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docx

    • 资源ID:14289856       资源大小:25.9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docx

    1、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 辱书勤恳千万,观所自道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注释】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苏迈是苏轼的长子。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自道:自己所说。顾:只是。 【阅读指津】 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要勤奋,要珍

    2、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言之凿凿,其情感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 (3)顾既在官( )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 (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 ,是 门人所编写的。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 (二)海鱼马嘉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用火薰之,可致远。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

    3、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裔(lun):切成碎块的肉。潜渊:潜进深水。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醢(h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 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死,为渔人所获。当我们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也不妨想想马嘉鱼的故事

    4、。不看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一味地往前冲,这样莽撞的行为,受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所以生活中,给自己一个回环的余地,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春夏乳子( ) (2)两舟引张之( ) (3)必钻触求进( ) (4)致不可脱(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用火薰之 B.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C.两舟引张之 D.用罹烹醢之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2)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5.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该段有什么作用? (三)孙膑赛马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

    5、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孙膑: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庞涓:战国时著名军事家。黥 ( q

    6、ng):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田忌:齐王的宗族。驰逐重射:赛马赌博。第:只,只管。下驷:下等马。 【阅读指津】 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是:避实就虚,牵制敌方的主要力量,使用智力去求取胜利,此种方法远较以蛮力强行取胜来得高明。孙膑关于“上驷”“中驷”“下驷”的推理和议论,正是其智慧的体现,因此,他最后能成为威王之师也是顺理成章的。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史书,史记与 、 、 并称“前四史”。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君第重射( ) (2)窃载与之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与“田忌信然之”

    7、中“然”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B.我妻死之年手植也C.不耻下问 D.无案犊之劳形5.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孙膑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四)戴高帽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选自俞樾春在堂全书)【注释】谀:奉承。辄:就。龃龉(j y):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子盾。直途

    8、:正直的方式。事:对待。欤:呢。句末疑问语气词。颔首:点头。止:同“只”。 【阅读指津】 戴高帽也叫扣高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抬高别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实在的。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作“喜欢戴高帽”。后人用“好戴高帽”来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文中的老师被京官几句恭维的话迷惑了,失去了自己的原则。文章借此讽刺了那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能否在局中也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呢?希望本文能给你有益的启示。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俗以喜人面谀者曰( ) (2)外官不易为( ) (3)汝言亦不为无见( ) (4)语人曰( )2.用现代汉

    9、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2)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3.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 ,其修辞方法是 。4.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双清溪水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 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选自袁宏道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注释】霁(j):雨雪停止,天放晴。精:精致讲究。石篑:作者的

    10、朋友,陶石篑。茗糜:茶与粥。啜:喝。 【阅读指津】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选文是一篇游记,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描写双清庄的溪水。文中既没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也没有逼真的形象,作者只描写溪水的响声,而且是通过石篑听觉上的感受从侧面介绍给读者的。作者落笔于人物,却实于景物,写得清新自然、别有情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数日阴雨,苦甚( ) (2)遂不能寐( ) (3)邀石篑起( ) (4)响者乃溪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1、(1)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2)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 3.文中“石篑大笑”的“笑”非常传神,试分析石篑笑的原因。 4.作者为什么要极力刻画友人石篑的情绪变化? (六)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周怡尺牍精华)【注释】费用:花费钱财。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阅读指津】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积累了大量的治家经验,希望子孙们世代遵守,以保长久的幸福安

    12、宁。周怡在这里所谈的是“奢”与“俭”的关系问题。古人常说“勤俭持家”,不知道衣食得之不易,很容易犯铺张浪费的毛病,所以作者要对他的子侄说明俭朴的重要。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告诫儿侄要“居安思危”,必须“未雨绸缪”,切不可到穷途末路时才知追悔。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何必图好吃好着( )(2)莫待无时思有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鲁恭治中牟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

    13、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选自后汉书) 【注释】中牟:地名,今河南省境内。德化:用道德来教化。袁安:河南郡大守,是鲁恭的上司。阴:暗中。阡陌:田间小路。雉(zh):野鸡。状:报告。白:给。 【阅读指津】 鲁恭(32年一113年),字仲康。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鲁恭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76年一84年)任中牟县令,他着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罚命令惩治人,遇有讼争,尽量说服,使犯法者自感愧悔,深受人民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

    14、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本文所记的就是他任中牟县令时,他的上级袁安因怀疑他的道德教化而派人视察时发生的“鲁恭三异”之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疑其不实( ) (2)儿言雉方雏( ) (3)久留徒扰贤者耳( ) (4)吾将速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其人曰:“儿何不捕之?” (2)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3.鲁恭任中牟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4.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八)郑板桥知潍县郑板桥,乾隆间知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

    15、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监生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有何陈乞?”或命皂卒脱其帽,足踏之,或捽头黥面,逐之出。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 (选自板桥全集)【注释】知:掌管。平粜(tio):平价出卖粮。右窭(j)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监生:此指儒生。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捽(zu):揪住。黥(qn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无算:无数 【

    16、阅读指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郑板桥常说“难得糊涂”,其实他一点也不糊涂。他心中一直秉持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哪怕是触怒权贵,丢掉官职也在所不惜。同海瑞一样,他的清廉也天下闻名,应为天下为官者的楷模。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以工代赈( ) (2)尽封积粟之家( ) (3)辄坐大堂( ) (4)一时豪富咸惮之( )2.“贫民赖以存活者”中的“赖”,解释为( ) A.依靠 B.懒惰 C.因此 D.幸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值岁连歉。 (2)一时豪富咸惮之。 4.郑板桥为什么要对“监生”如此责

    17、骂与侮辱? 参考答案(一)答苏迈书1. (1)弊病(2)很(3)已经(4)缺少2.(1)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2)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罢了。3.论语 孔子 4.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译文】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所在了。(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老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

    18、时拜求老师的方法。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罢了。(二)海鱼马嘉1. (1)哺乳,生养(2)牵引,拉(3)前进,向前移动(4)脱离,逃脱2. D( A、B、C三项都是代词,指“马嘉”; D项是助词,“的”)3. (1)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2)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4.议论。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懂得进退,不要一味地前进。只知进而不知退,必将酿成大涡。(意思对即可)【译文】大海中有种鱼叫马嘉,银色的皮、燕尾式的尾巴,其中大的像周岁婴儿那么大。把它的肉切成碎片,用火熏烤,香味可以传到非常远的地方。它时常潜入深水里

    19、不易捕捉,在春夏之季生养幼鱼,就随潮水冒出水面,渔民利用这个时候布设帘网捕捉它们。帘网是那种网格做得很疏的网。纵横几十寻,两只小船牵引着将它张开,坠上铁块。将网垂入水底。过往的鱼,必定钻撞网想继续前进,网就越拉越紧,网越紧就越束缚鱼,鱼越被束缚就越发怒,就腮颊张开鱼鳍展开,被钩在网眼中,导致不能脱身。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三)孙膑赛马1.纪传体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2. (1)只管(2)偷偷地3. (1)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2)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4. C(C与例句

    20、均为意动用法。A为动词做名词;B为名词做状语;D为使动用法)5.嫉妒孙膑的才能,怕他得到重用。善于用兵。【译文】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已经为魏国效力,(又)得以被惠王封为将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叫人把孙膑叫来。孙膑来了后,庞涓担心他的才能高于自己,嫉妒孙膑,就用刑法将孙膑的膝盖割掉,并在脸上刻字,想把他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常与齐国的贵族们赛马,并下很大的赌注。孙殡看见他们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同时马的能力

    21、相差不远。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只管和他们赌重金,我有办法可以使你取胜。”田忌听信孙膑的意见,和齐威王及贵族们下了千金的赌注进行比赛。等到临场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用你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用你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三次比赛结束后,田忌以一败两胜,终于拿到了齐威王的千金赌注。因此孙膑也出了名,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并拜他为军师。(四)戴高帽1. (1)当面(2)做官(3)话,语言(4)告诉2. (l)我们以正直的原则做事待人,为什么要这样啊!(2)我原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3.阿谀奉承 比喻4.示例:人

    22、们大多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所以能闻过则喜的人是罕见而伟大的。爱听好话,喜欢奉承是人们的通病。(言之成理即可)【译文】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作“戴高帽”。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老师生气地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则做事待人,为什么要这样啊!”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个人出来后时别人说:“我原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五)双清溪水1. (

    23、1)很(2)睡觉(3)招呼(4)是,表判断2. (1)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响声,整晚在枕边作响。(2)下了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去呀?只有躺在床上神游罢了!3.一是由于“风日甚美”,可以出游;二是对夜间“愁极,遂不能寐”的自嘲。4.作者极力刻画友人的情绪变化,使文章富有情趣,并且天目山的美在友人的情绪从期盼到失望又到兴奋的变化中,已呼之欲出了。【译文】一连几天的阴雨,让人十分苦闷,到了双清庄的时候,天色微微放晴。 双清庄在山脚下,有很多僧人住于此处,僧房很是干净整洁。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响声,整晚在枕边作响。石篑睡梦之中以为又下雨了,愁闷至极,于是不能安睡。 第二天早上,僧人准备了茶饭,来叫石篑起来。

    24、石篑叹气道:“下了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去呀?只有躺在床上神游罢了!”僧人说:“天已经晴了,风和日丽十分美丽,那响声是溪水的声音,不是雨声。” 石篑开怀大笑,急忙披了衣服起来,喝了几碗茶,便一起走了。(六)勉谕儿辈1.(1)贪图(2)不要2.(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2)生活中不挨饿不受冷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好的穿好的呢?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译文】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东西)的艰难,(就)不敢轻易地花费钱财了。一餐吃肉喝酒,可以用来做儿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

    25、生活中不挨饿不受冷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好的穿好的呢?经常在有好东西的时候想着吃不上饭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才想有好东西吃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会常常享受温饱了。(七)鲁恭治中牟1.(1)怀疑(2)正,正在(3)只,仅仅(4)同“返”,返回2. (1)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逮着它?”(2)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3.围绕“袁安听说鲁恭以德化民,对百姓不用刑罚,对此深表怀疑”回答。(或“探察鲁恭重德化,不用刑罚的情况是否属实”;或“考察鲁恭的政绩”)5.围绕“看到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

    26、果明显;考察目的已达到”回答。(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译文】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来感化人民,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暗地里派人前往中牟县去视察。那个人跟随鲁恭行走在田间小路一起坐在桑树下休息,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那个人问那个小孩:“你为什么不抓它?”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那个人感到惊讶起身,和鲁恭告别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现在蝗虫不侵犯中牟县境,这是第一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让人感到惊异的地方;小孩子都有仁慈

    27、的心,这是第三个让人惊异的地方。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我会赶紧回去,把这些情况都报给袁安听的。”(八)郑板桥知潍县1. (1)救济(2)全(3)就(4)都2. A3. (1)正逢连年歉收。(2)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怕郑板桥。4.因为“监生”拜见他,目的是为豪富说情。【译文】郑板桥,乾隆年间担任山东潍县知县。正逢连年歉收,郑板桥积极开展抗灾救灾,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整受损房屋,开凿河道,以给饥民工作代替对他们的救赈,又劝说城里的富裕人家,打开粮仓煮粥救济饥民,使饥民轮流得以饮食。对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查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的事件,则维护贫民的利益而抑制富商。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则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来,睁着愤怒的眼睛大骂着说:“驮着钱的骡子有什么要说的?”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敲打他们头部涂抹他们面部,然后赶出去。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很怕郑板桥,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