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知识的共享应该是怎么样的.docx

    • 资源ID:14589498       资源大小:59.5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知识的共享应该是怎么样的.docx

    1、知识的共享应该是怎么样的 知识的共享应该是怎么样的?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在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享经济领域流通的货币是信任。这三句话是大家常说的,不过大多数人也只是浅尝辄止,继续深入看,里面包含了非常非常多有趣的东西。互联网的本质在连接,建立关系,把组织服务当作社交产品来做,多赋予产品人性,搭建用户沟通的媒介,连接供需双方,做到去中心化。这样的服务才是未来,让双方不单单是为了利益去创造价值,更多的是在兴趣驱动,而不是金钱驱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资源。不以利益驱动,不以中心化生产。1、价值回归,新的商业模式下,也会有新的货币体系 a.无酬的动机,是无形的酬劳,不是无酬劳,看不

    2、见的价值回馈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人们会愿意把时间贡献在wiki、linux这样的项目上,明明没有报酬、人们为什么会愿意免费为别人创造价值?为什么没有报酬的事情那么多人积极参与?反而其他很多有钱赚的事情,大家参与的意愿不高。比如我下班帮你跑个腿,然后我收你点钱,你明天帮我带样东西,我给你钱,故事很美好,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别人解决点问题,然后自己可以赚点钱,但是这样的方式又不是没有先烈。我们把这个称为无酬的动机,然后我们试图解释这个现象,我们会说这是出于人们的利他主义,这是出于人们的善心。我们会说ebay的成功依靠的是人性向善的力量,是因为信任。但是利他的本质是利己,人类社会的合作和进步都不是出于

    3、人们的善良,而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人们愿意不计报酬的参与wiki、linux这样的项目,并不是真的没有报酬,只是这个报酬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站在现在的角度看,确实免费,没有任何报酬,但是站在未来的角度来看,参与wiki、linux的人们其实都获得了报酬。无酬动机的无酬是无形的酬劳,不是没有酬劳。人们更不是因为利他主义而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去创造价值。利他主义的背后本质上是利己。动机来自价值的回馈,价值来自需求的满足,需求缔造价值,而价值则赋予动机。只有在利他行为会为自己带来足够的价值回馈的时候,人们才会愿意利他。 b. 无酬的动机大于有酬的动机,无酬的价值回馈更大没有任何价值的回馈,就没有动

    4、机了,那么就不会有wiki、linux这样的项目的存在了。只是这个赋予这个动机的价值是隐形的价值,是我们现在的货币没法去衡量的价值,暂且称这个为潜藏价值吧。如果把整个价值比作一座冰山的话,我们现在的货币体系仅仅能够代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潜藏价值藏在水底下。当你试图将人们的资源简单变现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的倒退,表面上看是价值增大了,毕竟赚了点钱,但是实际上价值是减少了。 c. 去货币化,还原价值的本质,挖掘更多的潜藏价值互联网经济是免费经济,本质上是价值的转换。因为价值转换,我们能够创造出各种免费的商业模式,商业行为的本质是一场价值的交换。因为价值的转换,所以”羊毛

    5、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这句话很普遍了。价值转换的背后更深入的看的话是一场价值的回归,货币本身只是一种价值符号,也仅能代表价值的一部分,要还原价值本身,就需要去掉货币的存在。货币出现的意义就是代表着价值,是一把价值的标尺,但是当这把标尺已经不够去测量价值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换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了。把货币所代表的那一小部分价值还原到整个价值体系上去看,所谓的无酬动机并不是没有任何酬劳,只是这个酬劳是现在的货币代表不了的价值,所以站在现在的角度看,确实是免费,确实是无酬,但是站在未来看,这个同样是一场等价交换的商业行为。货币本身只是一种价值的符号,是一种衡量价值的东西,也仅能代表价值的一小部分

    6、。当出现了很多货币没法量化的价值的时候,就应该去掉货币本身,还原价值的本质去看问题。在未来新的商业模式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货币体系,这种货币不光是包含了现在货币的价值,还有更多潜藏的价值。在共享经济领域流通的货币是信任这句话,继续深入思考,在共享经济领域流通的是一种新的货币,这种货币不止包含现在货币的价值,更多的是社会资本、信任还有很多潜藏的价值。在一个新的领域里面,我们需要新的思路。 d. 新的货币体系,新的支付手段在部落时期,我们互相交换物品,双方凭借的是私信,到后来出现了货币,货币是一种价值的符号,我们开始用货币去交换物品,再然后,出现了金融,不同的货币之前开始流通。再到现在,互联网的出

    7、现让信息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过去我们凭借的私信逐渐变成了公信,一切变成了公开博弈,人们不得不回到部落时期那样的良心经济,进入了一个再部落化时代,市场经济过渡到社会经济。在共享经济领域流通的货币是信任,未来,会有很多我们现在的货币不能量化的价值作为支付手段。就像过去部落时期一样,我们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别人,我们自己收获了威望,增加了自己的社会资本,这同样是一场商业行为,在这样的一种商业行为下,流通的货币是信任、是社会资本等等。在未来的经济模式下,会有新的货币体系来适应它,只有未来的货币才能在未来的经济模式下流通。 e. 价值来源于需求,满足需求得以创造价值价值来源于需求的满足,需求缔造了价

    8、值。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欲望体,我们每天都在追寻欲望的满足。按照马斯洛需求,越往上的需求被满足的价值越大,人一生本质上都是在追寻心理的满足。豪车、豪宅、权势、地位,更多的带给人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我们通过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我们一辈子都是在追寻幸福,幸福因欲望的满足而生。不以金钱为驱动力,不光是因为外在动机的增加会挤压内在动机,挤压理论大家都知道。更深入的看,金钱只是价值的一部分,去挖掘利用更多潜藏的价值,用未来的货币在未来的商业模式下流通。无酬的动机大于有酬的动机。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去做共享经济,是一种倒退的行为,在airbnb的交易中流通的货币不光是金钱,还有社会资本、

    9、信任等等,简单的金钱驱动,或者说将价值变现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我们一生都在追寻幸福,所有欲望的根本都是在满足内在的需求。试着去满足更深层次的欲望,会创造巨大的价值。在一个本该发挥更多价值的地方,将时间当作传统的商品放在货架上卖,有点舍本逐末了,人们需要更大的价值回馈,但是这么做实际上回馈的价值在减少。这样的方式唯一的改变就是,我以前找不到咨询师,我现在可以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下,需要新的思路,新的眼光。2、信任回归,未来是湿的,市场经济向社会经济过渡我们说共享经济在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说未来是湿的。展望未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未来人们的信任加强了,社会资本增加了。可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

    10、因为人性向善吗,还是人们都变善良了。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环境改变了。因为信息公开化,社会资本开始具备市场资本的价值,所以社会资本才能增加。 a. 信任的价值抬头时,信任才会增加过去,在部落时期,我们交换物品凭借的是双方的私信,在货币没有出现的时候,社会资本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然后接下来,货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出现了,竞争、掠夺占据人类社会的主流,商业形态也从最早的物物交换演变到钱物交换,再到金融的出现,最后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数字交易,信息变得透明化,一切变成了公开博弈。在这样一个透明的环境下,彼此之间的私信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变成公信,社会资本得以在陌生人之间发挥作用。所以人类社会的信任得以回

    11、归,而这也是共享经济在重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过去,社会资本只在亲友之间发挥作用,而在陌生人之间,市场作为一只无形的打手调配着人们的各种私心,所以我们需要货币的存在,我们需要市场经济。商业行为的本质是一场价值的交换,最早,我们互相分享食物获得自身社会资本的增加,我们把狩猎来的猎物分享给其他人以获得威望,同样是价值交换的行为,只不过用的货币不是现在货币的定义而已。 b. 利他就是利己,出于利己的根本,人们才会愿意利他利他主义的本质是利己,一切行为都是一场价值的交换,人类社会的合作和进步并不是来自善行带来的,而是来自人们的私心,我们吃到美好的食物并不是因为厨师的善行,而是因为厨师出于自己私心、利

    12、益考虑去做出美好的食物,只有在利他行为有价值回馈的时候人们才会愿意去为别人创造价值,利他就是在利己。 c. 信息透明,博弈公开化,社会资本的价值增加不是人性变好了,也不是人们变善良了,而是环境改变了,在信息透明化、博弈公开化的现在,社会资本能够作为货币在陌生人之间流通,本质上是社会资本的价值增加了,社会资本的价值增加到足够影响到陌生人之间的商业行为,我们得以进入一个再部落划时代。人性不向善,也不向恶,因环境而变,当环境改变了,向善有价值了,出于利己,人们自然会向善。当社会资本、当互相之间的信任的价值抬头的时候,人们会愿意努力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社会资本。我们说未来是湿的,未来的一切都变得很美好

    13、。ebay的成功依赖于人性向善,这话没错,但是ebay最早的时候也有欺诈,只是后来改变了规则,环境改变了,人们才开始发挥善的一面,因为在新的环境下,信任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未来是湿的,最早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有疑问,是人性变好了吗,其实都不是.人性既不向善,也不向恶。因环境而变,社会资本的增加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资本的价值增加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有了更多的价值。 d. 市场经济到社会经济,市场行为到社交行为部落时期,我们分享自己狩猎到的食物,自身的社会资本增加了。这是一场商业行为,通过自己的食物换来了自身威望的增加,同时也是一场社交行为。社交行为的本质也是商业行为,都是一场价值的交换的过程。在

    14、共享经济领域,市场交易的行为是行不通的,信任、社会资本等等会让原本冰冷的商业行为变成朋友之间的社交行为。如果简单的将人们的时间变现,以金钱驱动人们创造价值,会将本该充满人情味的社交行为变成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表面看对人们的好处增加了,但是实际上回馈的价值在减少。3、去中心化,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群体创造,大规模业余化 a. 分布式,大规模业余化,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共享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过去,我们的消费的东西大多是由少数精英人群创造,这是一种单方面的价值输出。共享经济的本质既不是什么物品权的转移,也不是什么分享物品然后赚点钱,这些都是表面的定义或者说只是非常片面的理

    15、解,最根本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大规模业余化生产,解放生产力,创造更大的价值。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提高,所以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去中心化的连接,沟通协作成本的降低,让大规模业余化成为可能。 b. 生物与机器的交融,有生命的产品,在失控中掌控一个中心化的产品,是一个不具备生命的产品,工具性太强。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就好像一个世界,一个生态系统一样。你要做的不是去控制单个个体的行为,而是去创造出这个环境,创造出一个可以让群体自己衍化的环境。制定出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让用户群体在里面演变,就像是生物学家创造一个生态系统一样。做产品就像是自己在构建一个世界一样,产品

    16、经理的职责就是构建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让用户群体在其中衍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构建一个生态体系,让群体参与、群体创造。产品就是世界,就是一个生命体,一个由群体构成的生命体。这样的一个产品会自我繁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修复。不需要费力做BD,去筛选、过滤,然后把“商品”上架,只需要创造出一个环境,一个生态,让整个生态去自己搭建体系,自己去繁衍,做一劳永逸的事情。 c. 制定法则,搭建媒介,做好连接知识、技能确实需要背书,但这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大规模业余化跟专业化创造比,最根本的改变就是弱化背书的价值。不需要去找一堆认证的专家,何况这个认证标准本来就是一家之言。只需要创造一个环境,搭建好媒

    17、介,做好连接就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或许在某方面的见解能够远超那些大咖,并不是说谁不如谁,只是在不同纬度,要真的去做这样一个筛选专家的事情太麻烦。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制定法则,让用户群体在其中衍化,搭建好媒介,做好连接。让环境,让生态帮我们做事,让用户自己去演变。 d. 下一个时代,科技跟人文的交融下一个时代,下一个百年,机器跟生物开始走向交叉点。生物正在机器化,机器正在生物化。如果将一切事物看成分布在科技跟人文所构成的坐标内,其实本质上人工智能跟协同生产是一样的东西。下一个时代的科技,不只有人工智能,还有协同生产。本质上都是机器跟生物融合的产物,只不过所占比不一样。一个是机器开始融合生

    18、物性,另一个是生物开始融合机器。总结方法、动机的完美融合才能驾驭认识盈余,同样要驾驭认识盈余是很难的,之所以不应该以金钱作为主要动机,不光是外在动机的增加会挤压内在动机,还因为我们应该去挖掘更多潜藏的价值。将一场本应该充满人情味、乐趣的社交行为变成赤裸裸的市场交易,这是商业行为的倒退。无酬、有酬,两种经济模式下,两种货币体系,两种不同的思路。动机来自价值的回馈,无酬的动机所具有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于有酬动机的价值的,这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简单又粗暴的把人的时间当作商品来卖,就像是把互联网当成做app一样的道理。用过去的思路去做未来的事情,跟用现在的思路做未来的事情没什么区别。Helpout

    19、s和42区的结局很好的说明了问题,还有非常非常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产品,都是看起来很美好,逻辑也都没问题。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最根本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从中央式创造变成了分布式创造。如果用中心化的思路,遵循精英至上,由少数人创造,多数人消费的方式其实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生产关系,才能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谁都希望做出下一个airbnb,然后接着开始共享一切,共享技能、时间等等,好像这一切都直接可以套用airbnb的模版一样。将用户的技能时间变现的产品多不胜数,出售个人时间,赚点外快,还可以交个朋友,乍一看大有可为。但要是有心,很容易就能发现这

    20、样的产品活得好的有多少,共享时间或者技能是非标准化的,跟uber、airbnb是不一样的。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不是为了共享经济而共享经济无关什么共享经济,关键在于创造用户价值,但是当产品解决的需求流于表面的时候就没多大意义了。前面的产品在苦苦支撑着,而后来进场的就换个外壳,再加点概念包装一下,接着造个新词,号称全球首款xxx,于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横空出世,我真是不忍吐槽。你能想象snapchat诞生之初到处说:“我们是全球首款阅后即焚应用,会消失的才最美好”这些话吗?难道uber会告诉你:“我们是共享经济的鼻祖”?况且,uber、airbnb所带给供需双方的价值回馈不只是表面那点金钱,

    21、还有非常非常多看不见的价值回馈,要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简单将资源变现的思路就像是传统行业的人用做网站、做app的思路去做互联网一样的概念,用做电商的思路去做共享经济。用过去的思路做现在的事情,用现在的思路做未来的事情,都是一样的思维僵化,认识不够深入。生搬硬套的复制uber、airbnb太容易脱离实际需求,有一天我的一个程序员朋友在体验了某款私厨分享产品之后说了一句这个app做不长久,理由就是一句话,味道一般还那么贵,速度还慢。确实,他只会写代码,不懂什么叫共享经济,但是他会判断这个产品有没有价值。公司能不能做下去,投资人说了不算,用户说了才算。讲轰动性的话语不难,难的是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拆

    22、分开,剖析背后的深刻道理。没有哪一个成功的产品是靠提出一个新鲜的概念而做成的,都是去解决不起眼的小问题,然后一步一步走过来。概念这玩意,是后人赋予历史创造者的,snapchat不会标榜自己是阅后即焚、airbnb不会说自己是共享经济、pinterest不会知道自己是兴趣图谱、instagram也不会知道自己是图片社交。总有人只会事后总结规律,总有人只会用过去的眼光来揣测未来,总有人只会按照过去的思路去做未来的事情,不过未来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大道至简,透过表象看到背后的本质才是真的,褪尽浮华的外表,留下的总是质朴而简单的道理。写在最后学会放弃,放下执念,懂得了责任,这是我从18岁折

    23、腾到现在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当初上大学选建筑学,是为了去了解家居行业,最开始运营一个o2o项目,19岁的时候开始做家居o2o,那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家居行业,不停的在一个行业里面换着切入点,那段时间的经历有点类似之前那个在自行车领域不停打转的哥们。就这样不停的折腾,但是数据还是惨淡,直到一个伙伴离开了,那段时间他一直刷信用卡,所以欠了很多钱。那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太理想化了,我应该选择一个现在就能够做的方向,而不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坚持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执念太深、没执念都不行,一定要掌握好两者的平衡。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哪怕只有一个人相信自己,也无论

    24、如何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我现在的伙伴从饿了么辞职后没去找工作,就一直等我想好做什么。那时候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创业,就应该忘掉自己本来的身份,忘掉自己的年龄,接受了别人的信任,就去担起这份责任,辜负了别人信任的那种感觉真的挺不好受的。我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倒推需求,不过后来也明白了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不从战略倒推需求。小处着手,从一个点不停的衍化出未来,专注做好一款有价值的产品,其他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从战略倒推出来的基本都是伪需求,虽然不可否认会有这样的妖孽可以从未来倒推出需求,黑天鹅总是会存在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只能从现在衍化出未来。我想试着去找其他自己能够马上动手做的方向,但是我意识到,

    25、我的思维已经被限制住了,那时候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走出这个思维的怪圈,花再多时间也没关系。我需要打开自己的视野,去发现更多的机会。去找一个我自己能做,并且自己愿意付出一生去努力的方向。学校太过安稳,我想要成长起来就不能待在那样的环境里,我需要的是压力,我需要各种打击来磨练我自己。那样平淡的日子不说三年,一年时间都足以把一个人的意志给消磨干净。其他倒是无所谓,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出来,没有实力就努力去成长,但要是意志被磨灭了,我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真正的强者是不依赖于外物的强大,一切源于自己的心,一颗敢于迎难而上,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心。象牙塔从来只适合养老,要想真正成长起来就必须把自己置身在高压下。那段

    26、时间各种迷茫,每天浑浑噩噩的过着。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怎么办,就这么接受了命运了吗。但是每当想起我这辈子以后会平淡的过着就会害怕,害怕得全身发抖。回学校,三年之后毕业,然后等到30岁勉强付个首付买套房子,成了家生个孩子,然后接下来几十年被一个芝麻大点的地方捆住自己的一生,等到孩子长大了,生命终结,一辈子被一些琐碎的杂事干扰。多少人奋斗一生,耗尽自己的青春最终付了套房子的首付。但是这算什么?这只不过是用前三十年的努力,把自己送进一个芝麻大点的牢房里等死而已。一辈子的努力也只是为了把自己关进牢房里,这样的人生太不值价了。一生乍一看很长,也就两万来天,很短。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多数的人

    27、生的每一步都被别人安排着,很多人直到生命终结都不知道自己一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经常会假想自己现在已经老了,我会想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过去,而这个假想的过去才是我应该去走的路。大多数人的人生是由生到死的一个过程,但是我想要的是一个由死到生的过程。面死而生,不为世俗所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要干嘛,不过虽然迷茫但是我明白,说到底还是实力不行。中间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差在哪里,然后知道了答案就去学习。所以半年时间,我看完的书至少有一百本,其中至少十本书看了不下于五遍。大量的去使用产品,把自己置身在用户场景中,然后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去思考,时间长了慢慢学会了在站在产品设计者的角度思考完问题

    28、之后,再切换到用户的状态去审视自己设计的产品。先在设计者的角度做加法,再切换到用户的角度做减法,剪枝蔓,立主脑。回头看,发现其实很多产品都没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慢慢的自己对产品的理解提高了。很多产品做得非常好,非常专业,但是我总觉得不太好用。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小白用户的那一丝返璞归真。忘掉那些专业的技能,一切都来自小白用户心中的那一丝渴望。我们经常花了很多时间开发了一些很酷的功能,但是上线之前都砍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小白用户的内心,要是真的具备了小白用户的那一丝简单,这些浪费资源的情况也可以避免出现了。我经常会看到有用户抱怨说哪个软件的新版本不好用,每一次迭代都是背后团队非

    29、常努力去完成的,然并卵,用户说不好用就是不好用,产品经理们要真的具备了小白用户的思维方式,很多不好的情况都可以避免发生。就这样,慢慢提高了自己的产品水平。除此之外,对设计、对美的认识也很重要。产品设计者对美学、设计认识的高度直接决定了产品的高度,不需要自己去画图做设计,但是一定要明白设计的价值所在。将产品的功能价值升华到情感价值需要对人性、对用户心理有非常深入的把握,这会让我们更能明白如何创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做出更有价值的产品。设计不是画图,而是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应该融入到整个产品里面,在一开始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应该做到技术跟设计的共生,这是跟技术具有同等价值的东西。伟大的产品应该是满足人们的

    30、情感需求,懂得将功能价值升级到情感价值,会让产品有质的飞跃。伟大的设计不是对产品的改进,而是在二次创造这个产品。设计师的价值也不仅仅是画出好看的设计图,而是在重塑这个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设计的价值甚至会超过技术的价值。一款好的产品是科技跟人文的完美结合,技术代表科技的一面,而设计就是赋予产品人文的一面,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能够同时驾驭这两种力量的人。对技术的理解,可以不自己去写代码,但是一定要具备技术的思维方式,要懂技术,这个懂不是指自己的代码能力,而是要去理解技术的本质。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要透过繁杂的表象去领悟背后最深层次的东西,抓大放小,无形的东西主宰着有形的事物,在失控中掌控才是王道,

    31、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最强的。我们经常说创业,你不需要想太远,你只要找一个痛点,快速发布一个产品,然后搜集数据去做迭代。但是那些告诉你不必思考未来,抓紧上线搜集数据做迭代的人都是在耍流氓。当时我的一个朋友,最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正在意气风发的阶段,拿了一大笔钱,产品一上线数据就暴涨,但是半年后,他告诉我他转型了,因为后来才发现原来的方向不行,然后他又告诉我他的新项目又拿了一大笔钱,我真是羡慕嫉妒恨啊,接着三个月之后我再看他的网站,又一次转型了,三次都是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简直是触目惊心,远见跟实干同等重要,眼光一定要长远,没有一个长远的愿景支撑很容易走偏。facebook、sn

    32、apchat初期运气好没错,但要是没有愿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facebook和snapchat了,早就被收购了。媒体所报道的一转型就爆发了的公司,那真是黑天鹅事件,背后是无数家转型多少次都难逃一死的公司。要真想期待浴火之后重生,那可能最后就真的是浴火了,没有重生。所以这样想,我就不着急了。没必要非要去想出一个点子,而是尽全力去提升自己,打开自己的视野,去寻找一个能够马上实现,并且是自己能够看得到未来,能够掌控的点子。其实失败是一次很好的自我迭代的机会,可以沉淀自己的心性,等什么时候能做到真正的不慕浮华、不骄不躁了再出发也不迟,能够不为虚名所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能力倒是其次,心性才是根本,一个人能够走多远不是看能力和赋,更多的是看心性,心性不错的人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成就一般不会太低。男人嘛,总是要经历痛哭流涕,四处流窜才能真正独当一面。


    注意事项

    本文(知识的共享应该是怎么样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