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年级起点第五册教学建议.docx

    • 资源ID:14258846       资源大小:43.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年级起点第五册教学建议.docx

    1、一年级起点第五册教学建议英语(新标准)(小学一年级起始用)第五册教学建议Module 1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了解东西方国家在饮食习惯方面的差异; 描述自己的习惯以及正在进行的饮食动作。 学习任务:Do you want/use ? What is he eating/using/doing? What are you eating/ using/ doing? 运用任务:朗读、表演课文;陈述自己喜欢的快餐和自己会用的餐具;描述图片中人物的用餐状态;表演小诗;圈认单词。 模块分析:整个模块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较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Unit1的课文呈现到Unit2的小对话以及小诗

    2、,无一不渗透了跨文化意识。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中自然而然体会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这样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也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第二语言。所以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握好模块所要求的语言知识点,还需要牢牢把握住这些语言中社会文化特征,从而通过这样的点滴渗透来为今后孩子们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我最喜欢的fast food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fast food” 活动准备:用纸做两面小旗子(一面是英国国旗,一面是中国国旗),一些快餐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1)让学生来说说他们喜欢的食物。(2)教

    3、师从学生语言中的食物中找出相应的单词进行归类,让他们明白“fast food”的含义。(3)在黑板上出示两面国旗:一面是中国国旗,一面是英国国旗。教师在出示一些快餐食品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放到相应的国旗下面。(4)通过这样的互动学习,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Chinese fast food”与“English fast food”的含义和它们各自的特点。(5)请学生运用“I like ”来讲讲他们更喜欢哪一种快餐。 活动2:用餐小调查 活动目的: (1)巩固和练习句式:Do you ? Yes, I do. /No, I dont. (2) 在句子中练说新单词“chopsticks,

    4、knife, fork, use”. 活动准备:给学生每人准备一份调查表 Do you use ? Yes, I do. / No, I dont. Friends name chopsticks a knife and fork 活动过程: (1)由教师现场示范调查的方法,让学生都能够明确在这个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 (2)让学生人手持一张调查表,找到自己的朋友,先写下朋友的姓名,然后询问“Do you use chopsticks? Do you use a knife and fork?”,接着根据朋友的回答在表格相应的地方打上钩或叉。每个孩子除了要完成自己的调查表,还需要回答朋友的提问

    5、从而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 (3)调查完成后,教师要进行反馈。 活动3:看看谁记得牢? 活动目的: (1)学习小诗; (2)为最后表演小诗的顺利进行而脱离文本 活动准备: 课件: 第一张呈现整首小诗 You speak English. We speak Chinese. We use chopsticks. Try them please. We speak English. You speak Chinese. We use chopsticks. Try them please. 第二张去掉一些单词 speak English. speak Chinese. We use . Try t

    6、hem please. speak English. speak Chinese. We use . Try them please. 第三张只留下一些以前不太出现并比较难读的单词 speak . speak . use . Try speak . speak . use . Try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张课件,让学生进行练读。 (2)换成第二张,让学生努力回忆起句子中省略的内容,这一次请学生在练读的同时,在那些省略单词的那些地方加上相应的动作帮助记忆。 (3)换成最后一张,先让学生自己回忆内容,然后请学生上来比赛,看看谁的记性最好,谁表演说得最好。最后根据小诗中角色分两组集体操练表演,

    7、进行巩固。 Module 2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询问并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学习任务:What are you doing? Were making Whats he/she doing? He/She is 运用任务:询问并陈述他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唱童谣;朗读、表演课文;陈述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描述图片中人物的活动。 模块分析:在这一模块中Unit1的课文内容是对现在进行时的延伸。因为在这里出现了 “We are doing.” 在课文中编者通过生动的场景便很自然地将“We are doing”的句型呈现了出来。而在Unit 2中,又增加了这个时态的另一个句式“He/She is d

    8、oing”。在教学前只要能够对动词和它的现在分词进行比较得当的复习,学生对于这两个句式的掌握是不困难的。然而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Im doing. We are doing. He/She is doing”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还是有难度的。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我来说说他 活动目的:联系、巩固句式 “Whats he/she doing? He/she is ” 活动准备:课本P9,投影仪,自制大筛子 活动过程: (1)请学生打开课本第九页,按顺序一一来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复习完毕后,将全班分为两组,进行比赛。教师用投影仪出示该页的内容。请每组的第一个学生上来扔筛子,教师可用小的文具

    9、作为行走标志,扔到哪儿就请那位同学来回答那张图片上人物正在进行的动作。而问句 “Whats he/she doing?” 则由全班同学共同来完成提问。这样一组进行一次,每次换一位同学。最后哪组先到终点哪组便为冠军。 活动2:传一传 活动目的:体会现在进行时的情景特征,在现实情况中操练新的句型 活动准备:一个网球,自制单词卡片(一面是动词原形和相应的图,打开后另一面是该动词的现在分词) 活动过程: (1)教师拿出一个网球,播放音乐,让学生合着音乐传球。做类似于“击鼓传花”的游戏。 (2)音乐停,让球停留出的学生上台,抽取教师手中的卡片,并持续做卡片中的动作。在教师的提问下,请台下的学生进行回答。

    10、教师此时可展示卡片中的现在分词,从而帮助学生描述。 (3)每完成一个动作,教师就把相应的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并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进行排列。等到所有的卡片展示出来,请学生进行朗读。 活动3:我来说说图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2)增强学生描述图片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体现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 活动准备:活动手册P7, 单词卡片(图中人物和动物,以及相应的动词) 活动过程: (1)出示单词卡片放在黑板上,人物、动物一列,动词一列。请同学观察图片,然后为名词和动词连线。 (2)通过连线,让学生来试着描述图中正发生着的情景。 (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整幅图的描述。 M

    11、odule 3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介绍非单数事物 学习任务: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 运用任务:介绍单数事物及非单数事物;唱童谣;朗读、表演课文;介绍图片中的内容;分辨 “this, that, these, those”表示的不同含义。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展示了能够介绍非单数事物的句式“These/Those are ” 在Unit1具体的情景中自然地呈现了句型,意在让学生较好地去理解;在Unit2中,通过衣裤的展示引出了描述单复数的不同句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两种句式的不同。 二、活动建议 活动1:还记得这些动物吗? 活动目的:通过记忆游

    12、戏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运用新学句式去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课件(有着各种动物的大图, 图中每种动物的数量最好都不止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图让学生进行观察,10秒钟后把动物们隐藏起来。 (2)教师指图提问,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内容然后进行回答 活动2:这些是谁的呢? 活动目的:在真实情景中提高学生辨识、运用句式“This is ”和 “These are ”的能力。 活动准备:让学生每人准备自己的一件物品,教师把这些物品收集起来 活动过程: (1)听课本P12第一部分的录音,跟读。 (2)教师拿出一件物品,让学生运用句式“This is ”和“These are ”猜猜这是班里哪个同学的。

    13、 活动3:说说自己的脸 活动目的:通说介绍最熟悉自己来巩固句式 活动准备:请学生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活动过程:(1)教师自己拿出自己的自画像,为后面的介绍做范例: “Look. This is my face. These are my eyes. They are big. This is my mouth. ”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像,先说给同桌听,然后请一些同学来说给大家听。 Module 4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描述技能 学习任务:I can can But cant 运用任务:询问别人的技能;唱童谣;朗读、表演课文;说说自己的技能;描述小动物的技能。 模块分析:这一模块主

    14、要是以各种技能展开的。Unit1以生动有趣的对话引出孩子们的技能,这可是孩子们向来引以为傲的话题。Unit2便紧跟着Unit1出现了小动物的技能,并出现了 “ can But cant ”的句式,这一内容是对前一内容的深入,却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对于增加学生语言的篇幅有很大的益处。 二、活动建议 活动1:能力小调查 活动目的: (1)巩固和练习句式:Can you ? Yes, I can. /No, I cant. (2)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给学生每人准备一份调查表 Can you.? Yes,I can. /No, I cant.run fastswimsingr

    15、ide a bikeplay basketball活动过程: (1)由教师现场示范调查的方法,让学生都能够明确在这个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 (2)让学生人手持一张调查表,同桌之间展开调查。 (3)调查完成后,教师要进行反馈。 活动2:这些是谁的呢? 活动目的:在真实情景中提高学生辨识、灵活运用新句式能力。 活动准备:两套卡片(一套卡片是人物、动物类的,另一套卡片是各种动作的) 活动过程: (1)出示两套卡片,请学生明确两套卡片的词语性质。 (2)在两套卡片中各抽去一张,如 “bird”和 “swim”,然后教师运用这两个词语造句并提问学生 “Can the bird fly?”,鼓励学生根据真

    16、实情况回答。 (3)请学生上来抽取卡片,并造句。其余学生回答。 活动3:说说谁会谁不会 活动目的:(1)提高合作能力;(2)培养学生增加语言篇幅的意识。 活动准备:课本 活动过程: (1)听课本P16第一部分的录音,跟读。 (2)出示句式 “can But . cant ”, 让学生小组讨论,创编句子。 (3)请学生展示句子。 Module 5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学习任务:Can I ? Yes, you can./No, you cant. 运用任务:陈述自己的意愿和想做的事情;唱童谣;朗读、表演课文;在不同的情景下,各种活动的合适性。 模块分析:这一模块在上一模块

    17、的基础上,呈现了以第一人称为主语的句式 “Can I ” 这个句式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Unit 1通过课文生动自然地展现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表达自己意愿的情景。而在Unit 2 中更是结合独特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合适的语言。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我能坐这里吗? 活动目的: (1)通过能动起来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和合适的情景中理解并习得句式 “Can I sit here? Yes, you can./No, you cant.” (2)为后面语言的扩展打好基础。 活动准备:能够让全班同学看得清楚的句子“Can I sit here? Yes, you can./No,

    18、you cant” 活动过程: (1)教师走到自己的凳子边,问学生 “Can I sit here?”(把语速放慢,尽量说清楚)出示相应句式,鼓励学生回答 “Yes, you can./No, you cant.” (2) 练读,操练这些句子。 (3)教师走到一个学生的位置边,问“Can I sit here?” 请该生回答。如果他回答“Yes, you can.” 便站起来让位子,然后找其他同学运用新句子去询问。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换位子进行活动。 活动2: Chant 活动目的:熟悉新的语言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 活动准备:教师根据本模块课文中的内容编写chant 活动过程: (1)出示

    19、chant: “Can I have a drink? Yes, you can. Can I watch TV? Yes, you can. Can I have an ice cream? No, you cant.” 教师进行示范。 (2)请学生试着读一读,教师帮助纠正节奏。 (3)同桌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3:我是小导演,我是小演员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转换成语言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张(能够比较明显地提供信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鼓励学生自习观察图片。 (2)以其中一张图片为例,教师进行示范。例:图片中的地点为hospital,坐在病床上的

    20、病人问医生:Can I walk? 医生回答:No,you cant. (3) 请同学们同桌合作选择图片进行创编、表演。鼓励学生在编出正确对话的同时要尽量自然地去表演,从而提高更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质量。 Module 6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自己或他人拥有的东西 学习任务:Ive got Weve got Hes/Shes got 运用任务:与他人谈论自己拥有的玩具、文具或宠物;陈述他人拥有的东西;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请其他同学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模块分析:通过Unit 1的学习需要学生能够使用句型Ive got和Weve got来表达自己或自己与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Unit 2则涉

    21、及到了第三人称单数的表达方法,教学时可以考虑“以旧代新”,利用“转述”的方法由第一人称Ive got过渡到第三人称Hes/Shes got。 二、活动建议 活动1:单词滚雪球 活动目的:巩固Ive got这个句型,复习曾经学过的表示玩具、文具或动物的单词,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活动准备:复习有关玩具、文具或动物的单词。 活动过程:这是一个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的活动。由一个学生开始:Ive got a jigsaw puzzle.第二个学生需要说出前一个学生谈到的东西,然后再加上一样:Ive got a jigsaw puzzle and a doll.第三个学生需要说出前两个学生谈到的东西,再加

    22、上一样:Ive got a jigsaw puzzle, a doll and a computer game.以此类推,单词越加越多。 活动2:小调查 活动目的:巩固句型Ive got和Hes/Shes got,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调查表(可使用课堂活动用书P23) 活动过程:先由学生本人完成表格,把自己有的东西打勾,然后同位两人或小组内部谈论一下自己拥有的东西。然后描述一下他人拥有的东西,同时练习了Ive got和Hes/Shes got两个句型。 活动3:猜谜大比拼 活动目的:训练学生听力,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练习扩充句型Its got,复习有关动物的词汇。 活动过

    23、程:教师用Its got来描述一种动物,由学生来抢答What is it? 在提供的描述越少的情况下,越早猜出的为优胜者(类似“幸运52”的快速抢答)。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以放给学生来出题。 Module 7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疾病 学习任务:headache, stomach ache, teat, cold, cough Have you got? Yes, I have. No, I havent. Hes/Shes got Has he/she got? Yes, he/she has. No, he/she hasnt. 运用任务:用Have you got? Has

    24、he/she got? 询问他人的身体状况;模拟去医院看病的情景。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围绕“疾病”这一话题展开。Unit 1通过Sam因为考试而不愿去学校的小故事呈现了headache、stomach ache两个词,以及句型Have you got? Yes, I have. No, I havent. Unit 2出现了第三人称单数的表达方法,并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扩充了cold和cough两个单词。在Unit 2的教学中也可突破“疾病”的限制,使用Have you got? Hes/Shes got Has he/she got?来表述其他方面的内容。 二、活动建议 活动1:动作猜谜

    25、活动目的:巩固句型:Have you got? Yes, I have. No, I havent.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 活动准备:有关疾病的单词卡片。 活动过程:选出一名表演者,教师向他(她)出示单词卡片,他(她)用动作表演出来,其他学生用Have you got?来猜。这个活动既可以全班范围内进行,也可以放到小组内进行。 活动2:小游戏:抓纸团 活动目的:运用Hes/Shes got来复习各类单词。 活动准备:把若干单词(可以是本模块出现的有关疾病的单词,也可以包括其他各类名词)写在纸条上,然后揉成纸团放作一堆。 活动过程:两人一组,一人抓纸团:一只手抛起一个纸团,然后迅速抓起桌面上的纸团

    26、,在翻手接住抛起的那个纸团,单位时间内尽量多抓住纸团。注意,除了第一次可以随意拿一个,用来抛得那个纸团必须从已经抓起来的纸团中拿。时间到,由同伴用Hes/Shes got(指团上的内容)来造句。说对一个记一分,说错不得分,看哪一组分数最高。 活动3:小短剧去医院 活动目的:巩固本模块的单词和句型,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模拟去医院看病的道具若干(类似药瓶、听诊器、医生的白大褂) 活动过程:这个活动可以作为学生前一节课的作业,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搜集道具,查找看病的简单术语,教师给与一定指导。课上学生表演自己策划的短剧,各组之间进行评比。 Module 8 一、模块教学建议

    27、 语言功能:谈论存在的人或东西 学习任务:There is There are How manyare there? 运用任务:描述教室里、图画上或家中有的东西;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人;询问他人的家庭情况。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语法重点就是There be句型。Unit 1通过叙述Sam、Amy几位小朋友参观Ming Tombs的故事,呈现了There is There are 两个句型,学生应会使用这两个句型来表达存在的东西。Unit 2除了继续学习There be句型,还出现了How manyare there?的特殊疑问句,需要学生掌握。 二、活动建议 活动1:Whats in the ba

    28、g? 活动目的:可用于引课的环节,呈现There is There are 两个句型. 活动准备: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铅笔、橡皮、钢笔、硬币等东西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拿出装满东西的袋子,让学生猜一猜:Whats in the bag? 引导学生用There is或There are来回答。如果多次猜不中,告诉学生可以Touch and guess. 也可将某种东西放入多个,比如放入多枚硬币,学生回答:There are coins.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How many coins are there? 引导学生回答There arecoins. 渗透Unit 2的内容。 活动2:小游戏:Wh

    29、os the winner? 活动目的:巩固句型There is There are,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画有文具、玩具、人物或动物的图片若干张(有的是单数,有的是复数) 活动过程:在黑板远处设置一条起点线,教师在一旁出示图片,两位或三位学生站在起点线处举手用句型There is或There are抢答。 抢答对的,向前跨出一大步,然后重复上述步骤。最先到达黑板跟前的为获胜者。 活动3:我爱我家 活动目的:练习There is There are How manyare there?,复习表示家庭的单词。 活动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家庭照片。 活动过程:仿照Unit 2中的短

    30、文,对自己的家庭进行介绍。教师可以先做示范,然后进行小组内部练习。全班范围内反馈练习成果的时候,可以指定几位小记者,对介绍家庭的学生进行采访,例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How many men? How many women? Whos that boy? Whos this girl? 等。 Module 9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将来的行为与状态 学习任务:do high jump, do long jump, run race Im going to Amy is going to Im going to be a Hes/Shes going to be a 运用任务:筹划将要做的事情;陈述他人将要做的事情;描述将来的理想;陈述他人的理想。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学习内容围绕着将来的行为和状态进行。Unit 1的话题与Sports有关,谈论运动会将要参加的项目,要求学生能够用Im going to来表达自己要做的事情。Unit 2的话题与理想有关,要求学生会用Im going to be a 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在学习之前可以先通过游戏(活动二)复习有关的职业的词汇。 二、活动建议 活动1:选拔体育小明星 活动目的:练习使用Im going to同时可以复习Can you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起点第五册教学建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