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docx

    • 资源ID:14391945       资源大小:19.0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docx

    1、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年级八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复备教师课题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型新授课时1教材及课标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的散文,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五单元新选的一篇游记散文,这是一篇别具一格游记,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对古城丽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行描绘,构思新颖,视觉独特。表现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也有接触过游记,比如小石潭记,但是并没有重点介绍游记这一内容,可以通过这一单元详细的讲解使学

    2、生们更好的了解游记,学写游记。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二、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发挥想象,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她的魅力所在。难点会作者化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活动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1 课时)教 学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或复备建议)教师活动预设

    3、学生活动一导入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家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我们就来赏读这篇佳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吧!二、基础介绍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编过科幻世界。代表作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2016年,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

    4、行胜地。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三、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2文章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怎样

    5、体现的?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四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着重介绍了丽江的什么景观。作者主要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1文中的这

    6、一滴水在形体上有哪些变化?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身份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河流源头以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先是玉龙雪山顶上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向丽江却跌落到落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是怎样介绍四方街的?四方街应是丽江最核心最美丽的景观,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在文中对它作了三处介绍。一是在文中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而扬名天下。二是在文中第10自然段,作者化成水滴乘水车升高遥

    7、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在文中第13、14自然段具体而详细地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4文章的第8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过渡段。领起下文,同时与上文第4自然段相呼应,突出四方街的重要,是一滴水旅行的重要地方。5第1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着重介绍了东巴文“水”这个字?(1)作者是化身为一滴水游丽江的,这里介绍“水”这个字,自然合拍。(2)从“水”这个字说明了当地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6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安排时间这一条线索的?既有大的时间概念:从古代到现在;又有具体的时间观:从白天到黄昏,

    8、再到第二天黎明时分。7作者为什么要让自己化作一滴水去经过(游览)丽江?因为丽江既是当地城市名称,也是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在丽江中流淌,可穿越历史,纵贯疆域,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丽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城市建筑,人物风情,等等。且构思新奇、视角独特,既能让人易于接受,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8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这种写法,以其他的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某个地方。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给读者以清新优美的艺术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

    9、丽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五、写作特色1以时间和行踪交叉为序,安排全文的内容,这符合游记散文的行文特色。2语言优美,融情于景。作者在文中写景不乏优美语句,又饱含情感。如第10自然段写景句“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看见了,”运用排比修辞,多方面介绍四方街的远景,表达了心中的向往之情。再如第14自然段“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运用了比喻,对远方来客进行真诚的赞颂。3构思新颖,视角独特。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令人耳目一新。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身世来源丽江地貌,历史耐心等待终

    10、如愿游四方街水车上眺望:穿行街道:人文风情黄昏夜景走进丽江,跃入金沙江城市美丽视角独特情感炽热学生认真倾听学生介绍作者以及云南的相关资料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同桌之间商量回答问题学生体会并总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了解作家以及丽江的相关资料,有助于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初步理解课文,培养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浏览课文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的一滴水。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游览四方街。第三部分(16):写“我”奔向金沙江,作为一滴水,完成了游历丽江的行程。古代现代白天黄昏黎明教学反思学本课后,再联系前面几课类似的游记散文教学,我有了如下一点心得和反思: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注意事项

    本文(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