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峡教案4篇.docx

    • 资源ID:14320951       资源大小:27.5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峡教案4篇.docx

    1、三峡教案4篇三峡教案4篇 三峡教案4篇 三峡教案(1) 三峡教案 教材分析 三峡一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

    2、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 二、三峡简介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

    3、工造就的山水画廊。宜昌的南津关是其东端,四川奉节的白帝城是其西端, 其间全长193公里。三峡由西陵峡、巫峡、 瞿塘峡组成。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 三、作者简介 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四、初读课文 1、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阙(qu) 叠嶂(zhng) 曦(x)月 襄(xing)陵 沿溯s) 素湍(tun) 绝巘(yn) 长啸(xio) 属(zh)引 哀转(zhun) 2、辨明词义。 (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

    4、绝(通“啭”声音转折) (2)古今异义。 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绝:消失)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5、/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理清课文的层次及主要意思 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5、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译一译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交流

    6、。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说一说 请学生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美丽?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从开始到“不见曦月”)。 第二层:写三峡的夏水(从“至于夏水襄陵”到“不以疾也”)。 第三层:写三峡的春冬之景(从“春冬之时”到“良多趣味”)。 第四层:写三峡的秋景(从“每至晴初霜旦”到结尾)。 2、品一品 请学生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把握三峡景观的特征,准备用“三峡的美,美在”说一句简单的话。 如:三峡的山美,美在连绵不绝,高耸险峻。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连绵,高峻 壮美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美 三峡

    7、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 凄清 凄美 二、具体研习,合作探究。 1、 散文家郦道元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就将雄伟壮丽的三峡奇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且极其生动传神,不能不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课文的美。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欣赏美呢? 我们欣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连绵,隐天蔽日的山势。 2、在对三峡不同季节进行描写时,作者为什么没有按习惯上的春夏

    8、秋冬进行,而采用了这样的顺序? 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最有特色,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明确:作为水经中的一条注解的三峡,虽然说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但字里行间的确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欣赏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赞美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4、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5、讨

    9、论明确: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课后练习。 三峡是美丽的,我们身边很多景物也是美丽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寻找美,发现美,美丽的风景就会在我们面前展现。同学,请你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观来写一写吧!相信你也会写出它的妙处。 板书设计 三峡郦道元 山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高峻美 夏季 水势浩大、流速迅猛 奔放美 水 春冬 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清幽美 秋季 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凄婉美 教学评价 这篇课文在注重掌握基础知识

    10、的前提下,对文章的深层意蕴进行深入探讨,并且注重合作探讨式学习,课堂气氛较好。活动的设计把语文的学习和写作联系起来,既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又能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动手去写,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两节课交接处有一小部分内容有些重复,本可以合成一个方面,可以减少时间。以后应该注意提炼信息。 三峡教案(2) 三峡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三峡是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题展开。本文是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本文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山水以及一年四季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示出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具

    11、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对对偶、夸张和引用等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非常值得同学们去学习和借鉴。 2、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诵读,以利于积累。”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部分同学们已经可以通过查阅注释和工具书来掌握文章大意,但是他们的品鉴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细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因此,根据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章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诵教学,使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美景

    12、。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 2.了解作者的生平,积累文中所涉及到的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能够把握住朗诵时的节奏以及停顿。 2.细细品味文章中精炼的词句,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作者的在写景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朗诵过程中感受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三峡的美丽风光,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2.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山水、热爱祖国风光,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 2.学会借鉴作者写景的描写手法以及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 难点:学会借鉴作者写景的描写手

    13、法以及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 5、教具 多媒体设备、黑板 6、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7、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题的文言文单元。之前老师已经布置过预习作业了,看同学们的表情已经是胸有成竹了,相信大家都预习得不错,那老师就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认为这篇文章在讲些什么。(请一位学生回答,引导他在说出文意的基础上给文章定一个大致的脉络并且板书)这位同学预习得非常不错,通过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了本文的大致脉络,大家认同学位同学吗?没错,老师也非常认同。接下来老师会展示一组图片,同学们

    14、结合你们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来说说你们对三峡的总体印象。 (2)诵读课文 1.全班齐读全文,读准字音,做到通顺流畅。 2.观看视频,注意视频中朗诵时的节奏以及停顿,小声跟读。 3.请12位同学模仿范读音频进行朗诵,教师点评。 4.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带感情地朗诵全文。 (3)课文梳理 嶂: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蔽:遮蔽 襄陵:出自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襄,动词,上,冲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或:有时 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 御:驾驭 潭:深水 倒影: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绝巘:

    15、巘本身就指极高的山峰,此处用绝表强调修饰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悬,悬挂,挂着 林寒:山林中气候寒冷 涧肃:山沟里气候清冷。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啸:动物拉长声音叫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4)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 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 古今异义 或 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虽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表假设 今义:虽然,表转折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

    16、清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晴初霜旦:霜 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空谷传响:空谷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5)小思考 如何传达目睹的美景? 一是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二是运用恰当的语言。 联系你所见过的山,运用你脑中描写山的词库,你能说出哪些? 险峻、磅礴、嶙峋、峻峭、突兀、巍峨、峥嵘、连绵、逶迤 千山万壑、峰回路转、峰峦叠嶂、悬崖峭壁、深山幽谷、冰峰雪岭 描写水的词 潺潺、淙淙、涓涓、汩汩、奔腾、咆哮、澄清(澈)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万丈狂澜、烟波浩渺、碧波荡漾

    17、、飞瀑溅玉 (6)课外拓展 早已有学者申论,郦道元身为北朝官员,未曾到南方游历过,是没有办法描述南方的景观的。郦氏于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515年)出任东荆州刺史(治今河南泌阳县),辖域与萧梁之雍州接壤,但并无可能越过边界,亲履三峡等处。因此,郦道元关于南方各水的记载,主要是在水经的基础上,参之以历代河渠地理之书,杂采所见南方地志,如荆州记、南雍州记、襄阳耆旧传等,“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躔,访渎搜渠,缉而缀之,得成巨著”。 总而言之,郦道元所作的工作,主要是将其所见到的文献,以水系为纲进行编排,水经注中有关南方诸水的记载所据实为二手资料,注文实为编缀已有之文献而来。 宜都记曰: 自黄牛滩

    18、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絶,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 (7)板书设计 三峡 郦道元 山 隐天蔽日 夏 沿溯阻绝 水 春东 素湍绿潭 秋 林寒涧肃 三峡教案(3) 三峡情教学设计 文风小学 舒洪梅 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思念之情。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9、,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精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三峡风光资料,准备歌曲三峡情; 学生:收集有关三峡的自然风景图片及建设中的三峡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播放三峡风光片段或出示挂图,老师激情解说:这就是雄伟壮丽的三峡,全长约600公里,其中峡区长约92公里,雄伟的长江三峡白浪滚滚,波涛汹涌,两岸青山叠翠,风光秀丽。这美丽的三峡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今天,他们为了祖国的建设虽然离开了家乡,但他们的情却永远留在了三峡,留在了生养他们的热土上。(优美的画面伴着老师动情的解说,将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三峡美景中) 2 出示课题,学生带着对三峡的

    20、喜爱和憧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三峡情是一首优美的诗,那缭绕的白云和朦胧的细雨,一定会让你怦然心动,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本文的生字很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生字,然后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语,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 学生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4 指名分节读诗歌,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5 读了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 小组探究:仔细默读课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读了这些句子,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什么画面?产生了什么想法?请随手写下

    21、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 组内交流。(先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说说你脑海里浮现了什么画面,交流喜欢的原因) 3 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 (1)指名读喜欢的诗节,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帮助理解,老师随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如:第1小节先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地区雨量充沛,常常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在云雾中放羊,在雨雾中撑船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具体感知“竹篙”,学习生字“篙”;运用组词的方式,学习生字“驾”。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感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然后引导学生美读这一小节。 第2小节首先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知“锦缎”,体会三峡云柔的特点。然后抓住“细如丝,

    22、柔如锦”这个句式,引导学生想象:雨还会细如什么,进行语言训练,细如()。再让学生进一步运用这样的结构说话:()如()。在学社充分说的基础上,出示几组老师收集的类似词语,积累语言。指导学生读好“细如丝”、“柔如锦”,宜读得慢而轻,边读边想象三峡连绵起伏的群山在蒙蒙细雨中,在云雾缠绕中若隐若现的美。 第3小节先运用图片,感知夔门的特点,再抓住“几时几时”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位头发花白、饱经沧桑的老人,或已移民到祖国各地的三峡儿女正站在遥远的地方,向着三峡的方向极目远眺的情景。此时,他(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进而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情。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4小节和第二小节相似,教学方法也差不多。

    23、 (2)引导学生带着对三峡的热爱和深深的思念之情读全诗,可抽读或分组赛读。 四、反复朗读,学唱歌曲,背诵诗歌 诗人把自己对三峡的热爱和深切的思念融入了这首优美的诗中,让我们再来欣赏歌曲三峡情,细细品味三峡的秀丽景色,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然后在三峡情的伴奏中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直到美读成诵。 三峡教案(4) 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至熟读。(重点) 2、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难点)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说起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那真是数不胜数,这些名山大川就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

    24、着中华大地,吸引着无数文人志士为之歌唱。同学们,知道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吗?一起背。那么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哪里吗?其实,描写三峡的还有很多人,追溯起来,最早的恐怕是北魏的郦道元。今天,让我们随着郦道元一起参观游览一千五百年前的三峡,领略它优美的自然风光。(板书) 二、展示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至熟读。(重点 2、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难点)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 了解作者 (多媒体显示作者材料) 四、朗读课文,把握节奏,理解课文 1认读生字(自由读)(教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在舒缓凄婉的音乐中讲述这个故事,课始就让学生很快走进了课文的情境,感受到了悲伤的基调

    25、,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 不见曦月( ) 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绝巘多生怪柏( ) 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哀转久绝( ) 飞漱其间( ) 猿啼三声泪沾裳( ) 2熟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疏通文意(自由疏通)(小组释疑)(完成习题)(提问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其次以读代讲,引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读,想像、评读、赛读、对读等),使孩子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并把自己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深入进去感悟

    26、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我们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我与他们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自己的情感进一步被激活、被净化、被升华。 (2)完成课后练习二 5理解课文(思考问题)(交流)(回答问题)(说句子) 作者笔下的三峡美在哪里呢?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7、”。基于以上理念,我合理的利用了丰富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根据课文理解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 6板书总结 五、布置作业 昔日郦道元笔下的美丽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是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结合课文,请你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教学目标: 1、记忆有关的文化常识。 教学中我本想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雾凇的美丽与神奇。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担心学生不能理解,使得整个课堂,教师的讲解多于学生的朗读。其次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

    28、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对词的品析不够到位,忽略了“凝结、随风飘荡、笼罩、淹没”等词的理解。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生活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教师介绍文化常识。 (1)、本文选自水经注,其书名是注释水经,实则是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其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3)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4)李白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不明白地方提出质疑。然后背诵课文。 附:参考译文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


    注意事项

    本文(三峡教案4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