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中历史《海中考典》试题汇编 全套.docx

    • 资源ID:14481069       资源大小:536.50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中历史《海中考典》试题汇编 全套.docx

    1、人教版高中历史海中考典试题汇编 全套目录 CONTENTS第一部分 备考导航一、考情研判:近八年高考考什么?二、备考策略:备战高考有何良方!第二部分 模块突破(一轮复习) 必修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二单元 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3讲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列强侵华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胜利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五单元 社会

    2、主义的曲折发展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9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10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第12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3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第14讲两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四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第17讲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8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五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

    3、化趋势第19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0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必修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1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22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第23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24讲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第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5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6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7讲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第28讲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艺第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9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3

    4、0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三部分 专题整合(二轮复习)第一篇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魏晋专题2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专题3中国古代文明的兴盛与迟滞明、清前期第二篇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专题4古代西方文明的滥觞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第三篇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专题5近代西方文明的勃兴工场手工业时期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第四篇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专题7中国近代前期的探索与变革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专题8中国近代后期的觉醒与奋起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第五篇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专题9世界文明的创新

    5、与调整十月革命到二战结束前专题10世界文明的嬗变与拓展二战结束以来第六篇 现代中国文明建设与发展道路探索的历程专题11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启动与曲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专题12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振与辉煌改革开放新时期第四部分 真题汇编(八年)必修模块:必修必修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部分 活页训练第一部分 单元同步周考第二部分 综合能力月考第一部分 备考导航考情研判 近八年高考考什么?一八年历史高考试题考查分值统计表(必修)模块内容分值必修共238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4第二

    6、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4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60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86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0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4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6必修共248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95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0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3第四单元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0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0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0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6

    7、必修共156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6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0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8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2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6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6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4必修综合素质及初中历史考查10高频考点排名如下必修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95必修第5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86必修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60必修第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60必修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0必修第

    8、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4必修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3必修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0必修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8必修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4二八年历史高考试题高频考点统计表(必修)阶段必修必修必修中国古代宗法制、礼乐制、皇帝制、郡国并行、西汉监察制、魏晋门阀制、唐代科举制、唐君主专制、宋君主专制3、军机处、元朝行省制3、清地方行政制度、明朝政治3古代农业2、古代货币、西周商业、小农经济概念、汉代经济、均田制2、唐朝经济2、纺织业、宋代经济3、明朝经济4、南方经济秦唐关中经济对比、江南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明朝重农抑商政策

    9、、“海禁”政策、清朝垦荒政策先秦儒家思想、法家思想3、墨家思想、汉代儒学2、儒学与佛教、宋明理学3、朱元璋政治思想、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隶书2、九章算术、农政全书、文人画、古代科技、唐代社会风尚古代天文历法世界古代罗马法3、梭伦改革3、雅典民主政治2雅典民主政治中西方思想文化对比世界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5、美国宪法及民主制度4、美国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与民主政治3、日德宪法异同、玻利瓦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法美政体比较、德国三部宪法新航路开辟、英国商品经济、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2、妇女服装变化德国工业化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2、宗教改革、启蒙思想5、英国思想观念、美国的三权分立学

    10、说、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拜伦唐璜文艺复兴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卢梭)中国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门户开放”政策、义和团运动、清朝新政、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2、辛亥革命3、国民大革命、中国国民党、西安事变、抗日战争3、新四军、七届二中全会晚清教案、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抗日战争鸦片战争前的清朝经济、经济结构变动、洋务运动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1919年对外贸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国统区币制改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列强对华政策魏源的思想、向西方学习历程、顽固派与洋务派论战、洋务运动与早期维新思想、中体西用思想2、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2、一战对中国的

    11、影响、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传媒2世界现代二月革命、十月革命3、法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二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美苏“冷战”6、欧洲联合、“第三世界”苏俄经济改革2、美国20年代经济发展2、30年代大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马歇尔计划、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4、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2、全球化趋势区域集团化对比相对论、毕加索的美术人权宣言与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现代中国万隆会议、新时期外交、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祖国的统一大业新旧政协会议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5、中共八大、“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经济体制改革三线建设、不同时期经济建设、斯大林模式与中国工业

    12、化双百方针、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备考策略 备战高考有何良方?一几种主要的史观及运用1唯心主义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一切重大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其根本动力是一定生产方式支配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历史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伴随着生

    13、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3文明史观: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横向看,文明史观将人类社会的文明划分为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纵向看,文明史观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从总体看,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

    14、展道路。4现(近)代化史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为主要标志。5整体史观:它冲破了“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它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

    15、解决。以不同史观看待中国近代史唯物史观: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实现民族独立(反帝)和民主自由(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文明史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战争(如鸦片战争)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较量。 现(近)代化史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封建礼教),传播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理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整体史观:西方列强迫使中国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在衣、食、住、行、俗等方面逐渐与世界接轨。总之,使中国历史发展

    16、融入世界历史发展之中。 不同史观的运用示例【例1】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B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解析】选B。题干表明作者以近代化史观认识中国近代史。近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A项不正确,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C项属于唯物史观;D项错在“全面”的表述上。【例2】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

    17、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

    18、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解析】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是唯物史观,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是现代化史观。唯物史观的鲜明特点是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现代化史观强调的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把握好这两种史观的不同特点,本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1)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2)进步性:政治: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推动了思想文化近代化。局限性:由于袁世凯篡权,没有真正完成现代化任务。(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

    19、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1题型分类和解题总要领(1)题型分类依据命题呈现的方式,可分为文字材料型、图片材料型、数据图表型;依据考查的角度及能力,可分为历史概念型、历史结论型、比较型、探究型等。(2)解题总要领:定时空抓立意找题眼排除法定答案定时空:任何历史人

    20、物、历史现象、历史事物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空间)。在历史选择题中,大部分试题的时空是显性的,也有一部分试题的时空是隐性的。确定试题的时空,对正确做出选择往往很关键。抓立意:就是抓住题干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有些选择题中,题干较长且有多层意思,这就需要我们抓住题干表达的中心思想,不要犯以偏盖全的错误。找题眼:每一道历史选择题都会有一个“题眼”,也就是命题考查的核心问题。“题眼”是题中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如特殊的知识点、各种限定词和特定的称谓等,它是解题的钥匙。一般说来,命题人在命题时会确定这道题要考查哪一个知识点或哪一种能力。我们在解题时首先就是要审明试题的具体要求,要不惜多花时

    21、间阅读和提炼出题目的“题眼”。排除法:通过对备选项的筛选,淘汰与题干要求不一致的选项,应做到三个排除:一是排错法,排除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观点的选项;二是排异法,排除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项;三是排乱法,排除不符合题干外延要求的选项。排除法是建立在比较法和辨优法基础上的:要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对于选项中有几个与题干要求相关联的正确选项,必须从中筛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在辨优时应注意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的关系。2不同题型的特点与解题方法(1)程度型选择题特点:表示程度性的词语如“根本”“最”出

    22、现在题干中,或备选项中有“全面”“都”“从根本上”“在一定程度上”“相当程度上”等表示程度词语的选择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时,除了“定时空抓立意找题眼”外,更主要的是要巧用辨优法。【例1】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下列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解析】选A。依据标点符

    23、号可将材料划分为三句话:第句话是总论,即材料的主旨,反映出冷战是时代的中心;第句话反映出冷战并非是世界的全部,也就是说冷战并非是时代本身;第句话反映出冷战与其他问题相互影响。用辨优法确定A正确。【例4】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述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婚姻习俗的变化,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A、D两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B项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且题干中的“商埠行之,乡村尚少”说明当时农村盛行的仍是传统婚俗

    24、。(2)概念型选择题特点: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方法:概念型选择题,往往从背景、内容、性质、特点、结果等方面考查,所以这类试题的解答也是从这几方面入手。【例1】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

    25、农村的劳动力过剩【解析】选A。本题引入一个新概念“家庭加工系统”。从背景入手:19世纪中期的法国,一方面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另一方面直接排除B;然而C、D两项是很容易误选的,“家庭加工”并不能代表农村劳动力过剩,而这种加工也不是农业经济的转型,它仍然是附属于工业领域的,只是以农村家庭作为劳动力罢了。【例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增加 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 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解析】选D。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这个概念的理解。从影响入手:多数学生选C项,表明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6、的发展脉络及影响认识不清。此制度自秦朝建立到唐朝完善,适应了封建生产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三公九卿制基础上的发展,使中央机构更加完善,指的是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3)数据图表型选择题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有单项表、双向表、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数据图表是定量分析的载体,定量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方法:一看二找三分析:看头尾(定时空);找变化(定内容);深分析(知识迁移)。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

    27、圆缺看大小”。【例1】下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解析】选A。首先看表头及出处,可知时间为“1919年”,反映的现象是某国对华进出口贸易。其次看数据的纵横变化,从地区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于东北和华北两地。运用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这两个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势力较大的国家是日本和俄国。而当时德国已经战败,法国受到削弱,苏俄遭到孤立。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题意。【例5】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选D。

    28、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其中士族子弟占71%,说明还不完善,故选D项。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打破了士族子弟的垄断,扩大了选才范围,所以A、B、C三项表述错误。(4)图片型选择题特点:以历史图画作为载体,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画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般有人物图、文物图、艺术画、照片图、漫画、地图等类型。方法:审图片寓意和核心信息;审注:“注”的内容对“图”起到补充性和解释性的作用;审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在认真审读的基础上,建立与教材知识

    29、的连接,最后确定答案。【例1】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解析】选A。题干中的地图反映了19451949年被占领的德国,可以直接排除D项。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冷战对峙,A项正确。当时围绕德国领土问题,美苏两国没有出现热战,排除B项。华约建立于1955年,排除C项。【例3】观察下面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A美

    30、国南北战争爆发 B德国东西分裂加剧 C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解析】选D。由题干中“N”和“S”以及形象生动的地球图可知,图面意思是指南北半球,又由图中的“天哪,这不公平!”可知,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发达国家利用剪刀差掠夺发展中国家。(5)其他类型的选择题除了程度型、概念型的文字材料选择题外,还有因果型、比较型、评价型、理论型、否定型、组合型等,这些类型的选择题解题方法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先找题眼再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用排除法选择。【例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析】选A。这是一道因果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中历史《海中考典》试题汇编 全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