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docx

    • 资源ID:14329774       资源大小:28.0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docx

    1、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设计模板 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21 桃花源记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八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

    2、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这同陶渊明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这篇*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

    3、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准确朗读并流利背诵课文;理解并把握*的主要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3)整体感知,把握课文通过对桃花源“美”与“乐”的分析,领会*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全文,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参考注释,理解文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 (3)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

    4、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对于刚刚升入初二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初一学段已经认识了文言文,有了一点点的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但毕竟太少,文言基础很薄弱,加之本班学生基础很差,因此,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应让学生在课前先自己预

    5、习,结合课下注释或其他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或许会较顺利些。?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有待形成时期。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爱发表见解,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通过对内容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培养其

    6、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思维的理性,突破阅读“瓶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先行组织者策略:调动学生联系旧有知识点,进入新课的学习。以旧导新,新旧结合,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2、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3、想象法: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

    7、源社会。? 4、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 5、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准确朗读并流利背诵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桃花

    8、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在舒缓的音乐中,展现几幅景色唯美的画卷。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画儿美吗?(学生:美!)教师继续提问:美在哪儿?(学生:景色优美,寓意人们的生活美好。) 2、有一个成语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这是哪个成语呢?(世外桃源) 导语:是的,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田园诗人陶渊

    9、明就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板书课题) 学生听音乐,看美图,沉浸在美中,并根据老师的提问作感性认识。 通过声音、画片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走进作者,知人论世: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东晋文学家,世称五柳先生。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封长沙郡公。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因他洁身自好,后人称其“靖节先生”。青年时期,陶渊明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东晋时代社会黑暗,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

    10、才能与抱负。二十九岁时,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四十一岁辞归。“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他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辞官之后直到逝世,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他特别爱菊,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诗等。著有陶渊明集。 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边听讲边结合课下注释 eq oac(,1) 了解作者生平。 积累文学常识; 便于学生理解他产生“世外桃源”这种理想社会的思想及其社会根源,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11、题义简介、知识积累: 1、作品背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 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社会理想 2、体裁“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桃花源记是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

    12、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题写为桃花源诗并记,终至于“喧宾夺主”了。 学生边听边记,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题目的由来; 了解作品时代背景,便于学生下一步理解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注意字音。 2、矫正字音。 3、视频示范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e

    13、q oac(,1) 认真听读,注意字音。 eq oac(,2) 初步掌握朗读的语速、语调、停顿。 eq oac(,3)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及文言文语感。 五、疏通文意、理解课文: (一)二人小组,翻译课文。 (二)集体质疑 (三)重点分类区别 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今义 鲜美 鲜嫩美丽 味道好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事业 妻子 妻和子女 男子的配偶 无论 更不必说 连词,不管 如此 像这样 这样 仿佛 隐隐约约 好像 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一词多义 舍:舍弃、房子 具:都、详细地 之:这;见到

    14、景象 志:作标记、所作的标记 其:那、他的,他 寻:寻找、随即,不久 为:给;对、向;作为 4、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 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2)复前行,欲穷其林。 前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二 报名号: 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申请资格种类: 试讲教案版次: 试讲教案年级: 初二语文(上册) 试讲教案名称: 20XX年5月14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

    15、*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 3.理解作者寄托的理想生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是通过朗读及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

    16、法指导。 2.学生对*基本内容及主旨思想的分析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来完成,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 3.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方法的掌握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与课堂实践来完成,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消失的地平线中对香格里拉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世外桃源”。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 导语: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

    17、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的土地。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入手,有助于学生走进将要学习的课文,并初步感知“桃花源”的内涵。 (二)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逐句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设计意图】*注释较为详细,让学生先结合书下注释、运用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强调重点文言字词有助于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为理解*做好铺垫。 (三)理解内容 1.梳理

    18、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行文线索的梳理与*细节的探究,学

    19、生可以从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对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有所理解,为明确*主旨做好准备。 3.明确*主旨。 (1)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2)引导学生明确*写作主旨。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这

    20、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明确*主旨变得水到渠成,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比较 1.文意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秦时妇人。 (2)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进行口译。 (3)学生逐句翻译*,教师进行点拨和纠正。 【设计意图】 秦时妇人字词难度不大,由学生自读、自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快读阅读的能力。 2.勾连回顾。 (1)引导学生由秦时妇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并初步发现两篇*的相同之处。 (2)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比较阅读的意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调动已学内容,为后面比较阅读打好基础。 3.方法讲授。 (1)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提出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2

    21、)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予方法指导。 方法点拨:文言文比较阅读可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1)*内容;(2)中心主旨;(3)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已知联系到未知,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已学阅读方法,同时“降低”比较阅读的陌生感和难度。 4.方法应用。 (1)学生结合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桃花源记秦时妇人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其中的异同。 (2)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设计意图】桃花源记秦时妇人两篇故事架构“大同小异”,但表达主旨、表达方式“小同大异”的*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方法。 5.小结。 教师在学生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设计意图】

    22、小结回顾,有助于学生夯实本课重点。 (五)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课后运用所学方法,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和乙亥北行日记(节选)的异同。 【设计意图】再阅读一篇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的乙亥北行日记(节选),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方法,能够在“旧*”中有“新发现”。 桃花源记 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整体把握*内容,理解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在扫除语言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内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 培养审美情趣,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加强诵读训练。 感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法 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那是陶渊明为我们开启的一个躲避世事烦扰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美,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趣,那“设酒杀鸡作食”之朴,无不给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源记。 二、采访对话,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

    24、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 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 采访开始: 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 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看它的尽头有在哪里呢? 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

    25、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恬静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 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武陵

    26、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对纷乱更替的乱世。 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 三、运用想象,配话(画)外音 陶渊明的*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

    27、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 一位同学读课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

    28、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回答:“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 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学读课文:“诣太守,说如此。”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 四、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

    29、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

    30、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总结出自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


    注意事项

    本文(文学精选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教案优秀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