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4113073       资源大小:207.08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比如

    2、,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就是在笑。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一首好诗,( )意境要美,( )要有音律美。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

    3、( )是狂草,我们( )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但而且(2)读短文,完成练习。 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短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美学价值,分别是:_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显

    4、示了汉字的动感之美。(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一说,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 链接材料:“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字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了森林或宁静的院落。解析: (1)不但;而且;即使;也(2)B;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有动感之美。;举例子;打比方(3)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的意象之美,因为这些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分句前后是

    5、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选段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最后再总的概括,即“总分总”结构。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链接材料整体感知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 不但;而且;即使;也 ;(2)1、B;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有动感之美。2、举例子 3、打比方;(3) 这

    6、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的意象之美,因为这些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总”结构的掌握。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考查在理解链接材料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

    7、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

    8、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色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 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

    9、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1)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 )。 A.郁金香B.风信子C.百合花D.薰衣草(2)“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 )。 A.有环保意识B.天生爱土地C.土地来之不易D.世界上地势最低(3)短文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4)短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郁金香的_(静态 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 (5)短文通过几方面描写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请你简要概括。 解析: (1)A(2)C(3)D(4)动态;

    1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5)三方面。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解析】【分析】(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连用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4)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

    11、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A;(2)C;(3)D;(4)1、动态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5)三方面。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点评】(1)、(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此题考查在

    1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课外阅读。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在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跛着一条腿,再次入宫去献玉。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继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连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受,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一片忠心却成了罪名。”楚文王

    13、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仔细打磨,果然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美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_ 贡献_(2)短文一共写了_个人物,_是主要人物。 (3)短文用一件物品贯穿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它是全文的写作_。 (4)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终能战胜谬误。解析: (1)欺骗;奉献(2)四;卞和(3)和氏璧;线索(4)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

    14、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短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蒙骗:欺骗或哄骗。贡献:进奉;进贡。(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填空即可。(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欺骗、奉献(2)四、卞和(3)和氏璧、线索(4)C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3)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

    15、空。(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课外阅读。 童心悠悠(节选) 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 我盼望成天和儿童一起。终于和他们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遨游太空的故事;我们一起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坡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饥饿( )可畏( )法国的雨果说过( )好奇是饥饿的粮食( )每遇到

    16、它就想吃( )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好奇症”吧( )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样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我拆收音机打了我两巴掌;隔壁李奶奶说这孩子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发作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五十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1)给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文中的“病”加引号,是因为_

    17、。“我”的“病”实际指的是_。作者说“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就是说_。 (3)读了全文,可以知道作者的职业是_。他在文中回忆了自己_时的快乐生活,也写出了自己现在和_在一起的快乐。 (4)你觉得妈妈、叔叔、李奶奶对“我”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和童年有关的名人名言呢?写一写吧。 解析: (1), ! :“ , 。” !(2)并不是真病;“我”的好奇心;“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3)小学教师;童年;学生(4)不对。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应该鼓励和保护,而不应该扼杀。(5)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泰戈尔)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

    18、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5)考查对名言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名言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故答案为:(1), ! :“ , 。” ! (2)1、并不是真病 2、“我”的好奇心 3、“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3)小学教师、童年、学生 ;(4)不对。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应该鼓励

    19、和保护,而不应该扼杀。 (5)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泰戈尔)【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2)、(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名言的含义。5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国家,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

    20、了情报安全,她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来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起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这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地把蜡烛吹灭。一声危机似乎过去了。 可是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蕊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站起来,一边端着烛台一边往门口走。中尉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21、”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她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蜡烛起来越短,马上灾难就要来临。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地点在_,人物有_。 (2)这个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全文以“_”为线索,讲述了_。 (3)第五自然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_。 (4)把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说说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解析: (1)第二次大战期间;法国;伯诺德夫人、杰克、

    22、杰奎琳、三个德国军官(2)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及其一对儿女为保护情报的故事(3)敌人发现这份绝密的情报(4)你不能用蜡烛。原来的反问句用得好,因为这样能使语气得到加强,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2)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

    23、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故答案为:(1)1、第二次大战期间 2、法国 3、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德国军官;(2)1、半截蜡烛 2、伯诺德夫人及其一对儿女为保护情报的故事;(3)敌人发现这份绝密的情报; (4)你不能用蜡烛。原来的反问句用得好,因为这样能使语气得到加强,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4、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6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京。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

    25、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

    26、人们的心里。(1)联系上下文,说说“张口结舌”在文中的意思。 (2)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_,第二个“休息”指_。 (3)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词语。 (4)这篇短文主要讲_,表现了吉鸿昌_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 解析: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2)休养精神;死亡(3)平静|从容不迫|瞪起两只大眼(4)吉鸿昌同志为了抗日,坚强不屈,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为了革命事业宁死不屈;对吉鸿昌无比敬佩 【解析】【分析】(1)、(2)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3)神态描写专

    27、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故答案为:(1) 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2)休养精神、死亡 ; (3) 平静、从容不迫、瞪起两只大眼 ;(4)1、吉鸿昌同志为了抗日,坚强不屈,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 2、为了革命事业宁死不屈3、对吉鸿昌无比敬佩【点评】(1)、(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3)了解

    28、什么是神态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7课外阅读。 雨中水城威尼斯(节选) 深秋时节,我们在靡靡细雨中乘船走进了威尼斯的怀抱。烟雨蒙蒙,孤岛座座,水城威尼斯在一片朦胧中似乎向我们漂来。是的,这就是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威尼斯,一个经年累月漂在海上的城市。 威尼斯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城。它位于亚得里海深入内陆的一个泻湖之中,由100多个小岛组成,177条河道、2300条水巷构成了城市的大街小巷,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把城市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四周为海洋所环绕,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长的人工长堤与大陆连接,10万人口的城市没有一辆汽车,在世界上绝无

    29、仅有。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全市共有轮船、汽艇、小木船8400多艘。河巷两边人家,门前多停着房主人自备的小摩托船或游艇,一些星级宾馆亦不例外。 威尼斯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古迹,也是威尼斯的最佳旅游景点,这里往往游人如织。有着“欧洲最豪华客厅”美誉的圣马可广场周围有庄严神圣的圣马可大教堂,挺拔雄伟的方形红砖钟塔,富丽堂皇的托卡雷王宫等宏伟建筑。到威尼斯,这里是必游之地。(1)“经年累月”的意思是_。它的反义词是_。 (2)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 (3)你对威尼斯还有哪些了解呢?写一写吧。 解析: (1)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一朝一夕(2)本文主要是

    30、从威尼斯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城,威尼斯也是一座历史名城两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3)我还知道威尼斯电影节,而随着海平面的升高,威尼斯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座水下城市。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依据平时的阅读积累,把自己知道的写出即可。也可以问长辈或查阅资料。 故答案为:(1)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一朝一夕 (2)本文主要是从威尼斯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城,威尼斯也是一座历史名城两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 (3)我还知道威尼斯电影节,而随着海平面的升高,威尼斯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座水下城市。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