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选修人物教案.docx

    • 资源ID:14357335       资源大小:25.9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选修人物教案.docx

    1、高中历史选修人物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人物教案【篇一:高中历史 1.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关于课程标准 1、内容: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三维目标: 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科学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通过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

    2、的关系; 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关于教学指导意见 : 1、内容:2、三维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在过程与方法: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 1的关系;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为中国社会主

    3、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关于备课 1、总体把握: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早期模式,对以后历代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制度上的创建,秦始皇还派兵北伐匈奴,移民实边,修筑万里长城;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尊崇法家,焚书坑儒;严格军队调动和兵役制度等等。秦始皇为了这种大一统国家的需要所进行的制度创建及其实施的严刑峻法,成为后人臧否的焦点。 2、学情: a、已有知识储备(表一): b、生活中对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耳熟能详。有部

    4、分同学看过有关秦始皇书籍和影视作品(如英雄等) 3、教材内容分析 2a、本册书内容安排(表二)红色部分是相对于高一内容有扩充加深的地方。蓝色字部分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 b、以后还将学习的内容(表三)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秦统一六国的条件;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这些措施的影响;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培养史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秦统一六国的条件;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5、教学环节的设想 b、结合预习中表格一的检查,使同学了解秦始皇少年及青年时期经历,体会秦始皇这一时期的性格特点,掌握秦兼并六国之前的历史环境。 c、先结果,后原因。运用地

    5、图,快速解决秦兼并六国的经过(需要掌握前221年这个 3时间,我认为不需要掌握灭亡六国的顺序);结合教材与补充资料,探讨为什么秦能够兼并六国(学生讨论)。 d、结合预习中的表格二,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快速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及影响。检查时侧重于影响(积极、消极两方面),观察学生所答是否完整。 e、补充秦迅速灭亡的史实。师生共同探讨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对于秦始皇的暴政,要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个人性格特点,从对人民生活、社会生产、思想文化等方面认识其消极影响,但这也给后世的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策略)。 参考表格: 秦始皇(前259前210)

    6、表四: 4表五: 四:教学材料举要(参见学案): 附: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案 一,关于省教学指导意见(略) 二,复习内容(参见表一) 三,完成表格(选其一) 秦始皇(前259前210) 表一: 5【篇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时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秦始皇。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秦朝统一六国的方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历史作用。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小篆。灵渠。“焚书坑儒”。万里长城。阿房宫。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7、,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归纳、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重点: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 难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和中国的主要原因。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如何正确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情境法。(2)材料分析法。(3)谈话法。(4)问题教学法。 导入新课: 在历史必修1中,同学们学习了秦朝实施的政治制度。请回忆秦朝曾经实行过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皇帝制度。(2)奖励军功制度。(3)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

    8、制度等等。 指出,以上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是秦王嬴政采取的,他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是怎样统一六国和中国的?秦始皇为什么叫秦始皇?如何评价秦始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讲授新课 阅读教材,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3分钟) 在学生阅读表述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如下: 1从客观方面看: 社会基础: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

    9、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群众基础:长期的战乱,人民深受其害,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主观方面看: 从秦国来说,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和突出的军事政治才能。 总之,秦国已经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知识拓展:教师简单分析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历史

    10、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第二个问题: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主要措施: 一、政治方面 1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2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知识拓展:分封制和郡县制度的主要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不同点: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11、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二、军事方面 1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2南伐百越并征服之,设桂林、南海、象郡、闽中等四郡。疆域辽阔。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陆上是驰道,水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江河(如灵渠)。 三、经济方面 1统一货币。秦半两钱成为全国通

    12、用货币。 2统一度量衡。发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并刻在标准器上,发放全国。 四、文化方面 1统一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2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思维能力培养:如何认识和评价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建立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和概括。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思想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种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

    13、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客观方面。秦朝统一六国,实现了“大一统”,为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2评价秦朝建立起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和概括。 思维训练: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一般方法(模式)是什么? 事实求是,一分为二。 对秦朝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

    14、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对秦朝的消极影响:严刑峻法,恶化了秦朝的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原因。 秦始皇的暴政 由学生阅读教材3分钟,概括秦始皇暴政主要表现。 1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实施“焚书坑儒”。 2修筑万里长城,造成民夫大量死亡。 3大兴土木,滥用民办,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 难点突破:如何评价秦始皇? 由学生指出并完成。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一直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四种观点。 第一,功大于过说。这派观点认为,秦始皇对当时的人

    15、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一方面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分不开,另一方面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把其称为暴君是不当的。 第二,前功后过说。秦始皇一生活动应分三个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时期,统一后的几年为中期,后来的焚书坑儒、修造阿房宫、骊山墓为后期。其前期是丰功,后期是显过,中期是功过相兼。可以说,他是一位“前功后过,功过并重的一代君主”。第三,功过参半说。在秦始是身上就同时存在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光明和黑暗,伟大和残暴。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第四,功大

    16、过亦大说。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功大过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综合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一般都肯定其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残暴、严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一面。 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非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把“秦的暴政”和“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区别,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容易产生“暴政”,这是因为专制主义制度具有其残暴性。但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不等于“暴政”。“

    17、暴政”是超越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过度的剥削和压迫威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存的统治。所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而是“秦的暴政”。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重点知识是秦朝建立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难点知识是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如何评价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如何评价秦始皇。如何评价秦始皇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课堂练习:做教材第7页上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一、秦朝统一中国 1原因。(1)主观方面。(2)客观方面。 2历史意义。 二、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 2主要措施:(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3)军事方面。(4)思

    18、想文化方面。 3历史影响:(1)积极性。(2)消极性。 三、秦始皇的暴政 1思想控制。 2修筑长城。 3大兴土木。 四、如何评价秦始皇? 作业布置: 见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 教学完成之后书写。分层练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完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1“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批”,反映了的来历是( ) a上古天神名号 b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 c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 d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称谓 2下列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19、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3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作了哪些规定( ) 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皇帝的玉印称“玺”增强皇帝的神圣感 a b c d 4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5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执掌群臣奏章 管理军事 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a b c d 6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7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

    20、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8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郡县制是对先秦政治制度的发展 b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 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d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郡县制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0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1、 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 11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为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将战国时期的防御城墙连接成长城【篇三:高中历史历史人物评说】 第1节、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秦统一六国原因 1、客观条件: 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 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 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2、主观

    22、条件: 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 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1)皇帝制度 ?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 皇帝独尊: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

    23、无小大皆决于上” (2)三公九卿制(3)地方:郡县制 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 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其官职是由皇帝直接任。可以起到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分裂的局面。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

    24、了文化 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五年,40多万民工) 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140多万人/年)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四、评价秦始皇 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 :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 史实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1、功: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2、过: 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焚书坑儒摧

    25、残文化 第2节、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 1、概念: 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 (1)主观: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3、表现 (1)制度建设 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 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重用人才 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如重用原是太子李建成属官的魏征);办学科举,广开才路。 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房玄龄,杜如

    26、晦);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纳谏如流,奖罚分明。 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 (3)从谏如流 (4)慎用刑法 (5)轻徭薄赋,修养生息 (6)力倡节减 (7)民族政策 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平定西突厥。 加强管理 在东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府,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 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西南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册封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和亲政策: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民族政策:有效的军事征服,实行怀柔政策、和亲政策。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意义:巩固了唐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评价唐太

    27、宗(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方面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统治期间,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对少数民族开明怀柔政策,经济上轻摇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兼容并蓄。这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很多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 第3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 一、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及影响 1、平定“三藩”(1673-1681) “三藩”的概念: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清王朝认为他们有功,封吴三桂为平

    28、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王,驻防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驻防福建,合起来叫做“三藩”。 撤藩之争: 撤藩过程: 撤藩策略:重用汉将,剿抚并用 史学界的评价: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平定三藩,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第二种观点认为:平定三藩,并非明智之举,难以为功。其依据有:第一,从原因上看,三藩之乱的发生是康熙对三藩处理政策不当造成的,汉武帝尚知以推恩令化王国为侯国,最后铲除王国势力,康熙在内地未治,人心不一的情况下,却不以政治手段徐图,贸然撤藩,指望军事手段的速效。第二,从结果来看,兴兵八年,祸及十省,使刚刚恢复的社会经济重遭破坏。第三,从性质上来看,康熙与三藩的矛盾,纯属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无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2、统一台湾 关于台湾 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选修人物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