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历史.docx

    • 资源ID:14466717       资源大小:181.4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历史.docx

    1、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历史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 铁犁牛耕的应用 B.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2. 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 黄

    2、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 B.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3. 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正好碰到郑国的大商人弦高外出卖牛,弦高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赶了十二头牛去犒赏秦军,并说是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秦军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这就是“弦高救郑”的故事。这一故事反映出 郑国是个强大富庶的诸侯国 弦高是代表郑国的官商弦高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弦高是很有实力的私商A. B. C. D. 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了手

    3、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5. 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6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私人雇佣关系,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这种转化至少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其二是有适当的制度、体制保证。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传

    4、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C雇佣关系形成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D列强侵略中断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7. 下表为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旧中国一种商业税)关税(%)18857827638.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上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

    5、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8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A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使中国卷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9. 据民国初年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所编第一次全国农商统计表1913年11月9日的统计,全国在1912年开设的公司有988家,工厂2001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举办工商实业最多的年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辛亥革命改变民族工业发展环境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

    6、设厂的限制 D. 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10. 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A. 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 B. 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C. 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 D. 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11.下表为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单位:万公斤)年度粮食产量(原粮)采购量折合原粮数量占产量(%)占上市量(%)1950449057.520398.

    7、54.524.61951428382.528413.06.6551952575071.570146.512285A. “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推进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 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加强 D. 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12.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 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B. 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C. 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于生产力水平D. 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13. 19

    8、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l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A.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 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 D.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14. 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

    9、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A. 商业立国的理念 B. 殖民扩张的野心C. 资本输出的要求 D. 世界工厂的自信15.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 B. 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 D. 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16下表是美国城市人口在不同时段的统计年代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单位:百万人)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24395118206196721860392314198

    10、1880939502282由此推知,美国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巳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C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发展已位居世界首位17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A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防止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C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18在1920年12月,列宁说,不使小农经济在实际上得到大量的改善,我们就没有出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经济建设都不能进行,无论多么伟大的计划都会落空”,也“不应该幻想向社会主义和集

    11、体化的过渡”。这说明列宁A认为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B看到了当时经济政策的一些弊端C认为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机不成熟 D在经济政策取舍上逐渐过于保守19. 下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的比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B.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C. 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 D. 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20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了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1950年的2 304.8万下降到了1960年的1 563.5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 A农业经济明显衰退 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C经济

    12、结构正在转型 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21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22.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 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 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C. 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 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23. 1944年8月苏联官方刊物登载:“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

    13、,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快步前进。”这表明A.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 B.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期望C.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D.苏联力图缓和与美国的尖锐矛盾24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行不断加快,但2015年3月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2018年6月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这表明A欧洲联盟随冷战结束已经失去其存在价值 B冷战后欧洲各国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大国强权政治仍然主导着欧洲的国际关系 D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间逐渐打破那种非友即敌的外

    14、交模式,“伙伴关系”被许多国家接受,这种关系非敌非友,可以在利益一致的许多方面寻求合作。这反映了 A多极化发展弥合了国家间的利益分歧 B国家间综合国力差距逐步缩小C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D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形成二、非选择题(3题,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说:“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管理)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费正

    15、清则认为“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据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整理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引起了西方对中国及远东的向往和关注,“诱起”了哥伦布决心漫游东方以至发现美洲,并由这种地理大发现进而导致了新的世界格局之确立。马可波罗之后,大批意大利籍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将“天主福音”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一并传入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胡适认为:“重点并不是向后,即重回古典发现传统,而是向前,即推动启蒙运动和建设民族国家。”据周宪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的原因。(

    16、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意大利交往所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于国家建设。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

    17、、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2)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8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撒切尔夫人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国家在石油等领域的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政府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

    18、济增长率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因此发动了362天的罢工。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材料二 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

    19、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 123种减至50种。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92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2分)20182019学年下学期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期末联考高

    20、一年级历史科试卷 答案1-10 AABBA CDABA 11-20 CDBAC CCBCC 21-25 DBBDC1、【答案】A【解析】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在汉代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故A正确。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 汉代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C。 犁耕的发展进入到成熟阶段是在唐朝时期,排除D。 2、【答案】A 【解析】 A项中的各顾各,各叫各说明小农户家庭之间彼此无联系,自给自足,故选A;B项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时节气的重要性,强调因时制宜;C项说的是育苗的重要性;D强调的是水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3、【答案】B【解析】根据

    21、材料郑国商人弦高使用计谋,用牛犒赏秦军,使郑国免遭秦军进攻一事可见弦高是一名有较强的的经济实力的私商,而且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正确,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郑国并非强大富庶诸侯国,错误,选项A、D排除;4、【答案】B【解析】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反映技术的世代传承,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故D错误。故选B。5、【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

    22、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C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由私人雇佣关系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保证: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现实来说并不符合,故该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私人雇佣关系不等于资本主义

    23、萌芽,C项符合材料;A项中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正好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列强侵略中断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7、【答案】D【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要明确题中“厘金”的含义是指国内贸易税收,“关税”是指对外贸易的税收,而“田赋”是封建传统的赋税制度。研读表格数据可以发现19世纪末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于国内外贸易的税收逐渐超过传统的封建赋税开始占据政府收入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均错误。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结合所

    24、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这时期华商采取“附股”于洋商的方式参与在华的经济活动并谋利,这客观上促进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A选项正确。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B选项错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国家的侵略方式转为资本输出,故C选项错误。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时,故D选项错误。9、【答案】B【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提出,1936年正式实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B正确;1912年

    25、清朝灭亡,与材料中1913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无关,排除C;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10、【答案】A【解析】据材料“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 登载广告,大量出售西方商品,可知西方商品面粉、火腿、奶酪、饼干等涌入上海市场,故A正确;据材料是“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 登载广告,而不是民族资本企业,B错误;据材料没有看出近代广告业是由此开始的,C错误;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洋商品涌入上海市场,因此D片面。11、【答案】C【解析】材料中从1950-1952“采购量折合原粮”呈现增加趋势,联系相关知识,应为建国初期政府采取措施使得国民经济

    26、得到恢复,故C正确。“一五计划”是1953-1957,与材料不符,故A错。材料未涉及城乡一体化,故B错。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3年开始,故D错。12、【答案】D【解析】大跃进运动出现在1958年,与19531954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召开是在1956年,不能指导19541956年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19581961年中共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实际生产力水平,导致国民经济的下滑,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带来的经济下滑,中共确定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取得了19611964年经济上升

    27、的成果,故D项正确。13、【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土地承包在原有承包期基础上再延长,还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些表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正确;据材料“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没涉及土地承包权质变问题,A错误;据材料只是土地承包期的问题,没有反映采取措施消除农业经济发展障碍问题,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产业结构调整,D错误。1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荷兰人对经商的诚信的执着、变通,体现荷兰人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牺牲商业利益;两者体现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A项正确。题干强调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资本输出是第二

    28、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非荷兰,排除。1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议会规定个人专利权的期限有利于社会共享专利成果,进而推动技术的继承积累与创新,进而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排除。B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题干规定了专利垄断期限,故不能反映专利垄断阻碍科技的发展,故D 项表述错误,排除。16、【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1690-1880年之间美国城市数目、总人口和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从材料中得知,这一时期美国城市人口迅

    29、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的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故C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美国城市人口的变化,无法体现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故A选项错误;至1880年,美国开始了二次工业革命,不能够说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并且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化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对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无法得知是否已位居世界首位,故D选项错误。17、【答案】C【解析】题干中“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体现了罗斯福政府企图缓和工人与雇主之间的矛盾,故C项正确;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维护工人利益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A项;B项是全国工业复兴法对资本家之间关系进行调整的作用,排除B项;D项主要

    30、是“以工代赈”的作用,排除D项。 18、【答案】B【解析】材料“1920年12月”“列宁”“不使小农经济在实际上得到大量的改善,我们就没有出路” “不应该奢想向社会主义和集体化的过渡”反映了列宁注意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业的地位和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故A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列宁的保守,故D项错误。19、【答案】C【解析】消费品的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都是非常高的,这个信息足以证明苏联在二五计划期间是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农业和轻工业也是正增长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但并未达到协调均衡发展的程度,选

    31、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是一五计划期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0、【答案】C【解析】材料“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体现农业人口减少,但农业人口的减少并不能说明农业经济明显衰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业人口的减少,并不能说明失业人口增加,也有可能是就业人口的转移,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工业、农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于是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出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反映出经济体制仍然充满活力,故D项错误。21、【答案】D【解析】据材料“1971年” “五年计划”“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减少了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故D项正确。材料“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说明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原有体制,故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历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