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集说课讲解.docx

    • 资源ID:14526493       资源大小:43.0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集说课讲解.docx

    1、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集说课讲解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名 词 解 释1、语法:语言中的词语之间相互结合的 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2、语法形式: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 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 等形式。3、语法意义:凡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 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 。4、语意意义:一个词所发生的形式变化,又称屈折变化。5、后缀:附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6、形态: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 词形变化 。7、狭义形态:同一词在不同功能上的语法形式的屈折变化,又称构形法形态。8、语法范畴:词法内语法意义的归类与概括。9、词类:是指词在 语法 上的分类,不是逻辑概念上的分类。10、主语

    2、:就是位于句子前半部的 被陈述对象。11、宾语就是谓语动词(述语)后所 支配,涉及的对象 。12、谓语:位于句子的后半部(主语之后)的陈述词语。是用来陈述主语 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的。13、扩展:是拉长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简单到复杂。14、紧缩:即 缩小 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 复杂 到简单。15、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的 直接组成 成分的方法。16、狭义同构:要求两个语法形式长度相同,词的排列次序相同,词类一一对应,层次构造也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也同。即要求 功能与层次全面对应17、广义同构:两个语法形式其 基本结构相同 。18、同一性原则:

    3、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 语义关系 必须保持一致 。19、语法条件限制:语法上的某些差别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20、语音条件限制:音节的多少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21、三向谓词:指可以与施事格,受事格,与事格组合的谓词。22、位移动态义:这是一种与句式相关的类别。包含两个特征:一是核心动词具有 +位移 语义特征,一是具有表 源点 或 终点 的名词项。23、语义格:句子中与谓词相关联的项,组合后产生一种语义关系,称为语义格。24、非意志动态义:指句子动作行为非施事主体自主发出的动作行为。25、歧义句: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 两种或多种理解 ,即它

    4、含的意义不止一个,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 歧义句 。填空题1、 国外语法学经历了 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 四个阶段。2、 白话文语法著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1924年 黎锦熙 出版的 新著国语文法 ,他是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他一反马建忠词本位观念,以句本位来建立语法关系。是我国第一部 白话文 著作。3、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经历了 草创模仿期、探索革新期、振兴期 。4、 中国现代语法的作者是 王力 。5、 探索革新时期吕叔湘的代表作是 中国文法要略 。6、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语法著作是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7、 现在汉语八百词的主编是 吕叔湘

    5、 。8、 探索革新期(1936-1949)的代表作是 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 。9、 草创模仿时期的代表作是 马氏文通新著国文语法 。10、 解放初期影响最大的著作是 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11、 1978年后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著作是 吕叔湘的现在汉语八百词、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12、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者是 对立 的统一体。13、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两者并不都是 一对一 的关系。14、 “打扫干净”属于 述补 词组。15、 “进攻水平”属于 定中 词组。16、 “编写价值”属于 定中 词组。17、 “开展批评”(动+名)的语法结构关系属

    6、于 述宾 关系。18、 “班主任田力”的语法结构关系属于 同位 关系。19、 的总是附加在 定语之后 ;地总是附加在 状语之后 ;得总是附加在 补语之前 ;20、 动词的重叠方式往往用 ABAB式 ;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往往采用 AABB式 。21、 形容词+形容词的二种语法意义是 并列和主谓 。22、 动词+名词的二种语法意义是 述宾和定中 。23、 形容词+名词的一种语法意义是 定中:美丽的小岛 。24、 名词+名词这一形式有四种语法意义 并列、定中、同位、主谓 。25、 动词+动词这一形式的四种语法意义 并列、述补、连动、述宾 。26、 动词+形容词这一形式的四种语法意义 述补、主谓、述宾,

    7、连谓 。27、 形态可分为 狭义 形态和 广义 形态两种。28、 俄语名词词尾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词尾有时,体,人称,数的变化,这些都属于 狭义 形态。29、 汉语动词后可加轻音的着了过分别表示 持续 体, 完成 体, 经历 体。30、 汉语缺乏 综合性 语法范畴,但有一些 分析性 语法范畴。31、 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 词组 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 一致 的。32、 用公母,雌雄,男女来表示性别 不属于性 的语法范畴。33、 汉语里有 体 的语法范畴,没有 时 的语法范畴。34、 人称代词和表人名词这些词具有 数 的语法范畴。35、 下面的情形属于形态的有 动词重叠,表复数的们,附在动词后表

    8、体意义的着了过 。36、 构成句义的因素:1、成分词(实词)的异同。2、词语的次序。3、组合层次。4、语法的结构关系。5、语义结构关系。6、句调 。37、 小李搬去了的歧义是由 语法结构关系 导致的。38、 句子包含三个部分 一个语言片段、前后有较大的停顿、一定的句调 。39、 汉语划分词类的三个标准 形态标志、句法功能、组合能力 。40、 汉语划分词类的最具普遍性的标准是 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41、 “马上”和“今天” 前者是时间副词,后者为时间名词 。42、 “刚才”和“刚” 前者是时间名词,后者为时间副词 。43、 “她忽然看见了一只鸽子”中的“忽然”是 副词 。44、 “小刘买的是名牌

    9、产品”中的“名牌”是 区别词 。45、 名词前边可以受 数量词 修饰,不能受 副词 修饰。46、 “马上”是 时间副 词。“现在”是 名 词。“微弱”是 形容 词。“微型”是 区别 词。“特赦”是 动 词。“叮当”是 拟声 词。“白云”是 名 词。47、 “特级”是 区别词 。“特殊”是 形容词 。“特地”是 副词 。48、 副词只能做 状语 。49、 区别词:只能作 定语 ,不能受 数量 结构的修饰,也不受不,很修饰,否定时用非而不用不。50、 介词总是 带上宾语 构成介宾结构,充当修饰语。特别说明介宾结构 不能充当述语 。51、 划分主宾语时应当把 语法形式 和 语法意义 结合起来。52、

    10、 主语是对 谓语 来说的。它们两者是句子的 对立 统一体。53、 宾语是对 述语 来说的。它们两者是述宾结构中的 对立 统一体。54、 “今晚家里又来了两位同学”其中 家里 是主语。55、 “昨天星期六”其中 星期六 是谓语。56、 “校园里鲜花怒放”其中 校园里 是主语。57、 “桌面上的小说他拿走了一本”的主语是 桌面上的小说 。58、 “开会时台上坐着主席团”的主语是 台上 。59、 “下午宾馆又走了一帮客人”的主语是 宾馆 。60、 “一次大餐她也没有吃过”的类主语和类定语是 大餐,一次 。61、 “她圆圆地划了一个圈儿”的“圈儿”从语义上看是 结果 。62、 “我家里昨天又来了两位客

    11、人”其中 我家里 是主语。 来 是述语。 客人 是宾语。63、 “一次面我们也没见着”其中 一次面 是类主语。 一次 是类定语。 我们也没见着 是谓语。64、 “这个问题他早就发表过不少高见”其中 这个问题 是主语。 他早就发表过不少高见 是谓语。65、 “你们大院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其中 你们大院门前 是主语。 你们、大院 是定语。 蹲着 是述语。 石狮子 是宾语。66、 “小赵我也寄去了两本新书”其中 小赵 是与事。 我 是施事。 新书 是受事。67、 替换包括 等量替换、不等量替换 。不等量替换包括 超量替换、差量替换 。68、 扩展实际上指的是 等量替换和超量替换 ,紧缩实际指的就是

    12、差量替换 。69、 层次切分的依据是 结构,功能,意义 。70、 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 本质 属性。71、 可以进行多分的结构是 连动结构、非连续结构 。72、 “叫老廖写”是 兼语 结构。73、 “他死了父亲才去”“他们十人一组”“批评小吴的大姐”都是因为 组合层次不同 造成了歧义。74、 “看了半个月的报纸”中的多语义词语是 半个月 。75、 “打得我满头大汗”“这个人谁都不认识”“女子理发店”都是因为 语义结构关系 造成了歧义。76、 语义结构歧义的主要因素 句式,句式中关键的动词,句式中关键的名词 。77、 因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句里面存在一个身分特殊的词语叫 多语义词语 。78

    13、、 句式是指 句子构造上的格式 。79、 句式的变换是指 不同句式的同义变换 。80、 变换矩阵里,每一横行左右两边的句子在低层次的语义关系上 一致 。81、 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 依存关系 。82、 句式变换的条件限制有 语法条件限制、语义条件限制、语音条件限制 。83、 句式变换理论的意义是 区别狭义同构、分化歧义句、深化语法研究 。84、 所谓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 依存 关系。85、 变换前后句子的 基本语义结构 维持不变,是一种变换关系得以成立的 必要 条件。86、 句式变换的原则:一是 同一性 原则。一是 平行性 原则。87、 “把案情

    14、复杂化了”不能变换为“复杂化了案情”是受到 语义条件限制 。88、 “水在沟里流着”不能变换为“水流在沟里”是因为违反了 同一性原则 。89、 “在房间里喝酒”不能变换为“酒喝在房间里”是因为 受语义条件限制 。90、 “你把钱还给邻居宋爷爷”不能变换为“你还给邻居宋爷爷钱”是受 语法条件限制 。91、 “在客厅里打毛衣”不能变换为“毛衣打在客厅里”是受了 语义条件限制 。92、 动词属于+附着的句子是 文章刊登在杂志上;对联贴在大门两边;窗帘绣着鲜花 。93、 动词属于+位移的句子是 他从学校搬迁到了海景花园。小叶从二楼跳到一楼。泥石流流到了村边 。94、 “马上就下雨了”是 非意志动态句

    15、。95、 “她从上海调到广州”是 位移动态义 。96、 “袜子穿破了”是 结果静态义 。97、 “我祝愿他今年能考上大学”是 非现实动态义 。98、 “你陪叔叔走走”中的“陪叔叔”属于 伴随格 。99、 “他把新衣服送给了小张”的句义是 位移动态义,意志动态义 。100、 “他答错了三道题”中的补语“错”的语义指向是同时 前指主语、后指宾语 。101、 语义结构与语法结构的关系是 语义对语法结构具有决定性、语法结构对语义具有强制性、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102、 “我预祝小李考上大学”具有 非现实动态义、非位移动态义、意志动态义 。103、 “叶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具有 位移动

    16、态义、非意志动态义、现实动态义 。104、 属于双向动词的是 写、打量 。105、 “用井水煮汤”、“用砂锅煮汤”、“用温火煮汤”,“用”后的名词分别是 材料格 、工具格、方式格 。106、 句子中存在着关联格词语的是 这事,我没有意见。那场火,幸亏消防员来得快。关于小王入团的事,他心里有个结 。107、 歧义句的类型有三种: 层次组合不同 语法关系不同 语义关系不同108、 写作语法学论文的步骤一般说来分为 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分析,归类和提炼观点,如何写作 。109、 在分析归类和提炼观点时,分类标准要 统一 ,观点要 前后一致,自圆其说 。问 答 题一、 汉语语法特点是什么?汉语

    17、缺乏 狭义 形态,但有一些 广义 形态。 汉语缺乏 综合性 语法范畴,但有一些 分析性 语法范畴。 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 不存在 一对一的关系。 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 词组 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 一致 的。 汉语 词序 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虚词也是汉语 句法构造 的重要手段之一。点是汉语在语言类型上有别于印欧语的本质特征。点是汉语句法构造原则上的根本特点。是汉语造句手段上的特点。(二)、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答:一般而言,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六个方面。1、 成分词的异同:构成句子的成分词不同,句义自然不同。例:我爱你。 我爱她。2、 词语的次序。即使成分词相同,词语排列

    18、次序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会不一样。例:狗咬人/人咬狗3、 组合层次。即使成分词和词语排序相同,词语内部组合层次不同,句义也会不一样。例:他死了父亲才去。 照顾小娟的阿姨S1:他死了,父亲才去。 S1:照顾小娟的 阿姨。S2:他死了父亲,才去。 S2:照顾 小娟的阿姨。4、 语法结构关系。即使前三个因素都相同,如果词语组合的语法结构关系不同,句义也会不同。例:S1:出租(定)汽车(中) S2:出租(述)汽车(宾) 出租修饰汽车,可以用 出租支配汽车,可以用 “什么样的汽车”来提问。 “出租什么”来提问。5、 语义结构关系。前面四个因素完全相同,但语义结构意义不同,句义自然也不同。例:S1:鸡不吃了

    19、。 主语鸡既可能是施事(鸡不吃东西了),也可能是受事(不吃鸡了)。6、 句调。句子的语调不同,即使上述五个方面完全一样,句义也会不同。例:小鱼儿回来了。(陈述,叙述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疑问,问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感叹,对一件事情惊讶)(三)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把词归并为某些类别,根据的是词的语法特征。具体包括: 词的形态标志,词的句法功能,词的组合能力 。汉语里由于缺乏形态,所以这个标新准作用有限。在汉语里,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依据句法功能的标准也往往得出或然的结果。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是划分词类的 主要 标准。意义是词类形成的基础,但由于意义之间的

    20、差异具有模糊性,难以把握,因此也不能根据意义标准来给词分类。(四) 论述题:划分主宾语时应当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道理何在?答:因为它们两者是语法结构内的对立物。句法结构就是句法形式与句法意义的对立统一体。所谓两者的结合,即从语法本身运动规律,如哪一类与哪一类以何种方式(包括词序,虚词,停顿,重音,层次等)相结合,从而构成为什么样的结构关系(主谓关系,述宾关系,定中关系等)。前者就是句法形式,后者则是句法意义。必须指出,这种句法结构上的关系意义与语义上的施事,受事等是不相同的。它是句法结构中的一种抽象的概括的意义。例如:主谓关系不管它是施事,受事或者工具等,位于 句子前半部的被陈述对象

    21、 就是 主语 ,后半部用来陈述它的词语就是谓语。谓语中动词是述语,后边为这述语动词所支配,涉及对象就是宾语,这宾语可能是受事,施事,与事,工具,结果等等。可见,只有把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五)、对汉语特殊结构的处理:A、二分与多分。B、连动结构。C、兼语结构。D、双宾语结构。E、非连续结构。1、兼语结构:前一个动词所支配,涉及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2、双宾语结构:一个动词后边带上两个宾语,前者为间接宾语(与事),后者为直接宾语(受事)。3、非连续结构:一个语段中的两个直接成分之间,插入另一个跟这两个直接成分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成分,从而使这两个直接成

    22、分隔离开来,这种结构叫“非连续结构” 。插进去的那个成分叫 隔开成分 。 (六)、什么叫层次分析法,如何理解语法结构的层次性的?答: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包括词组和句子)的 直接组成 成分的一种方法。其内部构造不是一个词挨一个词顺次地发生关系而组成的。而是由小到大,由密到疏,有层次地进行组合的。就是说一个词先跟另一个词组成一个较大成分,这个成分再跟其他词或成分再组合成一个更大的成分,依此类推,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而成为句子的。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 本质 属性。例:初二班的小陈最喜欢看彩色电视。 初二+班组成初二班。初二班+小陈组成初二班的小陈(定中结构)彩色+电视组成彩色电视(定中结构),

    23、看+彩色电视组成看彩色电视。(述宾结构),然后以“喜欢看彩色电视”(述宾),再以“最喜欢看彩色电视”(状中),最后和起来形成最大的主谓结构。(七)、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切分的依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切分的依据有 结构、功能、意义 三种。A:从结构上看,切分出来的每个直接成分,应成为 结构体,有意义,能自立 。例:三叔精致的手提包。(正确切分) 三叔精致的手提包。(切分无意义)B:从功能上看,切分出来的两个(或几个)直接成分应能 相互结合 ,即为语法规则所允许。例:他们非常重视文明礼貌。(正确切分) 他们非常重视文明礼貌(虽各自成结构体,但不能相互组合,非正确切分)C:从意义上看

    24、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相互搭配后构成的意义要跟整个语段(组合)的 原意 相符。例:大红绸子(正确切分) 大红绸子(非正确切分,意义不同了)(八)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有歧义,哪些没有歧义,如有歧义,试指出产生歧义的原因?A:何主任要复印资料。(有。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B:鸡不吃了。(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C:茶不喝了。(无)D:他看了一个月的报。(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E:我想批评小王的老师。(有。层次组合不同造成的歧义)F:反对的是王小三。(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G:叔叔告诉我一件事。(无)H:她在沙发上绣花。(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I:妹妹做姐姐的工作。(有。语义关系不

    25、同造成的歧义)J:几个报社的记者。(有。层次组合不同造成的歧义)K:连主任都骂了。(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九)、按语法结构与语义关系归纳,歧义句类型有哪些?请举例。 层次组合不同 造成的歧义句。例:劝说小明的老师。三个报社的记者。 语法关系不同 造成的歧义句,V1+V2+N 例:需要进口机器。 语义关系不同 造成的歧义句,N+不+V。 例:李华不请了。(十)、分化歧义句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例。歧义句往往是脱离了一定的语境才能存在的。当它进入某一具体语言环境,就不存在歧义了。如果是孤立状态,可以把它们分化成两个同形同构但语义不同的单义句式。通过 句式的分化以及句式的变换 并把这两者结合

    26、起来就可以把歧义分化清楚。(11)、什么叫语法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请举例。答:语法形式就是指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 声音部分 以及声音部分的 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 等形式。如:屈折变化(包括内部元音屈折和词尾变化),前缀,后缀,重叠,词序,重音,语调,辅助词等。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有三个:(1)这种语法形式不能独立出现或存在,必须依附其他的语言成分上,独立存在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但说话时当它和别的语言成分结合时,却能结后者添加一定的依附意义,即语法意义。例:们什么意义也没有,把它附加在代词我,名词同志之后说成我们同志们,就代表多数。(2)哪一种语法形式能够和哪些语言成分相结合,具有一定

    27、的规律性,不能乱套。例:念轻音的着了过能附着在动词之后产生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的语法意义,决不附着在名词、数量词,副词等之后;(3)语法还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地域性。例:汉语用们表示多数;英语则用S来表示;古代汉语里没有们,着,了,过等语法形式,是近代才出现的。(12)、什么叫语法意义,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请举例。语法意义就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它的基本特征有三条:(1)它是由语法形式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不能脱离语法形式 而存在。例:汉语有动词重叠这一语法形式来表示尝试短暂的语法意义,如你来写写看你的衣服借我穿穿。 (2)语法意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28、。例如:英语中在名词后面加S,就表示多数。不管它是什么具体名词。汉语念轻音的了附在动词之后,就表示完成。不需要知道是什么具体动词。(3)语法意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例如:俄语名词词尾有性,数,格的形式变化,因而使它具有阳性,中性,阴性,单数,复数,生格,造格与格,宾格等语法意义。如上古汉语名词没有复数们的语法形式,动词就没有着,了,过的语法意义和形式。(13)什么叫同一性原则,试举例说明。答:同一性原则: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 语义关系 必须保持一致 。例:抄错了题题抄错了。(正确) 车错了错车了(语法和语义上都不同)(14)句式变换的条件

    29、限制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 语法条件 限制:语法上的某些差别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例:你把钱送给他=你送给他钱你送给李小小钱。(2) 语音条件 限制:音节的多少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例:把事情扩大化扩大化事情(3) 语义条件 限制:语义要保持同一性。例:在房间里喝酒酒喝在房间里。(15)句式变换理论的意义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区别狭义同构 例:他喝完了酒/他喝怕了酒是狭义同构。前者补语完是指向宾语酒的。可以变换成把字句:他把酒喝完了。后者补语怕却是指向主语他的。就不能变换成“他把酒喝怕了”。可见通过句式变换就可以把狭义同构分为两种不同的类。 分化歧义句 例:赞扬小李的老师。A:述宾

    30、结构:赞扬/小李的老师。可变换:小李的老师被赞扬。B:偏正结构:赞扬小李的/老师。此结构则不能如上变换。 深化语法研究 通过句式变换可以把一般动词分为+附着+动态+位移三类。(16)分析题:下列变换式能否成立,如不能,原因是什么?A:在盆里捞肉片肉片捞在盆里。(语义条件限制。)B:你把我的小说还给他你还给她我的小说。(语法条件限制。)C:小陈把一件棉衣送给老奶奶小陈送给老奶奶一件棉衣。()D:他把牛奶煮热了他煮热了牛奶。(语音条件限制。)E:在房间里唱粤曲粤曲唱在房间里。(语义条件限制。)F:人丢了丢人了。(违反同一性原则。)(17) 运用句式变换的方法,把下面八个句子归纳成两组,并从语义关系的角度说明两组句式的区别。(1)小王吃饱了饭。 (2)太阳晒干了衣服。(3)老刘踢破了足球。 (4)妹妹吃怕了肥肉。(5)主任穿惯了西装。 (6)师傅修好了闹钟。(7)小芳洗干净了布鞋。 (8)二叔喝醉了米酒。第一组:(1)小王吃饱了饭。 (4)妹妹吃怕了肥肉。(5)主任穿惯了西装。 (8)二叔喝醉了米酒。第一组的语义关系中,述语后面的补语“饱,怕,惯,醉”所指向的都是前面的主语“小王饱、妹妹怕”,这些句子无法变换为“把,被”字句。第二组:(2)太阳晒干了衣服。(3)老刘踢破了足球。(6)师傅修好了闹钟。(7)小芳洗干净了布鞋。第二组的语义当中,述语后面的补语是指向后面的宾语的。可以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集说课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