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生物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

    • 资源ID:14468160       资源大小:140.1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生物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

    1、高中生物必修2期末测试题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2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

    2、正确的是(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概率为3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

    3、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5下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1、2和-2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A-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6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26% B24% C14 D117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4、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8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A B C D 9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B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C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D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

    5、aBb,Aabb,aaBb,aabb10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A B C D11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是单倍体 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一定是纯合子 是二倍体A B C D12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6、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二、非选择题1并指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请分析回答:(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亲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_,父亲的为_。(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2良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培养良种有多种途径。其一是具有不同优

    7、点的亲本杂交,从其后代中选择理想的变异类型,变异来源于 ,选育过程中性状的遗传遵循 、 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其二是通过射线处理,改变已有品种的个别重要性状,变异来源于 ,实质上是细胞中DNA分子上的碱基发生改变。其三是改变染色体数目,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经过培育和选择能得到 植株。3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请分析回答:(1)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 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25 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_。(2)右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个染色体组,有_

    8、对等位基因,其中_位于X染色体上。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种基因型的配子。4下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图A(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_。(2)若酶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_。合成酶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_个水分子。图B(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诊断的方法是检验_。(4)右上图B所示1因缺乏图A中的酶而患有苯丙酮尿症,3因缺乏图A中的酶而患有尿黑酸尿症,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3个

    9、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5)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_;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_。5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请分析回答:(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胚细胞的基因型为 ,播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 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 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 ,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 。(2)若将图A

    10、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 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 ,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已知T_R_T_R_ 3T_1tt,3R_1rr,则为TtRrTtRr9T_R_ 3T_rr 3ttR_ 1ttrr,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TTRRttrr或TTrrttRR。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相同。2A解析:PKU

    11、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8的基因型为Aa或AA,8(Aa)与9(Aa)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该地区PKU发病率aa为,则a,A1a1,10号男子(Aa)与当地一正常女子(2Aa2)结婚,AaAaaaaa,生病孩的概率为。3A解析: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乙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丙细胞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乙和丙可能来自同一个体;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含有4、8、4条染色体,甲无同源染色体,乙、丙两个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4D解析:男患者XAY与女患者XAXA(或XAXa)结婚,其女儿患病。男患者XAY与正常女子XaXa结婚,其女儿XAXa有病

    12、、儿子XaY正常。女患者XAXA(或XAXa)与正常男子XaY结婚,儿子患病XAY或正常XaY,女儿患病XAXa或正常XaXa。患者的正常儿子XaY、女儿XaXa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5B解析:“有(病)中生无(正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的父母是:aaAa1aa1Aa。患病、男孩,两者同时发生的概率是= (概率的乘法定理)。-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75%:AaAaaa(AA+Aa),其中有A_。如果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女儿一定是患者。6A解析:解此题目时,应先绘出两条链碱基符号,并注明含量,这样非常直观,便于推导和分析来理清解题思路,寻求解决方法。明确DNA的两条链中含碱

    13、基数目相同,且AT,GC,一条链中的A、T、G、C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的T、A、C、G数量,由此可对方程组解出答案。方法一:假定每条链中有100个碱基,则双链DNA中(GC)10024692(个)AT20092108(个)A对TH(AT)(AHT对),AHT对28(个)A对T(A)(AHT对)108(2828)26(个)即:A对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6方法二:(GC)占双链的DNA的46,(AT)占双链DNA的54(AT)2(A对T对)GC2(G对C对)(A对T对)占该链的百分数为: 即:双链中(AT)的百分数等于每条单链的百分数。A对54%28%26%。7D解析:人体所有体细胞中含有的基因都是相同

    14、的。均在细胞分裂间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在细胞质内翻译。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8B解析: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能遗传,如无性生殖。9D解析: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是“雌少雄多”。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连接成磷酸二酯键。自然界中的变异常见的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原因。但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10D解析: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A选项缺少D、

    15、E两个基因;B选项多了F基因;C选项缺少D基因,多了F基因;A、B、C选项都是染色体变异;D选项的b、c、d、e基因是B、C、D、E基因的等位基因,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11B解析: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成四倍体,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2n)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2n),是单倍体,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12C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包括三要素:变异自然选择遗传、繁殖、积累,不是个体的进化而进化。二、非选择题1 (1)SS或Ss Ss(2)SS、Ss、ss (3)Ss2基因重组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突变 多倍体3(1)表现型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2 4 Dd84(1)食物(2)6n n 1(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4)PPAaXHXh (5)1 0.75 5(1)DdRr DR、Dr、dR、dr 秋水仙素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Ddrr(3)多代自交(“连续自交”) 基因频率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生物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