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O循环语句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4456743       资源大小:20.0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O循环语句教学设计.docx

    1、DO循环语句教学设计DO循环语句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注重实例分析,将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充分利用VB的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实例进行DO循环语句教学并上机实践程序代码的编写。本节内容属于程序设计基础部分中循环结构内容的教学,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仅靠教材上的一个例题是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的。实现循环结构的语句除了FOR循环语句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介绍DO循环语句,它可以实现未知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学生情况分析】本模块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FOR循环语句,理解了循环的含义,并且能够运用FOR循环语句实现累加计算。本阶段的学生求知

    2、欲望强烈,喜欢自己思考问题,但缺乏互相讨论的意识。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特点,内容抽象难懂,表现形式枯燥,很容易造成书写程序的畏难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教学方法】教法:实例分析、任务驱动学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资源】教师用资源:教学演示文稿(PPT)学生用资源:“折纸游戏”源程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按照格式要求正确书写DO循环语句。(2)结合实际问题,能够理解Do WhileLoop格式的执行过程。(3)能够说出FOR循环语句与DO循环语句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问题分析,能够正确选择所应用的循环语句。(2)根据问题需求,能够确定循环

    3、控制条件及循环内容,积累程序设计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折纸超身高”和“植树问题”的实例分析中积极思考,形成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2)增强DO语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升主动学习程序设计的欲望。【教学重点】DO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及适用条件。【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确定控制循环的条件及循环内容。【教学过程】环节1:创设情景,趣味引出(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兴趣,找出纸的厚度的变化规律。)教师:一张普通的办公用纸,它的厚度大约有0.05毫米,现在要将此纸对折5此,纸的厚度是多少?你有哪些计算方法?学生:(1) 0.05*25(2)对折一次,计算一次。这样每次对折的厚度是上一次

    4、对折厚度的2倍。教师:很好!用赋值语句来实现就是S=2*S。环节2:循序渐进,发现问题(设计意图:巩固FOR循环语句的应用,在问题分析中引导学生发现FOR循环语句的不足,引出本课的主题。)教师:经科学实验证明,由于纸的厚度和柔韧度的影响,一张纸最多只能对折7次。(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栏目)因此,下面将要研究的问题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提问)将此纸对折10次,纸的厚度是多少?学生:(打开练习源程序,完善教师给出的不完整程序。)教师:(再次提问)如果有一张无限大的纸,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能够超过你的身高呢?学生:(学生上机尝试修改程序)教师:(提问完成的学生)你的计算结果是什么?你是如何修

    5、改程序的?学生:我的身高是1.62米,需要对折15次。(展示其修改的程序) For N=1 To 15 S=2*S If S1620 Then Print N,S Next N我在循环中加入了判断,如果纸的厚度超过了1.62米,则输出折纸次数和纸的厚度。教师:(进一步提问)你是如何确定循环次数的呢?学生:(边讲解边演示)先把终值稍微改大一些,比如12,运行程序发现没有输出结果,我觉得可能是估算次数太小了,于是我又把终值设为20,运行程序发现输出了多组数据,从这些数中我发现应该是折15次。教师:从这位同学的尝试中可以看出,要想得到正确结果,需要不断测试终值。终值小了,没有输出结果;终值大了,就会

    6、有多余的数据输出。因此要实现次数未知的循环,FOR语句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同学们将学习一种新的语句DO循环语句。(教师板书课题)环节3:讲解新知,初试身手(设计意图:讲授DO循环语句的相关知识,利用“折纸计算”初步体会DO循环语句的实际应用。)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DO语句的格式。(教师板书)(结合流程图讲解DO语句的执行过程)按照程序自顶向下执行的原则,当程序遇到DO语句时,首先判断WHILE后面的条件,如果条件满足,将执行循环体语句,之后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从而形成重复的过程,直到条件不满足时结束循环。学习了DO语句的基本知识,该语句在“折纸计算”问题中如何实现呢?(课件展示

    7、计算过程,如右图。)请同学们尝试将流程图用程序 语言实现。学生:(学生上机实践)教师:(巡视学生,对个别人进行指导)已经有同学完成了程序代码的书写,他发现有多组数据输出,我们来帮他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利用电子教室软件转播一位学生的程序代码)Do While S10永远成立,循环将会永远执行下去。教师:(演示程序)我们上机运行一下这个程序。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死循环”,即程序会无休止的运行,此时可以利用“Ctrl+Break”组合键终止程序运行。由此可以看出用DO语句实现循环时,为了保证循环能够正常退出,循环体中必须有改变条件变量值的语句,避免出现“死循环”。环节 5:巩固知识,拓展提高(设计意图

    8、:巩固DO循环语句的使用,提高分析问题、书写程序代码的能力。)教师:(问题描述) 陈婷今年17岁,为了支持环保,她在今年生日的这一天种了1棵树。她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从明年开始她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这样下去,到多少岁时才能累计种到活超过100棵?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可以有哪些实现方案。学生:(分组讨论,上机实践。)(成果展示交流)学生甲:(展示其实现的程序) Dim tree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Dim t As Integer tree = 1 n = 17 t = 1 Do While tree 100 n = n + 1 t = t + 1 tre

    9、e = tree + t LoopPrint “到”;n;”岁时累计种到”;tree;”棵”学生甲讲解: 我用tree表示种树总和、n表示年龄、t表示每年种的树,在总和不超过100的条件下,年龄要+1,计算当前这一年要种的树,还要计算出当前的种树总和。学生乙:(展示其实现的程序)Dim tree As IntegerDim n As Integertree = 0n = 0Do While tree 100 n = n + 1 tree = tree + nLoopPrint “到”;n+17;”岁时累计种到”;tree;”棵”学生乙讲解: 在循环中我没有计算年龄的变化,因为n既可以表示每年种

    10、树,也可以表示种了多少年,因此最终的年龄应该是n+17。学生丙:(展示其实现的程序) Dim a As IntegerDim t As Integera = 17t = 1Do While t 100a = a + 1 t = t + a - 16LoopPrint “到”;a;”岁时累计种到”;t;”棵”学生丙讲解:我用a表示年龄,用t表示总棵数。我发现每年所种树木=年龄-16,因此计算总棵数就可以用t=t+a-16。教师:看到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完成了问题求解,老师很高兴。同学们的方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说明大家在程序设计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环节6:自我考察,课堂反馈(设计意图:通过完成

    11、教师给定的练习题,重点考察学生对DO循环语句执行过程及“死循环”的理解,)学生:(完成教师指定的练习题目,并将答案反馈给老师。) 1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 ) Dim a As Integer a=1 Do While a=10a=a+2LoopPrint a; A、10 B、11 2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死循环”( ) A、x=0s=0 Do While s=20 s=s+x LoopPrint xB、a=5 b=10 Do While a a=a+1 b=b-1 Loop Print a,b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总结)通过同学们给老师反馈回来的答案看,大家对DO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基本上没有太大

    12、问题,正确答案是B。第二个练习中的A选项中虽然循环体中的s=s+x貌似对循环条件变量s的值进行了修改,但x的值始终是0,因此s的值并没有变化。环节7:总结提升,结束本课(设计意图:总结在实际问题中循环结构的实现过程,强调DO语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种循环语句FOR和DO,以后在遇到循环问题时,该如何运用这两个语句呢?我们需要分析以下几点(课件展示内容)1 循环次数:次数已知一般采用FOR语句实现次数未知一般采用DO语句实现2 进行循环的条件:FOR语句由循环终值控制DO语句循环体中必须有改变循环条件的语句 3循环内容:需要重复执行的语句。在日常生活中,次数

    13、未知的循环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现在的音乐播放器都有循环播放的功能,当点击“停止”时,循环结束;为保证信息安全,现在的手机卡密码都有输入次数的限制,当连续输入3次错误的密码时,SIM卡将被锁。这些都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强调)程序为生活服务,希望同学们尝试将更多的程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板书设计】DO循环语句格式:Do While 条件循环体Loop【教学反思】1以问题为主线。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新知,在问题中提升能力。为引起学生兴趣,本课中所选实例均来自于生活,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2情景引入,恰到好处。本课从折纸游戏出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

    14、过“折纸游戏”复习巩固了FOR循环语句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折纸超身高”的计算,发现FOR语句在实现次数未知循环上的局限性,由此引出了学习DO循环语句的必要性。3恰当引导,发散学生思维。“算法与程序设计”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尤其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本课抓住了这一学科特点,在讲授DO语句的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完成“折纸超身高”的计算,教给学生应用DO语句解决问题的思想。巩固知识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植树问题”的求解,通过实际上课发现学生想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发散学生思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4不足之处 在学生进行折纸计算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半成品”教学法,即给出部分程序代码,由学生来填空。这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于优秀生来讲无疑出现了“吃不饱”的想象,因此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


    注意事项

    本文(DO循环语句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