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教学提纲.docx

    • 资源ID:14532123       资源大小:30.6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教学提纲.docx

    1、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教学提纲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 绪论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2、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3、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4、反馈Feedback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

    2、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6、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7、前馈Feedforward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的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在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生理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蛋白质。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

    3、膜电位在原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电极的快速而短暂的逆转并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3、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是存在于细胞两侧的电位差,在大多数细胞中表现为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4、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的过程。5、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差转运的过程。6、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通过耗能,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转运的过程。有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之分。7、兴奋

    4、性Excitability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8、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se一般将神经、肌肉和腺体这些兴奋性较高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9、阈强度Threshold Strength指使细胞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10、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通常比静息电位绝对值小1020mV。11、极化Polarization指静息电位时膜内负外正的稳定电位差状态。12、去极化Depolarization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向减小方向变化的过程。13、超极化

    5、Hyperpolarization由静息电位向膜两侧电位差(内负外正)加大方向变化的过程。14、复极化Repolarization膜去极化(或已发生超射)后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15、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是指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其耦联因子是Ca2+,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体。16、单收缩Single Twich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原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发生的一次机械收缩。17、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终板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是由ACh与终板膜上N-A

    6、Ch受体结合后,从而使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终板膜原有静息电位减小,从而膜轻度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18、强直收缩Tetanic Contraction刺激的频率很高,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过程中,使肌肉收缩期间不出现舒张而是持续的缩短,称为强直收缩。19、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指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20、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称为等长收缩。21、前负荷Preload指在肌肉收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初长度。

    7、22、后负荷Afterload指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23、肌小节Sarcomere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称为肌小节。24、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度Optimum Preload/ Optimum Initial Length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前负荷/初长度称为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度。第三章 血液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2、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于一支分血计中,红细胞在1小时内下沉的距离(mm),称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3、血凝B

    8、lood 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液体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4、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omeostasis是指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5、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用一小撞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从开始出血至出血停止,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值为1-3min。6、ABO血型系统ABO Blood Group System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有A抗原或B抗原,将血液分为A、B、AB、O四种血型。红细胞膜上含A抗原称A型,含B抗原称B型,同时含A、B抗原的为AB型,不含A、B抗原的为O

    9、型。这种血型系统称为ABO血型系统。7、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8、血清Serum血液自然凝固后,经血块回缩而挤出的淡黄色透亮液体,称为血清。9、血浆Plasma即血液的液体成分,由水和溶解于水中的溶质组成。10、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红细胞具有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第四章 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 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闭合回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2、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10、,称为心动周期。3、等容收缩期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Period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又因血液是不可压缩液体,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而心室容积并不改变,这段时间称为等容收缩期。4、搏出量Stroke Volume(SV)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5、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L/min。6、心指数Cardi

    11、ac Index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指数约3.0-3.5L/(minm2)。7、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8、每搏功Stroke Work 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简称搏功。可用搏出的血液所增加的动能和压强能来表示。9、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为泵功能贮备。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10、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 即心脏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脏前负荷通常用

    12、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表示。一定限度内,心脏前负荷越大,搏出量越多。由于这种变化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实现的,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11、等长自身调节Homometric Autoregulation 即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是指在前、后负荷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力学活动(收缩强度和速度)发生变化,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故称为等长自身调节。12、心音Heart Sound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加速度和减速度对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就可以听到声音,称为心音。1

    13、3、最大舒张期电位Maximum Diastolic Potential 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末达到的最大膜电位值,也称最大复极电位。14、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15、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 正常心脏按照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而收缩。但在某些实验或病理情况下,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人工的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异长刺激,则心室可以接受这一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则称为期前收缩。16、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14、期前兴奋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这样,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肌时,常常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引起收缩,因而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17、窦性节律Sinus Rhythm 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节律。18、异位节律Ectopic Rhythm 由窦房结以外异位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跳节律称为异位节律。19、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心室收缩时,动脉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20、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心室舒张时,动脉压下降所达到的最小值

    15、。21、脉压Pulse Pressure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2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23、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24、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0.4-1.1kPa(4-12cmH2O)。25、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是指微动脉

    16、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26、脑缺血反应Brain Ischemic Response 当动脉血压低于50mmHg时才发挥的调压作用,激发块、效应强,是维持动脉血压的“最后防线”。27、晕厥心肌Stunned Myocardium 在心肌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尽管缺血心肌的供血迅速恢复,但其舒缩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这一现象称为“晕厥心肌”。28、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 冠脉血流减少时心肌收缩发生可逆性降低,而当冠脉供血恢复后心肌收缩即可部分或全部恢复,这一现象称为“冬眠心肌”。29、眼心反射 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甚至心

    17、跳暂停的反射。30、颈动脉窦综合征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过高,对轻微刺激(如急剧转颈、穿高领衣服等)可反射性地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心跳减慢甚至停跳等。31、奢侈灌流综合征Luxury Perfusion Syndrome 脑血流量增高以致超出脑代谢的需要,常伴发脑水肿。第五章 呼吸系统1、呼吸Respiration 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2、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指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3、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指由胸膜腔壁层与脏层围成的密闭、潜在的腔隙,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为负压。4

    18、、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 是由型肺泡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5、顺应性Compliance 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6、潮气量Tidal Volum(TV) 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7、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平静呼气末,肺内所余留的气体量。8、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9、用力/时间肺活量Forced/Timed Vital Capacity(FVC/TVC) 用力肺活量指

    19、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旧称时间肺活量。10、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从鼻腔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对气体来说是无效的空腔,称为解剖无效腔。11、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指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也称血氧饱和度。12、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olum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内的新鲜空气量,即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容积)呼吸频率。13、最大通气量Maximum Breathing Capacity 指尽力做深快呼吸时,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14、肺

    20、扩散容量(DL) 指气体在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毫升数。是测定气体通过呼吸膜能力的生理指标。15、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心输出量)的比值。16、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是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关系的曲线。17、波尔效应Bohr Effect pH值对Hb与O2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18、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eptor 位于延髓腹外侧的浅表部位,左右对称,可分为头、中、尾三区,适宜刺激是脑脊液中的H+,而不是CO

    21、2。19、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ngth Reflex 是肺的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又称黑伯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20、呼吸中枢 Refractory Centers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21、小气道 临床上把内径2mm的非呼吸性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2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用Swan-Ganz漂浮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右心室、转入肺动脉,使导管口嵌顿在肺动脉终末分支处,所测得的压力称为肺毛细血管楔压,正常值为512mmHg。PCW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静脉压,并间接反映左心房血压。23、余气量R

    22、esidual Volume(RV) 尽力呼气末,仍存留在肺内而不能再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约10001500ml。24、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 进行用力肺活量测定时,指定时程内的呼出气量。通常以其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即FEVt/FVC%。是一种动态的肺通气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受试者的肺活量,而且能够反映呼出气流速。25、FEV1.0/FVC% 第1s用力呼气量用FEV1.0表示,而第1s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则用FEV1.0/FVC%表示。临床上以FEV1.0/FVC%在80%以上为正常,低于70%为异常。26、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

    23、FR) 把用力呼气曲线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之间,按坐标纵轴四等分,其中间两分段,即在用力呼气曲线的中间25%75%求得最大呼气中期流速,用FEV25%75%表示。正常值为3.5L/s。27、闭合气量Closing Volume(CV) 肺底部气道闭合时,在余气量位以上的肺容量。28、通气储量百分比 通气储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每份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一般正常值在93%以上。29、机械无效腔 指在麻醉时,由麻醉面罩、接管等麻醉器械造成的无效腔。30、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在肺通气与肺血流之间存在着自身调节机制。肺泡气氧分压(PAO2)低于70mmHg时造成肺血管收缩,此现象称为缺氧

    24、性肺血管收缩。31、P50 指在一个大气压下、pH为7.40、Pa CO2为40mmHg及温度为37的条件下,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PaCO2值。正常成人为26.6mmHg。P50增大表示氧离曲线右移,Hb与O2的亲和力下降;减小则曲线左移,亲和力增加。32、流动氧量 指血液每分钟输送的氧量。33、窃血综合征 脑组织已有损害或占位性病变,并且病变及其周围区域脑血管已有舒缩功能障碍者,Pa CO2升高所致之脑血管扩张可使血液自病变部位流向正常扩张的血管,称为窃血综合征。34、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 高CO2血症病人急速排出CO2可导致低CO2血症。一旦CO2迅速排出,呼吸及循环中枢突然丧失在阈值以

    25、上的Pa CO2的刺激,即可出现周围血管张力消失及扩张、心输出量锐减、脑血管和冠状血管收缩,临床表现为血压剧降、 脉搏减弱、呼吸抑制等征象,称为CO2排出综合征。严重和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35、肺泡无效腔Alveolar Dead Space 凡进入肺泡但未进行气体交换的那部分气体所占的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健康人的肺泡无效腔很小,接近于0。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1、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2、吸收Absorption 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3、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 Slow Wave 消

    26、化道平滑肌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动地产生慢的去极化导波。因它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故称为基本电节律,又称慢波。4、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既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5、胃的容受性舒张Gastric Receptive Relaxation 咀嚼和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抑制纤维,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使胃的容积扩大。6、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7、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 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如酸、脂肪、渗透压、机

    27、械扩张等)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8、黏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胃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粘液,形成一层凝胶,它和胃黏膜分泌的HCO3-一起形成了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该屏障在防止H+返回胃黏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中有重要的作用。9、胃黏膜屏障Gastric Mucosal Barrier 胃上皮细胞顶部的细胞膜和相邻细胞的紧密连接与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构成了胃黏膜屏障。10、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 胃肠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之为紧张性收缩。11、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

    28、tion 胆盐发挥作用后,绝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再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12、酶诱导肝生物转化酶活性(如细胞色素P450)往往受到某些药物作用而加强,从而加快药物的生物转化速率,这种现象称为诱导,或者酶促。13、酶抑制 有许多物质或肝细胞病变本身,可抑制药物代谢的活性,延缓药物代谢,使药效延长,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甚至发生相对逾量中毒,这种过程称酶抑制,或者酶抑。14、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结合酶并降低其活性的分子。由于抑制特定酶的活性可以杀死病原体或校正新

    29、陈代谢的不平衡,许多相关药物就是酶抑制剂。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1、食物的热价 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指1g食物在体内完全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又称卡价,有物理卡价和生物卡价之分。2、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指每消耗1L氧用以氧化某种营养物质所产生的能量。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 指在一定时间内,机体CO2 的产生量与O2的消耗量的比值。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SDE)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SDE。5、基础代谢

    30、率Basic Metabolism Rate(BMR) BMR: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受试者空腹,排除SDE影响。一般要求在进食1214h后。静卧0.5h以上,处于松弛状态。清醒、安静,排出精神紧张的影响。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6、恶性高热 指某些麻醉药诱发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现象。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小球滤过作用Glomerular Filtration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由于其血压高及滤过膜的可通透性,使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小分子溶质和水均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入肾

    31、小囊中,形成原尿,此过程为肾小球的滤过。2、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3、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4、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双侧肾脏在单位时间内(min)能将某种物质从多少毫升的血浆中完全清除,这个毫升数即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5、肾小管重吸收作用Reabsorption 小管液中的水和大部分溶质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6、肾小管分泌作用Secre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或经过经过血液循环转运至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的过程。7、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血糖浓度。8、排尿反射 9、继发性主动转运Se


    注意事项

    本文(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教学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