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状元之路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评 湘教版必修1解析.docx

    • 资源ID:14601321       资源大小:354.9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状元之路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评 湘教版必修1解析.docx

    1、状元之路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评 湘教版必修1解析单元测评(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试内容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60分)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12题。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文 D生物解析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社会发展初期(史前文明阶段),自然条件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图示地区,居民点位于山前河谷阶地上,地形相对平坦,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答

    2、案A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A团聚状 B带状C网状 D棋盘状解析M位于河谷地区,受地形和河流限制,聚落一般呈带状。答案B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34题。3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解析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答案C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 BC D解析结合图例及在图中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

    3、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答案A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56题。5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C纬度或海拔都高 D土壤发育程度低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资源集中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岛、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高山地区,由此可以判断该资源为冰川蕴藏的淡水资源。答案C6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解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的冰川在加速融化,其分布面积和蕴藏量在逐步减少。答案A下图是

    4、某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78题。7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解析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答案C8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

    5、可以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答案D如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C都位于河谷地带D都位于北方地区解析滞洪区指滞纳洪水的地区,因此,滞洪区应该在地势较低的地区。由图可知,图中滞洪区均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答案A10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稀少B降水量少C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小解析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势较高,降水较少,这是我国西部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答案B读“我国著名运煤专用铁路示

    6、意图”,完成1112题。11该铁路穿越的最大障碍在()A BC D解析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穿越太行山区,位于图中处。答案B12有关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双发区B平原地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大C公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D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解析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但在选线时必须考虑自然条件。如地形,在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而在较陡的山坡上则应呈“之”字形弯曲。交通线路选线要尽可能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区,保证交通安全。答案A13有关全球变暖对下图所示两区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喜马

    7、拉雅山脉北坡雪线升高,南坡雪线降低B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短时期内尼泊尔有些高山湖泊可能引发洪灾C全球变暖,马尔代夫周围海域珊瑚生长旺盛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旅游业和渔业将有更大的发展解析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雪线都要上升。冰川大量融化,短期内尼泊尔有些高山湖泊可能引发洪灾。全球变暖,破坏海洋生态,珊瑚有些会死亡。全球变暖,马尔代夫海拔低,有被淹没的危险。答案B14我国CO2的排放量较大,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

    8、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A BC D解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切实可行的措施。答案D1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如图表示某沿海地区填海造陆前后的变化,有关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遭破坏,增加山区崩塌、滑坡等灾害几率海滩消失,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有利于防止台风影响陆地A BC D解析在沿海应大力发展红树林等沿海防护林建设,才有利于防止台风影响陆地。答案C洪灾是我国发生频率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7题。16关于洪水形成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

    9、是()A强降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B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C滑坡、泥石流不可能形成洪水D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也可以形成洪水17人类对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是()A河流汇水速度变慢B河流水位降低C河床坡度变大D河床坡度变小1617.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洪灾、洪水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泥沙可能堵塞河道而形成洪水。植被遭受破坏,会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流失的泥沙会在河床淤积,降低其纵向坡度。答案16.C17.D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1819题。18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

    10、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C D19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 BC D1819.解析滑坡、泥石流的形成与地形、降水特征和地表松散物质多少有关。防御此类灾害应植树种草、修建护坡工程等。答案18.C19.D20假如大量地将南极地区的冰山运往热带沙漠地区,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这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对此问题的讨论,正确的是()A运输中,冰山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B运输中,改变途经海域洋流的寒暖性质C改变热带缺水地区的环境状况,而南极地区很少发生改变D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可能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大气环流解析在将冰山运往热带沙漠

    11、地区的途中,冰山会部分融化,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不会改变途经海域洋流寒暖性质。答案D二、填空题(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运输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 7%9%铁路3%材料二交通线示意图(1)与平原比较,山区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的选择、交通运输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2)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为主,原因是_。(3)若该地选择了山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a处_,理由_。b处_。理由 _。(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解析第(1)题,山区相对高度

    12、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比较大。第(2)题,山区为减少建设成本,降低施工难度,以公路为主。第(3)题,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第(4)题,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经过比较多的居民点。答案(1)方式线路(2)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3)不合理地形平坦,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合理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22阅读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天山冰川面积雪线约9 500多平方

    13、千米,减少22%年均上升2至6.5米博斯腾湖(1986年以来)水位面积上升4米多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 000多平方千米南疆气候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增加4%10%平均增加20.4%(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新疆近30年来,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湖泊水位上升,面积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加。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增加。第(2)题,表中数据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利弊两方面。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旱

    14、情,有利于农业生产;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短缺,不利于该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答案(1)全球变暖,冰川消融;造成汇入湖泊的河流径流量增加;(气温升高和湖泊面积的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增加。(2)有利: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对缓解干旱有利(或对植物生长有利)。不利: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或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容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232013年3月我国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此次寒潮对甲、乙、丙三农业区的影响是否一样?说明理由。答案不一样。对甲地影响最小,甲地为三江平原,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几乎不能生长农作物。对乙地影响次之,乙地为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强降温会威胁小麦安全越冬。对丙地影响最大,丙地为珠江三角洲,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很多作物正处在生长期,降温幅度较大,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状元之路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评 湘教版必修1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