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4239121       资源大小:32.0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1、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选出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 )A元勋(xn) 殷(yn)红 署名 铤而走险B默契(q) 惩(chng)罚 辜负 莫名其妙C愧怍(zu) 矜(jn)持 遗憾 悲天悯人D商酌(zhu) 涎(yn)水 妥帖 千均重负2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 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一定不会美好。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如果

    2、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A B C D3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滴成绩是我们奋斗的起点,追求卓越亦是我们拼搏的最终。B七年级开展了“孝亲敬老”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C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D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干不成大事。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中的“经”指易书诗礼春

    3、秋等书。B“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无知识的俗人。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齐鲁”指战国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鲁国,泰山以南为齐国。二、情景默写5默写。(1)草树知春不久归, _。(韩愈晚春)(2)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写的_,_。(4)后人常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讴歌奉献精神。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

    4、两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5)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含有深刻哲理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三、名著阅读6名著。(1)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填空。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 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有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

    5、选自西游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情节:_大圣最后被谁制服:_ 压在了哪里:_ (2)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回答问题。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 A 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 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 A :“车呢?”选段中人物A是:_,其命运结局是:_,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是他第几次买车而得:_。(3)与海底两万里合称其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_)(_)。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论诗南宋 戴复古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6、7从体裁的角度判断,这首诗属于_,韵脚是_。8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_(人名)的诗歌。9诗歌三、四句表达情感既含蓄委婉又态度鲜明,请简要赏析。五、课内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见往事耳。 (4)及鲁肃过寻阳11用现代汉语

    7、翻译下面的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2朱熹提倡读书须熟读精思,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六、课外阅读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13下列

    8、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公亦以此自矜C屠惧,投以骨。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4简要分析张孝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七、现代文阅读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

    9、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

    10、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15第一段主要写_,第二段主要叙述了叶圣陶先生_的事情,突出表现了他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特点。16这两段文字,都突出表现了记叙文哪种典型的写作方法?像萧

    11、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也是如此,却描述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还能从所学课文中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乡村听风梁永刚在乡间行走,踟蹰的脚步,一次次被风指引。恰好,穿村而过。风过村庄,泥土、老井、草木与池塘,一切寻常的乡村事物,便多了几分灵动和诗意。四合的暮云,张开臂膀将村庄拥入怀中,于是,一天又接近了尾声。炊烟袅袅升起,弥漫着诱人的饭香。一道残阳,把最后的光束照射在村后浓黛的山顶,金色遍地。被晚风轻抚的炊烟,远远看去,像极了一幅遒劲有力的“狂草”,虚实搭配,韵味无穷。在乡村,农人熟稔风的秉性,风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农人能听到,也能看到。在打麦场上,等

    12、风扬场是常有的事儿。焦急等待中,忽见一人指着杨树梢兴奋地喊:“树梢动了,开始干活。”树梢是风与农人对话的一种方式,万物有灵,树比人更敏感,更懂风的心思。风从打麦场上吹过,用手温柔地摩挲着一地的金黄,满心欢喜地带走了麦堆里的尘土和麦糠。有风吹过,村庄便热闹起来。黄昏时分,通往村庄的小道上,脚步声一阵紧似一阵,被田野拥抱过、与庄稼亲吻过、让溪水洗涤过的风,携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母亲唤儿吃饭的声音,开始萦绕在村庄上空,轻盈细碎的风,便跟在孩子们的身后,悄悄地帮他们掸掉衣衫上的尘土和草屑,拂去脸上的汗珠和泥水。风也有顽皮的一面,看到戴着草帽的农人在田间锄草,也会偷偷溜到农人背后,冷不丁将草帽掀翻在

    13、地,看着农人弯腰慌忙追赶草帽而笑个不停。百无聊赖的时候,风一次次去农人家中串门,如故人般无拘无束。看见院落里落叶遍地,风便将其归拢成一堆;看见家中无人院门却敞开着,风用力一推,门啪的一声合住了。待到夜色沉沉,月色溶溶,劳累了一天的村庄酣然睡去,风也在万籁俱寂中,变得蹑手蹑脚,唯恐惊扰了一村庄的月光。无人陪伴,风也开始有些疲倦了,眼神迷离地打量着每一户人家、每一座房子。斑驳的树影,朦胧的月色,让眼前的一切看上去影影绰绰,如一幅写意画。偶有农人晚归,窄窄小巷中,便会传出零星的犬吠。风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一抬手将这声响拉得老长。犬吠和风声,这对配合默契的搭档,忠诚地守护着静谧的村庄。农人们常说,庄户

    14、人家缺啥也不能缺风,要是没了风,日子就寡淡无味。风是农家院落的命脉,也是万物生长的养料。老家一带,乡村民居有一个显著的特色比邻而建的两处房屋之间,会留有一尺左右的间隙,人们称之为“风道”,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风留的过道。窄窄风道,人侧着身子也过不去,风却可以于其间自由穿行。在城市小区里,负责园林绿化的物业人员,曾经煞费苦心地在楼间的狭窄空地上种下树木,施肥、浇水、打药,几年过去了,成活的寥寥无几。一次,父亲进城。送父亲走时路过那片冷清的空地,我问父亲:为什么这块地树木栽种不活,是土质问题,还是缺少什么肥料?父亲背着手来回转悠了一圈,回答道:啥也不缺,就是缺风。的确,在高楼的层层包裹下,能有这么

    15、一小片泥土已属难得,密不透风的空间里,哪儿还有风的穿插立足之地呀。一株得风的树木,就像被母亲充盈乳汁喂养的婴儿,不愁长不大。春风来了摇一摇,夏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草木的根系就往土里钻一点,钻来钻去,一株草木就在风中长出了尊严,挺起了胸膛。一株草可以是故乡,一粒麦可以是故乡,一抔黄土也可以是故乡,哪怕是飘过村庄上空的一缕风,都沾满了故乡的味道。在游子的心里,风是故乡最生动的意象,也是精神的向往和归宿。当浪迹天涯的游子经历了舟车劳顿,终于站在故乡的村口时,第一个上前迎接的便是风。荣耀也好,落魄也罢,风不在乎,也不计较,用古老淳朴的厚道和热情,帮每位归乡的人拂去满脸风尘与心底的忧伤。归乡者无需

    16、言语,心有灵犀的风便会带你走街串巷,找寻一度失落的记忆和久违的亲人。其实,风一年四季都在村口等着远行的人呢,它的心里明镜一般,从村庄走出去的人,有一天累了、烦了,就会被村庄拉回来。风,比人更了解自己的村庄。乡村听风,一遍遍默念着故乡的恩泽与深情17第段写出了乡村的风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有关句子进行简要分析。18请从文章中找出最能概括第段内容的句子。19结合语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1)风从打麦场上吹过,用手温柔地摩挲着一地的金黄,满心欢喜地带走了麦堆里的尘土和麦糠。(2)一株得风的树木,就像被母亲充盈乳汁喂养的婴儿,不愁长不大。20请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1作者通过“乡村听风”,抒发

    17、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八、语言表达22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其中的四处改正。通知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举行七年级学生“我阅读我快乐”演讲比赛,希望七年级每班选派三名代表按时参加。此致敬礼教导处_九、综合性学习23综合性学习。“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亲敬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写出一句有关“孝亲敬老”的经典名言名句。(2)请你以“孝亲敬老”为主题,设计两项活动。(3)传统的“孝”,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比较强调顺从父母、长幼有序。而新时代,“孝顺观”有了新的含义,例如,强调平等、

    18、尊重。对此,你是怎么看待“孝”的?写一写你的看法。(不少于20字)十、作文24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敏感信息。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D. 有误。涎(yn)水xin,千均重负千钧重负。2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认真阅读这几个句子,可知本段的中心句是“人

    19、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紧接着应是“沿途”的情况,接第句;按照关联词语及对应关系可知,一组,讲消极的人生及后果,一组,讲积极的心态及效果。所以正确的顺序是,故选B。3B【解析】【详解】A.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正确;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不合语境;C.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正确;D.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正确;故选B。4D【解析】【详解】D.有误。“泰山以北为鲁国,泰山以南为齐国”错误。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5(1)百般红紫斗芳菲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出淤泥而不染, 濯

    20、清涟而不妖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芳菲、淤、濯”等字词容易写错。6(1)八卦炉中逃大圣或孙悟空踢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如来; 五行山下。 (2)虎妞; 难产而死; 第三次 (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 【解析】【详解】(1)一问,此语段出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写太上老君把悟空置八卦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躲在巽

    21、宫,有风无火,遂无伤,得火眼金睛。后跳出并踢倒了八卦炉。用“人+事”的形式整理即可。二、三问,孙悟空跳出八卦炉后,大闹天宫更无一神可挡,又与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和三十六员雷将在灵霄殿外的通明殿嚷斗,惊动玉帝,玉帝下旨着游奕灵官、翊圣真君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2)此题考查名著骆驼祥子的内容。写祥子为了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语段写虎妞照顾祥子的情景。虎妞是祥子的妻子,车厂主刘四的女儿,怀孕的时候因为不爱活动、好吃懒做,结果导致胎儿过大,在某天夜里十二点难产致死。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是他第三买车而得,是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拉散座。好景不长,因虎

    22、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3)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7 绝句 昂、阳 8 杜甫、 陈子昂 9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解析】7本题考查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此诗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属于七言绝句;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此诗韵脚是“昂、阳”。8本题考查理解诗意。“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由“杜陵老”“陈子昂”可知,作者推崇的是杜甫、

    23、陈子昂的诗歌。9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推崇杜甫和陈子昂的诗,结合“忧国”杜陵老,“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作者将杜甫、陈子昂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 “蝉噪”比喻一些虽流行一时却很快就消失的作品。回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三、四句中的比喻,理解作者对两类诗歌对比鲜明的情感态度。10(1)用 (2)另,另外 (3)历史 (4)到,等到11(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你现在的才能干略,不再是当年在吴县时的那个阿蒙了!12观点粗读、细读或二者结合,只要明确皆可;结合观点有针对性表达;表达顺畅明白【解析】10本题考查对文

    24、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以”,介词,用;“往事”,古今异义,历史。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1)岂,难道;博士,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2)才略,才能干略

    25、;非复,不再。12本题考查发散思维。根据题意,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来谈即可。朱熹提倡的读书须熟读精思,是指精读,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是指粗读,认可哪一种读书方法都是可以的,甚至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说明理由时,可以抓住精读的特点(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和粗读的特点(总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情节、系统以及作者所使用的方法)来谈。【点睛】参考译文: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

    26、。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吕蒙才开始求学。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13C14张孝基心地善良。按规定礼节为岳父操办葬礼。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给予帮助。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张孝基为人厚道,不贪钱财。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解析】13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27、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中的“以”的意思是:把。A用; B凭借;C把;D目的连词,来;故选C。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孝基与治后事如礼”“孝基使灌园”“孝基使管库”写张孝基心地善良;“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写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写张孝基为人厚道,不贪钱财。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点睛】译文: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不孝的儿子,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死了,把家产全部交付

    28、孝基。孝基按礼数为富人办了后事。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灌园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很高兴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能自食其力了,孝基有点奇怪,又说道:“你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15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为“做”和“作”明确分工 16以小见大,如阿长与,如卖油翁等。【解析】1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抓住中

    29、心句回答。第一段,“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写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第二段,“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写叶圣陶先生为“做”和“作”明确分工。16本题考查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小见大即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这两段文字写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和叶圣陶先生为“做”和“作”明确分工,这都是一些小题材、小事件,反映的却是他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特点。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所学课文中,如散步,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所表现的意蕴却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