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 资源ID:14242621       资源大小:762.57KB        全文页数:1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春夏秋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时,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读文识字,认识四季的不同特点。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霜、吹”等8个生字,会写“春、风”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阝”。【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教学

    2、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范读课文。2.生自读课文。3.分部分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4.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教师相机点拨。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看图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词语。(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春风”。(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

    3、带来哪些变化呢?(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2.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3.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3)学生朗读三个词。(4)书写生字“冬”“雪”,展示交流。4.指导整体诵读四个词。5.课件出示:风声、雨景、霜降、下雪的场景。 (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2)齐读、

    4、指名读、小组读。认读新字:吹、落、降、飘。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字词,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3.读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二、认真观察,指导写字: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季,春天最美。哪位同学分享,春天里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2.指名说,教师相机出示: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3.多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4.认读生字“花”“游”“飞”。5.这些景物在哪里能看到?引导学生看插图。 6.

    5、指导说话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7.引导说话:青青的小草、红红的花儿、跳出水面的鱼儿、茂密的树林,分别在哪里?8.对照说话要求,师生互相评价,教师作相应的鼓励。9.课件出示: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10.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11.全班交流展示,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三、掌握方法,积累背诵: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总结。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4.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展示背诵。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1.引导想象: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独特的美丽,而春天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更美,除了课文

    6、中写的这些春天的词外,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词语?2.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总结全文,指导学生说一说春天带给人们的感受。2.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并读一读,课后举行“赛诗会”。略。姓氏歌本文通过节奏明快的儿歌,把生字的组成规律和中国的百家姓结合在一起,为识字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生字,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课文短小,教学时,教师力求对学生充分放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语感,读出韵味。【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

    7、姓、氏”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认识走字旁“弓”、“钅”。【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走字旁、“弓”、“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背诵课文。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经典诗文有哪些?2.学生讨论交流。3.出示:我国的经典诗文百家姓。4.诵读汇报,出示:百家姓节选,集体齐读.二、初读

    8、课文,识字学词: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2.同桌商量、准备交流。老师引入故事话题。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很久以前,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近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4.游戏活动,学生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5.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6.学习第一小节的生字。认读生字,选字组词。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1.展示本

    9、小节书写生字:姓 什 么 双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范写,弄清笔顺。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词语,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品读课文,深入赏析: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5.出示学生视频。6.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7.开火车,来介绍。同学评价

    10、,谁介绍得好,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8.学习百家姓音频。9.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师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三、朗读表演,积累背诵: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3.全班评议。4.展示背诵。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3.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略。小青蛙小青蛙是一

    11、首儿歌韵文。“青蛙”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学社对它的生活习性及益处早有耳闻,对其充满了兴趣。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庄稼,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充满童趣的韵文中包含了我们要认写的汉字。所以,本课教学中,要通过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清、晴”等12个生字,会写 “青、清”等7个生字,认识病字头。区分“青”加偏旁组成的字。【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倡导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病字头。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区分“青”加偏旁组成的字。了解青蛙是益虫,

    12、倡导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猜谜的游戏吧。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图片,了解小青蛙会捕捉虫子的本领。3.你见过小青蛙吗?在哪儿见过?4.学生反馈,齐读课题。5.随课题指导书写“青”字。第四笔“横”应落笔在横中线上,写时向上挑一点。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全班交流。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韵文,圈出生字。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同桌互读。3.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学生评议。4.开火车读生字,重点指导“清、晴、睛、情、请、病”的后鼻音。5.结合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认读。三、再读课文,了解

    13、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导学生画词语: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3.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如:天气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全班交流。4.再读韵文,理解词语意思。5.指名读韵文,大家评议,注意把韵文读通顺、流畅,注意停顿。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词语卡,引导开火车认读,检查词语掌握情况。2.听写词语。二、品读课文,深入赏析:1.学生自由读韵文。2.学生读词语。3.教师引读韵文。教师读“河水清清”,学生接“天气晴”。4.同法学习剩下几句韵文。5.师教读韵文,多种形式读韵文,直到读熟。三、拓展训练,课外积累:1.小组讨论:怎样保护青蛙?2.收

    14、集各组意见,教师小结。3.请学生说说自己查找的资料,指名谈谈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益的动物,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4.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教师小结。关注不能吃青蛙,并鼓励学生保护动物。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出示题目:想一想,填一填。2.请学生用这些字组词语并说话。3.仔细观察要写的字,相互介绍怎样记住并写好这些字。4.同法指导学习“气”“生”“清”“气”。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略。猜字谜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猜字谜活动来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

    15、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从小为祖国语言文字发展做贡献的意识。【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相、遇”等12个生字,会写 “字、左”等7个生字。认识又字旁、“冫”。【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说出自己怎么猜出谜语,激发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又字旁、“冫”。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自主识字,能说出自己怎么猜出谜语,激发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题释疑:同学们,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

    16、王国,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字谜乐园”。二、学猜字谜,掌握方法:1.老师先出几个字谜让大家猜猜,想一想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出示:(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短。(打一字)(2)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打一字)(3)一个人站在大树下。(打一字)2.指名读,全班评价。3.师生分析谜面内容,揭示谜底。4.总结:猜字谜要发挥想象:第一个把独木桥想象成一横,这种猜谜方法叫“象形法”。根据谜面的暗示,对原来的字进行分拆,然后重新加以组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组合法”。谜底隐含在谜面的某个字中,这种猜谜方法叫“隐含法”。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7、:1出示自学要求:初读儿歌,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指导交流。出示生字,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难读的生字。3.教师相机指导“遇”是整体认读音节:“纯”是翘舌音。4.同桌交流识记方法。5.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鼓励学生用猜字谜法识记生字。6.指导书写生字:字、左、右、红、时。重点指导“左”“右”的区别,“红”和“时”利用和“江”“村”换偏旁的方法来记。7巩固生字,学习词语,用横线标识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边标边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词语,引导开火车认读,检查词语掌握情况。2.听写词语。二、学习谜语,感悟欣赏:1.学生读第一则字谜,边读边圈出生字,不会读的字同桌

    18、互相帮助。2.指名读第一则字谜,全班互评 。3.多媒体出示第一则字谜生字:相 遇 喜 欢 怕 左 右 红 时4.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尝试组词,全班评价。5.师朗读第一则字谜,学生猜字谜秋,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6.各种形式读第一则谜语,直到读熟,会背。7.同法学习第二则谜语。 8.播放学生猜字谜的视频,9.引导学生自创猜谜游戏。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我们了解了一些猜谜方法,也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课文,大家表现不错。老师也知道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一些字谜。我们来进行一场小型的猜谜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佳。2.课后搜集字谜,在家里或在学校里进行猜字谜比赛,看谁猜得快,猜得多。教学反

    19、思略。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爱”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通过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教学中,应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的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感情,开发学生智能,体验学习快乐,得到思想启迪。旨在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吃、忘”等13个生字,会写 “吃、主”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心”“广”。【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

    2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重点】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心”“广”。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题目释疑:1.出示毛主席画像,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2.引导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3.导入:我们来看看瑞金城外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

    21、句子。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3.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用生字练习组词。4.开火车认读生字。5.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6.全班交流。三、学习字词,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重点指导“忘、想、念”中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4.组织全班展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词语,引导开火车认读。2.板书课题,进入新课。二、品读课文,感悟欣赏:1.学习第1自然段。(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

    22、(2)指导理解,练习说话。(3)组织学生表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1)细读第一句话,启发交流、思考问题。(2)指导读,理解第二句。3.学习第三自然段。(1)思考:乡亲们不忘毛主席表现在哪儿呢?(2)指导看课文插图,理解交流句子: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蕴含的感情。三、拓展延伸,回归整体:1.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一片深情,齐声诵读课文。2.启发思考: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不应该忘哪些人?永远记住那些为我们的幸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关心自

    23、己、帮助过自己的人。3.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哪些感恩的名言?略。我多想去看看本文写了天山的孩子一心向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希望走进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本文以新疆孩子、北京孩子的口吻,采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各自的向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想、告”等12个生字,会写 “会、走”等6个生字。认识偏旁路字旁。【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感受文中新疆儿童爱北京、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偏旁路字旁。朗读课文

    24、。【教学难点】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体验感受文中新疆儿童爱北京、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题目释疑:1.小朋友,你最想去什么地方?出示风光图片。 2.你看到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能用课题说一说吗?突出“多想”。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时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内容呢!你们能做到吗?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3.那个小朋友特别聪明,他说:

    25、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课文呢!你们行吗?自己读一读,画出生字新词。三、学习字词,梳理新词:1.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它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有哪些生字。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3.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大家怎样评价。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4.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游戏。5.比一比,看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四、再读课文,指导书写:1.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又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2.学写生字“会”和“走”,重点

    26、指导“走”和“足”字旁的区别。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读准这些字音,就可以沿着弯弯的小路去北京游玩了。指名读。2.同学们,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3.学生读词语,全班跟读。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文章向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美景?4.板书课题,进入新课。二、品读课文,感悟欣赏: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1)指导朗读,理解“遥远”。(展示地图,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2)谁想去什么地方?为什么想去呢?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是怎样的呢?2.课件展示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庄严、肃穆、神圣的气氛。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受?理解“壮观”。3.指导朗读“遥远的北京城,

    27、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4.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5.同法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谁想去什么地方?为什么想去?(展示新疆风光图片)(2)理解“洁白的雪莲”。(3)指导朗读背诵。三、拓展延伸,回归整体:1.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背诵表达出来。2.播放学生心愿的视频,鼓励学生也说出自己的心愿。3.指导生字“北”“京”“门”“广”的书写。重点指导“北”。4.注意这几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师相机指导。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搜集北京和新疆的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北京或美丽的新疆图片展。2.以“我

    28、多想”为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略。一个接一个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年级学生贪玩,想多睡会儿觉,不想上学,不想上课,想和伙伴们多做些课间活动,这是正常的。本课反映了孩子们的心理,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童真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喜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接、觉”等13个生字,会写 “过、各”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卩”。【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感受童年的乐趣。【教学重点】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卩”。

    29、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感受童年的乐趣。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趣入境: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梦吗?你们做过什么样的梦?指名答。2.很多同学喜欢做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文中的小朋友也喜欢做梦。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学习生字“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读课文,看看这首儿歌有几小节。2.组内互读,圈出生字,并互相正音。3.课件出示生字,比赛读生字,开火车读,并组词,交流生字识记方法。4.出示生词:各种形式认读、识记生词。5.组内自由读第一小节,读通顺句子。6.指名读,并提问:“谁可以做各种各

    30、样的梦呢?”,理解“各种各样”的意思。7.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孩子们在贪玩中不知不觉忘记了回家的时间,被大人们催着回家睡觉,回家睡着了,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啦!8.指名读本小节,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带感受齐读。三、深入学习,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生字“过”“各”“种”“样”,观察这几个生字有哪几种结构?2.和“过”同偏旁的字是谁?注意观察“过”的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书写“过”,组词、说话。4.在课本描红“过”,师边巡视边指导,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评价。5.同法指导书写“各”“种”“样”。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本课13个生字,引导学生认读。2.回顾第一小节内容,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做梦是被谁叫醒的?二、品读课文,感悟欣赏:1.当我们做的美梦被大人打断时,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指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