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地方标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基础设施》.docx

    • 资源ID:14305166       资源大小:35.0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地方标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基础设施》.docx

    1、四川省地方标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基础设施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前言森林康养是一种国际潮流,是以森林康复、疗养、休闲等为核心的新型业态。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巨大的天然康养场所,是大健康产业的最佳天然载体,森林康养借助森林天然资源的多维度功能给予人们健康并据此诞生新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生态经济意义,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需要,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态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作用,提升我省旅游、养生、体验档次,推动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我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森林康养在中国尚属新概念,没有任何标准可以借鉴和依据,及时研究和制定贵州省森林康

    2、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规范管理非常必要。作为康养基地规划,不仅要有森林生态资源,开发建设条件,同时需要严格的规范指导。因此,及时研究提出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理念、方法和技术要求,制订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对于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建设十分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为规范我省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指导森林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贵州省林业厅提出了编制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计划,由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该标准的研究及编制工作。一、任务的由来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由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贵州省2016年第一批标准化项目的通知(XX号文)批准立项,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省

    3、林业对外合作项目中心起草制定。二、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表2-1 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一览表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员职称任务分工标准起草标准起草标准起草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标准起草标准起草标准起草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标准起草实地调查标准起草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标准起草标准起草三、本标准起草过程本标准的研究及编制期限为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限26个月,分3个阶段开展:(1)资料收集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7月,组建标准起草小组,收集标准编制的背景材料和有关标准编制的参考、引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共查阅国内外文献480余篇,整理归类有关森林康养文献55篇,引用1

    4、7篇。(2)实地调研阶段 2015年8月2016年5月,分别前往湖南省林科院森林康养基地、四川省洪雅玉屏山森林康养基地、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云南普洱国家公园、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氵舞阳湖国家森林公园、习水国家森林公园、丹寨龙泉山省级森林公园、冷水河省级森林公园、扎佐林场、龙里林场、春蕾林场、拉揽林场等实地调研,主要内容涉及森林康养资源条件、环境状况、设施条件、规划意向、建设及管理运作情况等。(3)综合分析、论证和标准编写阶段 2016年6月2017

    5、年3月,在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本地方标准的讨论稿。(4)征求意见阶段 2017年5月18日2017年6月18日,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该标准已在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工作网站上完成征求意见,期间没有收到社会相关单位、专家和个人提出的修改意见。(5)审定阶段 2017年7月7日,省市场监管局邀请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标准化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贵州省旅发委、贵州大学、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专家

    6、对本标准进行审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审定。后编制单位根据与会专家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现已形成标准报批稿。四、标准编制原则1. 编制原则(1)准确性 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力求明确而无歧义。(2)统一性 标准结构、文体和术语力求统一。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涉及其结构、编写规则和内容按照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执行。(3) 协调性 充分结合现有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达到标准间的相互协调。(4)适用性 标准内容易于实施,便于被

    7、其它文件所引用且具可操作性。(5)特殊性 本标准既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要求,又体现我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特殊性和区域性,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 编制依据基于实验验证基础数据,参照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起草,制标过程参照了13个国家标准,1个林业行标,1个旅游行标编制完成。五、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的总则、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康养人数容量、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规划文件组成,本标准

    8、适用于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六、主要验证分析和预期经济效果1. 主要验证分析(1)现状调查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动物资源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自然灾害。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基础资料调查中自然与资源调查涉及气候资料、水文资料、地质资料、植物资源资料、动物资源资料,土地与环境调查中提出自然灾害调查;本标准根据森林康养功能特性,在保证公园类规划调查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展气候条件、植被条件、动物资源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等条件的调查。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资源条件(DB51/T 2262)标准中提到“通视度”要求,认为通视度达到心

    9、理安全距离50 m以上;周彩贤在北京市以森林疗养促进公众健康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对于步道两侧的森林,需要有较好的通视度,以增加访客的安全感1。结合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的资源条件及功能要求,确定在园区植被条件中增加通视度调查。据国际生理卫生实验研究,海拔与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关系,海拔过高,大气压较低,空气中氧含量减少,易使人呼吸困难而出现高山反应,海拔过低,气压较高,空气密度大,且较湿热,对人体机能有较重的负担,对人类健康最有益的海拔高度是12001500m。因此,本标准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及森林康养功能要求,确定在地文条件中增加海拔调查。森林康养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森林风景资源。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

    10、规划规范LY/T 2005基础资料调查中土地与环境调查涉及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恶性传染病的病源情况;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 中资源与环境要求涉及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在森林文化基地建设导则DB11/T 1304基地资源调查中所涉及森林环境的水、空气、地形、地貌等;柏方敏、李锡泉在对湖南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一文中提到森林康养的科学理论依据是优质的森林资源,包括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氧气、精气和负氧离子2;陈文武等在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及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包括森林空气质量高、森林空气细菌含量少、森林地表水质量优、森林空气负氧离

    11、子浓度高、森林植物精气含量高、森林环境气候宜人3。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中将森林风景资源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天象资源、人文资源。本标准将森林康养资源定位为森林环境中有益人类健康并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为森林康养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森林景观、生态环境、森林食材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结合森林康养基地特性及功能,确定森林康养资源调查内容。设施条件:康养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供电、给排水、通信、其他设施工程。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基础设施调查中涉及道路交通、通信、能源、给排水、旅游接待设施、基础工程、建筑工程;在森林

    12、文化基地建设导则DB11/T 1304 中基础设施调查包括道路、场馆场地、户外展项、餐饮住宿、通讯等;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中提出康养旅游核心区基本要求应有康养住宿设施、康养餐饮设施和特色鲜明的康养旅游产品,康养旅游依托区基本要求应有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购物设施、旅游交通服务、公共休闲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导向标识、旅游安全健康保障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教育宣传、旅游厕所和环卫等设施。本标准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及森林康养基地功能及特性,确定设施条件调查内容。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管理经营状况、客源市场。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中社会经济调查

    13、涉及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历史与文化、管理经营状况、客源市场;本标准结合森林康养基地特性确定社会经济调查内容。(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大气质量 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 3095 二级标准,康养区达到一级标准。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中要求森林公园大气质量可以低于GB 3095二级标准要求;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 中旅游环境要求大气环境质量宜达到GB3095规定的一级标准。为确保森林康养基地环境质量,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和本次调研情况,确定基地大气质量标准。地表水质量 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 类标准。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

    14、005中要求森林公园地表水质量可以低于GB 3838类标准要求;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 中旅游环境要求地面水宜达到GB 3838规定的类水体标准;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中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838规定的类以上标准。本标准结合森林康养基地功能要求和贵州省实际情况,确定地表水质量需达到 GB 3838 类标准要求。土壤质量 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 二级标准。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中要求森林公园土壤质量应达到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

    15、中旅游环境要求土壤宜达到GB 15618规定的一级标准;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中要求土壤环境应达到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本标准结合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土壤的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要求,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GB 15618 二级标准,即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空气负离子水平 主要景点平均浓度1200个/cm以上,康养区达到2000 个/cm以上。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LY/T 2586中,根据全国负(氧)离子观测平均值,提出空气负(氧)离子等级划分,空气负(氧)离子从100个/cm到3000个/cm分别进行了等级划定,详见表6-1。表6-1 空气负(

    16、氧)离子浓度等级划分表等级空气负(氧)离子浓度(n,个/cm)备注n3000优劣1200n3000500n1200300n500100n300100石强等在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标准一文中将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分为6 个等级,即大于3000个/cm3为级,20003000个/cm3为级,15002000个/cm3为级,10001500 个/cm3为级,4001000 个/cm3为级,400 个/cm3 以下为级4。曹梦露等在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变化监测及其保健价值开发一文中结合负离子浓度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得出六级空气负离子浓度评级标准5,详见表6-2。表6-2 六级空气负

    17、离子浓度评级标准空气负离子浓度等级空气清新程度与人体关系 3 000 个/cm3级超清新预防发生疾病2 000 3 000 个/cm3级非常清新预防发生疾病1 500 2 000 个/cm3级清新增强免疫力1 000 1 500 个/cm3级较清新具有保健效果400 1 000 个/cm3级一般维持健康需要 400 个/cm3级不清新诱发某些疾病在“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研讨会暨森林疗养技术培训会”中南林科大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罗明春教授的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研究课件中提出,空气负离子是大气中带有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及离子团的总称,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的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

    18、素和生长素”。当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到5000个/cm3以上时,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的作用,当负离子含量达到50000个/cm3以上时,具有杀菌,减少疾病感染的作用6。本标准根据康养基地主导功能及贵州省实际确定空气负离子水平为主要景点平均浓度1200个/cm以上,康养区达到2000个/cm以上。人体舒适度指数 一年中人体舒适度指数为0级(舒适)的天数在150d以上。人体舒适度指数这一概念由气象部门提出,国内各省市目前采用的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方法不同,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DB 52/T556-2009中将舒适度等级从-4级到4级共分为9级,其中-4级为寒冷,极不舒适,4级为酷热,极不舒

    19、适,0级为最舒适,本标准结合贵州省地域特色采用该分类形式进行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袁小康,谷晓平在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分析一文中以贵阳市1961-2008年48a气候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综合分析,贵阳市气候人体感觉“非常舒适”的时间是5月、6月、7月、8月和9月,4月和10月舒适度适中,“非常舒适”天数时长约150天7。本标准结合基地的资源特性及环境要求,确定一年中主要康养区域人体舒适度指数0级(舒适)天数在150天以上。空气细菌含量 空气细菌含量为500个/m以下,康养区达300个/m以下。空气中绝大多数细菌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空气细菌含量多少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志

    20、。谭益民在植物精气研究一文中提到,中南林科大的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分析测定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千龙湖度假区、南昆山和广州火车站等11处南方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游憩区460多个点的数据,其空气中细菌含量对比8,详见表6-3。表6-3 城乡空气中细菌含量对比名称细菌含量(个/m3)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287千龙湖度假区282南昆山204罗浮山23大佛山331东莞汽车站6089永州火车站7986广州中山大道12713长沙火车站16240广州火车站28696株洲市钟岭步行街17019衡阳火车站8911数据表明:城市中空气中细菌含量平均为13951个/m3,森林旅游区空气中细菌含量平均为225个/m3,城市空气

    21、中细菌含量是森林旅游区的62倍。旅游区空气中细菌含量为0320个/m3,极个别生态旅游区达到500个/m3,而城市中细菌的含量一般为270028600个/m3,大部分城市为1600028600个/m3,因此,研究中心认为,根据其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城市采样分析的200多组数据和国家规定的自然沉降法,森林康养基地内空气中细菌的含量不应该超过500个/m38。本标准结合贵州省生态条件及康养基地功能需求,确定基地内空气细菌含量为500个/m以下,康养区达300个/m以下。声环境质量 达到GB 3096规定的1类标准,康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的环境噪声达到GB 3096规定的0类标准。在G

    22、B 3096中,按区域使用功能的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种类型,0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3)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参见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相关要求。(4)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区位条件 距离交通枢纽和干线0.51h,12h车程在森林文化基地建设导则DB11/T 1304 “基地地址选择要求”中提到公共交通能够到达,距离干线公路不超过10km。杨家琦在健康休养地的森林环境开发中提到健康休养地的选择要求从中心交通衔接点(最近的车站、

    23、高速公路的交叉点)至主要设施(住宿设施)不超过1h路程9。截至目前,贵州省已经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而本次进行全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的抽样调研中,各旅游区距离最近地级市交通枢纽和干线距离均在0.52h车程范围内。本标准结合森林康养基地特性、功能需求及贵州省实际确定区位条件要求。 外部交通、内部交通、设施条件参见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相关要求。(5)评价分级根据对贵州省内森林公园规划材料(雷公山森林公园、青云湖森林公园、织金桂花森林公园、贵州景阳森林公园、凯里罗汉山森林公园、龙架山森林公园、氵舞阳湖森林公园、冷水河森林公园、九龙山森林公园、娄山关森

    24、林公园等)的抽样查阅及对部分县级森林公园的调研了解,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均在10分以上,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分值均在10分以上,其中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得分均在15分以上,根据森林康养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求,森林康养基地环境质量基准分值要求为27分。结合森林康养基地产品类型确定基地评价分级及适用范围。(6)主题定位主题定位应能体现森林康养基地的核心特色和主要功能,本标准结合森林康养的功能内涵以及四川、湖南、云南等地调研实际,确定基地主题定位。(7)功能分区基地功能区划分为接待区、康养区和游憩区等。每个功能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再划分几个功能小区。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5、20416中,将保护区功能分区为游览区、景观生态保育区和服务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将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类型划分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保育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将功能区划分为康养旅游核心区和康养旅游依托区;唐建兵在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健康产业打造一文中认为森林康养旅游可以满足消费者的7大需求,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修复保健、生活方式的体验以及养生文化体验,概括来说就是医疗保健、生活方式以及养生文化等3个方面10。邹文开等在中国养老产业和人才发展报告一书中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

    26、16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30%以上。养老服务业是最典型和最大的老龄产业,老龄人的需求是老龄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而老年人的主要需求是养老服务需求11。森林康养是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森林体验、修身养性、调适人体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因此各基地可根据自身实际规划养老功能区域,以满足市场需求及社会发展需要。2016年4月份,标准起草组在玉屏山森林康养基地调研中了解到,玉屏山与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展开全面合作,开展森林康养运动处方项目,并深受市场喜爱。运动处方是由康复师、体育老

    27、师、私人教练等,根据受试者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实验、体能测试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并结合主、客观条件,用以处方的形式制定对受试者合适的运动内容、强度、时间、频率,并指出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因此森林运动健身将是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的重要功能。汪俊芳,袁铁象在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以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将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分为游览型、参与型和体验型三大类,其中体验型产品中包括有科普教育旅游产品,具体如森林植物知识科普、森林动物知识科普、森林地质知识科普、森林知识讲座、森林博物馆等

    28、,通过森林科普教育的开展可以满足游客个人兴趣爱好,达到放松心情、保养身体、增长知识、修身养性的效果12。智信,王建明在韩国森林休养与森林教育培训纪行一文中提到韩国的国立公园和森林博物馆实行了科学的功能分区,设有森林浴场、学生教育区、盲人树木园、特别保护区、爱心林、游戏林等多个区域,创造了与大自然亲近、认识大自然的条件,同时也使森林中的自然景观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有鉴于此,文中提出对北京园林绿化工作的建议,要加快森林体验和教育设施建设步伐,作为一项公共服务设施来建设,为全体市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接受环境教育的基地,建设休憩木屋、森林教室、宿营地、展示馆、探访路等体验、教育设施13。

    29、因此自然教育科普将是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的重要功能。本标准从贵州省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以上资料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为森林康养基地应满足基本接待、康养服务、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因此确定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功能分区划分为康养区、游憩区和接待区,游憩区可根据基地功能特色规划休闲游憩区、科普教育区、体育活动区等。每个功能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再划分几个功能小区。(8)游客容量b 线路法: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长度,康养区2030m/人,其他区域1015 m/人。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 中要求为510m/人,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 中游步道要求为1

    30、5m/人。本标准确定森林康养基地康养区容量为2030m/人,其他区域游客容量介于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之间,为1015m/人。c 面积法: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康养区6001000m/人,其他区域300500 m/人。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中要求为50100m/人,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 中植物观赏区要求为300m/人,观鸟区为500m/人,动物观赏区为1000m/人。结合本次实地调研,本标准确定森林康养基地疗养区游客容量为6001000m/人,其他区域游客容量介于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之间,为300500m/人。(9)保护规划资源保护参见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 重点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相关要求。环境保护结合本标准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内容和森林康养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最低要求,确定环境空气、水体、土壤、噪声、污染物排放、垃圾处理等的环境保护要求和保护等级。环境保护措施参照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相关要求执行。防灾规划根据森林康养基地资源及环境特性,确定基地防灾规划应包括森林火灾防治、有害生物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防灾规划具体措施参照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相关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地方标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基础设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