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docx

    • 资源ID:14464220       资源大小:19.2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docx

    1、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 1 )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胡丹凤疑难问题:在“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学中是否先教学平面图形,再过渡到立体图形;用球是否可以画出圆?教学困惑:教学“认识钟表”单元时,学生对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的思考: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如果先教平面图形效果更好的话应该可以调整。而对于球是否可以画圆,从理论上讲要借助一些工具将球固定住,让铅笔始终垂直纸面沿球画大圆,但实际操作对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而对于半时的认识,我认为可以降低要求,只要学生知道“30”表示半时,知道怎么写即可。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

    2、)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2 )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胡丹凤疑难问题:在“人民币的认识”单元教学中,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计算,思维步骤教多,学生学习起来教困难,如P51例7要涉及复名数和进位或退位的计算要不要学生掌握。教学困惑:左右的相对性教学要求到底难度涉及到哪种程度?在练习中如何判断左右的相对性?这里涉及到观察到的对象是否为有生命的物体,更难判定的是当有生命的物体侧对着观察者的时候,以什么为标准呢?我的思考:我认为应该降低难度,有关人民币的计算教材难度应该降低,在左右的相对性教学中,出题者应该明确标示参照的标准。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 三 )册单位勾山中心

    3、小学推荐人詹利行疑难问题:1、对称轴是直线还是线段? 2、当长度不是整厘米和整米的时候,是不是要教给学生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整?3、在第三册安排让学生估计几十厘米长的长度很难。教学困惑:1、在作业中,学生采用的估算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致,可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估算的方法,容易出错,那我们老师怎样在作业中,知道其估算的合理性? 2、在连加连减的教学中,当题目要求用竖式计算时,如果其中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写竖式,这样可以吗?3、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让学生区分左侧面和右侧面?4、怎么样能让学生比较准确地估计一个物体的长度?5、学生在画直角的时候,因为尺子的关系,经常画出来的角

    4、有点圆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思考: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能力较弱。在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多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他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打下基础。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 四 )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詹利行疑难问题:1、现在提的“解决问题”教学与先前提的“应用题”教学有什么不同?2、在这册教材中,出现了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的两种形式,而且在连减中的不同方法中认

    5、识了小括号,在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中出现了用递等式的书写形式计算综合算式。我想知道:教材就这么出现了一次,这只是让学生认识一下呢?还是要求在平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使用综合算式?教学困惑: 1、克和千克应该是质量单位,但书上教学这两个单位时,是从重量上引入的。我们该怎么处理好,要让学生明确它们是质量单位吗?2、在整百、整千数加减发中,如1000+2000=3000。很多学生做的时候是这样想的,零先不看,1+2=3,然后再在后面添上3个零。这样的方法学生觉得很简单,该提倡吗?还是要让学生去理解这个1个千加2个千就是3个千呢?我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时刻感受到数学读题

    6、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想办法要让学生读题,养成读题的习惯,更要在读题的基础上,去理解题目的意思,清楚题目所说的来龙去脉。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读题,为学生创设情境,用类比的方法理解题目,换位读题等。因为只有读题才能更好地理请数量关系,清晰解题思路,才能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打好基础。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 五 )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贝赠赠疑难问题:1、四边形 2、时分秒 3、可能性教学困惑: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简便方法算理的理解,一部分学困生反而弄巧成拙;2、时与小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怎样合理把握这个度;3、可能性术语表述的完整性与连贯性。我的思考:1、对

    7、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分层要求,对一部分学困生不要求运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表示一段时间“时”与“小时“兼可,但要让学生明白在表述某个时刻或某段时间虽然都用“时”,但其意义不同;3、在追求正确答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六)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贝赠赠疑难问题: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面积 4、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困惑:1、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位置与方向”比较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例题、习题的编排上学生接

    8、受起来吃力,跨度太大,学生较难适应;3、“面积”这单元中,出现平方千米、公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4、“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单元与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太重复我的思考:1、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2、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体现估算各自不同的特点;3、平方千米、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要求学生推算,只是介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具体规定;4、合理把握“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四下)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袁建才疑难问题:每个知识

    9、以太简单的方式呈现,教师在讲课时需要大量补充学生才明白.简单的运用学生较模糊.有关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换算问题总是出错.教学困惑:在三下时就已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小数的意义,四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与三下有什么区别?我的思考:有关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换算问题的教学是否可放到小数加减法内容后.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 四上 )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乐舟怡疑难问题:P115码头问题的实际意义。码头上货问题,现在我们教学的是先让装货时间多的上货,主要是从码头调度的来考虑排队问题。但从解决码头拥挤的情况来考虑,可能是选择让装货时间少的先上货。另假设码头的泊位数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方

    10、案。教学困惑:教材中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但实际教学中一般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对于亿这样比较大的计数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感。我的思考:对于路程、时间、速度的学习,如果通过情景图,再加线段图,通过对比和分析,让学生更好理解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9)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周莹 翁爱儿疑难问题:教学困惑:除数或减数是未知数的这两类方程,虽然在教材的安排中没有出现,但是在配套练习中还是有所涉及,而且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也会列出这种类型的方程,列出来的方程我们不会解答怎么办?我们老师不可能对这种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是按加减乘除法各部分

    11、之间的关系教好呢,还是按等式的性质教学好呢?还是新旧两种方法同时教学解方程? 我的思考: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当学生理解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后,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对于除数或减数是未知数的方程,如果也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有所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解方程之前先看清楚未知数的位置所在,如果在减号或除号的后面也就是未知数是减数或除数的就用数量关系式进行解答,其余的方程都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还是蛮高的。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征集表第(10)册单位勾山中心小学推荐人周莹 翁爱儿疑难问题

    12、:73面第8题,(1)睡鼠的冬眠时间是熊的几分之几?列式是7除以5,答案可以使五分之七也可以是一又五分之二,但如果是一又五分之二,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问睡鼠的冬眠时间是熊的几倍?后面的第9、11题都是。教学困惑:1、要不要教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块学习内容到底是作为小知识了解一下还是需要学生都能掌握呢?一般分数化小数的题目在最后都会写上除不断的保留几位小数,但是有的分数化成小数要除到第五、六位才能除断,但这种分数其实不属于除不断的范畴,如果学生没有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能力,那这种题目就会做错,碰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我的思考: 教材在安排过程中只是在数学小知识中提到了分解质因数方法和怎样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而对于运用短除法是没有涉及。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不用短除法就能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而有些学生数感不是很好,学习的惰性又比较强,懒得一个一个去列举,凭感觉就做题了,错得比较厉害。我们都想:可不可以教短除法,给他们一根有形的拐杖,便于发现他们学习的问题所在,便于辅导?实际证明,短除法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对于学生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我们认为短除法的教学还是有所必要的。


    注意事项

    本文(义务教育新课程第12学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