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教学设计弹力和弹簧.docx

    • 资源ID:14460543       资源大小:37.86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教学设计弹力和弹簧.docx

    1、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教学设计弹力和弹簧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及设计表格的能力。(4)了解范性形变。2过程与方法:(1)动手实验操作、探究(2)体验(3)交流与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弹力的概念。(2)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2教学难点(1)弹力概念的引

    2、入。(2)通过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三、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橡皮筋,气球,橡皮泥,两个等高的木块,重物,塑料板,钩码,铁架台(含铁夹)。2教师演示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电视片断。四、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 评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今天想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下。看过由金庸先生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同学请举手。想不想回顾一下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播放录像片段。看后,同学们有何感受?剧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郭靖弯弓射雕,一箭双雕的镜头。今天我把郭靖射雕的弓箭借来了,哪位同学有兴趣上来表演一下?弓为何能将箭射得很远?通过这节课的

    3、学习,相信大家自然能够理解。(板书:弹力和弹簧测力计(I)讲授新课(一)形变和弹力1、形变试一试:同学们,请你们利用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气球,想办法改变它们的形状,然后将你的亲身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议一议: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哪些变化?那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改变?通过观察你们自己的实验现象,大家知道什么叫做形变吗?2、弹力想一想:我们用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师:大家都看过跳水比赛,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什么变化?师:跳板被运动员压弯后,会怎样?师: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师:由此说明,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叫做弹力。师:那么在日

    4、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产生弹力?师: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师: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使用的都是比较柔软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它们会发生形变。提出问题:有人认为,坚硬的物体不会产生形变,只有有弹性的物体才会产生形变。比如,人走在水泥楼板上时,楼板并没有形变,只有走在木制地板上时,才会使木板发生形变。坚硬的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吗?师:那我们就以坚硬的物体是否会发生形变为主题,请同学们分为正方和反方来辩论一下。正方观点:坚硬的物体会发生形变。反方观点:坚硬的物体不会发生形变。师:通过刚才的小型辩论会,各方有各方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呢?下面先请同学们观察

    5、一个小实验。观察:将一只烧瓶中灌满带颜色的水,然后将瓶口用橡皮塞塞紧,穿过橡皮塞向瓶中插一根空心细玻璃管,然后用双手挤压瓶身,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的变化。思考:水面为什么会升高?教师总结:看来,不仅是软的物体会发生形变,坚硬的物体也会形变,只是我们用肉眼直接观察不易看出。在外力作用下,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二)活动8.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观察:(1)将塑料板搭放在两个木块之间,观察塑料板。在塑料板的中间放一个重物、两个重物,观察塑料板的形变情况。(2)用手沿水平方向拉弹簧的一端,逐渐增大拉力,观

    6、察弹簧的形变情况。猜想:以上观察表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作用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物体的形变量可能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请同学们根据所给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设计实验:实验数据:钩码数记录01234直尺示数/mm弹簧的伸长量/mm演示实验:用较大的力拉弹簧,撤去外力后,弹簧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本课小结(一)形变和弹力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2、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叫做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二)活动8.1观察物体形变大

    7、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布置作业学生举手想!学生观看学生回答让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对比活动学生答学生答:在外力的作用下学生答: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形状和体积的改变都叫做形变。学生答:橡皮筋也拉我的手。学生答:气球也推我的手。学生答:形变。学生答:会把运动员向上推。学生答学生答学生答:会,不会。学生思考学生辩论正方:我方认为坚硬的物体会发生形变,就算坚硬如钢铁还会热胀冷缩,更何况形变了。反方:我方认为坚硬的物体不会发生形变。对方辩友,你看到钢铁被我揉成像面团了吗?正方:对方辩友,先谢谢你把我想像成了超人。如果钢铁形变只有一毫米

    8、你能用眼睛看出来吗?反方:我们不是有先进的仪器吗,测一测不就知道了吗?学生观察,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学生答:因为瓶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学生答:一个重物时,塑料板形变较小,两个重物时,塑料板形变较大。学生答:拉力增大,弹簧也增长。方案:将铁架台放置到桌面上,并将直尺和弹簧固定住,记下此时弹簧下端在塑料直尺上所处位置的示数。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一只钩码、两只钩码、三只钩码再分别记下此时弹簧下端在直尺上所处位置的示数。将所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学生小结五 课后反思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

    9、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4)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2过程与方法:(1)动手实验操作、探究(2)观察和对比(3)体验、交流与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和设计,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制作的能力。(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2教学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 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三、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四、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 评引入新课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10、了哪些内容?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还能不能都复述出来?教师概括: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2、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叫做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3、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教师:根据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反之,由弹簧的形变大小可以判断出外力的大小。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制成了弹簧测力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讲授新课(一)活动8.2观察弹簧测力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看一看:1、弹簧测力计是由 组成的。2、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3

    11、、课本图8-4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测量范围是 N,分度值是 N。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了解刻度值的大小。(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试一试: 1、若弹簧测力计指针开始偏离了“0”刻度线处,应如何调节?师:在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秤钩上没有挂物体,相当于外力为“0”,指针应该指在“0”刻度线处。如不在,则必须调节至“0”。2、使用弹簧测力

    12、计时,应让重物悬挂于哪个位置?手持哪个位置?3、弹簧测力计应如何读数?做一做:1、测出你用手竖直向下轻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大小为 N;用手竖直向下重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大小为 N。2、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挂上一只、两只钩码,它们的示数分别为 N、 N。交流与讨论: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使用的还有另外几种形状各异的弹簧测力计,你们见过吗?你们知道有哪些吗?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形状各异的弹簧测力计,其实不管哪种测力计,它们的基本组成都是相同的,它们的原理都是由弹簧的形变大小来判断外力的大小。(二)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出示小狗。如何使小狗动起来,你们会玩吗?师:小狗

    13、动起来了,它具有什么能?师:这个能量是谁提供给它的?师:发条为什么会提供能量?这种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弹性势能。师:刚才的游戏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师:同学们,你们能举出有关弹性势能的事例吗?本课小结(一)活动8.2观察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秤钩和刻度盘组成的。2、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3、课本图8-4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测量范围是0-5N,分度值是0.2N。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了解刻度值的大小。(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

    14、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二)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弹性势能。布置作业学生答学生阅读,然后回答问题。学生实验学生答学生活动起来转动发条动能发条(弹簧)提供的。发条发生了形变。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学生答五 课后反思8.2重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力势能。(2)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1)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

    15、的共同点,从而引出重力的概念。(2)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所挂重物质量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增加,从而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3 情感态度价值观介绍“生活物理社会”中人类征服自然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较高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教育。二、教学重点1 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2 重力的方向三、教学资源1 弹簧测力计、三只相同的钩码、橡皮泥、剪刀、线(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2 小球、铁架台、线、剪刀(探究重力的方向)四、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2提出猜想3

    16、 设计实验4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5交流与评价二、判断重力的方向三、重力势能四、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五、布置作业讨论图8-12至图8-14提出的问题,找出其共同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引出重力的概念。根据图8-15介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提问: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指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一步修正。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式:G=mg g=9.8N/kg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一定的评价例题: 质量是450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多大?通过演示课本图8-17实验,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演示被举高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能对其它物体做功,而

    17、具有重力势能参与体验,参与讨论。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正确读数,记录数据。猜想1: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3: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交流探究结果已知:m=450g=0.45kg求:G=?解G=mg=0.45kg9.8N/kg=4.41N 答:物体所受的重力是4.41N.体验竖直方向是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列举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事例五 课后反思8.3摩擦力(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18、的方法。 (4)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存在。(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2)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三、教学资源一杯米、筷子、图822器材每两人一套、 弹簧测力计每两人一只、毛巾、棉布、砝码、圆珠笔心要能够满足一个组同学的使用量四、教学设计教学阶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

    19、、引入课题 认识摩擦力 1 演示“筷子提米”。引入:三、摩擦力2 指导学生探究书图822实验。要求:拉物体的力要由零开始缓慢增加,直至将物体拉动为。3 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后大组汇报1、摩擦力产生条件:物体将要运动或已经运动时, 静摩擦力 种类 滑动摩擦力 1、观察、思考:为什么?2、按图822所示的方法,动手实验,归纳出两种感受:a、拉力是逐渐增大的拉 b、 力大到一定程度物体才滑动,滑动后还要一定大小的拉力作用来维持物体的运动二、活动:85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1、 你能改变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吗?2、 引导学生对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进行研究3、 如何记录?(用最大示数加

    20、最小示数除以2的方法记录)4、 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引导学生分别对课本上的思考内容进行研究5、 点评,鼓励学生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a、压力大小b、接触面粗糙程度1、 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2、 阅读“信息快递”并实验几次3、 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收集证据,交流研究结果4、 完成课文中的填空三、生活中的摩擦 1、 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2、 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3、 归纳: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a、增大压力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减小压力b、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变滑动为滚动摩擦d、使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如:加润滑油或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观

    21、察图823四幅图,讨论、回答问题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用同样的方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学到了什么?学生小结六、作业1 五 课后反思8.3摩擦力(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哪些是益摩擦?哪些是有害摩擦力?并能解释常见的现象。2、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

    22、于生活的道理。二、教学重点(1).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2). 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三、教学资源旱冰鞋、绳子、小轮自行车、多媒体课件、木块、圆铅笔若干、弹簧测力计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阶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引入新课 拨河比赛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比赛项目,下面我请两位同位上来模仿拨河比赛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挑选两名同学,一力气大的男生和一力气一般的女生。现在请他们通过进行拨河比赛,结果会怎样? (结果男生胜了)出示旱冰鞋,如果男同学穿上旱冰鞋再进行比赛,你们想结果如何?(结果男生败了)总结一下失败的教训两学生进行比赛男生穿上旱冰鞋,再与

    23、女生进行拨河比赛二、新课探究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列举日常生活中跟摩擦力有关的实例吗?学生举例,如:生:写字时笔尖与本子有摩擦力生:我们走路脚与路面有摩擦力生:拿茶杯时要用到摩擦力生:开着的汽车车轮与路面同有摩擦力生:锯木头时,锯与木头之间有摩擦力生:滑冰时,鞋与冰面之间有摩擦力三、增大有益,摩擦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我们拿起一个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缝纫机的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那是皮带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很难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我们应该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

    24、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大家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播放一段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的图片 学生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学生观看思考四、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并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如: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大家想想,举例说明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减小有害摩擦,应该使物体表面更光滑。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还不能使摩擦力减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现在,我们做一个实验:1、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大小

    25、。2、在木块和桌面之间放一排圆铅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大小。问:观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可见,利润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这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安上轮子的道理,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很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展示轴承),这样,转动时的滚动摩擦非常小。还有一种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动,减小了摩擦,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气体轴承、气垫船就是利用气垫来减小摩擦的。多媒体播放:磁悬浮列车、气垫船。 学生举例说明减小有害摩

    26、擦力的方法 学生操作学生分析、归纳学生观看、思考五、研究自行车展示一辆小轮自行车问:自行车上哪些部位存在摩擦?哪些摩擦是有害的?分别采用了哪些方法增大或减小了摩擦? 学生上讲台对照自行车回答六、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讨论小结七、布置作业五 课后反思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4)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过程与方法:(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

    27、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物理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宇宙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力的作用、力无所不在二、教学重点重点:(1)力的三要素(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1)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2)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3)力的示意图画法三、教学资源弹簧(2只)、钢尺(或塑料尺)、气球、弹性球、条形磁铁(2根)、小车(2辆)、钩码一盒、大头针、三角板、幻灯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阶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 评新课引入教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动画(教师播放多媒体)运动员蹬地起跑、起重机吊起重物、游

    28、泳运动员滑水、滑雪运动员滑雪、运动员举杠铃、火箭升天等等。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答:物体、运动员、杠铃、火箭等都受到了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师问:请同学们回顾“重力、摩擦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答:重力是由于地球与物体的吸引,摩擦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弹力是由于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动画学生经过讨论分析,踊跃举手回答(教师适当引导)引导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使学生了解前面所学力的知识都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新课教学教师:物体对物体的这种压、拉、提、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动物的奔跑,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物

    29、体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如此,带电的物体之间、有磁性的物体之间、天体之间等都有相互作用。哪位同学能否给力下个定义?1、 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教师提问:根据力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学生答: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教师:对,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教师提问: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学生答:一个是施加力,一个是受到力教师演示:磁铁吸引大头针问:这个现象中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学生:磁铁是施力物体,大头针是受力物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出力的概念引导同学们分析以上几幅图,结合力的概念 思考问题让学生分析谁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新课教学2、 力的作用效果教师提问: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教学设计弹力和弹簧.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