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奶牛养殖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 资源ID:14235231       资源大小:38.5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奶牛养殖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1、奶牛养殖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奶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011年*省*市*县建华牧业公司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项目单位(盖章):*县建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王新武项目建设地点:*省*市*县*乡*村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九月二十三日项 目 名 称*县建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建 设 性 质新建项目承办单位*县建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负责人王新武所有制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建 设 地 址*省*市*县*乡*村可研承担单位*省祁连科技研究所参编

    2、人员王新武 工程师 经济师周有锋 工程师 经济师朱兴兵 工程师刘加俊 工程师王福业 经济师 工程师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县建华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县建华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1.1.4 法人代表:张建民 1.1.5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1.1.6 建设地点:*省*县*镇*村与312国道交汇处西侧 1.1.7 建设规模: 新建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1 个,存栏奶牛1000 头,其中成年母牛660 头。基地圈舍建筑面积12604m2;新建标准化挤奶厅 2 座,面积

    3、660 m2。 1.1.8 建设期限:2010 年10 月-2011 年10 月 1.1.9 建设内容: 新建泌乳奶牛牛舍5 栋,面积11293m2;新建犊牛牛舍、产房1 栋,面积1311 m2;新建216 鱼骨式挤奶厅2 座,面积660m2;新建奶牛场配套辅助设施和公用设施;新增全日粮饲料搅拌机1台,新购置牛奶冷却罐3 个。 1.1.10 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达产后,高产奶牛养殖规模达到1000 头,泌乳牛群年均产奶量7.5 吨/头;年牛奶总产量4950 吨。 1.1.11 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000万元。 1.1.12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

    4、0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 1.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内 容单位数量备注一产品方案2生鲜乳吨49503出栏母犊头3754出栏公犊头535淘汰母牛头100二 经济技术指标 1销售收入万元1750.24达产年2总成本万元1443.89达产年3年均净利润万元225.14总投资收益率%11.255财务内部收益率%20.85所得税后6财务净现值万元879.5所得税后7静态投资回收期年6.31含建设期1年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 中共中央1 号文件2009; 1.2.2 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的通知

    5、 发改农经2007; 1.2.3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县建华牧业公司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 2029 号(农业部2006 年6 月); 1.2.4 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 号); 1.2.5 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农牧发200714 号); 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3.1 综合评价 1.3.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07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 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民增收的

    6、重要渠道。保持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是促进产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近几年,*省各地奶牛养殖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建华经济带迅速发展的乳制品企业对牛奶原奶需求旺盛,原奶供应缺口一直很大,必须加快奶牛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速度,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了应对牛奶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牛奶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应及早对奶产业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调整和规划,以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及时投入新的资源,构建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奶业产业链。目前*省各地奶牛年均单产4-5 吨,而作为省级畜牧业龙头*县建华牧业公司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

    7、设项目企业、*省建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奶牛年均单产却达7.5 吨,具有很大的技术和规模养殖优势。应当通过进一步发挥建华牧业公司的各项优势条件,实现牛奶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壮大*省地区乳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为此,特提出建华牧业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1.3.1.2 项目的可行性建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3 年开始建设奶牛养殖基地至今,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在良种繁育技术、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优质粗饲料生产技术、奶牛配合饲料TMR 技术、奶牛养殖DHI 技术、原料奶质量卫生安全管理技术、奶牛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有实践经验的

    8、技术人员队伍,成为*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奶牛产业的一面旗帜。本项目从奶牛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技术路线合理,可操作性强,项目是可行的。1.3.1.3 技术的先进性和可得性建华牧业公司掌握的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在*省仅有3 家,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将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外成熟、性控冻精解冻、体外受精、受精卵体外成熟等技术组装集成,形成“奶牛性控胚胎生产技术体系”;这些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实现“母牛生母牛,五年十头牛”的梦想,将大大加快高产奶牛的繁育速度和改良速度。1.3.1.4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县建华牧业公司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本项目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

    9、的循环经济原则,将牛粪便全部用于发酵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返田和返还于饲草基地,饲草又用于牛的饲料,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上述环保措施,一个1000 头规模化奶牛场年减排牛粪为9855 吨、年减排牛尿4380 吨,年减排COD 195 吨,BOD 1112吨。年减少氨气排放量可达51 吨。项目区年可减排牛粪为7.88万吨、年减排牛尿3.5 万吨,年减排COD 1560 吨,BOD 8896 吨,年减少氨气排放量可达408 吨。1.3.2 论证结论 通过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建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科技、良种、先进的饲养技术,发挥畜牧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

    10、高产奶牛养殖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使建华牧业公司奶牛单产水平、规模化养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步入全省领先水平,成为*省重要的优质高产奶牛示范基地和生鲜乳供应基地。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技术路线正确、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环境效益良好。 通过财务评价,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5.08%(税后),高于贴现率8%,说明该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从财务上分析是可行的。 1.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4.1 由于“三鹿”牌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影响着国内奶业和奶粉市场,因此项目在实施第一年,应当以推广先进技术和生鲜乳质量为核心,重点抓好节本增效、提高奶牛单产和生鲜乳质量的工作,以降低经营成

    11、本,抵御市场风险,给市场以信心,使项目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1.4.2 大规模实施性控冻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需要有大量的专门兽医技术人员,项目单位应当加大对这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短期内培养一支专门的专家和技术骨干队伍,以保证奶牛良种繁育速度的快速增长。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项目的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007 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畜牧业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促进*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切实加大了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机遇。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

    12、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5 月召开的*省工作座谈会强调:“推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立足点放在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全国各地的支援,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要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奶业是畜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快奶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省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发展奶业具有相当大的资源优势,奶牛存栏数居全国之首,现有奶牛品种以西门塔尔、荷斯坦、*省褐牛为主,牛奶总产量居

    13、于全国第三位。*省*县地处*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拥有发展优质奶牛基地的地缘优势。近年来,*县将奶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采取政策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资金推动、效益驱动等措施,促进了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奶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优势产业之一。该县紧紧围绕“速度加快、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档次提高、产业延长”的总体思路,坚持着力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积极实施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服务,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不断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扶持壮大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奶业在畜牧业收入中的比重,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目前奶牛业已实现了从传统的副

    14、业向农村经济重要支柱历史性跨越,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和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 年*县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30 个,荷斯坦奶牛存栏达到5 万头,牛奶产量16.7 万吨,成为全省重要的奶牛养殖基地。2007 年该县荣获了“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称号,2009 年被农业部评为奶业加工创业基地。为进一步提高奶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加快农牧民的增收步伐,*县将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建华经济带畜牧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依托乳品龙头企业,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突破口,加快养殖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规模化、科学化奶牛养殖,力争到2012 年使该县奶牛饲养量达到7 万头,奶产量达到20 万吨,奶牛的单产为一个牛乳

    15、期达到6500 公斤,真正创建为全国奶业30 强。*省建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集养殖、加工、贸易为一体。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运作,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华牧业公司现已拥有优良种畜繁育、饲料加工、牧草收割、畜禽交易、屠宰、分割加工、包装、鲜奶收购、加工、冷链配送等产业。公司与中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截止2009 末,已完成了5000 头良繁奶牛基地的建设和40 个标准化挤奶厅的建设,承担着*市开发区内蒙伊利、台湾旺旺及花园等知名乳制品生产企业鲜奶的统一收购、统一冷链配送服务。公司以“服务、协调、技术、开发” 为宗旨,为畜牧业特别是牛奶业

    16、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实现公司牛奶产业的超长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壮大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特提出建华牧业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 2.2 项目的必要性 2.2.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畜牧业以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方向。*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建华经济带,将武威市、*市至酒泉市作为三个重要发展区域。因此,*县作为建华经济带中心必须利用地域优势加快奶业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发展速度,以促进加快*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进程。 2.2.2 构建*县现代大农业框架的需要 *县在国家政策

    17、的引导、支持和自身努力下,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农业框架正在初步形成之中。但是,比起现代大农业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还应当大力发展畜牧业。本项目注重发挥奶牛业龙头企业优势,依托多家乳制品企业,打牢畜牧业产业链,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可以全面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县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构建*县大农业框架,向现代化大农业方向迈进。2.2.3 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为规模化、集约化项目,具有养殖标准化程度较高、能实现精细化管理、节约养殖成本、体现规模效益等诸多特点。可发挥大畜牧的规模优势,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养牛技术、统一疾病防疫,统一收购

    18、冷链运输、统一品牌经营,有效避免无序竞争和市场风险;还可提供环境保护、沼气利用、青饲料种子等技术服务;可以整体提高*省地区养牛技术水平和资源效益。2.2.4 牛奶制品安全管理的需要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分散的小规模奶牛养殖造成了食品安全监控极端困难。2008 年三鹿奶制品事件充分说明,规模化、集约化是构建奶产业的安全产业链的重要保证。本项目为规模化养牛项目,将饲料生产加工、种牛引进繁育、犊牛供应、奶牛饲养、屠宰加工、奶制品收购运输链为一体,与奶制品企业形成完整养产业链,并辅之以绿色饲料安全保障、动物疾病防控保障、政府部门监管保障,有利于牛奶制品的安全管理。2.2.5 发挥建华牧业龙头企业示范

    19、、引领作用的需要 *省建华牧业公司良繁牛场也是省级高产奶牛繁育中心,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引进纯种荷斯坦奶牛开展纯种繁育,拥有*县建华牧业公司1000 头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的高产奶牛平均单产7.5 吨,核心群单产达9 吨以上,在区内外也属领先水平。建华牧业公司在动物营养、养殖、家畜病防治、饲料加工、动物育种与生产等领域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已走在*省的前列。建华牧业公司大力开展鲜奶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现了机械化挤奶和鲜奶收、储、运的全程监控,完全杜绝了在原料奶中掺杂使假的现象发生,该体系是*市唯一鲜奶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本项目建设可发有效发挥建华牧业公司的龙头企业优势作用和示范、引领作

    20、用,带动*省地区奶牛业上一新台阶。第三章 *县奶牛业现状 3.1 *县奶牛业现状 *县地处东经985727至1000642,北纬390350至395952之间,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河中游下段。隶属于*市,东邻临泽县,西与酒泉市、金塔县和肃南县明花区相连,南与肃南县大河区接壤,北依合黎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邻。县城距省会兰州市约1000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如马鞍。*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独特,旅游佳地颇多。有北凉古都骆驼城及国内罕见的魏晋汉墓群;有建*县于清嘉庆年间的佛教胜地梧桐泉寺;有红五军*烈士陵园;有明代所植的古槐,位于县委、县政府院内,直径1.26米,高约10米,树形如伞;有

    21、*十景之一月牙湖公园;有大湖湾水上游乐园等。这些文物名胜和自然景观为开展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物华天宝,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县已形成温室蔬菜、制种、番茄加工、草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酿酒葡萄等产业发展较快,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地方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及建筑建材业为主,已建成骨干企业40多家,主要产品有番茄酱、专用面粉、葡萄酒、黄豆油、脱水蔬菜、粉精盐、氟石粉、元明粉、硫化碱、建筑机械、瓦楞纸、饲料及草块(粉)等,2001年工业增加值为2.07亿元。目前为止,全县已形成粮食、蔬菜、制种、草畜、矿产五大支柱产业。3.1.

    22、2.行政区划:*县辖3个镇、6个乡:城关镇、宣化镇、南华镇、巷道乡、*泉乡、罗城乡、合黎乡、骆驼城乡、*乡。3.1.3.面积人口:全县总面积457.719.68平方公里,合668.9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1.93万亩,果园面积7.9万亩,林地面积48.36万亩,草地面积1.87万亩,水域面积16.9万亩,居民点、工矿面积11.97万亩,交通用地面积4万亩,未利用土地546.02万亩。3.1.4.历史沿革:明景泰七年以甘州卫之*站,置*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三年置县。据读史方舆纪要:“*者以*县其地稍高,控扼戎番之要冲也。一统志,因西有台子寺为名。*在千户所二十里,有古台基,后人建寺其上。”3.1.

    23、5.气候状况:全境海拔在1260米至3140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沙漠干旱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干热,春季多风,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03,蒸发量2000左右,年均气温7.4(其中川区7.6,山区4.6,正义峡为10);全年最高气温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气温在-9.7;全年日照时数川区为3088小时,沿山地区为2683小时。3.1.6、水文资源:县境内有*河等6条河,年径流量13.1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约10多万千瓦。全县还有中小型水库和塘坝26座,年蓄水量达5000多万立方米。水面4.1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大量活鲜鱼,水资源充足。3

    24、.1.7.资源:*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粮食总量达100000万公斤以上。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蚕豆、水稻、胡麻、谷子、荞麦和棉花、甜菜、蔬菜等,其中蔬菜年产量10000万公斤以上。*家庄村奶牛小区养殖小区供应着*县城镇居民90%的早餐奶,每年为群众带来36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这是*县巷道乡*家庄把奶牛养殖作为破解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在做大做强奶牛产业上下功夫,取得的明显效果。*家庄村历来就有养殖奶牛的历史。早在1984年,依托城郊优势,*占香、*明吉等一些农户就养起了奶牛,成为县城居民日常饮用奶的“供应站”,但养殖规模一直不大。1993年,看到周边的村社群众依靠日光温室种植过上了好日子,*

    25、家庄村的群众的也迫切希望过上好日子。起初,由于缺乏经验,尽管知道养牛是脱贫的好路子,可就是没人敢养。为了让群众信服,村上投资5万元购进了12头奶牛,办起了集体牛场,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2001年牛场改制,村干部和村民一致同意把牛一定要卖给本村的农户,一大批品质优良的*白花奶牛走进了农家院落。村上着重引导养殖户掌握品种改良、无公害生产、暖棚养殖、配合饲料、青贮氨化、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还聘请畜牧专业人员从饲养场选址、规划设计到良种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实行全面技术服务。*家庄村有212户、834人、人均耕地2.56亩。2007年全村仅奶牛一项收入达到360万元,全村来自奶牛产业的收入占

    26、到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3%,人均达到1880元。目前*家庄村奶牛养殖户达到19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存栏奶牛730头,户均近4头,养奶牛5头以上的农户就达到90户。66岁的*占芳,养奶牛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他养的18头奶牛个个膘肥体壮。现在有9头牛产奶,每天产140公斤鲜奶,可以收入287元。像他这样在养殖小区的规模养殖户有14户。村民*德伟上一个月下来他家牛奶款就领了一万二。这也是政府扶持政策好,前年卖了4头奶牛补了4000元,去年卖了3头,又补了2400元,所以才养到16头,这一头奶牛养一年纯收入最少也能挣上5000元。养奶牛可让我们*家庄村的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全村奶牛户是“

    27、天天有钱进,月月开工资”。家家户户都添置了不少新东西。全村这几年新修的100多栋新房子,还不都是养奶牛的。 “有牛别愁没奶、有奶别愁难卖”。这是如今*家庄村牛奶市场的真实写照。*强乐乳品厂、酒泉好为尔、好牛奶牛集团在该村设立牛奶收购站,形成了产、供、销的产业链条。2001年,侯宗清村支部书记卸任后为了解决群众,投资40万元,利用村上闲置办公用房创办了乳品厂,每年可以加工鲜奶80吨,产值达32万元,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奶农的问题。经过到邻近市县考察,和酒泉好为尔乳业公司、嘉峪关琼浆乳制品厂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并由他带头负责收购,每天的销量可达3吨,在他的带动下,*达平也参与牛奶收购,基本上解决了

    28、牛奶收购问题。2007年,他投资210万元,扩建了厂房,达到设计能力后,年加工鲜奶可达1700吨。去年,县上引进宁夏客商投资1400万元,新建年加工3万吨强乐乳业奶制品加工厂。为调动广大群众养殖的积极性,*县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及时兑现了2008年养殖扶持资金274.8万元,并对因病死亡符合理赔条件的400头奶牛赔付18.63万元,发放鲜奶收购补贴款13.28万元。同时,将饲养母牛扶持基准由原来的30头调整为5头,饲养量有了较大增长。 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按照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要求,科学制订规划,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科技服务,着力加快养殖小区建设。 抓好良种

    29、引进和改良。引进北京荷斯坦良种奶牛冻精1.05万支,完成改良3150头。同时,加强养殖业基础免疫工作,采取定期补免与集中免疫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免疫密度和质量。全年共免疫注射口蹄疫87.3万头只。 大力推广暖棚养殖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养殖条件。 出台建窖青贮补助优惠政策,加大秸秆青贮技术推广力度,全县新建青贮窖341座4.8万立方米,累计建成青贮窖473座7.5万立方米,完成青贮437座7.2万立方米,青贮秸秆3.86万吨,为奶牛养殖业业发展创造了条件3.1.8.经济发展:*,物华天宝,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县已形成温室蔬菜、制种、番茄加工、草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酿酒葡

    30、萄等产业发展较快,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地方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及建筑建材业为主,已建成骨干企业40多家,主要产品有番茄酱、专用面粉、葡萄酒、黄豆油、脱水蔬菜、粉精盐、氟石粉、元明粉、硫化碱、建筑机械、瓦楞纸、饲料及草块(粉)等。目前为止,全县已形成粮食、蔬菜、制种、草畜、矿产五大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落实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发挥四大优势,实施三大战略,走好五条路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思路,克服多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全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46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560万元,增长5.34%;第二产业增加值32803万元,增长16.66%;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6万元,增长10.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072元,增长10.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全县财政收入5816万元,比上年增收616万元,增长11.85%。*县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的


    注意事项

    本文(奶牛养殖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