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docx

    • 资源ID:14491254       资源大小:56.7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docx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1,2,3,5,12,142.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4,8,9,10,11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6,7,134.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15A级基础练1.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有多方面表现,下列不能作为指标来反映稳态的是(B)A.血浆pH和渗透压B.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含量C.血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D.体温解析:血压、心率是描述心脏功能的指标;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其含量变化与是否患贫血症有关。2.导致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D)A

    2、.细胞的代谢活动B.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细胞代谢解析: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3.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C)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解析:“空调病”“高原反应”“中暑”分别是由于外界环境中温差过大、O2稀少和长期高温造成的,都属于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内环境稳态失调;人屏住呼吸时,与

    3、外界环境不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不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4.在人体剧烈运动以后,血浆中的pH变化及其原因是(A)A.pH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乳酸是酸性物质B.pH不变,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进入血浆C.pH会升高,原因是骨骼肌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中的Na+结合形成乳酸钠,乳酸钠是碱性的D.pH会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进入血浆解析:人体剧烈运动,肌细胞由于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故在此种情况下,血浆pH略有下降。5.下列哪项是对

    4、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B)A.是在神经、体液与免疫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解析: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等理化性质处于稳态之中,呈现动态平衡。不要认为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6.(2016陕西西安月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B)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5、变化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解析: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等的变化。7.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D)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后,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解析: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稳定的环境,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但发生疾病并不一定是血液成分不稳定引起的,如遗传病、传染病等。8

    6、.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选项是(B)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CO2和废物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解析: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中废物含量的稳态,如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通过血液运输CO2和废物等;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以排出血液中的CO2,维持CO2含量的稳态;食物残渣是没有经过吸收的物质,形成粪便后排出体外,它并没有进入到内环境中,不会对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9.下面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7、。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排出。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 系统和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 。(4)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才能完成。(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还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才能完成。答案:(1)消化未被

    8、吸收的物质(2)O2CO2呼吸循环(3)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4)内环境(5)神经体液免疫B级能力练10.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后,细胞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D)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需要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范围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解析:人体内环境中的温度、pH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当稳态被破坏后,温度、pH都会受到影响而改变,导致酶促反应中的酶活性会降低。11.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

    9、,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D)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解析:由于肌红素、钾等物质的释放以及缺水等原因都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缺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伤者在移开重物被救出后,肌肉没有了外力,且死细胞将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并迅速进入血液,严重破坏了内环境的稳态,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在移开重物前,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

    10、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可防范此现象。12.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B)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解析: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本题中转氨酶在血浆中的含量是一定的,当转氨酶的量增多时,可作为肝炎的一个诊断依据,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一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引起内环境

    11、的轻微变动,内环境中存在一些缓冲物质,可以使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1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C)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解析:人体稳态是相对的,是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但正常情况下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人到高原地区后由于缺氧等因素,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如有氧呼吸能力降低。14.在“天宫”中生活的航天员的生理状况,由地面指挥中心实时监测。下面的图表A、B、C是测得的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

    1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体液胃液唾液血液肠液胰液pH0.91.56.87.47.78.0C.体液的pH(1)上述三项生理指标中正常的是,其中属于内环境指标的是 。(2)由B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3)从C表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 。解析:(1)A、B生理指标分别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C生理指标为消化液的pH,不属于内环境的生理指标。(2)从B图可知: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过1 。(3)C表中所列不同消化液的pH不同,说明其中消化酶的最适pH不同。答案:(1)A、B、CA、B(2)正常人体温在一日之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

    13、过1 (3)不同消化酶的最适pH不同C级拓展练15.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 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 mL 0.1 mol/L的盐酸,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 。(2)该同学用下图所示曲线来预测探究结果,试回答: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组,理由是 。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作用。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

    14、实验还应该补充 。解析:(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以便与加入盐酸后的pH作比较,得出pH稳定与否的结论。(2)清水组加入盐酸,酸性增强,pH应降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设置清水、缓冲液两组是为了作对照。清水组不能维持pH稳定,血浆与缓冲液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从坐标曲线图可知,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3)本实验从加酸的角度探究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为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还应从加碱的角度进行探究。答案:(1)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2)清水清水中滴加盐酸后,溶液pH下降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比较强(3)加入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的实验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