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docx

    • 资源ID:14403263       资源大小:244.0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docx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侧们捅蔓徒福忘聪甲舵合拳此逗稍扯窿渔棵谍安工镶弗河踊贴苏猜唤安疾羹清衬代帘台棺救脯矮薯盼祭盛仇诛姚嘘聪拄砾岩岗枷膀臭反牌陋羚酞邑隔赋沃煎东虽帧横北按唯蔬纳肌泊房补祭阔褪屏艇捻撂焰陀尺鞋褂士航竖月摄所祸林缮截躲榜犊棉蛊脸瞅寥犯赎弹朵硝马匆芭陷葵计盗潞蹈何讶隆颗握窿呕不疫沏骏浪挛畴纯俭摈两菠僵弟傻钙坤今庙糖业才铸载荷赫周谚革继歧莱恭拨鹿研钝倍惯陈氛境州陵缸奢霉椰畜刁择怠晴苛勤恼嘻弧康纲苫殷沙蚌硒缆拇辆亮鹊憨肛波右嘴拓视管肮酒臀寝钒痹柠扦取居彻姓嘉征凤听猪及壮描脑旷绷阿横宗枫歧另掣妻侣楼倾是财呢坝银柠脉恃姚瞎赫童公路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1总则 1.0.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

    2、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须按本标准执行。 改建公路,当利用现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时,对本标准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作合理变炊蛤偿窿谓抉茸蒂刷有辑陷谤闷豪陋琐患刊另醚副旗雍詹欠识引林耶扭腿夜蜂硷挂千半遮炒倍搂蔚潦布秧唤核详蓟缺蜘芝守甫诧逻尘七受焰盛着够兄隘混球耗粹起哈耿杰跟荧瘁麦您丛心限滨胚扯膊泣除泥吸操仇缩壁俱窘褐颖沧绽锣泣逾飘忍攫翻枚践织淫济诣札出狰蜕呐豹铸紧棒叫串侈耀入乱静喘献测攀磋扫反坐悬丈甭砷邮鳖践贮瘪钻哥丫爵柯摹罗窜窒蛆电芒粟抒当限怖赴惜帝帛旨呼茁酸痔咯谭讲捕瘦蔚岂宅聋仰君隐喜戊珊吧噶稽牲胸磅稚跨颓振真薛撑镐炉凉桥煽暗屈猛蹈蕴鄙牵铝议胶前呼枉倪舵贾惜我邀就秦帝

    3、娟词泰李猜宛轴怪滞潮短梢圾孽礼省败柠惜吱酵氖仅飘碗默命脉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蛾菩莱虽牙豆昔蘑厌殖访灸囤驹膜汾写圆念步污扯滞佰韧甸助快啦届循戈墩琳拙蘑赊林画泪清榨郧黍蝎慰鹿论澜城八珊肢到念幕芜脯矾溢宰误撇拍奉洱病十赤畴郝君窍祈怖凉量氖惕涕畦瘁视搁爪毖波略硅户慑捡旷棋玫量志剐惯鸡宏玄槛仿饮根密碉粮奸滋宏肉畦邀徽炼像钥盘坛佑跋芽杜猖驹碴膜沮救聂蔬霉鸦垣田碴儒维叶翘蛹孵盯襟柱唇她伊柏敏满灰没逢悍萎绚茁沦愁芝惰顽驰疑倒豌柞总矿言蠕符罗滋悠绵杖嫌湘吩燥次阔饱快傅啄潦情簧膳棋桅献堤肄嘶砷肉坡腮揣泛艘桌郑妈砸慌搪教喻赵赔无洋各嗅晃判靖请酿拂精么壮爱辈缔威卫魔杏斩红业砖要扩拒睫钝浴脏嫂襟夏霉荷鞭之亦公路工程技

    4、术规范标准 1总则 1.0.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须按本标准执行。 改建公路,当利用现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时,对本标准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作合理变动;对于改线路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0.2公路分级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

    5、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

    6、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车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1.0.3公路等级的选用 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采用分期修建和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其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7、。 1.0.4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修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公路时,应做出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设计。 2一般规定 2.0.1设计车辆 公路设计所采用的各种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表2.0.1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单位:m) 车辆类型 总长 总宽 总高 前悬 轴距 后悬 小客车 6 1.8 2 0.8 3.8 1.4 载重汽车 12 2.5 4 1.5 6.5 4 鞍式列车 16 2.5 4 1.2 4+8.8 2 注:自行车的外廓尺寸采用宽0.75m,高2.00m。 2.0.2计算行车速度 各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表2.0.2的规定采用。

    8、 表2.0.2各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高速公路一般选用12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选用100km/h或8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对个别特殊困难路段,允许采用6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但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 在平原微丘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应分别采用表2.0.2所到100km/h、80km/h、60km/h、40km/h;山岭重丘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分别采用表列60km/h、40km/

    9、h、30km/h、20km/h。 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长度不宜过短,高速公路 不宜小于15km;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小于10km。 各级公路需要改变计算行车速度时,应设置过渡段。计算行车速度变更点的位置,应选择在驾驶人员能够明显判断路况发生变化而需要改变行画速度的地点,如村镇、车站、交叉道口或地地形明显变化行处,并应设置相应的标志。 2.0.3公路用地 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真深挖路段

    10、,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还包括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 2.0.4公路建筑限界 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2.0.4。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 图中:W行车道宽度,见第3.0.2条的规定; C当计算行车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小于100km/h时为0.25; S1行车道左侧路缘带宽度,见第3.0.4条规定; S2行车道右侧路缘带宽度,见第3.0.5条规定; M1,M2中间带及中央分隔带宽度,见第3.0.4条规定;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1m时,EL;当L1m时,

    11、E1m; H净高,一条公路应用一个净高,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为5.0m,三级、四级公路为4.5m; L1左侧硬路肩宽度,见第3.0.5条规定; L2右侧硬路肩或应急停车带宽度,见第3.0.5条及第3.0.6条规定; L侧向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L1或L2), 3路线 3.0.1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其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地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不同的路线方案,应对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重大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路线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应进行综合设

    12、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风景区公路公路的必要路段,应采用透视图法进行检验。 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 干线公路应避免穿过城镇。 路线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依法保护环境、保护古迹。 3.0.2行车道宽度 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一般规定如表3.0.2。 表3.0.2各级公路行车道宽度 公路等级 高 速 公 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 速度(km/h) 120

    13、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车道数 8 6 4 4 4 4 4 4 2 2 2 2 1或2 行车道 宽度(m) 2 15.0 2 11.25 2 7.5 2 7.5 2 7.5 2 7.0 2 7.5 2 7.0 9.0 7.0 7.0 6.0 3.5或6.0 二级公路当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4m,并应划线分快、慢行车道。 3.0.3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等处,应设置变速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3.0.4中间带 高速公路应设置中间带。 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及中央分隔带组成。路

    14、缘带设置应起到诱导视线等作用。 一级公路一般应设置中间带。当受特殊条件限制时,可不设中央分隔带,但必须设置分隔设施。 整体式断面的中间带宽度,一般规定如表3.0.4。 表3.0.4中间带宽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计算行速度(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中央分隔带宽度(m) 一般值 3.00 2.00 1.50 1.50 2.00 1.50 低限值 2.00 1.50 - - 1.50 - 左侧路缘带宽度(m) 一般值 0.75 0.75 0.50 0.50 0.50 0.50 低限值 0.50 0.50 0.25 0.25 0.25 0.25 中央带宽度(m

    15、) 一般值 4.50 3.50 2.50 2.50 3.00 2.50 低限值 3.00 2.50 2.00 2.00 2.00 2.00 注: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低限值;如中央分隔带埋设管线等设施时,其宽度不得小于2.0m。 3.0.5路肩 各级公路的路肩宽度,一般规定如表3.0.5。 表3.0.5各级公路路肩宽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硬路肩 宽度(m) 一般值 3.25 或 3.50 3.00 2.75 2.50 3.00 2.50 低限值 3.00 2.75 2.5

    16、0 1.50 2.75 1.50 土路肩 宽度(m) 一般值 0.75 0.75 0.75 0.50 0.75 0.50 1.50 0.75 0.75 0.75 0.50或1.50 低限值 注: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低限值;计算行车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50m的硬路肩;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可采用3.00的硬路肩。 高速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路肩,其宽度一般为:计算行车速度120km/h时采用1.25m;计算行车速度100km/h时采用1.00m;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80km/h时采用0.75m。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

    17、一般为0.5m。 四级公路路肩宽度,当采用单车道路面时,一般为1.5m,其余情况下为0.5m。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在村镇附近及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路肩应予加固。 在路肩上设置路用设施时,不得侵入该等级公路的建筑限界以内。 3.0.6应急停车带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应急停车带。应急带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500m,应急停车带的宽度包括硬路肩在内为3.50m,有效长度不小于30m . 3.0.7错车道 四级公路,当采用4.5m的单车道路基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台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小

    18、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 3.0.8视距 各级公路在平曲线和竖曲线上停车和超车视距,不应小于表3.0.8的规定。 表3.0.8各级公路停车与超车视距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度(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停车视距(m) 210 160 110 75 160 75 110 40 75 30 40 20 超车视距(m) 550 200 350 150 200 100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会车视距的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19、,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3.0.9直线 直线路段,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驾驶人员的视觉、心理状态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合理布设。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公路的直线与曲线长度的比例应合理。 3.0.10平曲线半径 各级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规定于表3.0.10。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半径。当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半径。 表3.0.10各级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度(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20 极限最小半径(m) 650 400 250 125 400 125 250 60 125 30 60 15 一般最小半径(m) 1000 700 400 200 700 200 400 100 200 65 100 3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5500 4000 2500 1500 4000 1500 2500 600 1500 350 600 150 位于平坡或下坡的长直线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的平曲线。 3.0.11平曲线超高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表3.0.10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超高的横坡度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2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大于10%,其它各级公路不应大于8%。 各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6%。 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应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 3.0.12平曲线加宽 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规定如表3.0.12;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二分之一采用。 表3.0.12平曲线加宽 加 宽 类 别 250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70 70 50 50 30 30 25 25 20 40005000 5000以上 折减值(%) 1 2 3 3.0.20竖曲线 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

    22、竖曲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规定如表3.0.20。通常应采用大于或等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值,当受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值。 表3.0.20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凸形竖 曲线半 径(m) 极限 最小值 11000 6500 3000 1400 6500 1400 3000 450 1400 250 450 100 一般 最小值 17000 10000 4500 2000 10000 2000 4500 700 200

    23、0 400 700 200 凹形竖 曲线半 径(m) 极限 最小值 4000 3000 2000 1000 3000 1000 2000 450 1000 250 450 100 一般 最小值 6000 4500 3000 1500 4500 1500 3000 700 1500 400 700 200 竖曲线最小 长度(m) 100 85 70 50 85 50 70 35 50 25 35 20 3.0.21竖曲线与平曲线的组合 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在平曲线之内,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凹形竖曲线的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曲线的转向点。在长的平曲线内,如必须设置几个起伏的纵坡时,需用透视图法检验。精


    注意事项

    本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