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1411432       资源大小:26.4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1、生物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10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将为国家培养生物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要求所培养的博士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谦虚、求实、进取、敬业的学风和创新性思维等科学素养。掌握坚实广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系统深入地掌握生物学科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能上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写作

    2、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第二外语;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1. 植物学1)作物分子设计与种质创新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为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和基因工程改造,创制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2)植物发育的信号转导 主要以拟南芥和作物为材料,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3)植物激素与环境适应的分子机理以拟南芥和作物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和周围环境如逆境,营养缺陷和干旱等信号互作的分子机理2. 动物学1)动物遗传学主要研究动物染色体结构及其演化;动物功能基因的克隆;动物分子系统学及分子进化等。2)动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动物蛋白质、抗菌肽和酶的纯化、性质、功

    3、能、基因克隆、体内表达及调控和重组表达等。3. 微生物学1)微生物生理生化 本研究方向从事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及微生物酶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微生物对纤维素、木素等生物质的降解酶及其生物质的降解机理。2)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转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及清洁生产的微生物技术研究,促进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3)微生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研究与工农业、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的微生物基因、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同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进行微生物酶的分子改造和代谢途径的改造,进行微生物品种、菌株的改良,构建转基因微生物。4)微生物

    4、资源与生态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以典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农业微生物、环保微生物和工业特殊用途微生物为材料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包括微生物的资源调查,农业、海洋和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其极端酶的研究、微生物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机理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中大量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前期研究等。5)应用微生物学与发酵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发酵与应用,特别是微生物药物、微生物农药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发酵生产将是本研究方向的重点。4. 遗传学1)分子遗传学小麦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及表观遗传能源植物细胞壁合成代谢重要相关基因 2)微生物遗传学5. 发育生物学1)干细胞生物学小鼠及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利用基因

    5、打靶(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入)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制作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与干细胞治疗。2)发育分子生物学利用小鼠、斑马鱼和文昌鱼等模式动物,综合运用现代分子、细胞、遗传、发育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研究胚胎发育中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器官/系统形成等的机制及其分子网络调控。3)发育免疫学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及癌变;免疫相关基因组学与免疫生物信息学。4)分子神经生物学听觉是动物体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而听力受损或听力障碍是影响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方向主要研究在听觉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分子水平对听觉传导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6.

    6、 细胞生物学1)植物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进行小麦、玉米、甜菜、牧草等重要农作物和经济植物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转化,小麦体细胞杂交育种及其机理研究,玉米、甜菜等植物的细胞工程育种研究。2)植物功能基因组进行小麦、玉米品质、营养、耐逆和抗病的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研究3)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本研究方向主要以拟南芥、玉米、菜豆等为实验材料,致力于发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参与逆境胁迫响应的关键功能基因,阐明这些功能基因的分子机理,拓展和深化植物激素和逆境胁迫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转导机制。4)肿廇细胞生物学本方向将以中国人高发肿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生物学技术,探究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分子机理;肿瘤细胞

    7、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机制;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等。5)细胞分化与转分化本方向主要研究:1、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与转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2、细胞自噬、老化及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3、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机理研究。6)动物细胞信号转导和凋亡TLR在介导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体内和体外beta-arrestins 介导的信号传导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体内和体外TLR和beta-arrestin 之间的相互调控机理。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本方向主要研究真核生物功能基因重点是生物免疫、生长发育等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机理、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及基因工程

    8、药物。2)酶与蛋白质生物化学本研究方向研究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的酶、蛋白质/肽、多糖及其它生物大分子的性质、纯化、结构与功能。3)糖生物化学本研究方向研究多糖、糖的缀合物、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糖的转化与利用等。8.海洋生物学1)海洋微生物学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海洋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及系统分类学、海洋微生物种质资源与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开展海洋特殊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海洋动物、藻类和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基因筛选及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与效果评价,发掘具有药用潜力或生态效应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展海洋生物资源转化的生物技术研究。3)海藻与浮游生物学本研

    9、究方向主要开展海洋藻类与海洋原生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及系统分类学研究,以及海藻与浮游生物的应用研究。4)海洋动物学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鱼、虾、贝、鲍、参等海洋经济动物的繁育与养殖生物学以及免疫生物学研究,海洋哺乳动物演化、行为及生殖生物学研究。5)保护生物学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海洋动物多样性及海洋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濒危海洋动物的资源调查与保护等研究。9.生物物理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三、学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5年。四、培养方式1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本学科按生物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按二级学科开设博士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2本学科鼓励研究生的“三种经历”,即

    10、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在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中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3. 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制定完成。五、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必修29学分,选修11学分。学位专业课包含课外专业文献阅读。由学校组织的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可采用课程置换方式,经导师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认定后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

    11、的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含前沿讲座)不少于29学分,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11学分。应在一年内修完本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再加修部分博士生课程。1. 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 3学分(硕士阶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学分(博士阶段)第一外国语 3学分(硕士阶段)专业外语 2学分(硕士阶段)学位基础课 7学分(硕士阶段)学位专业课 4学分(硕士、博士阶段各2学分)模拟项目申请 1学分(博士阶段)前沿讲座 6学分。(具体要求)社会实践 1学分(硕士阶段)2. 选修课 11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

    12、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3. 补修课 1-2门 不计学分对前沿讲座的基本要求:前沿讲座采取学术讲座、交流和讨论会等形式,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著名学者的学术报告等。要求硕博连读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应就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做专题综述性学术报告或研究报告,该主讲报告不少于6次,其中至少3次为双语(或英语)讲座;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参加听取前沿讲座至少20次以上。要求研究生每学期平均至少阅读5篇专业学术论文(英文)。在完成上述对学术讲座的要求后,研究生应提交主讲学术报告与阅读的学术文献清单和由主持讲座的教师签字的听取的学术报告清单。考核时指导教师或导师组据此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

    13、按通过、不通过记分,成绩通过以上者记6学分。社会实践考核:本学科各专业的研究生,都应本着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了解和解决热点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研究生就业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应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前两年内完成,社会实践的方式包括在校内兼任助教和助管等工作(如参与本学科的实践教学、担任本科学生辅导员),以及自选题目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参与实践教学的研究生应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教学研究论文,担任本科学生辅导员的研究生应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学生工作研究论文,参与社会调查的研究生应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本学科各专业组织研究生导师及相关人员对研究生提交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14、进行审查,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按通过、不通过记分,成绩通过以上者记1学分。模拟项目申请的考核:模拟课题申请的考核可在转博后第一学期进行。要求博士研究生根据各类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等)申请指南,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其中之一类科技计划严格按照申请书撰写要求撰写并提交完整的项目申请书。考核时由指导教师组织进行项目模拟答辩,并据此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按百分制记分,成绩60分以上者记1学分。六、资格考试和中期考核1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由学

    15、位分委员会组织的以博士生导师为主至少5名教授组成的资格考试专家小组组织进行。2资格考试内容分为政治思想考核、外国语和综合水平考核三个方面。政治思想方面的考核主要包括对研究生平时的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写出评语。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外语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3通过资格考试者即开始进入博士学习阶段,从第五学期(第三学年)开始享受博士生待遇,研究生应在二年内修完硕-博连读研究生应修学分(前沿讲座除外)。4未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或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将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按硕士学位要求改作硕士学位论文。5获得硕博连读资格

    16、的研究生一般在第五学期参加博士生的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同本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当是一篇完整的、系统的学术论文,应能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本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三年。1论文选题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处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探索新领域和未知领域,应对我国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或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2开题报告 在论

    17、文选题确定以后,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在转入博士学习阶段后第一学期内写出开题报告,就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课题条件进行论证。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中期筛选中公开进行,且要求研究生提交3000字以上的书面文献综述。在经过指导小组的审查认可后,方可在博士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开展论文工作。3定期检查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当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一般至少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每隔3-5个月,要求研究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研究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

    18、使论文研究工作顺利进展,以达到相应学位论文的要求。4论文预答辩 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3个月应向导师、指导小组报告学位论文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5论文发表 博士生在读期间应对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在本学科领域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参见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要求。6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应按照山东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进行。博士学位论文3-10万字,摘要为3000字以上,论文应达到数据可靠,写作规范,语言通顺,分析合理恰当等要求。7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

    19、前三个月应向导师、指导小组报告学位论文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经导师、指导小组和校内外同行专家的匿名审查,修满规定的学分,既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获得通过后,报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2) 如学位论文未获通过,该研究生可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对原论文进行补充和修改,在达到相应水平后,再行申请重新答辩。八、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创新成果。具体要求见关于明确山东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基本要求的通知 (山大研字【2010】63号)。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国内期刊:中国科学(中英文) 科学通报(中英文) Cell Research

    20、,植物学报,药学学报遗传学报,动物学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菌物学报,自然科学进展(英文),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高技术通讯,生物工程学报,实验生物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海洋与湖沼,水生生物学报,水产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理学报, 畜牧兽医学报,病毒学报, 草业学报,兽类学报,解剖学报,海洋学报,中国药理学和毒理学报, 中华病理学杂志, 遗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肿瘤学杂志, 中华内分泌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 畜牧兽医学报,海洋与湖沼, 生物化学

    21、与生物物理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华肿瘤学杂志(中英文),高校化学学报,化学快报(英文),造纸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 Cel J of Ocea and Limn, Dev. & Repro. Biol.,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其它的SCI和EI刊物、全国学会举办的刊物)国外期刊:(一) APPLIED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SCIENCE; 2. ANNUAL REVIEW OF PLANT3.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NATURE; 4.ANN

    22、UAL REVIEW OF GENETICS; 5.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6.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7.Applied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8.Applied & 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9.Applied Ecology 10.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11.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 12. Advances in cancer research, 13. Annu.Rev.Biochem14.Annu.R

    23、ev.Genetics 15.Annu.Rev.Cell.Biol. 16.Annu.Rev.Entomol 17.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18.Arch. histol. cytol., 19.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Griffiths AJF, et al, Freeman, New York,199920.BIOESSAYS; 21.BIOCHEMISTRY; 22.BIOCHEMISTRY; 23. .BIOLOGICAL CHEMISTRY; 24. BIOTECHNIQUES25. BIOCHE

    24、MICAL JOURNAL 26.Biochemistry(Tokyo)27.Biotechnology Letters 28.Biotechnology & Biochemistry29.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30.Biochemistry(Moscow)31.BBA-Mol Cell Res, 32.BBA-Rev Cancer, 33.BBA-Gene Struct Expr, 34.Biochem Mol Biol, 35. CHEMISTRY & BIOLOGY; 36. CELL GROWTH & DIFFERENTIATION; 37.

    25、 CELL38. CURRENT BIOLOGY. 39.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 40.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4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42.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43. Chemical Technology; 44. CELLULAR SIGNALLING; 45. CHROMOSOME RESEARCH; 46.CRITICAL REVIEWS IN BIOCHEMISTRY AND

    26、 MOLECULAR BIOLOGY 47.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48.Current Microbiology49.Canadian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50.Cell Research, 51.Cancer, 52.Cell Biol., 53.Cell Immunol., 54.Current Biol., 55.Comp Biochem Physiol B, 56.Cancer research, 57. Cancer cell, 58.Cytogenetics and Cell Genetics 59. Chro

    27、mosoma60. DEVELOPMENT 61. DEVELOPMENTAL BIOLOGY 62.Dev.Biol., 63.Dev. Genes Evol, 64.Dev Genet, 65. Dev Growth Differ, 66.Dev Evol., 67.Dev. Dynamics, 68.Dev Brain Res, 69.Dev Comp Immunol, 70.Developmental Biology. 6th ed, Gilbert,Scott F,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Inc., 200071. EMBO JOURNAL

    28、72.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 73.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74. EMBO,75.Evol Dev., 76.Evolution 77. Ecology78.Ecological Monograph 79.Evolution and Ecology80. FEBS LETTERS 81.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82.Fundamental immunology. Paul W, Raven Press, 200383. GENOME RESEARCH 84. GENOMICS 85. GEN

    29、ES & DEVELOPMENT86. GENETICS 87. GENE 88. GENETICAL RESEARCH 89.Genesis., 90.Genome, 91.Genetica., 92. Gen Comp Endocrinol.,93. Genome Res., 94.Gene expression, 95. Gene expr patterns, 96.Genes VII. Lewin B,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97.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98. Heredity 99. INTERACTION

    30、S100.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ANIMAL 101.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 102.Immunity, 103.Int J Biochem Cell Biol., Immunogenetics., 104.Insect Biochem.Mol.Biol. 105.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106.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07.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

    31、OGY 108. JOURNAL OF MEMBRANE BIOLOGY109.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110.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111.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112. J. EXP. BOT. 113.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114.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15.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116.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17.Journal of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118.Journal of Ecology119.Journal of Molecular Ecology 120.Journal of Ecological Research 121.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122.J. Biol.Chem., 123. J Cell Sci., 124.J Comp Neurol., 125. J Comp Neuro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