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4296047       资源大小:21.5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docx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古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出自辛弃疾之笔,以下 是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阅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表情朗读作品,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与德育渗透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及壮志难酬的悲 愤情怀,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课讲一讲山东这个地方。同学们知不知道山东的简称?“鲁”, 名称?哪些同学祖籍是山东的?你对山东有哪些了解?历史上山东 有哪些名人?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宋朝最著名的 词人有哪些

    2、?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辛、李二人皆为历城人,今山 东济南。“山东多圣贤,北方多壮士,江南多佳人,四川多高士”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阅读一首辛词,就是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板书课题) (投影仪出示教学目标,出示词 作)二初读作品,了解作品背景1 了解作者辛弃疾。(投影显示)辛弃疾(1140 -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他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 未被采纳,并且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 1181), 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江西上饶带湖赋闲

    3、家居。陈同甫, 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 经常书信往来, 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 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 家统一的爱国情怀,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 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一曲破阵子,一股英雄气,辛弃疾以他掷地有声的笔触, 简洁而雄健的勾勒出一幅豪杰长啸的素描,矢志报国而又壮志难酬, 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最大冲突。 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剑, 在灯下看了又看。 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夜夜进入难圆的英雄梦。腐朽的王朝,无 情的粉碎了他的英雄畅想,在空荡荡的历史长廊,只留下诗人“赢得

    4、 生前身后名”的苍白呐喊。2 同学们听我试着读一遍。拿起笔来,给生字标一下读音。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仔细研读,揣摩词意,体味作者情感1男女生分组朗读,男第一句,女第二句,交替读,“沙场秋 点兵”“可怜白发生”两句齐读。注意朗读节奏,表现一点豪壮与悲 凉的英雄之气。2. 理解词意。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作品,参考注解部分,了解词 中内容。老师巡视辅导。典故解释:“八百里”谓牛,晋王恺有一条良牛名 “八百里駮” 。 一次王济与王恺比射,以此牛为赌。济“一起便破的”遂杀牛作炙, 事见世说新语汰侈篇。“五十弦”,史记圭寸禅书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声音悲切,帝禁不止。这与悲壮苍凉的“塞外声”有相

    5、近之处。“ 的卢”是一种良马,相传刘备荆州遇难,所骑的卢“一跃三 丈”,因而脱险。这就是三国故事中有名的“刘备跃马渡剡溪”。3. 请同学讲讲词的上阕写了什么内容?教师补充解释,总结板书。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 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 开头两句便把镜 头定在了军营之中, 这正是作者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 三 至五句每句写一事: 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 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 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看宝剑,听号角,分麾 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热爱 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被削去官职退居

    6、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 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3 词的下片写了什么?总结板书。下片前两句描写战斗场面。作者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猛力 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了却君王 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 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投影出示两宋地图,介绍 北南宋地图对比说明:北宋王朝的疆域北至长城,包括今天的山西、 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首都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后来,金兵入 侵,占领了这些地区,并且俘虏了两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 州)建立南宋。宋高宗不思收复失地,常常在西湖饮酒作乐,遭到了 许多爱国

    7、将领的谴责。当时出现了许多抗金英雄。)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 这首词的最强音, 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但结 语却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 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 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 两 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所以最后一句也是壮语, 只 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四情感朗读训练1我们已经对作品的内容以及内心的情感,有了一定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试着按照作者的感情变化, 表情朗读这首诗。 注意几点: “醉”态,“八百里”“五十弦”的壮阔军营,“快马”“弦惊”

    8、的 激烈战斗,“可怜白发生”的悲壮与无奈。指名试读。2想不想听听艺术家是如何读这首词的?播放濮存昕的朗读。4 哪位同学学着读一读。五三分钟背诵,按组检查,简单评价。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其代表作品,积累豪放派宋词风格作品。2.理解内容,体味意境,背记默写全诗,体会词旨名句“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 悲怆之情重点难点:1. 读出这首词的豪放,背诵默写全词。2. 体会词旨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江西上饶的铅山县瓜山虎头门阳原山腰,有一座朴素而又震撼

    9、人心灵的墓冢, 800 多年前的开禧三年( 1207),屡遭排斥打击,闲 居数十年病逝的辛弃疾,长眠于此,墓道很短,有郭沫若撰并书之挽 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 南飞。”上联是说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 的成就。下联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 而要立 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 ( 辛弃疾词贺新郎中 的句子 )的豪情壮志。后世人云: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 文,如天地奇观。”辛弃疾为何会受后人如此赞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宋代词人 的一首豪放词风代表作破阵子

    10、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来读其词 解其人,读其人赏其词。(设计说明:增加文学色彩,强化历史纵深感。) 二读词1. 指导学生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这首词应该读出什么特点?为什么?联 系题目,请男生诵读。体会豪放风格。2. 有感情齐读 三读词赏析,并提醒学生记笔记,随堂背记。一、教学重点 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理解这首词用梦境 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二、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 填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 (辛弃疾)。 “破阵 子”是(词牌名)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西江月)(沁园春)等。 “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

    11、【目标展示】1 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 体会词的意 境。2理解本词通过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新知研习】一、导入:师生一起背诵学生曾经学习过的辛弃疾的两首词。二、介绍词的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 习情况)1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 1,我们知道这首词 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 我们知道, 要理解诗必须先 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 陈亮两个人?2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 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 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

    12、北方长大的, 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 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3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 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 为知心朋友。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 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三、整体感知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 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 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壮”。这个字

    13、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 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 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1 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 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2 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回:醒。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 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 的士卒。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

    14、都有 50 弦,因三皇之一的 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 25 弦)。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 么?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 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 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不, 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 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 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 么意思?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 的马。霹雳:

    15、弓弦的响声。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 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3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壮: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 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 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 对比,作者有抗

    16、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 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 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 而末尾两句 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 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 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 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 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 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 “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 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5作者

    17、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 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 以及坚决恢复中原, 建功立业的 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6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 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 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 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 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 一落千丈: 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 理想和现实形成极 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7齐读课文内容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本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