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中考实验专题.docx

    • 资源ID:14409807       资源大小:217.5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中考实验专题.docx

    1、北京中考实验专题中考实验专题复习测密度实验第一种,清楚实验原理,补充实验步骤 写实验步骤时组织好语言,对于测定步骤要写明 “用什么仪器测什么物理量用什么符号表示”, 对于操作的步骤要说明“具体做法”,注意要领。1(05北京49)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2)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4) ;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B = 。答案

    2、:(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受到的重力G(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中受到的拉力F/(G-F/)水/(G-F)2(06北京36)小东想估测某种油的密度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20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0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

    3、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_;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油的表达式为: _。答案: (3)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4)3(07北京37)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4)已知水的密度为

    4、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 石的表达式为:石=_。37(3)用细线把小石块拴好,使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小石块不接触烧杯 (4) 4(宣武35)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 ;(3) ;(4)根据测得数据,计算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 ;(5)计算出木块的密度木= 。(3)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

    5、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F浮= F1F2(5)木= F/F1-F2 水5(门头沟36)小明家买的某种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改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里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3分) (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 (2)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

    6、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水; (3) ; (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 。36. (3)将“密度计”放入盛牛奶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牛奶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牛奶面的高度h牛奶; (4)牛奶=6(顺义35)用图21所示的方法可以粗测出橡皮泥的密度。请你将李明同学测橡皮泥密度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实验步骤:(1)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1。(2)将橡皮泥捏成球状后放入烧杯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h2。(3) 。 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3分)35将橡皮泥捏成小

    7、船状,放在烧杯中,橡皮泥漂浮,测出此时水的深度h37(海淀36)小军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时,在湖边捡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军书包里有一个水杯、一把钢尺和一些细线,他利用钢尺、水杯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1)用一根细线拴好小石块系在钢尺的一端A,用另一根细线系在钢尺的某一适当位置O,手提细线使钢尺悬挂,钢尺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_;(2)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有湖水的水杯中,将钢尺的悬挂点向远离A端移动到另一适当位置O,使钢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已知湖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

    8、的表达式为石= 。(1)读出OA的长度l1和O点到钢尺中心距离l2(2)读出OA的长度l1和O点到钢尺中心距离l2(3) (说明:若采用其他方法得出正确结果,同样得分)第二种,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根据器材确定实验原理,写明实验步骤1.(大兴31) 现给你一个量筒,一个烧杯(内盛足量的水),一小块橡皮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一个镊子。请你用所给器材测出这块橡皮泥的密度。(1)实验步骤(2分)(2)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1分)31.(1)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 把橡皮泥捏成碗状,使其漂浮在量筒中的水面上,此时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为V2用摄子把橡皮泥从量筒中取出,并捏成实心的,再放入

    9、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为V3(2)2(东城34)实验桌上有如图27所示的下列器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水的密度用水表示)及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实验步骤:金属块密度(金属)的表达式:34方法一 实验步骤:(3分)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1、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2。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1分)方法二 实验步骤:1、 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

    10、h12、 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的高度h23、 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1分)3(平谷34)有一团很细的金属丝,要测量它的密度和长度。已知这团金属丝粗细均匀,并已测得它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 水。现有一台托盘天平(已调平)、一盒砝码、一个弹簧秤、一个烧杯(金属丝能够放进去)、细线、足量的水。请你从上述所给器材中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能测出这团金属丝的密度和长度的方案。要求:(1)写出所需器材;(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3)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金属丝的密度和长度的表达式。(5分)34.(1)器

    11、材:弹簧称、烧杯、细线、足量的水。(2)步骤: 用细线将金属丝系在弹簧称上,在空气中称重为G1, 让金属丝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称示数为G2。(3)表达式:金= 水L金=(说明其它方法照样给分)二、探究实验题目通常为控制变量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是首先要1、谁是自变量、控制量、因变量2、控制量如何控制3、自变量如何改变,自变量如何测量4、因变量如何测量书写实验步骤时重点把3和4说清楚即可。(正、反比等定量数学关系,自变量要至少改变6次,越-越-要3次,对比实验要2-3次) 第一部分 电学探究1.(06北京37)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

    12、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按电路图将电流表、电压表和六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R3、R4、R5和R6接入电路中并把哲六个电阻的阻值纪录在表格中;闭合开关S,测出R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1的电流,把数据纪录在表格中;断开开关S,把电压表连接在R2两端仿照步骤,测出R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2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仿照步骤分别测出R3、R4、R5和R6两端的电压和相应的电流

    13、,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利用公式P = UI分别计算出R1、R2、R3、R4、R5和R6消耗的电功率,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07北京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小敏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敏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36(1)实验电路图 1分(2)实验步骤:按电路图将六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R3、R4、R5和R6和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1

    14、分闭合开关S,测量R1两端的电压,记录R1的阻值和电压表示数。 1分断开开关S,把电压表连接在R2两端。闭合开关S,测量R2两端的电压,记录R2的阻值和电压表示数。 1分依照步骤,分别测量电阻R3、R4、R5和R6两端的电压,记录R3、R4、R5和R6的阻值和相应的电压表示数。 1分3.(丰台39)小芳同学在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之前,想利用手边的器材验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一关系。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电源一个(电源电压不作为已知、)、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两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芳画出实验电路图,并

    15、写出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39(1)实验电路图正确(1分)(2)实验步骤: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S,读出R1两端的电压值U、电阻箱阻值R2、电流表A1、A2示数 I1、I2,并记录。 (1分)根据公式I=U/R计算出通过R1的电流I1。 (1分)分别调节电阻箱阻值为不同的阻值5次,再分别读出R1两端的电压值,电阻箱阻值、电流表A1、A2示数,计算出通过R1的电流,并记录。 (1分)说明:(1)实验电路图正确 1分(2)多次测量(6次或6次以上) 1分 (3)正确记录数据 1分(4)根据公式I=U/R计算任意一支路电流 1分(5)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也得分。

    16、(6)如用定值电阻代替电阻箱也得分。(7)用其它方法正确同样得分。4.(门头沟37)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两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明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5分)(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 37.(1)电路图 (2)实验步骤:按照电路图将电阻箱甲、乙和电压表、电流表接入电路,调节电阻箱甲、乙使其阻值分别为R1和R2并记录阻值闭合开关S,测量R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示数断开开关S,

    17、把电压表接在R2两端。闭合开关S,测量R2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示数断开开关S,调节电阻箱甲、乙使其阻值分别为R3和R4,并使R3+R4= R1+R2,记录阻值。仿照步骤、分别测出R3和R4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仿照步骤,调节电阻箱甲、乙使其阻值分别为R5和R6,并使R5+R6= R3+R4 = R1+R2,分别测出R5和R6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示数。5(密云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定值电阻器一只。请你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要求画出实验

    18、电路图)(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U1,记录电压表示数U1及电流表示数I1。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U2,记录电压表示数U2和电流表示数I2。(4)按照步骤(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改变四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这四次的电压值U3 、U4 、U5 、 U6及对应的电流值,I3 、I4 、 I5 、I6。(5)整理实验器材6.(大兴32)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支、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电流一定

    19、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阻值成正比”。(1)实验电路图:(1分)(2)实验步骤:(2分)32.(1).(2)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把电压表并在R1的两端,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1、U1。把电压表依次并在R2 、R3R6两端,并分别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根据计算出R1R6的阻值。7.(怀柔35)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小文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和该电阻的阻值成反比”。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文画出实验

    20、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4分)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35(1)实验电路图正确:(1分)(2)实验步骤: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让电阻箱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1,利用公式P1=UI1计算出R1的功率 (1分)断开开关,转动电阻箱的旋钮,让电阻箱的阻值为R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利用公式P2=UI2计算出R2的功率 (1分)仿照步骤使电阻箱的阻值分别为R3、R4、R5、R6,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分别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3、I4、I5、I6,利用公式计算出R3、R4、R5、R6的功率 (1分)

    21、(其他方法正确均可得分)8(平谷33)现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条件的电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5分)(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33.(1)实验电路图:(2)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示数为U1,示数为I1,并记录在表格中。 重复步骤5次使示数学别为U2 U3 U4 U5 U6;示数分别为I2 I3 I4 I5 I6。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9.(海淀35)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

    22、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拆改电流表的接线,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的阻值成反比”。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1)见右图。(2)按照右图连接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并记录R1和I1;断开开关S,在ab之间换接另一电阻R2,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并记录R2和I2;仿照步骤,分别测出R3、R4、R5、R6各自对应的电流I3、I4、I5、I6。

    23、第二部分 力学探究1(崇文34).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底面积已知的平底小试管一个、一小堆细沙子、小勺一个、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水槽的高度大于小试管的高度)、足量的水、天平(带砝码)一个。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液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要求:写出实验步骤:(1)在小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沙子,用天平测量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1(2)使小试管直立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浸入水中的深度h1(3)增加沙子,再测出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2重复(2)测出深度h2。并重复6次。(4)用 分别求出压强p1、p2、p3、p4、p5、p6(5)证明p与 h成正比。2(顺

    24、义36)实验桌上除有如图22所示的器材外,还有天平一台、刻度尺一只、三角板两个和满足实验要求的足量砂粒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的内部压强与水深的关系”。 请根据上述要求写出实验步骤。36实验步骤: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细管的直径D;在平底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砂粒,用天平称出试管和砂粒的总质量m1;将细管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平衡后用直尺测出细管沉入水中的深度h1;记录m1和h1的值。从水中取出试管、增加细管中的砂粒,用天平称出试管和砂粒的总质量m2;再将细管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平衡后用直尺测出细管沉入水中的深度h2记录m2和h2的值。仿照步骤,继续增加细管中的砂粒,用天平分别称出

    25、试管和砂粒的总质量m3、m4、m5、m6。将细管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平衡后用直尺测出细管沉入水中的深度h3、h4、h5、h6. 记录总质量m3、m4、m5、m6和深度h3、h4、h5、h6.的值。3(昌平34)(5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刻度尺,平底试管,大水槽,三角板,细沙,适量的水,小药匙,天平(带砝码),滴管,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小明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明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34(1)在小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沙子,用天平测出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1;(2)将小试管放入装有水的大水槽中,使其直立漂浮在水面

    26、上,测出浸入水中的深度h1;(3)再增加试管中的沙子,测出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2;重复步骤2,测出浸入水中的深度h2;(4)重复实验步骤3,再测出4组数据m3、h3;m4、h4;m5、h5;m6、h6;(5)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平底试管的直径,计算出平底试管的底面积S;用p=F/S,依次算出试管对水的压强p1、p2、p3、p4、p5、p6(朝阳33)小阳为了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他将一个空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并在水平桌面上拉动,如图22所示的装22所示。除了实验装置所显示的器材外,他还找来了足量的水和几个大螺母。图22请你帮他写出主要的实验探究步骤: (

    27、1) (2) (3) 。 分析实验探究步骤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可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在饮料瓶中装入体积为1/4的水,拧紧瓶盖,按图22所示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饮料瓶在桌面做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2)在饮料瓶中装入体积为1/2的水,拧紧瓶盖,按图22所示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饮料瓶在桌面做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3)在饮料瓶中装满水,拧紧瓶盖,按图22所示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饮料瓶在桌面做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因为F3F2F1,所以,当接触面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注:学生写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正确,同样给分(燕山)42如图24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请你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结论。42(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地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地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 (3)若F1F2,则木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铁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则两物块下表面粗糙程度相同。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中考实验专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