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9.docx

    • 资源ID:14514357       资源大小:23.2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9.docx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9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阅读下面内段,完成练习。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2、。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

    3、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97本段的中心论点是:_。98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99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什么?100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并任选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答案】97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或要乐业98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

    4、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99引出话题100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作用:引用孔子的话作道理论证,有力地证明了“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的观点。【解析】【分析】97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本段首句即提出论点:要乐业。也可从文中“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一句提炼出中心论点: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98本题考查补充论据。开放类试题,是大家熟知的名人事例,能证明论点的正确即可。本文的论点是“要乐业”,也就是要以自己的职业为乐。可以补充

    5、居里夫人的例子,她热爱科学研究,以职业为乐,在成吨的废渣中提炼“镭”,不惧劳苦,乐在其中。还可以补充瞎子阿炳的故事,他生活困顿,身有残疾,却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以音乐为乐,最终谱出传世名作二泉映月。9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从而引出议论的话题:乐业。100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选段末尾“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引用孔子的名言,这是一处道理论证。有力地证明了“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

    6、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的观点。选段开头列举那些哀叹“做工好苦”的人以职业为苦的表现,“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列举了以做工为乐事的人的表现,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当中突出强调了“要乐业”的观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贺铭华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

    7、,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如果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

    8、跳蚕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绮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质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

    9、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

    10、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选自诗文选粹第九辑)10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0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103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04文章第段中画横线

    11、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5第段中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答案】101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102/103引出论点,为下文做铺垫;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4比喻论证。作用: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论点。105示例:举世瞩目的贝多芬在双耳完全失聪后,仍能战胜人生中的磨难,最终完成命运英雄月光曲等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解析】101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

    12、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开头用农事现象谈到人生,引出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10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脉络。然后划分议论文的结构,这篇议论文首先用用农事现象谈到人生,引出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接着具体阐述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的危害,然后阐述了磨难带给人的好处,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所以结构是:。103要求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就是记叙或议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取决于位置,本段在文章开头,所以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13、因为这段讲述的是农事现象,所以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4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蚕”分析。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所以是比喻论证,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利用比喻论证作用答题模式解答即可。结合“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分析,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论点。105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按照要求,找出能够体现磨难促进了人的成功的事例,用“人+事”的模式解答即可。如:奥斯特洛夫斯

    14、基在磨难中留下了旷世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

    15、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

    16、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高楼遍地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

    17、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106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107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1)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18、2)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108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109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110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06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答对三点,可得满分。)107(1)“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望孙

    19、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108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点明文章的主旨。109年纪大但身体硬朗;热爱乡村生活;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110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好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解析】【分析】106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事件,采用“人+事”的方法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作答。可依据文章的48段的“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我老公考上

    20、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这些语句依次概括即可。107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的关系密切。(2)本题考查句子含意的理解。结合文中爷爷与孙女的话,可以看出爷爷认为故乡的一切都是孩子的,他希望在城里居住的孙女能感受到他留守乡村,留守在土地边的那种自豪和对土地的眷恋之情,而这种情感是丰富的,所以说是“广袤而丰盈”的。据此理解作答。108试题分析:考查标题作用。解

    21、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设置悬念;指明文章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等。本文的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既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爷爷,又点明其“留守”的快乐与意义,即点明了文章主旨。据此理解作答。109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第段可见,他“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从第段内容“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可见他热爱乡村生

    22、活;从第段内容,可以看出他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据此理解概括作答。1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分析。从文中爷爷带孙女参观故乡时所说的话,可以看出爷爷为女儿种树的目的,不仅是当成一件出生的礼物;更重要的是希望用树将城里的孙女与故乡联系到一起,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依托。文中也有表述的句子“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据此理解整理作答。【点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9.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