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项目建议书.docx

    • 资源ID:14382222       资源大小:44.33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项目建议书.docx

    1、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项目建议书 沈阳市野生动植物标本馆 项目建议书 附表:总投资估算表附图: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1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建单位1.1.1项目名称沈阳市野生动植物标本室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沈阳市林业局法人代表:赵奎礼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28-1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沈阳林业局在陆地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主体作用。沈阳市林业局由沈阳市森林防火指挥控制中心、市林业局机关、局直属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等部门组成。1.1.3项目建设性质扩建1.1.4可研编制依据(1)国家发

    2、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编写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3)承建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本项目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28-1,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附属用房(食堂和车库)现状接层。1.2.2建设规模本项目在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附属用房现状楼体增接一层,接层部分建筑面积为666平方米。1.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单 位数 量备注一建设规模1规划建设用地m2100002建筑物占地面积m216893总建筑面积m289213.1原有建筑面积m282553.2接层部分建筑面积m26664容积率 0.89 5建筑密度%16.89

    3、6绿地率%30二建设期月8三项目总投资万元230资金构成万元申请市财力投资万元230自筹万元1.3研究工作的范围(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使用功能与建设规模(3)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4项目进度计划本项目拟在8个月内建设完成。其中:项目建议书编制及项目立项审批 2010年11-12月施工图设计 2011年01月土建施工 2011年03月-2011年04月室内装修 2011年05月-2011年06月工程验收 2011年07月1.5结论与建议1.5.1结论根据沈阳市林业局工作现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增建标本室,将切实解决林业局业务用房功能不全的实际问题,加强和规

    4、范业务用房建设,提高技术管理能力,提高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能力,促进科普教育的发展,便于学术交流,同时为我市制定林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本项目根据实际功能需求,按照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功能适用的原则建设,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合理,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1.5.2建议建议项目立项后,项目承建单位应尽快落实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抓紧落实资金,做好项目设计工作,使之早日完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林业局院内,施工作业区狭小,应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林业局正常工作的影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理由沈阳市

    5、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255平方米。由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及其附属用房(食堂、车库)组成。其中附属用房1286平方米(食堂、车库),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6969平方米,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于2008年7月开工建设,2009年10月工程完工。为满足生态林业理论基础研究、为制定林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进行科普教育的需要,需要一定规模的标本室,而原建筑目前仅有约150平方米的野生动物标本室,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为尽快解决林业局标本室规模严重不足的矛盾,特提出本项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开展生态林

    6、业理论基础研究的需要 林业标本室的建立,可以为生态林业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为基础用系统工程理论优化林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集约经营,立体开发,综合利用,以短养长达到多层次、高效率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并用控制论理论调控其生态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多种效能,实现永续利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生态经济型林业。2.2.2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需要 通过标本室的建立,林业科谱工作的深入开展,可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社会意识,崇尚自然、关爱生命、关注森林,进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2.2.3开展

    7、学术交流的需要 建设林业标本室,通过有形的标本,可以研究野生动植物的物种特性和发展演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林业学术交流活动。对提高我市林业新物种的引进、优化树种、科学全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起到促进作用。2.2.4指导林业发展为我市制定林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根据林业标本的科学分析和环境对动植的影响的数据分析与研究,可以客观公正地制定发展我市林业的相关政策,为我市林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2.5科谱教育的需要 林业科普教育是提高人们生态环保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普教育不仅使人们获得生活及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培养的对象包括青少

    8、年学生、农民、国家公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城市居民。我市林业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不断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林业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加剧退化、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的面积减少、水体及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以上每一个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都是一个对群众进行科学教普的好课题。它可以使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逐渐觉醒,从而将保护生存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标本室的建立,我市可以开展以林业科普工作,附经下主要形式: (1)科普宣传:如展览、讲座、广播电视、科普网站、

    9、编印宣传资料以及科普画廊、科普橱窗、黑板报等。(2)科技培训:如长短、内容、对象不同的各类培训班。 (3)科技服务:如提供有关信息、进行现场指导、协助引进技术,以及技术用品、物资服务。(4)科技示范:如科技示范户、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5)科技活动:如竞赛、科技周、科普日、青少年科技活动等。3使用功能与建设规模3.1功能要求沈阳市林业局负责起草全市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法规、规章草案;拟定全市林业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果树发展、封山育林工作;指导林(果)业种苗培育、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指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

    10、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建设一定规模的标本室和科普室是进一步完善林业局的办公职能的基本保障。3.2规模确定为满足建设单位的实际使用需求,标本室及科普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按使用系数53%考虑,则建筑面积应达到660平方米。业务用房汇总序号用房种类使用面积m21植物(树木)标本室752植物标本制作室243昆虫标本室664昆虫标本制作室295野生动物标本室676科普室90合计3513.3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在附属用房(食堂、车库)上接建一层,总建筑面积666平方米。4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4.1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28-1,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附属用房(食堂和车库)现状接层。详见区域位置

    11、图。4.2建设条件该场区地处蒲河新城道义开发区,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能够满足项目的建设及使用要求。4.2.1给排水水源由附属用房(食堂和车库)给水管网直接提供。生活污水汇入附属用房排水管网后,排入室外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排水管网。4.2.2冷、热媒采用原附属用房冬季采暖热媒及夏季所需冷媒方式供给。4.2.3供电由现变电所提供。4.2.4建筑物现状条件沈阳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附属用房(食堂、车库)建筑面积1286平方米,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于2008年7月开工建设,2009年10月工程完工。沈阳市林业局已委托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附属用房进行了阶层鉴定

    12、,经现场勘察、检测并对测试结果分析,给出检测、鉴定结论如下:(1)经调查,该附属用房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皆按设计功能条件使用,各种质量控制资料齐全,所用各种材料性能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2)经现场勘察,从该工程上部结构构件的反应看,其地基基础未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对基础开挖后的实测结果表明其截面尺寸和埋深与施工图纸相符,整体结构布置与施工图纸相符,主体结构无结构性开裂、变形和损伤,工作状态良好。(3)对该工程框架梁、柱和板现龄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均达到设计强度等级。(4)对拟增一层后,现有上部结构的承载力、地基和基础的承载力等进行了验算,除一层和二层的A4轴柱和C4轴柱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外

    13、,其他验算结果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5建筑方案选择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根据建设单位的使用功能要求,依据现行法律、规范、规定,结合现有建筑现状开展规划建筑布局与设计。(1)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设置足够面积和数量的标本室和科普室。 (2)按照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功能适用的原则。5.2建筑方案5.2.1建筑特征与结构 原有建筑为现代风格样式,富有时代感、现代感。整幢建筑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接层立面处理,遵照原有建筑外形,保持原建筑风格不变。5.2.2平面功能布置 在附属用房上增接一层,其建筑布局、主体结构材料等均同二层。功能用房主要包括植物(树木)标本室、昆虫标本

    14、室、野生动物标本室及相应的制作室,科普室。5.2.3剖面设计及其交通组织(1)层高三层层高为3.9米,建筑物总高度12.6米。(2)交通组织增设一部封闭楼梯,一部钢梯,设连廊与主楼相连。5.2.4构造作法(1)地面大厅、走廊、楼梯均为花岗岩地面,卫生间为防滑地砖,其余为普通复合地板或地砖。(2)墙体与墙面外墙采用小型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GRC轻质隔墙板。内墙面刮大白,卫生间贴瓷砖。(3)顶棚采用轻钢龙骨、矿棉板吊顶。(4)屋面屋面保温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采用JZF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双道防水。(5)外墙饰面外墙面采用与原建筑同样材质、颜色的涂料。(6

    15、)门窗与主楼连接门采用不锈钢玻璃门,其他内门采用木门,窗采用原建筑采用的断桥铝合金窗。5.3结构设计5.3.1主要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S00112001)(2008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以及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5.3.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0=0.55 kN/ 基本雪压:S0=0.50 kN/ 标准冻土深度:1.2

    16、0m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础地震加速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5.3.3设计要求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等级为三级5.3.4荷载基本风压 0.55KN/m2基本雪压 0.5KN/m2不上人层面 0.5KN/m2标本室 2.0KN/m2走廊、门厅、卫生间 2.5KN/m25.3.5结构形式原结构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拟增一层后,对上部结构的承载力、地基和基础的承载力进行验算,除一层和二层的A4轴柱和C4轴柱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外,其他验算结果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仅需对A4轴柱和C4轴柱进行加大断面加固

    17、处理,采用比原设计高一标号混凝土,结构胶植入钢筋处理。5.6给排水5.6.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2)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6.2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本项目仅在动

    18、物标本制作室和昆虫标本制作室,从二层相应位置接入给水、排水管线。给水管采用GS-SP-T-EP内、外涂环氧复合钢管,管件或沟槽卡箍连接。工作压力:1.6MPa。排水管采用柔性连接离心排水铸铁管,吊顶内排水管道采用橡塑管壳进行防结露隔热,厚度为10mm。5.7通风、空调5.7.1 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2)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1477-2006)5.7.2设计范围本工程设

    19、计内容包括采暖通风、空调设计,防排烟设计。5.7.3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1.4oC;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5.4oC; 夏季空调计算日均温度 27.2oC;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9m/s;主导风向 S; 大气压力 100.07Pa;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22oC;冬季室外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64.0%;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2oC;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1m/s; 主导风向 N; 大气压力 102.08kPa;(2)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标准m 3/h.人噪声准dB(A)温度0C相对湿度%温度0C相对湿度%办公

    20、室2650-6520403040标本室2650-6520403040门厅、走道2665164540卫生间16(3)主要设计指标建筑面积M2冷负荷 kW冷指标 W/m2热负荷kW热指标W/m2夏 季冬 季夏 季冬 季6666710034505.7.4制冷、供热设计制冷、供热均采用原建筑冷、热源。夏季制冷选用二台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冬季供热由夏季水源热泵机组单台套运行,供水温度为50oC热水,回水温度45oC。采用风机盘管系统。5.7.5自控设计 采用原建筑设计的自控系统。5.7.6管材及保温设计要求(1)所有空调风管均采用轻质A级不燃直接风管制作,所有通风、排烟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其厚度按风管

    21、制作统一规定执行。冷、热水管材:均采用内、外涂环氧复合管。本工程所有风口均采用铝合金风口。(2)本工程中的空调热水管、冷水管、冷热水共用管、凝结水管均保温,保温材料采用橡塑管壳。保温厚度为:管径小于DN50的为20mm,管径大于DN50的为30mm,异形管件要用异形管壳保温。5.8电气5.8.1设计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5)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95)火灾自动报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建筑物防

    22、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5.8.2设计范围(1)变、配电系统;(2)电力配电系统;(3)照明配电系统;(4)防雷接地系统;(5)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见消防);(6)弱电系统。5.8.3变、配电系统(1)负荷性质本工程为三级供电负荷。(2)供电电源原建筑设计用电负荷为600KVA,接层后新增负荷25KVA,变电所实际设有1台400KVA及1台350KVA变压器,所以原设计满足使用要求。5.8.4电力配电系统(1)低压配电系统为AC0.38/0.22V,接地型式

    23、采用TN-S系统。(2)配电回路具有短路保护及过载保护功能,电子设备电源设过电压保护功能。(3)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转换。(4)电力配电箱主断路器采用分励脱扣器,由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切断非消防电源。(5)线路敷设所有普通电力设备均采用WDZ-BYJ(F)、WDZ-YJ(F)E型低烟无卤铜芯导线、电缆,穿热浸镀锌钢管敷设;所有消防设备均采用WDZN-BYJ(F)、WDZN-YJ(F)E型低烟无卤耐火铜芯导线、电缆,穿热浸镀锌钢管敷设。 5.8.6照明配电系统(1)主要用房的照度标准及光源类型:制作室:0.75m水平面 300Lx,UGR/19,Ra/80三基色荧光灯标本室:0.75m水

    24、平面 300Lx,UGR/19,Ra/80三基色荧光灯(2)照明控制公共走道等部位采用EIB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自然采光情况、客流情况进行节能控制。标本室采用EIB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使用性质,进行场景、调光、节能控制。不同部位采用面板开关,分组分区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3)照明配电公共照明、照明分支线路采用WDZ-BYJ(F)型低烟无卤阻燃铜芯导线,穿热浸镀锌钢管敷设;应急照明分支线路采用WDZN-BYJ。5.8.7防雷接地系统(1)本工程建筑物按第三类民用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接地装置。(2)接地:380V电气装置采用接地保护,电气设备外壳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

    25、于10欧。(3)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5.8.8弱电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原设计一层设置弱电总机房,按六类标准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以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的需要。(2)有线电视系统在科普室、标本室、制作室等处设置电视出线终端,用户终端电平控制在约644dB。线缆采用SYV-75-9(5)型同轴电缆。(3)广播系统科普室、标本室、制作室设置1W扬声器及音量控制器,公共场所设置3W扬声器,可利用广播系统完成背景音乐和电铃功能。广播系统按照楼层功能区域分路,每层均可独立广播。紧急状态时可自动转换为紧急广播,自动播出消防控制室的疏散指令。(4)安全防范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在大厅、

    26、电梯轿箱、电梯厅、楼层通道等处设置彩色摄像机。由消防控制中心监视器实时监视,对重要部位进行实时录像。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数字硬盘录像、视频矩阵、DLP显示墙、UPS电源等设备。6节能措施6.1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2)(5)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2101 J02-2006)(7)国家、地方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6.2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27、1)建筑形体规整,体形系数较小,符合节能要求(2)外窗为断桥铝合金窗,其传热系数应满足建筑节能要求。(3)外墙设满足节能要求厚度的挤塑板保温层。(4)屋面保温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采用JZF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双道防水。(5)框架结构建筑物外墙采用凝土空心砌块。6.3给排水工程节能措施(1)给水采用经济流速,减少损失。(2)选用优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件,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升的冲洗水箱。6.4空调工程节能措施(1)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均满足辽宁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相关规

    28、定。(2)通过设置在每个环路的室温控制阀(两通型温控阀或手动调节阀)达到控制室温、调节室温、节省能源的目的。(3)合理划分采暖系统,尽量缩短管路长度,减少热损失。(4)位于空调系统分支管路上,均设置平衡阀,保证了各个环路系统冷热量均衡,避免因冷热不均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使每个环路系统均能获得预期的制冷、制热效果。(5)排风机的单位耗功率均不大于0.32W/(m3/h),送风机组的单位耗功率均不大于0.42W/(m3/h)。6.5电气工程节能措施(1)合理选择电缆及导线截面。保证供电质量。(2)选用高效灯具及节能光源,照明光源以三基色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为主。疏散指示灯采用低功耗LED光源。

    29、(3)三基色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均采用高功率因数,低能耗高品质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4)照明功率密度值及照度标准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要求。(5)照明控制根据建筑功能要求采用分组分区控制。7环境影响评价7.1环境影响评价7.1.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MJ/T19-199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环发199999号7.1.2采用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值GB12323-90标准;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7.1.3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沈北经济开发区,项目用地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场地环境条件较好。本项目建设地点所在区域空气质量良好,空气质量监测指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下水质较好,水质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环境噪声声级分别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


    注意事项

    本文(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项目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