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迹教案.docx

    • 资源ID:14261678       资源大小:201.1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迹教案.docx

    1、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迹教案24 月迹(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悄、累”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悄、累”等,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3.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景物的静态与动态描写,再有感情地读给同学们听。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重点)4.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怀,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默读课文,理清课

    2、文的写作顺序,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2.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静态与动态描写,再有感情地读给同学们听。必备品格3.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是每个人的”的深刻含义。4.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难点】1.默读课文,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2.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静态与动态描写,再有感情地读给同学们听。3.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悄、累”等7个生字,

    3、认识多音字“悄、累”等,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图片导入。展示图片: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也可以说说自己见到的月亮或月下景色,还可以说说自己了解的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

    4、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

    5、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

    6、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导入课题:1.月亮是我们最熟悉的景物之一了,贾平凹先生的月迹一文,用儿童的眼睛去寻找月亮,。(板书课题:24.月迹 学生齐读课题。)2.问题激趣: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图片上的内容?也可以发挥想象说说孩子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3.教师评议,并小结:自入学以来,我们学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词,在课外阅读中,同学们肯定积累了更多关于“月亮”的诗词,下面请同学们搜索记忆,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月亮”的诗词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生背诵关于“月亮”的诗词,师评议并总结)月亮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描写对象,

    7、他们借月亮或比拟人世盛衰,或抒发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或祝愿天下离人,月亮已不是原来的月亮,它是成人眼中的月亮,是思妇征夫眼中的月亮,是文人墨客眼中的月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文章展示给大家的却是小孩子眼中的月亮,那么,在小孩子眼中“月亮是个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贾平凹先生的笔触去学习他的散文月迹。4.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美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月亮图片和嫦娥奔月的传说,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喜爱之情,促使学生产生了解月亮的渴望,把学生自然地引入课文的学习。】二、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西

    8、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他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黑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等;

    9、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学习生字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a.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b.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按要求自学生字、词。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2)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悄悄 累累 袅袅 嫦娥

    10、嫉妒 瓷盆(重点指导生字“嫦”为翘舌音;“瓷”为平舌音; “嫦”为后鼻音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3)学习多音字:悄(qio qio)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qio 忧愁:悄切。悄怆。悄然落泪。忧心悄悄。 寂静无声:悄然无声。悄寂。悄静。悄声。 qio 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不让人知道:深夜静悄悄。读一读:星期六晚上,小明自己在家,望着宽大的静悄(qio)悄的院子,小明悄(qio)然落泪。(4)学习多音字:闷(mn mn)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

    11、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着奶奶说故事。mn 心烦,不舒畅,如愁闷、沉闷、郁闷、闷懑、闷闷不乐;密闭,不透气,如闷子车。 mn 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如闷气、闷热;密闭,使不透气,如茶刚沏上,闷会儿再喝;不吭声,不声张,如他只是闷头苦干。读一读:天气闷(mn)热,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小明因为不能出去玩感到闷(mn)闷不乐。(5)学习多音字:屏(png bng)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

    12、了呢。png 遮挡,如屏风、屏障、屏蔽、屏藩(“屏风”和“藩篱”,喻卫国的重臣)、屏翰(喻卫国的重臣);字画的条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为一组,如画屏、四扇屏。 bng 除去,排除,如屏除、屏弃、屏斥、屏退;抑止(呼吸),如屏气、屏息、屏声。读一读:我躲在屏(png)风后面屏( bng)息凝气,弟弟怎么也找不到我。(6)学习多音字:累(li li li)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li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累;使人感到

    13、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累。 li 连续,重叠,堆积,如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如累进税;连及,连带,如累及、牵累、拖累。 li 疲乏,过劳,如劳累、累乏;使疲劳,如病刚好,别再累着。读一读:树上这累累(li)的果实,是对他长年累(li)月不辞劳累(li)的回报。(7)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满盈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体态柔美的样子。踪迹 全部占满、充满面面相觑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倏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袅袅 指很快地,忽而间。羡慕 各持己见、互不相

    14、让地争论。嫉妒 爱慕,钦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争执 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文章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中秋寻月活动,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2)梳理课文思路练填空:作品通过山村儿童追寻月迹的行踪,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而又慷慨的性格。散文从“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起笔,接着细致地写了孩子们的(“盼月”)和(“赏月”)的情景。作者不仅生动地

    15、描绘了月光的娇美,也写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热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为后面的(“寻月”)埋下了铺垫。他们追逐月亮的踪迹,追到了(院子里),发生了谁拥有月亮的争执,描写了孩子们想要得到它的急切心情,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接着是他们又在院内、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全都发现了月亮,于是恍然大悟:“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表现出孩子们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并且使主题再一次得到深化。(3)快速浏览课文,交流: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边读边圈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生读课文、圈画重点知识。师生交流:时间中秋的

    16、夜里地点 中堂里、院子里、院门外人物奶奶、我、弟弟、妹妹事件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重点寻月亮五、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孩童的童真、童心、童趣。六、当堂检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静态与动态描写,再有感情地读给同学们听。2.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一、课前导入1.谈话导入:月迹一文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中秋寻月活动,展现了美丽的月色,文中对

    17、月色的描写既又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分别标出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课件出示:24.月迹 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问题激趣: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图片上的内容?也可以发挥想象说说孩子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3.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圈画批注。5.二、全班交流,品读释疑(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屋中盼月(板书:屋中盼月)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写孩子们在中秋之夜盼望着月亮的出现。)2.生读课文,边读边画,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全班

    18、交流。(1)说说自己对“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着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这句话的理解。(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新鲜的、不觉满足”的。)(2)从“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一句中的“盼”和“闷”你感受到什么?(从“盼”和“闷”感受到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为后面的“寻月”埋下了铺垫。)4.教师小结:中秋节的夜晚,人们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赏月,这一家人也不例外,但月亮却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和

    19、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只好回中堂里缠着奶奶给他们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可奶奶的思想却开了小差她突然说:“月亮进来了!”,在她的指引下孩子们终于寻到了月亮5.问题交流:同学们,他们找到月亮了吗?在哪找到的?找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交流。)(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镜中看月(板书:镜中看月)1.课件出示:“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1)“溜”很容易让人想起什么人?这哪有美呢?加上前面的修饰词“款款”之后呢,你会把这“溜”和什么人联系起来? (

    20、“款款”不仅写出月光移动的缓慢,更有一种从容悠闲的姿态,所以后面的“溜”便有了一份调皮和可爱了。)(2)“款款、溜”写出了月亮什么形态?(动态。)(3)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成了迈着轻盈的步子的少女缓缓走来,十分优雅。你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子吗?(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4)指导朗读: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师生评议,指导学生通过这些动词和语气词的变化,将这月光的调皮可爱、动态变化之美,以及儿童们的惊喜、专注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课件出示: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21、(1)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这段话主要写了穿衣镜里月亮形状的变化。)(2)联系上文的“款款”“溜”,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拟人。“爬”把月亮拟人化了,把静止的月亮写活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3.课件出示: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1)阅读这段话,交流:伴随着月亮的变化,儿童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孩子们终于盼来月亮时心情是多么的高兴,后来月亮又匆匆地走了

    22、孩子的心情又是多么的失望。)(2)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这段话主要描写了月亮的变化,是动态描写,写出了月亮的动态变化过程。)(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孩子们心情的变化。4.谈话过渡:当孩子们失望时,奶奶的一句话引导孩子们又在院子里找到了它的踪迹。(三)学习课文第三到二十自然段院中望月(板书:院中望月)1.问题交流:在院子里,孩子们都看到了什么?(月光、桂树、月亮)2.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月光?(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1)你从“玉玉的”“银银的”这两个词语感受到什么?(这两个叠词用得好,把月光与“玉”与“银”联系起来,符合儿童的视觉心理感

    23、受,既有形象,又有色彩。叠词的运用,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充满童趣。)方法指导:叠词的运用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叠词的表达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童趣;起强调作用。如第3自然段中使用了很多的叠词:“满满的”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两个名词作形容词,也是一种比喻;“粗粗的”写桂树的壮;“疏疏的”写枝叶不是很繁茂,银银的月光从枝叶缝隙里穿出,影影绰绰,幽静柔美;“累累的”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多。使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

    24、特色。(2)除了运用叠词,作者还用了修辞方法来描写月光?(对比:通过与灯光的对比,说明了月光的亮。比喻:写出了月亮光亮洁白,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是对月亮的静态描写。)3.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桂树?(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1)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累累的骨朵儿”比喻成“繁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骨朵儿的细密白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2)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从这段话可以感受到孩子们丰富的想

    25、象力。)4.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月亮?(抬头看看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1)这段话的描写表现了中秋月亮的什么特点?((比平日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十分明亮,可以清晰看见里边有什么东西)(2)“似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不可以,从“似乎”一词可以看出后面的内容只是人们的感觉。)(3)从“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你能想到一个成语吗?(月明星稀)5.当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桂花树时,孩子们都有什么反应?(孩子们先是惊诧,一会儿,身临其境好像到了无比美妙的境界,似乎自己就在月中,月桂就是院

    26、子中间的那棵桂树。)6.当奶奶告诉孩子们一个女子住在月亮里,孩子们又产生了什么想法?(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7.课件出示: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望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1)这段话写出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变化?(羡慕、嫉妒)孩子们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心理变化?(月亮里的女子跟三妹一样漂亮,这让三妹有些“狂”,竟然狂妄地说这月亮是属于她的,无形之中伤害了男孩子的心,这让男孩子产生了嫉妒的原因。)(2)从这种心理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孩子们对美的追求。

    27、)(3)这种心理变化引发了怎样的争执?(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从这种争执中你了解到什么?(大家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8.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交流对奶奶话的理解,教师小结: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而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睿智的奶奶。9.后来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的什么地方找到了月亮?(我们很快就在葡

    28、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找到了。)10.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11.指名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这份童真童趣。(四)学习课文第二十一到二十三自然段河边寻月、眼瞳见月(板书:河边寻月、眼瞳见月)1.孩子们还在哪里照到了月亮?(河边沙滩上、河水里、眼睛里)2.对“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只要主动去追寻,就能发现美好的事物。)3. 指名朗读课文课文第二十一到二十三自然段。(五)学习课文第

    29、二十四自然段沙滩议月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二十四自然段。2.“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一句是对孩子们的什么描写?(动作描写)从句末的省略号能看出什么?(从句末的省略号可看出孩子们在寻月亮的过程中,月亮已经激起了孩子的无限遐想,照应了文中的开头。) 3.“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一句是对孩子们的什么描写?(心理活动描写)4.“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一句是对孩子们的什么描写?(动作描写)5.理解句子“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的意思。(1)小组交流。(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3)教师评议并小

    30、结: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对美的事物,只要你去追求,就能够得到。(六)课堂小结1.填空小结:月迹一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阅读时不可忽略文题(“月迹”)这一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文中,作者借助竹帘、(镜子)、(桂树)、葡萄叶、瓷花瓶、爷爷的锨刃儿、(小河)、(孩子的眼睛)、沙滩等事物,清晰地描绘出月亮移动的踪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研读“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河中寻月”) “眼瞳见月”“沙滩议月”等主要语段,去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童心(奇妙的想象)、(深切的感悟)、(敏锐的发现),体验作者奇特而美妙

    31、、纯真而快乐的童趣。2.教师小结。“月迹”巧妙跑反映出孩童对美的追寻过程,又真切地再现了孩子“盼望惊喜惬意兴奋惊奇欢快感悟”的心路历程;“月迹”是行文的线索,也是童趣的展示;“月迹”是灵心慧眼的天真稚嫩,更是美好纯真的渴望、追求;还是奶奶“引导鼓励激发”孩子寻月的高明机智的思想轨迹,可以说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正是“月迹”这一关键词语让我们体验出作者借助童趣所表达的美好愿望;展现出“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孩子可贵的心灵世界”。3.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有着怎样不同的心理感受?(在院子里盼着月亮点出孩子盼望月亮出现的急切心情,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嫦娥,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生“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


    注意事项

    本文(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迹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