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醉罢君山第27页.docx

    • 资源ID:14419420       资源大小:22.2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醉罢君山第27页.docx

    1、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醉罢君山 第27页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醉罢君山 第27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共124页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7-03 11:59(铁血时代-88)在内政上,晋文公采取的宽恕的政策,稳定了晋国的政局。除了晋怀公被刺杀身亡、吕甥与郤芮两人因叛乱而被秦军诱杀之外,晋文公并没有因为一己之私而对晋惠公与晋怀公时期的官僚进行清洗,甚至对于曾经两次几乎要了他的命的勃鞮,也没有给予追究责任。除了勃鞮的例子外,还有另一件事可以看出晋文公的胸襟。重耳原本有一名手下,叫头须,跟着他一起逃亡到狄国,后来头须

    2、把财物偷走了,然后返回到晋国,这使得重耳一行人狼狈不堪。但是当重耳企图重返晋国时,这个头须就把这些财物拿出来,为重耳的归国打通关节。由于头须在他落难时卷款而逃,重耳对这个人咬牙切齿,现在他成了晋文公了,头须硬着头皮来见他,重耳不见,借口正在洗头发,准备打发头须走。头须说道:“留在国内的人是为了替主公守卫国家,追随逃亡的人是为主公执缰牵马,这两种人都是对的,怎么能认为留在国内的人就有罪呢?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还对小人物记仇,那么恐怕会让很多人感深恐惧不安了。”晋文公听到这些话后,觉得说得有道理,便亲自召见头须了。作为晋献公九个儿子中惟一还在人世的晋文公,此时已经没有强有力、可以影响到他的地位的政敌

    3、。晋文公即位之后,虽有吕、郤之叛乱,但总的来说没有太多的刀光剑影,这无疑对稳定晋国的大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再者,晋文公拥有一批杰出的人才,其中有狐偃、赵衰、先轸等人,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在晋文公继位之后,这些在流亡过程中始终追随他的谋士,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这批杰出的人才为晋国的快速复兴可谓是居功至伟。除了流亡集团的人员之外,对于晋惠公、晋怀公时期的旧大臣,晋文公也给予重用,比如栾枝、郤彀等人,这样使得晋国的权力核心中既有旧的官僚集团的代表,也有流亡集团的成员,这无疑对新旧交替之间政权的稳定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晋文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刺激经济,维持社会稳定。主要有如下措施

    4、:废止旧债、减少赋税,救济贫困,保障最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平;降低关税,整治道路交通,打击路匪,保障贸易的畅通;鼓励农业生产,推广农耕器具,节省用度,提高人民的收入。使得“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第六章完)(下一章大器晚成)-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7-05 16:08(铁血时代-89)第七章 大器晚成:晋文公的霸业一、老骥伏枥:晋国的窜起就在重耳入主晋国的这一年(公元前636年),中原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在郑国与滑国之间进行的,为了惩罚滑国投靠卫国,郑文公派遣公子士率军进攻滑国。周王室出面调停郑、滑两国的军事冲突,周襄王派伯服与游孙伯作为周王室的代表,出使郑国,宣读王命,

    5、劝郑文公放弃对滑国的进攻。不想郑文公认为周襄王有意偏袒卫、滑两国,一怒之下,不仅拒绝周襄王的命令,还把伯服与游孙伯两人扣留,这么一来,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恶化了。周襄王决定要讨伐郑国,可是周王室早就没有什么实力,他能凭借什么力量呢?周襄王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借助于狄人的力量。想当年齐桓公尊王攘夷,现在周王室却借助狄人之力量来搅动中原战争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狄人应周襄王之邀,出兵进攻郑国,攻占栎邑,为了感谢狄人的帮助,周襄王居然娶了一名狄人女子隗氏,并且将她立为王后,这导致了周王室的一桩丑闻,这桩丑闻最终使得晋国坐收渔翁之利,从此走上了霸国之路。周襄王娶了狄国女子隗氏,并且册立为王后,但是隗

    6、氏居然与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通奸。周襄王得知后非常的震怒,于是废除了隗氏的王后名位。奸怀败露后,王子带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联合周朝廷的颓叔、桃子等人发动政变,率领反政府军进攻周襄王。周襄王一时心里没底,他说道:“与自己的弟弟交战,先王会怎么说我呢?宁可让诸侯国君来解决这件事。”说罢他一溜烟逃出京城,但是却被拥护他的臣民们又迎回京城里,与王子带的反政府军对峙。王子带、颓叔、桃子等人勾结狄人,援狄人军队入援,对周政府军发动强大的攻势,结果政府军大败而回,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等人被俘虏,周襄王在军队的掩护下,逃往郑国的汜城避难。郑文公倒没有因为周襄王曾经引狄人入侵而拒绝接收周襄王,毕竟在那个时代

    7、,周襄王名义上是天下共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他还是派出几名代表前往汜城,向周天子表示问侯,并提供生活的必需品。不久前周襄王还联合狄人进攻郑国,现在反而在狄人的进攻下避难郑国,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羞愧难当的周襄王只得求助于诸侯国了。这一年的年底,他派出使者,分别向向鲁国、晋国、秦国发出紧急勤王令。对于周襄王所发出的勤王令,反应最积极的是秦穆公,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很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扶天子而称霸的良机,公元前653年的年初,秦穆公便率军队东进到黄河西岸,准备渡河东进,前往迎接周天子。但是黄河的东岸是晋国的地盘,秦军要继续前进,必须要从晋国的境内通过。相比之下,晋文公重耳的反应则比较

    8、迟钝。狐偃听到秦军东进的消息之后,拔腿就跑到晋文公处,对晋文公说:“咱们晋国的军队要赶紧出发,赶在秦国之前迎接周襄王。要想称霸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尊崇王室,要抓住这次效力王室的机会,这将成为晋国成就霸业的资本。”看来重耳流亡集团在流浪中原多年之后,彻底改变了原先晋国政府的封闭式外交政策,准备以齐桓公为榜样,“尊天子以令诸侯”,积极介入中原地区的政务。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7-06 15:11(铁血时代-90)晋文公听完之后,感到此事的急迫性了,于是一方面婉言谢绝秦军东渡黄河,一方面亲自率领晋国的大军南下,于三月十九日抵达阳樊,晋文公兵分两路,一路包围王子带与隗氏所在的温地,看

    9、来周襄王一逃,这对情人索性就公然同居了;另一路晋军则径直奔郑国汜城,迎接周襄王。王子带的叛军岂是晋军的对手,很快被打得丢盔卸甲,王子带本人在温地被晋军俘虏,同时晋文公亲自进入汜城迎接周襄王,并于四月初三护送天子回到王城洛邑,而王子带则被处死。晋文公在入主晋国的第二年,便立下再造王室的伟大功业,晋国的霸业已经呼之欲出。四月初四,即周天子返回京城的第二天,晋文公朝见周襄王。周襄王以高规格的仪式款待晋文公,并亲自向他敬酒。与齐桓公相比,晋文公对待周王室显然欠缺谦恭之心,他居然在大会上冒失地提出一个请求,请求周天子允许他死后能享用天子的葬礼。这个请求在时人眼中是非常严重的僭越无礼,是对周王权威地位的挑

    10、衅晋文公的要求无疑令周襄王感到十分不痛快,他拂然说道:“那是天子的礼仪,现在好象还没有到取代周、改朝换代的时候,如果叔父也以天子之礼安葬,那岂不是有两个天子吗?如果这样,那大概叔父也不同意的吧。”周襄王的一番话令晋文公有几分尴尬,但是很快晋国就得到王室的回报:周襄王将阳樊、温、原、欑茅四座城市赏赐给了晋国。这次所谓的“赏赐”,实际上是周王室处境窘迫的表现,在周室衰微,诸侯崛起之际,周王室可控的土地面积已经是越来越小,有迹象表明,周王室是受到了晋国人的威胁不得不作出的让步,因为晋国在接受这些土地时,遇到了极大的抵抗。这次的勤王之役,对于晋国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晋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保守的国家,

    11、一变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尊崇王室是霸业的开端,也是晋国树立霸权的筹码。周襄王将四邑“赏赐”给晋国,实属无奈之举,而这四座城邑也不愿意为晋国所吞并,首先起而反抗的是阳樊。阳樊抵抗力量的领袖仓葛高声怒喝道:“德是用来感化中原华夏族的百姓,武力是用来威慑四境蛮夷。现在你们凭恃武力,把我们当作蛮夷来看待,我们是不会屈服的。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天子的姻亲呢?你们把我们全部当作俘虏吗?”晋文公不想充当暴君的角色,但也不想扔掉到口的肥肉,于是他下令,让阳樊不愿意归附晋国的居民迁移到其他地方。在接收另一座城邑原邑时,晋文公仍然遇到当地民众的反抗。晋文公动用大军,包围原邑,在军队出发前,士兵们只携带了三天

    12、的粮食,晋文公认为,如果三天内原邑还不投降,那么将撤军回国。三天过去了,原邑的居民仍然还没有投降,晋文公下令全军撤退,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原邑的谍报称:“城内的居民准备要投降了。”晋文公听了谍报人员的报告后,想了片刻,仍然要求执行撤退令,他说:“当初我说过,如果三天内原邑不投降,将撤兵,作为国君,必须要讲信用。信用是治国的法宝,依靠它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现在如果得到原邑,却失去了信用,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到时民众如何拥护呢?”晋国军队按原计划撤退到三十里之外,此时原邑也派人向晋文公正式请求归附。晋文公一举两得,既得到原邑,又赢得了重信用的美誉,同时使得晋文公在国内的民众支持度大大上涨。晋国取得了周

    13、王室这四座城池,使得晋国的领土扩张了黄河北岸地区,而且手中握有周天子这张政治王牌,这对于企图称雄中原、重树齐桓公霸业的晋文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位大器晚成的春秋时代名君晋文公,在上台时已经年过六旬,所以他心里明白时日无多,更想在有生之年能建立伟大的勋业。晋文公在即位后不久,就开始大规模地训练军队与民兵,准备加入中原争霸战,谋士狐偃对他说:“现在还不行,人民还不知晓道义,生活也还未安定哩。”晋文公听了狐偃的话后,便致力于政治与经济,改善民生,同时出兵护驾周襄王,赢得巨大的政治声誉,当然也捞取了四座城邑的实惠。这时晋文公又蠢蠢欲动,想要将晋国军民投入到中原争霸战之中,狐偃又说道:“现在还不

    14、行,民众还不晓得信义,也不晓得信义的用处哩。”晋文公从善如流,他在接收原邑的过程中,包围三天,原邑还未投降,但他仍然践行信用撤兵,结果原邑闻风归降,这是一次守信用的示范。在政府的带动下,晋国的商人们并不一味贪图多赚钱,而是信守所定的契约,以诚信为本,日后在中国历史上闻名的晋商,是否其重信守诺之传统,可以追溯到晋文公时代呢?过了一段时间后,晋文公问狐偃道:“现在行了吧?”狐偃回答说:“还不行呢,民众还不晓得礼仪,没有恭敬之心呢。”由于晋国是个军国主义的国家,晋文公便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在军演中推行礼仪学习,另外还置掌管爵禄秩位的官员。经过狐偃在道义、信义、礼仪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建设,统一了晋国

    15、民的思想意识,这一点对晋军形成强大的战斗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虎视中原的绝不仅仅是晋文公一人,南方巨鳄楚国早就想夺得中原霸主的地位,而齐桓公的去世,又使得中原各国已经缺少了可以与楚国相对抗的强国。晋文公对主导中原政局的勃勃雄心,势必将要面对来自楚国的强大挑战,自楚国的势力不断地向中原渗透以来,楚国在中原地区从无敌手,即便是齐桓公与管仲南征楚国,最后只是变兵戈战为口水战,对楚国毫发无损。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晋国与楚国均有染指中原的雄心,一场具有真正意义的南北大战,就此拉开序幕。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齐桓公之后,中原政局的一些变化。下一节混乱的中原作者:大圆蟀回复日期:2009-07-0520:0

    16、5:04 公元前653年的年初应该是公元前635年初-谢谢大圆蟀兄的指正,也顺便谢谢各位朋友支持。-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7-07 14:05(铁血时代-91)二、混乱的中原当晋国日益走向稳定与强大之时,原本秩序井然的中原地区,在齐桓公去后的十余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国的霸主地位不再,宋国想要乘机称霸,而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楚国更加紧了北进的步伐,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之中。我们先来看看齐桓公去世后,纷乱不断的中原政局。公元前642年,即齐桓公去世的第二年,中原混战拉开帷幕,首先上场的是两个曾经被狄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国家:邢国与卫国。但这次不同的是,邢国与狄

    17、人勾结,进攻卫国。卫文公在国难当头,没有畏缩,号召国人英勇反击,终于挫败邢、狄联军。次年(公元前641年),卫国将战火烧向对方,出兵进攻邢国,在卫国的军事压力下,新上任不久的齐孝公与邢国、狄国代表会晤,商讨如果遏制卫国的进攻。为了彻底击败邢国,卫国开辟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以间谍渗透进敌人阵营。卫国大夫礼至对卫文公说:“如果不设法潜伏进邢国政府里,不可能消灭邢国,我愿意与弟弟一起到邢国执行潜伏任务。”卫文公同意了礼至的计划。礼至与他的弟弟两人假装叛逃,投奔邢国,邢君大喜,让礼至兄弟在邢国政府内任职。公元前635年,卫文公再度进攻邢国,兵临城下,邢国宰相国子到城楼上巡视邢军的城防,由礼至兄弟陪同。

    18、礼至兄弟见国子走到城墙边时,两人一使眼色,一拥而上,一人拽着国子的一只臂膀,将他抬起来,往城下一扔,国子被抛出一条弧线后,重重地摔死在城下。当时城上的邢军士兵看呆了,居然没有人敢上来阻拦,后来礼至得意洋洋地在铜器的铭文上写道:“我挟持杀掉国子,没有人敢来阻止我。”国子被杀后,卫军趁机展开强大的攻势,在礼至兄弟的配合下,攻破邢都,自作孽不可活的邢国终于被卫国所灭亡。与邢、卫战争同时进行的,还有由郑、滑两国交恶引发的一场大混战。公元前640年(齐桓公去世的第四年),原本归附郑国的滑国,见卫国的军事力量有复兴的势头,便转而背叛郑国,投靠卫国。滑国的背叛使郑国十分生气,郑国的公子士与洩堵寇率领军队发动

    19、侵滑战争。对于郑国的进攻,滑国的靠山卫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此时宋襄公也正想称霸中原,于是宋国、卫国连同许国、滕国四个国家组成联军,于公元前638年进攻郑国。这么一来,战场的规模迅速扩大,作为郑国靠山的楚国也不能袖手旁观,楚成王率楚军主力进攻宋国,以解郑国之围,在这种情况下,宋襄公不得不抽兵返回国内,在泓水与楚军展开大战,这次战斗的详情在上文中有详细,此处略过,战斗的结果是宋军大败,宋襄公挨了楚军一箭。失去外援后的滑国不得不向郑国低头,表示愿意服从郑国,可是当郑国的军队撤出滑国后,滑国又倒向卫国。公元前636年, 郑国发动对滑国的第二次进攻,周襄王企图调停郑、滑战争,但是周王室的特使却被郑国所逮捕,周襄王气晕头了,秘密引狄人入侵郑国,狄人攻占了郑国的栎邑。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1363/27.html


    注意事项

    本文(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醉罢君山第27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