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14342404       资源大小:32.0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docx

    1、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导语:水文地质实习你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心理感受呢?本文是XX精心编辑的,希望能帮助到你!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第一章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依靠教学计划,需进行为五周的1:万区域水文地质填图教学实习。通过教学实习,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提高专业素质,在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的基础上,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一、 教学实习的目的、任务及要求(一)教学实习的目的1、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已学专业课程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为后续课程做准备。2、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初

    2、步掌握1:5万水文地质填图的整个工作程序和方法,了解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分析各种地质和水文地质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各种图件的编制和水文地质报告的编写,使学生初步学会野外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编写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基本工作方法。(二)任务及要求1、通过野外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初步查明:(1)各类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包括含水层的产状、层为、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埋藏深度、水位、涌水量、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及均衡的一般规律。(3)各类水点和岩溶点的类型及其分布,包括矿泉的调

    3、查,初步确定其价值与开发前景。(4)区域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工业和农业用水),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作出评价。2、通过野外实测,编制各种图件。并在实习结束后提交以下成果:(1).实习区水文地质实习报告一份:(2).实习区1:25000综合水文地质图一份;(3).1:XX实测剖面图(测区完整地层剖面);(4).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本、剖面记录表、厚度计算表、标本记录本;(5).化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6).岩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二、教学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完成情况1、教学实习的组织形式实习负责:陈志学指导老师:钟觉本次实习以组为单位进行。我们班共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三个小组

    4、;每个大组有一个专业指导老师、一个组长、两个安全员。下面的每个小组各有一个小组长。每次外出实习都是以大组为单位,由指导老师带领进行。2、完成情况在老师的虚心指导下,能够熟练的进行实习剖面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进行实测剖面图的绘制;能够熟练的使用工作底图布置观测路线、定点,进行地质界线的勾绘,水井水位的测量,泉点。沟流水量的测量;进行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绘制,同时在整个教学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把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很好的结合,实习使同学们树立了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并且提交以下成果:(1).实习区水文地质实习报告一份:(2).实习区1:25000综合水文地质

    5、图一份;(3).1:XX实测剖面图(测区完整地层剖面);(4).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本、剖面记录表、厚度计算表、标本记录本;(5).化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6).岩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三、实习区的研究程度19671992年,云南省地矿局二区测队、十一地质队、第四地质队、第一地质队、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建材301队等单位先后在该地区进行过地质工作。主要地质成果有:武定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沉积磷矿踏勘简报、武定大矣波钴矿点踏勘简报、武定狮山菱镁矿踏勘简报、云南省武定狮子山石棉矿马家营矿段补充勘探报告、云南武定白邑村矿段普查报告、1:20万武定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1年)及1:5万武

    6、定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等。第二章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一、实习地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一)地理位置实习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西100公里的楚雄州武定县近城镇,西起狮山寺下古柏,东至文笔山禄劝县城一线;北起洒普山,南至沙朗大村四方地一线。面积约100K。(二)交通测区地处武定县近城镇,有昆明武定渡口的主干线路,武定罗次支线公路等,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如(图一)。(三)自然地理测区为云贵高原之山间盆地(武定坝子),东有文笔山(2220m).西有狮子山()北有洒普山()。山脉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武定盆地位于其间,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区内河流主要有:由南北向北流的菜园河,由北西向南东流的西

    7、村河,二者在旧城交汇形成盘龙河向东流入掌鸠河、汇入普渡河后注入金沙江。区内最高点是狮子山、最低点是盘龙河约1690m ,相对高差达。(四)气候测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据武定县气象站资料,最高气温在七月,达,月平均温度;最冷在每年一月,最低温度-,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8001200mm,气温干湿季节明显,每年6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90%;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且35月多有春旱,此外就大范围讲,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五)经济实习区内村镇密集,人口稠密,以汉族为主,有少量彝、苗、回族等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区。农产品,坝区以稻谷和豆类为主,山区以玉米、薯类为主,小

    8、麦、荞等为次要农作物。武定属特困县县城附近经济相对而言较发达,无大型工矿企业,工农业均欠发达。武定县城之西的狮子山是著名的风景去,山上松柏苍茫、古树苍天、兰花飘香,春来牡丹吐艳,东时梅花娇妍,又、古刹深藏,宝阁凌空,瀑泉飞溅、蛇石险峰。相传明惠帝曾来此避难,削发为僧,实为昆明市北西较近之旅游胜地。二、地层测区内地层出露较全,有第四系、侏罗系、三叠系、泥盆系、奥陶系、震旦系、寒武系等地层。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其特征,从老到新叙述如下:(一)第四系测区内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武定盆地中部的西村河及菜园河两岸,主要以土红色,未固结疏松的砾、砂质粘土为主,厚020m。(二)侏罗系测区内主要分布于武定盆地中

    9、部的武定县高家村小石头房一带,据其岩性特点分为下禄丰组、上禄丰组两个面。1、上禄丰组(J2sl)上禄丰组据其岩性综合特点、基本层序及生物化石分为上、下两段。(1) 、上禄丰组上段(J2sl2)上部为紫红色泥岩与灰黄色薄层中层细粒石英砂岩互层,前者夹粉砂岩透镜体,后者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含双壳类化石;下部为灰紫、紫红色泥岩、含膏盐质泥岩及角砾状钙质泥岩,底部夹二层褐红色铁泥质胶结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含Hybodus sp., Lepidotus sp.,Ceratodus sp.,属咸化湖湖滨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54m。(2) 、上禄丰组下段(J2sl1)上部为紫红色块状泥岩、钙质泥岩

    10、、角砾岩夹灰绿、灰黄色钙质细粉砂岩、含砾粉砂岩透镜体,顶部泥岩中穿插有密集的膏盐网脉,含较多的鱼骨片Ceratodus sp., hybodus sp.,龙骨片Sinosaurusi sp.等化石;中部为黄、灰黄色薄厚层状粗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及多层咖啡色含锰岩屑石英粗粉砂岩;下部为黄灰黄色薄层状粗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为浅湖咸化湖泊沉积,与下禄丰组为整合接触。厚。2、下禄丰组(J1xl)上部为紫红、灰紫色快状泥岩夹多层灰黄色薄层粉砂岩,后者具波状交错层理;中部为紫紫红色喊膏盐钙质泥岩,夹多层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粉砂细傈石英砂岩;下部为紫紫红喊钙质结核泥岩与灰绿、灰黄色薄中层含

    11、岩屑粉砂岩互层,夹含铁质、粉砂质泥灰岩和钙质粉砂岩透镜体。化石稀少,属咸化湖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74m。(三)三叠系测区内三叠系只沉积了上舍资组,分布与武定盆地东侧的上宁白邑村香水庄小以波一带。舍资组(T3s)为灰色、灰紫色快状泥岩夹灰褐黄、灰白、红色花斑状铁质砂岩透镜体、浅黄色中层窀感石英砂岩,在旧城附夹炭质泥岩及煤线,含植物碎片;底部为褐黄色砾岩体、含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含植物化石碎片,为河流湖沼相沉积,与下伏古生代各组为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厚1030m。(四)泥盆系泥盆系主要分布于测区的东部,西部只有少量分布。据其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点分为下统坡松冲组、坡脚

    12、组,中统缩头山组、鱼子甸组等四个组。2、中统(1) 、鱼子甸组(D2y)该组主要分布于测区东部文笔山赵家庄旧城一带,岩石组合复杂,生物化石丰富,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化石的差异性分为三段。第三段(D2y3)中上部为紫红色中层状泥岩与黄绿色薄层状粉砂岩、褐黄色薄中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中部含丰富的介形虫化石,上部含植物化石;下部为灰紫、紫色中层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绿色、褐黄色薄层状粉砂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及小型板状层理。含丰富的化石, 属湖泊沙泥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86m。第二段(D2y2)顶部为紫红、灰紫色薄中层状泥灰岩,生物碎灰岩;上

    13、部为紫红色、灰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灰紫色、黄绿色生物泥屑泥岩,发育水平层理,含丰富的豆虫化石;中部为浅灰、灰色薄中层状泥晶灰岩、砂屑泥岩与黄色细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下部为灰色、灰紫色薄中层含白云质灰岩、砂屑泥晶灰岩与灰色波层钙质页岩不等厚互层,夹杂灰紫色角砾状生物碎屑风暴岩。本段地层从下上颜色由灰色紫灰色紫红色变化,生物碎屑由少增多,碳酸岩逐渐减少,陆源碎屑不断增加的变化规律。含丰富的化石,为浅湖混和坪沉积,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163m。第一段(D2y1)上部为灰黑色页岩、碳质页岩夹浅黄色薄层粉砂岩,前者发育叶理,后者发育水平层理,在文笔山一带夹35m厚

    14、的鲕状赤铁矿,Tfe36-42%, 矿层向北品位变低,厚度变薄,逐渐尖灭;中部为浅灰黑、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细粒石英岩状砂岩,具波状层理及楔状交错层理;下部为浅灰、灰黑钙质泥岩、炭质页岩夹灰黄色拨薄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发育页理及水平层理。含丰富的化石,为滨湖浅海半深海相沉积,该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68m。(1)缩头山组(D2S)为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石英呈次棱角状,发育波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及大型楔状交错层理、细层与层面交角约20。砂岩底冲刷面显著,具150和285两个方向的槽模构造。地部与下伏地层接触面起伏不平,面上具有铁泥质风化壳,局部具铁质结核或砂质底砾岩,显示该组与

    15、下伏地层坡脚组之间沉积不连续,有间断,为假整合接触。含植物Protopteridium minutum 化石,为三角洲相沉积。厚约21m。1、下统(1)坡脚组(D1p)上部为褐黄色薄中层状铁质石英粗粉砂岩与浅灰灰色含紫色斑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粉砂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泥岩中含铁质结核及铁质团块;中部为灰色钙质泥(页)夹泥灰岩透镜体,发育水平层理,含有丰富的腕足类、双壳类、珊瑚类化石;下部为灰、灰黄色粉砂质泥岩与灰黄色薄中层状石英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前者发育水平层理,后者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属砂泥坪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后约4050m。(2)坡松冲组(D1ps)为铁红色含豆

    16、状赤铁矿砂岩、铁质砂岩夹白色薄层石英细砂岩,从下至上豆状赤铁矿及铁质含量逐渐减少。在人民桥一带采到鱼化石, 为陆相近海湖相沉积,该组与下伏地层接触面起伏不平,具风化壳及铁质结核,与下伏各组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厚约35m。(五)奥陶系奥陶系主要分布于测区的西边及东边人民桥一带,只露出了下统,据其岩性组合、岩相、基本层序等特点分为汤池组、红石崖组等。1、红石崖组(O1h1)该组据其岩性特点分为上、下两段(1)红石崖组第二段(O1h2)上部为紫红、褐黄色薄层中层状石英粉细砂岩夹紫红色薄层泥岩、灰紫色薄层砂质泥岩,发育包卷构造,并具有大量垂直层面的虫管分布;中部为灰褐色、紫红色中层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粗粉细

    17、砂岩与紫红色薄层泥岩互层,夹灰绿色薄层中层粉细砂岩及黄、紫红色中层状含生物碎屑砂岩;下部为灰绿色、黄绿色页岩夹黄、褐黄色薄中层含生物碎屑细中粒砂岩、浅紫色薄层云母粉砂岩,局部夹褐黄色砂岩透镜体。底部含笔石,为陆棚沙泥坪相,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128m。(1)红石崖组第一段(O1h1)顶部为灰黄灰绿色中层状含磷细中粒石英砂岩夹灰绿色页岩、含砾粉砂质泥岩、生物碎屑砂岩;上部为灰灰绿色中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灰紫色薄层状粉砂岩与灰绿色粗粉细砂岩互层夹紫红色薄层状泥岩、灰绿灰紫色中层状长石含锰砂岩;中部为紫红灰绿色泥岩、薄层状粉砂岩与灰紫色粉细砂岩互层,局部夹灰紫色薄层状含长石粗粉细砂岩;下部为紫灰、

    18、黄、灰绿色页岩与黄色薄中层状含长石石英细粉砂岩、杂色细粉砂岩互层。俗称“花布条带”。(见图六)含三叶虫 Psilocephalina kuoi; 双壳类有Cypricardinia prisca; 腕足类有Sinorthis typica, 遗迹化石Cruziana sp., 属于沙泥坪相,与下伏汤池组为整合接触。厚144m。2、汤池组(O1t)上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含锰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灰绿色页岩互层;中部为黄绿色页岩为主夹咖啡色薄层、透镜状含锰质石英粉细砂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磷长石石英细粗砂岩与黄绿色页岩互层。含丰富的生物化石,属于沙坪陆棚相沉积。该组与下伏娄山

    19、关组的接触面起伏不平,底部据含砾粗砂岩,为假整合接触。厚约40m。(六)寒武系测区内寒武系主要分布在西边,由下至上出露有上、中、下三个统,分为六个组,其中上统保存不全。1、上统娄山关组(3ls)该组主要分布于测区南西山外河一带。上部为灰色薄层状含粉砂质灰岩与褐黄色粉砂质泥岩,夹浅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中下部为浅灰灰色薄中层状泥晶灰岩,砂质白云岩夹多层白云质砾屑灰岩、钙质粉砂岩及硅化鲕状白云质灰岩;底部为浅灰灰黄色薄中层状泥灰岩、微晶灰岩、石英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夹含铁质灰岩。生物化石稀少,属于混合坪沉积,该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26m。2、中统寒武系中统分为陡坡寺组、西王庙组两个组。(1)西

    20、王庙组(2x)中上部为紫红色、灰黄色、灰绿色薄中层状钙质石英粉砂岩、粉下部为紫色下部为紫色下部为紫色砂岩、局部夹灰色砂质白云岩透镜体;下部为紫色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与浅灰色、褐黄色薄层状粉砂岩、钙质粉砂岩不等厚层,生物化石稀少,属于沙泥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9m。(2)陡坡寺组(2d)上部为浅黄黄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砂质白云岩透镜体;中部为灰色厚块状细晶白云岩夹浅黄色薄层状粉砂岩;下部为黄绿色、灰绿色泥岩、页岩夹黄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中下部含丰富三叶虫化石,属于混合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约60m。3.下统(1)寒武系下统分为筇竹寺组、

    21、沧浪铺组、龙王庙组共三个组。(1)龙王庙组(1l)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粉屑细砂屑白云岩及薄层状粉砂岩、钙质泥岩夹硅质岩;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砂屑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薄中层状粉砂质白云岩、灰黄色薄层状白云质粉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质含砾屑砂屑白云岩。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属于混合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10127m。(2)沧浪铺组(1c)该组据其岩性特征特点分为下部关山段与上部乌龙箐段两个段。乌龙箐段(1c2)为灰色、黄色页岩、泥岩夹褐黄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该段与下伏关山段接触面波状起伏不平,岩性突变,有沉积间断。含三叶虫化石、腕足化石,属陆棚相沉积。厚57m。关山段(1c1)为灰灰褐色

    22、厚快状细砂岩、石英细砂岩,发育大型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斜层理。中上部夹少量薄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及含泥质角砾粗砂岩,风化后常形成空洞。顶部具约1m灰白、灰黄厚层状含砾粗砂岩。生物化石稀少,属于河口三角洲沉积,该段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79 m。(3)筇竹寺组(1q)该组据其岩性特点分为下部八道弯段与上部玉案山段两个段。玉案山段(1q2)为灰褐灰黄色页岩夹姜黄色薄层状粉沙岩、粉沙质泥岩,中部夹灰黄色白云质粉沙岩及少量灰黄色细粒长石砂岩。含丰富三叶虫化石。据其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征属陆棚相沉积,该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85m。八道弯(1q1)下部为黑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夹页岩;中部为灰黄色石

    23、英粉砂岩,具顺层虫管构造(见图二)上部为黑色薄层碳质泥岩,含少量三叶虫Mianxiandiscus sp.;古介形虫Kunmingelladouvillei等生物化石。据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征属滞流海沉积,厚。该段地层与下伏灯影组第三段的接触面上具紫灰色铁质细砂岩、皮壳状褐铁矿细脉及含砾层,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七)震旦系仅出露上统灯影组的二、三段,主要分布于测区北西角的吉家村永吉村一带,各段岩石组合特征如下:1. 灯影组第三段(Z2d3)中、下部为灰黄褐黄色薄层状粉砂岩、石英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微波状层理,偶见胶磷矿结核,具球形风化;底部为深灰色胶磷矿中粗粒硅质砂岩、粉砂岩,具粒序层理

    24、,层面上见小壳化石;上部在吉家村一带有出露,为黄灰色薄层状含海绿石石英粉砂岩,偶见胶磷矿结核,发育水平层理,含丰富的小壳化石;据其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征属陆棚近宾相沉积,本段与下伏地层的接触面呈波状起伏,接触面上见12mm厚的褐铁矿分布,显然该接触面为一沉积间断面。厚3571m。2灯影组第二段(Z2d2)中上部为浅灰灰色夹浅肉红色中厚层状与块状粉晶白云岩不等厚互层,下部夹少量薄层状灰黄色粉砂质泥岩,上部偶夹灰白色薄层状硅质岩及砾屑白云岩;白云岩发育水平微纹理及波状微层理,局部具缝合线构造。总体上:由下至上以灰色、浅肉红色为主变为以灰色为主,硅质含量由无至含少量硅质团块至夹硅质条带的变化特点。含

    25、藻类化石。总体表现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测区内未见底,厚度大于300m。三、构造实习区位于杨子准地台边缘,康滇地轴(川滇台背斜)南段东侧,川滇台拱之武定断凹南部。构造总体呈NESW向,褶皱构造多为平缓开阔,断裂构造主要有狮山大断层,断层附近地层直立、倒转或成倒转褶皱,测区内的主要构造分述如下。(一) 褶皱构造测区内的褶皱主要有武定向斜、永吉村倾伏背斜、花果山向斜、大寨子沙外河背斜、木果甸背斜、石龙节背斜、后冲向斜等,各褶皱特点如下:1. 武定向斜该向斜南起高家村,经武定党校、三家村、鲍家村等地,于白龙井以北被第四系掩盖。轴线呈NESW延伸,长约5千米,核部为J2sl2 地层;NW翼为T3s、J1

    26、sl1组成,由于受断层的影响,地层产状不稳定,NE为12540,中部产状较陡,为13075,SW地层倒转,产状为31075;SE翼由T3s、J1sl组成,产状缓而稳定,为30026。总体具有北西翼地层产状陡而变化大,南东翼地层产状缓稳定,轴面向北西倾斜,产状为31042,枢纽南西近于水平,向北东扬起;南西端被断层破坏,北东端呈浑圆状,为一歪扬起向斜。2. 永吉村倾伏背斜该背斜南西起于永吉村以南,经段家坟、硝洞等地,北东止于大村以北,轴线呈NESW延伸,长约3千米。背斜南西两面端被侵入的辉绿岩体破坏,核部为2x地层;两翼为3ls、O1t、O1h等地层组成,NW翼产状为3183253550,SE翼

    27、产状为1322231。总体是北西翼较陡,南东翼较缓,轴面产状为15854,NE转折端呈箱状,SW转折端被断层及辉绿岩体所破坏而不明了,该背斜为一斜歪水平背斜。3.大寨子沙外河背斜该背斜北起高家村以西,经沙外河向南延到测区以外,轴迹近南北向,实习区内长约2千米。核部为C1l地层,沟谷中部分被Q所掩盖;西翼出露1d、2x、3ls、O1t、O1h等地层,被一条近SN向的断层所错移,产状2825055;东翼出露了2x、T3s、J1xl等地层,被一条近SN向断层破坏,产状7745;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向N倾伏,转折端呈圆弧形,为一直立倾伏褶皱。4. 木果甸背斜该斜西起人民桥以西,经木果甸向东延到实习区以外

    28、,轴迹近东西向,实习区内长约2千米。核部出露O1t地层,绝大部分被Q所掩盖;南、北两翼均为O1h、D1p、D2y等地层依次对称重复出现,N翼产状3401618,S翼产状1901520;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向西倾伏,为一直立倾伏背斜。5. 后冲向斜该向斜北起大石头房,向南经后冲延到实习区以外,轴迹SN向,长约3千米。核部为J2sl1地层,两翼均为T3sJ1sl地层,产状大致相等,倾角820,长宽大致相等,为一构造盆地。总之,实习区内以北东向褶皱为主,西边的褶皱教紧闭,东边的褶皱较开阔,主要为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形成。(二) 断层构造实习区内的断层主要有狮山断层、盐臼湾高家村断层、香水庄现家庄断层等三条

    29、断层,各断层特征如下。1. 狮山断层该断层在实习区内经过永吉村人民渡一线,实习区长约千米,断层走向NESW,倾向NW,断面产状3003154580。上盘(NW盘)以Z2d 21c地层为主,形成单斜或开阔褶皱;下盘(SE盘)出露2xT3s的地层,断层带附近地层强烈揉皱、直立或倒转;断层经过处在地貌上形成陡坎或负地形,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发育构造角砾岩,沿断层带除了华力西期辉绿岩脉侵入外,还有少量燕山期基性岩脉侵入。该断层形成于加里东期,表现西升东降形成武定盆地,成为华力西期基性岩浆侵入的通道或填充场所,燕山期喜山期则表现为NW盘向SE盘高角度逆冲,对早期构造造成较大的改造或破坏,使武定向斜NW

    30、翼地层直立、甚至倒转。该断层为一区域性的逆断层,对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及区域构造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2. 盐臼湾高家村断层该断层在实习区内北至盐臼湾与狮山断层相交,南经高家村延伸到实习区外,实习区内长约4千米,断层走向近南北,断层面产状27041,西盘(上盘)为1dO1h地层,东盘(下盘)为2x、T3s、J1xl等地层,断层与地层同向倾,断层倾角大于地层倾角,上盘地层较老是上升盘,下盘地层较新是下降盘,所以该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3. 香水庄现家庄断层该断层经过香水庄现家庄向北延到实习区外,至香水庄南被第四系掩盖,断层走向NESW,倾向NW,倾角不清,上盘(NW盘)为O1tT3s地层,下盘(SE盘)为O1tD2y地层,香水庄以北辉绿岩脉沿断层侵入,为一走向逆断层。总之,实习区内断层不甚发育,以NESW向为主。四、地貌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处在康滇台轴和昆明凹陷之间。在金沙江断陷影响下,地势东西两侧及西南部高,北部较低;西南部高原面保持较为完整,中北部受勐果河深切割,地形破碎,形成高山峡谷


    注意事项

    本文(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