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docx

    • 资源ID:14539603       资源大小:22.6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docx

    1、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2015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20151、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赢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2、楚王问鼎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

    2、于此。3、炎黄子孙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4、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5、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交。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

    3、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助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武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7、合纵连横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8、车同轨、书同文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了中

    4、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大兴土木。9、鸿门宴指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项羽在宴会上欲杀刘邦,但刘邦成功逃遁而去。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10、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范增不允刘邦求和,刘邦离间项、范,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权宜之计,后用韩信十面

    5、埋伏之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爱妾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在乌江边拔剑自刎。1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当初到汉时不为刘邦重用,于是逃走,谋士萧何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称帝之后,以韩信谋反为由将他将为淮阴侯,后萧何与吕后设计将韩信处死。12、投笔从戎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年轻时为官府抄书,曾经投笔慨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于是投身军旅,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31年中

    6、平定西域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13、三顾茅庐袁绍于官渡之战败北后,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公元207年,刘备三访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所言”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14、三国鼎立公元220年,一月,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其子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汉献帝退位,东汉灭亡,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1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曹氏帝位,曹丕之孙曹髦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

    7、仆讨伐司马昭,并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既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16、八王之乱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公元290年,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除掉汝南网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废除太子。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废贾后,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等为争夺皇位展开厮杀。最终司马越毒死晋惠帝,夺取大权。西晋从此衰落。17、淝水之战十六国时期,北方前秦的.君主苻坚率80万军队攻打东晋,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率8万北府兵迎击

    8、。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胜负,秦军撤退之际,晋军渡水突击,秦军大败,连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晋军到了。此战直接导致前秦衰亡,东晋则此后数十年间再无外族侵略。18、南北朝中国历史上一段较长的分裂时期。南朝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则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煜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北方的北魏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北政权分统天下百余年。19、杨坚建隋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改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杨坚登基后,节俭肃贪,稳定政权,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公元589年,隋文帝消

    9、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270年(东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20、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长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齐王元吉。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惧怕李世民的势利,屡次设计谋杀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著名的贞观盛世。21、玄奘西行唐代僧人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到达到达天竺国取真经,学遍了当时的各种学说,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共带回600余部经文。他长期从事佛经翻译,译典有大般若经心经等,并著大唐西域记,被

    10、尊称为”三藏法师”。22、房谋杜断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房玄龄,一个是杜如晦。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23、日月同天公元689年,临朝称制的”圣母神皇”武则天造”曌”字,自名武曌,意为”日月当空”。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自号”圣神黄帝”。她称帝以后,大开科举,破

    11、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24、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推举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 悉在公门矣。”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25、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期间的一段盛世。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选拔了姚崇、宋璟等名臣,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完善法制,编纂唐六典。经济上采取改革制度,安民劝农等一系列措施,并崇文重教,这段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史称”开元盛世”。26、安史之乱唐玄宗执政后期,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12、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攻陷洛阳,安禄山自立为帝,号大燕黄帝,之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不久安禄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黄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次叛变持续8年,史称”安史之乱”,是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27、五代十国唐王朝灭亡以后的53年中(公元907至960年),中国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史称”五代”;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的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28、杯酒释兵权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13、,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置酒宴请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于言谈中威胁利诱,解除他们的兵权,不久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各个藩镇的节度使,加强了中央集权。29、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政权的最后一任黄帝。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公元974年,宋灭南唐,李煜共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他与政治方面毫无建树,艺术成就却颇高,曾发明”金错刀”书体,他的词尤以亡国后所做的虞美人等最为著名。30、杨家将北汉名将杨业,随北汉后主归宋后,被宋太宗任命为大将,在抗辽战争中屡立战功,被称”杨无敌”,后在征辽战役中,在陈家

    14、口不幸被俘,誓不投降,绝食而亡。之后杨业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在保卫宋朝边境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抗辽名将。后人将其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世代流传。31、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攻宋,兵至澶州(即澶渊),北宋名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挫败契丹前锋,双方议和,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32、靖康之耻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金人俘虏,北上金国,北宋灭亡,史

    15、称”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33、精忠报国1128到1141年间,南宋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同金军战斗,所向披靡。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大败金军。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被迫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朝廷杀害。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的故事成为我国著名爱国典故。34、一代天骄辽及北宋时期,蒙古国各部落为争夺领域展开了长期、激烈的部落战争,乞颜部落可汗铁木真力量逐渐强大,并陆续消灭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被推为大汗,即成吉思汗。公元1271年,其孙忽

    16、必烈改国号为元,是为元世祖,次年迁都大兴府。随后大举南下攻宋。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南宋宣告灭亡。35、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加封子孙为王,镇守边疆。其中最受器重的是燕王朱棣。公元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以后决定削藩。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其部队称为”靖难军”,此次内战史称”靖难之役”。三年后,燕军攻陷京都,建文帝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36、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至1431年将近30年里,郑和七次出海,前后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37、土木之变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

    17、刺,兵败至土木堡被俘,史称”土木之变”,瓦刺太师也先兵犯大明,群臣推举其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史称景帝。景帝力主抗战,任命于谦负责指挥保卫北京,并取得了胜利。”北京保卫战”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38、东林党明末官员顾宪成罢官至无锡,修复筹建了东林书院,得到对当时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不满的士大夫、官僚、知识分子和商人的支持,这群人形成了社会舆论的中心,称”东林党”。后遭到阉党的迫害,东林党领袖先后被逮捕,有”前六君子”和”后六君子”之称。明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以后,惩治阉党,东林党得以昭雪,并一度入阁。39、清兵入关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同时,南明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抗清政府先后建立。1645年,清兵挥军南下,至扬州遭到明朝将领史可法的顽强抵抗。但由于寡不敌众,扬州陷落。5月,清兵攻陷南京,弘光政权覆灭。此后20余年,清兵终于完全平定反抗势利。40、三藩之乱清兵入关后,为清朝出力的明朝将领有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等。清兵平定南方后,吴三桂镇守云南、尚可喜镇守广东、耿仲明之孙耿精忠镇守福建。1673年11月康熙帝下诏削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起。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清朝确立了稳定的皇朝统治。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