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docx

    • 资源ID:14126424       资源大小:23.9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docx

    1、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8 中药的剂量和用法、中药的剂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也称为用量。它主要是指干燥后的中药 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 分量,也即相对剂量。历史上的发展规律是由粗到精,由计件(根、支、枚、握等) T容量(升、合、斗、方寸匕等)、度量(尺、寸) T重量(斤、两、钱、分、厘),后改用公制重量(质量)单位:克( 1979 年国务院令)。单位换算:1市斤=16两;1两30g 1钱3g 1分0.3g 1厘0.03朋清 以来衡量计量多采用 16位进制。剂量对疗效影响甚大。中药剂量: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5

    2、-10g,常规剂量均指无毒;洗剂:30-60g。)【xx 剂量?如何掌握?】剂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除毒性大的药,泻下、行 气、活血作用峻猛的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 5- 10g;量较大者15-30g。植物药一般5-10g,部分质地重而无毒的矿物、贝壳、 甲壳、化石类药常用量为1530g。新鲜的动植物药常用量为 3060g。(鲜品 加倍;丸散减量;儿童酌减;外用适量。)然而用药剂量的恰当与否,是确保 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单掌握一般用量还不够,还须掌握如何根据药 物的性质性能,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病势、职业,用药方法及地 域、季节等变化

    3、用量,只有这样才能用量准确,取得安全高效的结果。1、根据药物的性质性能变化剂量。( 1)据药材质量的优劣增减用量:药材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无须过大; 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2)据药材质地的轻重增减用量: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之品用量宜 小,矿物、介壳等质重沉坠之品用量宜大;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量宜重(新鲜的动植物药含水分较多,用量一般为干品的 24倍,干燥的动植物药用量相 对较小)。(3) 据药物气味的浓淡增减用量: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 性味浓厚、作用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4) 据药物的有毒无毒增减用量:毒性大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 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

    4、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 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无毒的药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5) 过于苦寒的药物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6) 羚羊角、麝香、牛黄、鹿茸、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 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2、 根据药物的使用方法变通剂量。(1) 据方药的配伍增减用量:单味药使用时剂量宜大,复方应用时剂量宜 小;在方中做主药时用量宜稍大,做辅药时用量宜小些。(2) 据药物的不同剂型增减用量:入汤剂时用量宜大;入丸、散剂时用量 宜小。(3) 据药物的使用目的增减用量:某些药因用量不同可出现不同作用,故可据不同使用目的增减用量。如槟榔行气消积用 6-15g,驱绦虫须

    5、用60-120g;人参补益脾肺之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常用剂量为 39g,大补元气、急救虚脱须用 15 30g。3、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等变通剂量。(1) 据服用者体质的强弱增减用量:在以驱邪为主时,体强者用量宜重, 体弱者用量宜轻。在以补虚为主时,脾胃强健者,用量宜稍大;脾胃虚弱者, 用量宜轻小。(2) 据服用者年龄的大小增减用量:小儿发育不全,老人气血渐衰,对药 物耐受力均较弱,故用药宜减小;青壮年气血旺盛,对药物耐受力较强,故用 量宜大些。小儿 5 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 5-12岁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12岁以 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向成人量靠齐。(新生儿用成人量的,乳婴儿用成人量的, 幼儿

    6、用成人量的,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或接近成人用量,但若病情急重则不受 此限制。)(3)据服用者性别的不同增减用量:一般说男女用量差别不大,但在妇女 月经期、妊娠期,投用活血化瘀药则宜减小。( 4)据服药者病程的长短增减用量:新病而病程短者,因正气损伤较小, 用量可稍重;久病多伤正气,用量宜轻些。(5)据服用者病势的缓急增减用量: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若用药量轻, 犹如杯水车薪,药不敌病;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若用药量重,克伐太过,必 伤正气。(6)据服用者生活习惯与职业增减用量:如以辛热药疗疾,平时喜食辛辣 热物或常处高温下作业的人用量宜轻,反之则用量宜重。体力劳动者的腠理一 般较脑力劳动者的致密,因

    7、而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对体力劳动者用量可较脑力 劳动者稍重一些。4、根据地域和季节变化剂量。在确定药物剂量时,应考虑到地区、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 的因素,做到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我国东南地区温暖潮湿,温热和滋腻之药用量宜轻;西北地区寒冷干燥, 寒凉或香燥之品用量宜轻。春夏气候温热,易于出汗,发汗药用量不宜重;秋 冬气候寒冷,腠理致密,发汗药用量则宜适当增加。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 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用量可以稍大;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 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决定中药剂量的因素:( 1)药物方面:药物性能 平和峻烈;药材质量 干鲜优劣;药材质地 轻重疏密

    8、;贵重药物 尽量少用。( 2)应用方面:方药配伍 单方量大,复方量少;剂型 汤剂量大,丸散 量少;用药目的 主药量大,辅佐量少。( 3)患者方面:年龄;性别;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病势急 缓。( 4)季节环境方面:季节、气候;居住地区等。变化药物用量的性质性能依据有:药材质量,药物气味,药材质地,有毒 无毒。变化药物剂量的依据有:应用方法,药物的性质性能,患者的体质病情, 地域和季节,患者的生活习惯与职业。影响药物剂量的患者因素有:年龄,体质,性别,病程,病势。二、中药 的用法:中药的用法是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其内容主要有:中药的给药途径、应用 形式、汤剂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1、给药途径

    9、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以口服和皮肤给药为主,还有吸入、舌下给药、黏 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 20 世纪 30 年代后,新增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 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推注等。每种给药途径均有各自的特点,临床选择时,除考虑各自特点外,还需注 意病证与药物双方对给药途径的选择。而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则是 通过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2、应用形式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滋膏剂、露剂等;供皮 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等;供体腔使用 的栓剂、药条、钉剂等。 20世纪 30 年代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 囊剂、颗粒剂、气雾剂、膜剂等剂型。

    10、3、汤剂煎煮法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沿用至今,经 久不衰。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铝等金属 锅具,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选用砂锅、砂罐、砂壶等陶瓷器皿最佳,一是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 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二是因其导热均匀,保暖性好(单位时间内避免温 度骤变,稳定药物内部的不稳定性)。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皿,因金属元 素易与药液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引发毒副反应。(煎药的最佳器具:瓦罐,砂锅,陶瓷,耐高温玻璃烧杯。因其化学性质 稳定。)(2)煎药用

    11、水:水质纯净,漫过药物 3-5cm。温水煎药。(古时曾用 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煎药时应选用洁净清澈、无色、无异味、不含杂质的生活饮用水。禁用污 染(不清洁)或反复煮沸的水。关于用水量,按理论计算,煎药用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时蒸法量和 煎煮成的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 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 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 2cm 为宜。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 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 的药物,加水至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3)煎药火候:先武

    12、后文。文火又称小火 / 慢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又称大火 / 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怎样掌握火候及煎煮时间?试举例说明。】适宜的火候与煎煮时间,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煎药的火候,一般宜先 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 快熬干。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宜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维持 10-15 分钟即 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骨角、贝壳、甲壳类药及补虚药,则宜文火久 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4)煎煮方法:【药物煎煮步骤】1)手掌下按药物。2)注入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没过药面 2cm。4)煎前浸泡 30

    13、-60 分钟,直至药材饮片内无干芯(有效成分高浓度溶 液)。4)煎煮(武火烧开,文火煎煮)5)趁热倒出汤剂(溶解度随时间上升而上升)并榨干药物6) 二次加水,直接煎煮。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7) 将两次的药汁混合,分 2 次饮服。(饮用一半,剩余下午用热水温后饮 用)。8) 分早晚两次饮用(一次饮用损伤脾胃)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 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 3 5 分钟即可;补益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 宜长,煮沸后再续煎 30 60 分钟。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有先 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方法:1)先

    14、煎:即延长煎煮时间。1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不易煎出的金石、矿物、介壳类等药物,应打碎先煎20 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石斛、苦楝 皮、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 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2需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大的药物,宜先煎 4560 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3治疗特殊需要,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其泻下力则应先下。2)后下:即缩短煎煮时间。1所有芳香类药物,含挥发油、气味浓烈,煎煮好前 15 分钟下。久煎其 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 5 10

    15、 分钟后放入,如薄 荷、青蒿、砂仁、沉香、豆蔻、肉桂等。2部分非芳香药物,有效成分不耐高温,久煎会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 藤、大黄、番泻叶等。(大黄、番泻叶久煎则泻下力减缓,故泻下时当后下或 开水泡服。) 3)包煎:黏性强(富含粘液质)、粉末状及药材表面带有绒毛 (绒毛会刺激咽喉)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 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或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辛 夷、蛤粉、飞滑石、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 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等。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应包煎,因其易粘锅糊 化、焦化,如车

    16、前子等。绒毛类药物应包煎,因其难于滤净,混入药液则刺激 咽喉,如旋覆花等。)4) 另煎:又称另炖,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以免煎出 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饮片吸附)应单独另煎,另炖 2 3 小时。煎液可以另 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此外,据临床治疗需要也可另煎。5) 烊化:又称溶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 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 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饴糖等。6)泡服:又称焗服,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

    17、坏药效的药物, 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 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西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7)冲服:(天然结晶类;汁液类药物。)一些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 的药,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竹沥水、蜂蜜等。 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 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 茸、人参等。 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末冲服,如用于止血的 三七、花蕊石、白及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 痛的海螵蛸、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3某些药物高

    18、温容易破坏药效或其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 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4一些液体药物(汁液)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蜂 蜜等也需冲服。8)煎汤代水: 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 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 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 等,也可煎汤代水用。【为什么煎药前必须先浸泡?】煎前浸泡中药饮片,可使干瘪的动植物细胞吸水涨裂。这样既有利于有效 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使部分有效成分 耗损或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常温水浸泡,一般浸泡 20-40 分钟,以种

    19、子、 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 1 小时。冬天可适当延长,夏日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 过长,以防腐败变质。【怎样掌握煎药次数?药物煎好后应如何处理?为什么?】一剂药一般煎二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 织的水液中,而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待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 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 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一剂药最好煎二至三次 为佳。4、服药法(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齐腹煎2次分服,2次间隔时间为46小 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 1 日 2 剂。饭前还是饭 后服主要取

    20、决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 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 服。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某些对胃 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食药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驱虫 药、攻下药宜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 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 1 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 的发挥。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物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 截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 2 小时服用;安神药治疗失眠多梦时宜在睡前服 1 次;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 1 次;缓泻通

    21、便药宜睡前服,以便于翌日清晨排 便。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 可不定时服。【试述中药的服药时间。】适时服药是保证药效的重要方面,具体服药时间应据肠胃状况、病情需要 及药物特性来确定。1)空腹服: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 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宜空腹 服。2)饭前服: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 特别是补虚药宜饭前服。3)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 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4)睡前服:为了顺应人体生理节律和充分发挥药效,

    22、有些药宜睡前服。如 安眠药宜在睡前 30分钟至 1 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固精药宜在临睡 时服,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5)定时服:有些病定时而发,只有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 疟发前 2 小时服。6)不拘时服:病情急险者当不拘时服,以便力挽狂澜。(2)服药方法:1)汤剂:一般宜温服。解表药:偏热服,服后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如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 热当热药冷服,以防格拒药势,即黄帝内经所谓 “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 寒以热,凉以行之 ”。2)丸剂:颗粒较小者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分成小粒

    23、吞服;水丸质 硬者用开水溶化后服。3)散剂、粉剂: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 服,刺激咽喉。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黏喉而引起呕吐。5)颗粒剂、糖浆剂:颗粒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6)其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神志 不清或其他原因不能口服的患者采用鼻饲给药法。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 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 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太过,损伤人体正气。多数药物煎煮时宜用常温水浸泡,一般应浸泡 20-40 分钟。滋腻性补虚药入煎时宜文火久煎。气味芬香,容易挥

    24、发的药物 xx 火急煎。矿石类药物、贝壳类药物入汤剂宜先煎。芳香类药物入汤剂宜后下。绒毛类药、细小种子类药物、花粉类药、细粉类药、含粘液质较多的药、 含淀粉较多的药入汤剂宜包煎。如海金沙,车前子,滑石,辛夷,葶苈子。胶类药物需烊化。鹿角胶宜烊化服。蜂蜜宜冲服。芒硝宜冲服。易溶水类药物、汁液类药物入汤剂宜冲服。价格昂贵的药入汤剂宜另煎。煎煮好的药应立即滤出并榨汁。先煎的实质是延长煎煮时间。后下的实质是缩短煎煮时间。影响口服给药效果的因素有:药物剂型,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冷 热,药物用量。服药时间应根据肠胃状况,病情需要和药物特性等来确定。服药时伴有呕吐的病人宜小量频服。服用丸散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宜用温开水(温水)送服 病情急险者应不拘时服药。 发汗药一般以得汗为度,不必尽剂。 散剂可用于口服、皮肤给药。冲剂可用于口服。 膜剂、硬膏剂可用于皮肤给药 治风寒表实证的药、治里寒证的药一般宜热服。 治胃热欲饮冷者的药一般宜凉服。 用从治法时常用的服药方法是热药凉服,凉药热服。 口服汤药一般宜温服。治热在胃肠欲饮冷者的药一般宜凉服。 治热在肝胆不欲饮冷者的药一般宜温服。


    注意事项

    本文(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