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4237702       资源大小:19.6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x

    1、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三课时)导入新课长江沿江地带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现已成为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四、沿江地带的工业(板书)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的分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分布与工业分布的联系。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四大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

    2、地,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以加工工业为主体。其原料来自于广大腹地;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输入区外矿产原料发展冶金,基本化工工业;各部门、各城市间协作关系密切;发挥经济、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量具和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中心。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多。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上海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纺织及印染等配套的纺织工业综合体系。是上海市出口产品数量最大、创汇最多的工业部门。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宝山钢铁公司

    3、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建立一是靠近市场;二是临海港,矿石进口运输便利)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发祥地。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基地。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第一,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本区交通条件优越,长江、京广铁路交汇于此,以它们为主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已有较好基础,水资源丰沛,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成为以钢铁、机械、纺织、建材为支柱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大冶的铁矿是武汉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本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咽喉,有长江和焦柳线交汇于此,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4、,且开发条件好;以葛洲坝、三峡以及三峡大坝为主的风景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工农业均有一定的基础。三峡工程枢纽建成后,将会促进冶金等高耗电业发展。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是以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攀枝花的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2.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钢铁企业和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和汽车生产基地,认识沿江“钢铁工业走廊”和“汽车工业走廊”的分布概况。活动前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选出组长。可将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两组一个问题。长江沿江地带钢铁企业分布。长江沿江地带汽车工业分布。活动前由组长抽签领取问题,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5、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写出钢铁企业名称和分布或写出汽车“品牌”及产地。看哪个组写的又快又准确。要求学生写时要从长江沿江地带的东部上海为起点向西写。教师在学生竞赛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总结归纳。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庆菱、嘉陵),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83页活动,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电

    6、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长江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耗电量很大,有些工厂因为缺电,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用煤发电容易污染环境,从华北运进煤炭,又给运输带来极大压力。下游地区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因此,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共创新局面。承转过渡:世界大河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

    7、态环境,引发生态问题。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板书)考虑到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可将学生分为四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但环境整治差。由此造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产生了许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灾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

    8、剧了洪水灾害。洪涝灾害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频发区。1949年以来,虽然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但洪涝灾害仍然不断发生。1998年长江洪水,受灾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经济损失严重,湖泊淤塞、围垦,造成调洪能力降低,河道防洪能力减弱,加上防洪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险工隐患多。因此,加强水利建设,从根本上防治洪灾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环境污染加重。长江沿岸工业及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约130亿吨,约相当于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废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达100亿元以上。许多城市自来水水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饮用水质量。一些水厂取水口被迫移向江心。无锡、苏州等城市近年来已多次因水源受污

    9、染,自来水被迫短期停产,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酸雨影响范围日益扩大。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将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酸雨影响地区从西南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目前,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受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有:华中酸雨区,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区。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酸雨污染严重区域。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进行生态建设。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

    10、,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治理,按期达标。对新建项目要做到生产与“三废”防治同时

    11、规划,同步建设。对上海、武汉、南京、长沙、南昌等工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课堂小结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发展经济同时没能同环境保护同步,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发展地区经济必须同环境保护同步。知识要点与检测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以 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 ,以及 ,构成了英文字母“H”的格局。三、沿江地带的城市目前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 、 、 、 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 和 作用。反馈练习1.连线题(把下列相关内容

    12、连接起来)(1)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a.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2)钢铁、轻纺的重要基地 b.宜昌为中心的工业带(3)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带(4)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带2.简答题长江流域及其附近酸雨污染严重地区有哪几个?答案:1.(1)b (2)a (3)c (4)d2.华中酸雨区、西南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板书设计四、沿江地带的工业1.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3.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4.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

    13、护活动与探究 结合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钢铁走廊”形成的条件。导入新课长江沿江地带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现已成为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四、沿江地带的工业(板书)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的分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分布与工业分布的联系。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四大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以加工

    14、工业为主体。其原料来自于广大腹地;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输入区外矿产原料发展冶金,基本化工工业;各部门、各城市间协作关系密切;发挥经济、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量具和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中心。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多。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上海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纺织及印染等配套的纺织工业综合体系。是上海市出口产品数量最大、创汇最多的工业部门。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宝山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建立一是靠近市场

    15、;二是临海港,矿石进口运输便利)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发祥地。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基地。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第一,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本区交通条件优越,长江、京广铁路交汇于此,以它们为主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已有较好基础,水资源丰沛,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成为以钢铁、机械、纺织、建材为支柱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大冶的铁矿是武汉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本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咽喉,有长江和焦柳线交汇于此,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条件好;以葛洲坝、三峡以及三峡大坝为主的风景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工农

    16、业均有一定的基础。三峡工程枢纽建成后,将会促进冶金等高耗电业发展。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是以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攀枝花的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2.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钢铁企业和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和汽车生产基地,认识沿江“钢铁工业走廊”和“汽车工业走廊”的分布概况。活动前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选出组长。可将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两组一个问题。长江沿江地带钢铁企业分布。长江沿江地带汽车工业分布。活动前由组长抽签领取问题,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写出钢铁企业名称和分布或写出汽车“品牌”及产

    17、地。看哪个组写的又快又准确。要求学生写时要从长江沿江地带的东部上海为起点向西写。教师在学生竞赛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总结归纳。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庆菱、嘉陵),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83页活动,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电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18、长江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耗电量很大,有些工厂因为缺电,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用煤发电容易污染环境,从华北运进煤炭,又给运输带来极大压力。下游地区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因此,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共创新局面。承转过渡:世界大河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态环境,引发生态问题。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五、生态环境问

    19、题及其治理保护(板书)考虑到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可将学生分为四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1.课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选出组长。2.课前公布四个探究性问题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形成原因、直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3.课前由组长抽签领取探究性问题。4.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5.课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各小组的研究报告。6.课上其他同学可针对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由被质疑的小组学

    20、生解答问题。7.结合学生研究报告,引导学生完成课本85页活动1、2、3发表自己的看法。8.教师对每组研究报告进行讲评,并总结。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但环境整治差。由此造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产生了许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灾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了洪水灾害。洪涝灾害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频发区

    21、。1949年以来,虽然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但洪涝灾害仍然不断发生。1998年长江洪水,受灾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经济损失严重,湖泊淤塞、围垦,造成调洪能力降低,河道防洪能力减弱,加上防洪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险工隐患多。因此,加强水利建设,从根本上防治洪灾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环境污染加重。长江沿岸工业及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约130亿吨,约相当于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废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达100亿元以上。许多城市自来水水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饮用水质量。一些水厂取水口被迫移向江心。无锡、苏州等城市近年来已多次因水源受污染,自来水被迫短期停产,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酸雨影

    22、响范围日益扩大。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将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酸雨影响地区从西南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目前,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受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有:华中酸雨区,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区。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酸雨污染严重区域。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进行生态建设。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

    23、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治理,按期达标。对新建项目要做到生产与“三废”防治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对上海、武汉、南京、长沙、南昌等工业聚集程

    24、度高的地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课堂小结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发展经济同时没能同环境保护同步,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发展地区经济必须同环境保护同步。知识要点与检测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以 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 ,以及 ,构成了英文字母“H”的格局。三、沿江地带的城市目前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 、 、 、 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 和 作用。反馈练习1.连线题(把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1)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a.武汉为中心的工业

    25、带(2)钢铁、轻纺的重要基地 b.宜昌为中心的工业带(3)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带(4)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带2.简答题长江流域及其附近酸雨污染严重地区有哪几个?答案:1.(1)b (2)a (3)c (4)d2.华中酸雨区、西南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板书设计四、沿江地带的工业1.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3.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4.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活动与探究 结合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钢铁走廊”形成的条件。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