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资料.docx

    • 资源ID:14390202       资源大小:22.3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资料.docx

    1、最新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资料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第一节 磁共振检查的准备【检查前准备】1、 认真核对磁共振成像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2、 确认患者没有禁忌症,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3、 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4、 告知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不得随意运动,若有不便可通过话筒与工作人员联系。5、 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应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磁共振检查室。6、 急症、危重症患者

    2、,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器械准备】1、 磁共振机,根据检查部位的需要选用相应的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2、 磁共振对比剂,在必要时使用。【禁忌症】各部位检查禁忌症基本相同,因此禁忌症不在个别部位的扫描规范中叙述。1、 装有心电起搏器者。2、 使用带金属的各种用具而不能去除者。3、 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的临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入物。4、 早期妊娠(3个月内)应避免磁共振扫描。第二节 颅脑磁共振检查一、 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颅脑外伤(尤其适用CT检查阴性者)。2、 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3、 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4、 颅内压增高、脑积水、

    3、脑萎缩等。5、 颅内感染。6、 脑白质病。7、 颅骨的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3) 成像序列:SE序列

    4、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DWI,矢状面的T1WI,颅脑外伤患者加做T2 Flair序列。4) 扫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扫描野。5) 成像层厚:5-10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 -5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二、 鞍区磁共振检查技术

    5、【适应症】1、 鞍区肿瘤。2、 鞍区血管性疾病。3、 颅脑外伤累及鞍区。4、 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5、 鞍区肿瘤术后复查。6、 鞍区感染。7、 鞍区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即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

    6、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3) 成像序列: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和T2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需要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设定放大扫描FOV,根据垂体大小及扫描范围设定采集范围。5) 成像层厚:2-5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 -2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

    7、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3) 垂体也可行动态扫描:单次采集时间20-30s,动态采集10次。在第一次数据采集后,立即注射对比剂,同时连续成像9次,用冠状面扫描。三、 脑桥小脑三角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脑桥小脑三角肿瘤。2、 脑桥小脑三角区肿瘤样病变。3、 颅脑外伤累及脑桥小脑三角。4、 脑桥、小脑先天性发育异常。5、 脑桥小脑三角肿瘤术后复查。6、 内听道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

    8、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脑桥小脑三角区。3) 成像序列: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矢状面T1WI、横断面T1WI和T2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需要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20-25cm。5) 成像层厚:2-5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 -50%。7) 矩阵:128256。2

    9、、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四、 颅脑弥散成像检查技术【适应症】1、 脑干部位病变。2、 脑梗死。3、 脑出血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

    10、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3) 成像序列:SE DWI序列,常规横断面扫描。4) 扫描野(FOV):20-25cm。5) 成像层厚:5-10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 -50%。7) 矩阵:128256。五、 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技术【适应症】1、 脑血管性病变。2、 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 脑血管性病变术后或治疗后随访。4、

    11、 筛选可疑又不能行DSA检查的脑血管性病变。5、 颅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以脑Willis环或病灶为中心。3) 成像序列

    12、:扫描区域近端或远端设置预饱和带分别获得静脉像和动脉像,如要成动脉像需要在远端加预饱和带。采用2D或3D相位对比法(PC)和3D TOF(时间飞越法)。4) 扫描野(FOV):20-25cm。5) 成像层厚:1-2mm。6) 成像间距:无间隔。7) 矩阵:256256。2、 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用MIP法或Surface法,多视角重建。第三节 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一、 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眼眶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内的各种肿瘤。2、 眼肌疾病,如眼格氏病。3、 血管性疾病,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4、 外伤。5、 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6、 眶内炎症

    13、,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瞩患者检查中双眼平视前方或闭眼,使眼球保持不动。(2) 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睑至眶尖。3) 成

    14、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如脂肪抑制技术等。4) 扫描野(FOV):18-25cm,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野。5) 成像层厚:2-5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

    15、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二、 鼻及鼻旁窦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2、 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3、 鼻窦肿瘤、囊肿、鼻窦炎症、息肉及粘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瞩患者检查中避免吞咽动作。(2) 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

    16、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平面至上牙槽平面,前后从上额窦前壁至鼻咽腔后部。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18-25cm。5) 成像层厚:3-5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

    17、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三、 耳、颞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听神经瘤,尤其是局限于内听道内的小肿瘤。2、 颈静脉球瘤。3、 耳、颞骨部同时累及颅底和颅内的病变。4、 乳突胆脂瘤。5、 耳部和颞部其它良恶性肿瘤。6、 颞骨骨折及中耳炎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

    18、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双侧的颞骨部。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如内耳膜迷路成像,一般采用长T2WI序列或3DSISS序列。血管神经交叉压迫选用3D TOF序列。4) 扫描野(FOV):20-25cm。5) 成像层厚:2-5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矩阵:128256。

    19、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四、 颞颌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颞颌关节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选用7-8

    20、mm的颞颌关节表面线圈一对,一次固定,左右对比成像。体位同颅脑磁共振扫描技术。将环形颞颌关节线圈中心对准外耳孔前1-2mm处之颞颌关节,线圈尽量贴近关节。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双侧的颞颌关节。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如矢状面单层多时相动脉成像。4) 扫描野(FOV):18-

    21、20cm。5) 成像层厚:2-4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矩阵:256256。五、 鼻咽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脊索瘤等。4、 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5、 鼻窦肿瘤、囊肿、鼻窦炎症、息肉及粘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

    22、,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包括第1-2颈椎至蝶窦。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矢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18-23cm。5) 成像层厚:3-5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

    23、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六、 喉及甲状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各种良恶性肿瘤。2、 囊肿性病变。3、 淋巴结肿大。4、 甲状腺肿大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瞩患者扫描过程中避免吞咽动作。(2) 成像中心:甲状软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

    24、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包括整个甲状腺及喉部。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矢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15-25cm。可根据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扫描野。5) 成像层厚:3-8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

    25、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七、 面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面部各种良恶性肿瘤。2、 面部各种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 面部肉芽肿性病变。4、 面部淋巴结肿大。【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

    26、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根据病变位置而定。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20-25cm。可根据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扫描野。5) 成像层厚:3-5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

    27、,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八、 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颈部良恶性肿瘤,包括咽旁、颈动脉间隙等部位的肿瘤。2、 颈部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 颈部的囊肿性病变。4、 颈部的肉芽肿性病变。5、 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位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

    28、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 成像中心:甲状软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根据病变位置而定。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20-25cm。可根据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扫描野。5) 成像层厚:3-8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7

    29、)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第四节 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受设备性能限制,暂不做相关检查第五节 腹部磁共振检查一、 肝脏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症】1、 肝脏良恶性肿瘤(如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等)。2、 赶着和囊肿性病变(如多囊肝、肝包虫病等)。3、 肝脓肿、肝结核和其它肝炎性肉芽肿等。4、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各

    30、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肝炎后、血吸虫性、酒精性等肝硬化)。5、 Budd-Chiari综合征。【】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 检查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或胸前。(2) 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 扫描方法:1) 定位成像:同时做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2) 成像范围:从膈顶到肝下缘。3) 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

    31、T1WI、T2WI及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4) 扫描野(FOV):30-40cm。可根据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扫描野。5) 成像层厚:3-8mm。6)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7) 矩阵:128256。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部分病例可可根据需要增强后延迟扫描,延迟时间通常为5-30分钟。(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部分病例可可根据需要增强后延迟扫描,延迟时间通常为5-30分钟。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