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十单元总复习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14388084       资源大小:71.3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十单元总复习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docx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十单元总复习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第十单元 总复习第1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万以内加、减法的复习。难 点: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回顾本学期的知识要点: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就把一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可借助课本目录

    2、)2.导入: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四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板书:万以内的的加法和减法。二、系统整理知识点1.系统整理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试做。175+162=310-207=259+148=说一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多种回答:口算。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2)学生完成并反馈:评议并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数位没对齐,没有进位或退位,横式没有写结果等。)2.整理加减法的验算方法。(1)刚才有的同学做错了,为什么没有发现呢?(没有验算)(2)回忆: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一道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3、再加一次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3)说明:验算时,我们只需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即可。3.练一练。985-423=325+464=806-774=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题(3)题。(1)理解题意:可画图帮助理解。(2)板演齐练。(3)反馈、评价。三、巩固拓展1.教材第112页第5题。(1)比一比,哪些同学最棒?分组练习。(2)反馈、评价:对表现优异的组予以鼓励。2.教材第114页第18题,填上合适的数字。(1)试填。(2)反馈:说说填写每个数字的想法。(3)评价:适时予以鼓励。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进行万

    4、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教学反思】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先立足于通过做题来回忆整理知识,对出现的三种情况的问题提示学生纠错,抓住了难点。对于计算方法、验算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几个重要知识点要复习到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第2课时 乘法 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对倍概念的理解,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倍”的相关问题。难 点: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关于

    5、倍的认识和多位数乘一位数,本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复习。2.出示学习要求: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过哪些内容?你认为哪些内容较难?易出错?你还有什么问题?3.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翻开书看一看,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把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1.这两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情况?下面是老师整理的与你们整理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1)大括号形式。(2)知识树形式。(3)文字叙述。2.查漏补缺,突破难点。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较难?你容易出错误。(连续进位乘法比较难;进位的数老忘加;有时忘写等式后面的数;对倍的实际问题有时理解不清楚。)三、巩固拓

    6、展1.基本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3( )22 4( )37( )211 ( )538(2)教材第110页第1题(4)、(5)题。填写。说算理。集体订正。(3)教材第112页第6题。独立完成。反馈订正。(4)教材第112页第7题。独立完成。你是怎样估算的?2.提高练习。(1)教材第112页第8题。试做。说说列式的理由。(2)教材第112页第9题。独立完成。反馈订正。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大胆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

    7、的学习能力、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为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四边形有关知识、计算图形周长;2.2.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 点:对计量单位有系统的认识,熟记周长公式并会应用。难 点:能利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整理和梳理1.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1)分一分。(出示一组图形,见教材第79页例1)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能说说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吗?(2)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

    8、长怎样计算,你还记得吗?板书: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二、基本练习1.教材第110页第2题。(1)尝试求出两幅组合图形的周长。(2)评价学生作业。(3)反馈算理。三、综合练习教材第113页第11、12、16题。1.尝试完成。2.反馈评价作业。3.说说思路。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第4课时 时、分、秒和测量【教学内容】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时间单位时、分、秒,能进行简单换算;进一步认识毫米、分米、米、千米,能进行长度

    9、单位间的换算。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吨,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 点:对计量单位有系统的认识。难 点:能进行计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整理和梳理1复习计量单位。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整理:(1)时间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质量单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请比一比,说说三种计量单位进率之间有什么不同?二、基本练习1.教材第109页第1题(1)、(2)题。独立完成,集体判断反馈。2.教材第111页第1、2题。(1)独立填写。(

    10、2)集体反馈。3.教材第111页第3、4题。(1)尝试完成。(2)评价作业。三、综合练习教材第113页第13题。1.尝试完成。2.反馈评价作业。3.说说思路。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知识间的关系掌握更加清晰,对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第5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教学内容】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较熟练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通过

    11、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集合图形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 点: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难 点: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如何运用集合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梳理,构建知识网络1.教师:这节课我们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2.教师:请同学们先快速看看教材第89103页的内容,边看边回忆,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教师: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1.基本练习。看图说一说下面的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

    12、1)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第一个强调“平均分”。(2)说说第二个分数18各部分的名称,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3)说说第三个分数45的意义。 2.比较大小。 1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小结方法)3.简单分数加减法。教材第112页第10题:说一说计算这些加减法要注意什么?4.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材第114页第15题。三、复习集合1.三(1)班跳绳比赛名单:小明、小红、小华、小亮、小平、小军、小兰。踢毽比赛名单:王兵、小红、小欢、小平、小兰、罗亮。填写后说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2.三(1)班有40人,有25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3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多少人语、数兴趣小组都参加?四、拓展练习1.教材第110页第3题。(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2.教材第113页第13题。(1)独立填写。(2)说说理由。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共享?【教学反思】通过对分数的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通过对各个知识的复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拓展练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有新的层次的提升,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十单元总复习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