运、支线机场)、通讯网络、地下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石油燃气管道)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点所在。(下图为城际铁路已建和在建的城市分布一览),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2013年推动经济

    18、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然而,也有较为乐观的预测认为,在换届之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会重新启动,可能会推动经济增速回升到较高,甚至9以上。这数较为乐观的预测通常强调:从历史角度对比,相对于储蓄率的支持来说,中国当前投资并未过度,问题是投资缺少效率,未来需要提高投资效率。第一,如果进行投资国际比较,目前中国资本存量仅为美国的30%,人均资本存量低的更多。当前中国工人人均资本存量仅为日本的6%和韩国的16%第二,中国铁路网络里程仅占全球总里程的6%,但却承担了全球24%的铁路运量第三,中国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有100个,但却有80多个城市没有地铁系统。第四,中国东部发达城市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较OE

    19、CD国家低20%,中西部地区密度更低第五,高盛:中国许多投资都涉及社会基建和房地产领域,具备“准消费”的特征,如果更多地考虑其消费属性,那么中国经济的失衡状况会好一些。,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当然,也有较为悲观的预测认为,在通胀担忧、债务压力、货币中性等条件之下,2013年基础设施投资将会平稳,与2012年持平,但轨道交通等投资会有一个结构性加速。下图为不同机构对2013年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同讨论及争议,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五,2013年制造业和民间投资能否企稳在很大程度

    20、上与出口的波动紧密相关。在过去的发展中,中国的制造业投资和出口之间逐步形成了较强的循环关系,出口增加带动投资,投资的扩张又促进了出口的能力。因此,观察制造业的趋势关键在于出口的情况。,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与出口的关联性极强,2013年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六,2013年消费将平稳增长,中低端大众消费品将增长更快。受益于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的户籍、养老、保障房等政策,2013年消费增长将较为平稳,一些主要的研究机构预测消费的实现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快于GDP增速。,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消费增速将平稳回升,特别是在下半年,2013年

    21、推动经济温和复苏的力量在于:第六,最终消费率将阶段触底回升,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展望2013:4)中国,温和复苏的一年,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在增大,从2013年GDP复苏的路径来看,主要的研究机构预测,将呈现上半年小幅加速、下半年趋于稳定的增长格局。原因在于:第一,上半年基数较低。2012 年一季度GDP 季调后环比增速为1.5%,为近年来最低水平。第二,上半年新增库存会推动复苏。第三,上半年基建投资将有所加速。,展望2013:上半年小幅加速、下半年基本稳定,上半年环比增速的基数较低,2013年通胀压力虽有温和上升但仍不会是主要政策担忧预计2013年通胀上行压力仍将有限,不会成为政策的制

    22、约因素,按照目前的趋势评估,2013年CPI将保持在3%左右。2013年上半年较为温和的通胀和增长的组合,为资源价格改革留出了时间创口,展望2013:CPI上行,但还不是主要政策担忧,2013年CPI难以成为政策制约,2013年通胀压力虽有温和上升但仍不会是主要政策担忧中国的通胀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通胀在今年10月份见底,未来存在上行趋势,但不会是主要的政策担忧,展望2013:CPI上行,但还不是主要政策担忧,2013年通胀压力虽有温和上升但仍不会是主要政策担忧国际投行对明年通胀水平的预测,展望2013:CPI上行,但还不是主要政策担忧,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与结构性,展望2013年及

    23、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周期性问题依然存在,但是将不是主要的挑战,周期性波动幅度将明显减小。(下图为主要机构的测算),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展望2013年及以后更长一段时间,未来的关键问题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更为强调结构转型。这是因为:第一,2013年及未来周期性波动幅度将减小。未来增长波幅可能下降、GDP 调整幅度可能小于正负1 个百分点(而非近年来3 个百分点)。有研究机构认为,未来几年趋势增速将放缓至7.5-8.5%,更加接近新的经济环境下的潜在和均衡增速。第二,2013年及未来中国经济更多地面临结构性变化,目前民众对于贫富差距、国企垄断、投资依赖以及广泛使用的

    24、干预经济的非市场化手段等问题日益担忧。以长期结构性风险为代价推动短期增长的做法并不可取。第三,在这个背景下,应对经济周期性回落的刺激政策将以不对市场经济结构造成伤害为前提,逆周期政策都应以不降低长期潜在增长率为条件。,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展望2013年及以后更长一段时间,未来的关键问题将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更为强调结构转型。也只有推进结构性转型,才能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增长,实现中国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经济追赶。,经济学人的乐观预测是中国最快于2016年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将实现对美国的赶超。,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2013及未来,结构性

    25、转型 的挑战之一:GDP增速从加速向中速增长的转变,GDP增长率将更接近潜在水平。从实证关系上考察,随着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生产率提升幅度最高,是加速阶段;当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下降到10%以后,生产率提升的幅度下降,是转向中速增长阶段;2011年中国第一产业产值占比恰为10%,基本确认中国正式进入生产率提升的中速增长阶段,实证关系上,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低于10%,人均GDP增速从加速转向减速,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2013及未来结构性转型的挑战之二:从追求投资速度向追求投资效率的转变。这种转变客观要求未来的投资结构比投资总量更重要,投资效率比投资速度更重要。为了实现更

    26、高的投资效率,中国未来的投资结构需要进行转变,并重点体现在:为消费扩大而投资、为扩大潜在增速而投资、为更高的资本回报率而投资。,过去10年,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超过50%;未来将更侧重于投资效率,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2013及未来结构性转型 的挑战二:从追求投资速度向追求投资效率的转变。如果能够实现这种转变,中国投资率将下降,但投资质量及投资回报却可以增加。,日本和韩国投资率达到峰值之后的回落节奏,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2013及未来结构性转型 的挑战之三:区域之间潜在增长率的分化转变即东部逐步进入自然减速阶段,中西部增长潜力相对较大;这

    27、种分化格局意味着东中西三个区域需要采取不同的结构性政策。,东部已进入自然减速阶段,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2013及未来结构性转型 的挑战之三:东部沿海进入“制造业升级”+“产业服务化”阶段:当前东南沿海与1985年的韩国、1968年的日本、1977年的中国台湾省相似,而接下来,80、90年代的韩国、7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中国台湾省均无一例外的进入产业结构服务化的经济“结构经减速”阶段。,东部沿海与相似国家对比,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2013及未来结构性转型的挑战之三:中部六省和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当前中国中部六省和

    28、西三角地区与21世纪初的东南沿海、70年代的韩国、50年代的日本、60年代的中国台湾省和20实际初期的美国相似,而接下来产业结构会进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经济“结构性加速”阶段。,中部六省和西三角产业结构对比,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2013及未来结构性转型的挑战之四:从中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水平的转变。201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已经处于中收入向高收入转变的临界点,需要进一步实现从中收入到高收入的转变,防止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只有极少数地方迈出“中等收入陷阱”,小结:2013年随着周期性回落节奏的接近尾声以及周期性波动幅度的减小,结构性问题将变得更

    29、为重要。为应对这些结构性转型的挑战,2013年及未来更长时间的宏观政策将在周期性政策与结构性改革之间取得平衡,展望2013 及未来:周期性向结构性问题的转变,政策前瞻:周期性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平衡,政策前瞻:周期性政策+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鉴于2013年及未来更长时间内,周期与结构问题相对权重的变化,政策将在周期性应对和结构性改革之间录得平衡,2013年周期性政策:1)货币政策呈现中性,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2013年随着经济步入温和复苏之路,货币政将保持稳健或略微放缓。主要研究机构预期,M2 增速可能保持13%14%。社会融资总额继续是2013 年的关注重点,贷款占比或将进一步

    30、下降。,2013年周期性政策:2)财政政策略为积极,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2013年财政政策将略为积极,但更为强调结构性问题。主要研究机构预计2013 年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例将接近2.0%,意味着绝对水平略高于人民币1.0 万亿元,而2012 年预期为8,000 亿元;结构性支出将支持民生领域、城市化及生态文明 保障房、基建固定资产投资、教育、医疗保健、环保等。总体上,2013年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历史经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往往在政府任期第二年和第三年(对十八届任期而言,为2013-2014 年)加速),2013年周期性政策:3)房地产政策稳定,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预计2013

    31、年房地产政策将保持稳定,在替代性、更为市场化的政策选项得以实施之前,现在政策将保持相对平稳,并着手探讨房地产调控的中长期策略。从土地溢价率这个先行指标观察,土地市场的活跃程度在提升,意味着未来房地产新开工和投资的情况或将有所改善。,土地市场活跃度在提升,房地产政策放松的必要性不大,2013年周期性政策:4)汇率进入双向波动,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2013年人民币可预见的、明显的升值空间不大,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的均衡区间,升值压力明显减小,这为开放资本项目,增加汇率弹性提供了政策空间。,2013年结构性改革:1)十八大的亮点之处,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十八大诸多新亮点本身意味着可能的改革领域。,

    32、2013年结构性改革:2)十八届三中全会值得关注,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从历史经验观察,三中全会往往会推出重大的改革;2013年10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观察改革的时间窗口。,2013年结构性改革:2)十八届三中全会值得关注,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从历史经验观察,三中全会往往会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市场预计可能在2013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观察改革的时间窗口。,2013年结构性改革:3)城镇化是改革的重要线索,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下一阶段,推进城镇化的路径之一: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发展中小城镇,这里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立足于农产品发展农业工业,既可以吸收劳动 力,也可以与城市工业形成互补。

    33、,2013年结构性改革:3)城镇化是改革的重要线索,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下一阶段,推进城镇化的路径之二:以三纵两横的交通网络为支撑,发展城市圈,从而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外围城市之间形成合适的产业分工,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发展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一方面需要破除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行政管辖等制度障碍。,城市圈发展规划,2013年结构性改革:3)城镇化是改革的重要线索,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下一阶段,推进城镇化的路径之三:以沿海经济增长极为依托,发展城市群。这需要沿海城市实现向外开放与向内陆开放并重:(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减少资本流动的市场分割,实现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2)扩大对内陆开放,依托国内日益完善的、互连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顺应产业转移、内需扩张两大趋势。,向内陆开放的关键之一是 形成一个互连互通的供应链网络,2013年结构性改革:3)城镇化是改革的重要线索,结构性改革延迟推行,


    注意事项

    本文(北大博雅论坛巴曙松X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展望.ppt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