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哲学基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docx

    • 资源ID:14109564       资源大小:26.3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哲学基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docx

    1、哲学基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一节、 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一课时、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懂得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表现,提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教学过程: 经过人类长期的艰辛劳动,意识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已显示出巨大的威力。现在的天空,“昨夜星辰”又添了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悠然在转动、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河、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现在的海洋,下有电缆连五洲,上有轮船驶八方,海岸之间架起了桥梁,海底隧道正通行着车辆。人们还有意

    2、识地利用天上、地面、地下的自然资源,制造了数不清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些,都是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成果。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1、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想) 把握事物的外部现象和本质规律 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价值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指导人们的活动 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还表现在,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

    3、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例如:番禺兴建了一些著名的人造旅游景点。 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做) 按规律改变自然物、创造新事物、创造社会关系 例如:克隆羊 利用规律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利用 目前可通过利用大气海洋流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科研,通过计算机可以对此现象提前预报36个月,甚至1年,减少这种异常现象的破坏。 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等) 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例如:A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B、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练

    4、习:分析包含什么哲理? 为之,则难者也易矣;不为,则易者也难矣。 事生于虑(思考), 成于务(做) 第二课时、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明白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懂得怎样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既按规律办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两者相结合。 教学重点: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学难点:辨证地认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教学过程:复习: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什么? 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哪三方面? 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1、 为什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本质规律的需要 利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 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需要 2、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5、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回顾: A、是规律? B、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 C、规律的客观性对人们的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越是按规律办事,收到的成效就越大;尊重或掌握规律的程度越差,办事的效果也就越差。 提问:人的能动性蛮干的寓意是什么? 举例:A西楚霸王能否不借助任何东西举起自己? B克隆技术能否乱用? C美国一自然保护区打死狼保护羊,结果羊的数目反而大大减少。 客观条件同样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人们认识世

    6、界和改造世界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与人们掌握的规律有关,另一方面又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以规律为指导,以条件为基础,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 总之,我们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条件、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举例:愚公移山的愿望实现? 注意: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虽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随着实践与学习的积累而不断增强的。这些不断增强的因素,就成为制约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

    7、的主观能动性的主观因素,它包括许多方面,如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的程度等。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举例: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讨论(就业要求职位高、高薪,结果什么工作也找不到,高不成,低不就。) 小结: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堂练习: (辨析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二节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第三课时 认识的根本任务 教学目标:懂得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

    8、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重大的社会问题上,能自觉坚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思维方法,端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教学难点:1、辩证地认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2、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上,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讲授新课: 一、认识的根本任务(板书)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 了解情况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板书) 问: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举例说明。 图示: 客观事物 现 象 本质和规律 (

    9、反 映) (通过感官) (通过思维加工) 人 脑 反 映 反 映 认 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2、为什么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板书) 第一、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如:商品经济的现象与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是有严格区别的。 热的现象与热的本质和规律也是不同的。 比较现象与本质和规律的区别: 现象: (1) 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 是多变的 (1)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 (1)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是相对稳定的 (2)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可见,现象不是本质,现象再丰富仍然是现象,感

    10、性认识不是理性认识。这当然不是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毫无关系,现象反映着本质,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用前面举的商品经济的现象和热现象加以说明。 归纳: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因此,我们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如:对待“法轮功”,我们必须看清其邪教的本质。 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同样要认清其分裂的实质。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

    11、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正确的感性认识是有用的,但正确的理性认识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具有更大的作用。 指导学生忆一忆第一课: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通过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由于正确的理性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这种正确的理性认识,就是通常说的“真理”。 归纳: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尤其是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就形成科学理论。 3)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如:邓小平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 每年一次的

    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法轮功”邪教组织。 以上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懂得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3、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板书) 第一、 不要满足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要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二、 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 最后指导学生小结这节课的内容。(略) 第四课时 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及其各自的作用。教学重点: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二

    13、个条件。 教学难点:对感性材料的思考加工中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认识有什么作用?是不是任何认识都能指导实践,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感性认识多了,就成为理性认识。”这个说法对吗? 讲授新课: 二、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后思考: 1)在认识行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中,第谷、开普勒和牛顿各做了哪些工作?他们各自有哪些贡献? 2)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怎样才能具备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所必需的条件?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1、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飞跃

    14、的两个必备条件(板书)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板书) 第一,人们首先接触的是事物的现象,没有感性材料,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认识现象是认识本质的前提,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 第二,感性认识是对部分现象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只有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才能减少片面性,才有可能上升为正确的理性认识。因此,并不是任何感性认识都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材料一要“十分丰富”(这是量的要求),二要“合乎实际”(这是质的要求) 例如:达尔文的例子和前面的彩图: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与助手在田间。如果占有的材料不丰富,甚至不太符合实际,就想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这

    15、是不可能的。如两小儿辩日之远近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关键性条件(板书) 感性认识只是理性认识的基础,需要加工。所谓加工,就是开动脑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学生回答:(略) 需要说明的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思维过程,对于一个产品的优劣,原料固然重要,但加工更是关键。所以,第二个条件是关键性条

    16、件。 2创造两个条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1)要占有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要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克服重重困难,要持之以恒,这就需要有决心、意志和毅力。 (2)要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思考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6-18页,看看马克思是怎样写成资本论,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的?达尔文又是怎样写成物种起源,提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17、的? 3学生学习知识同样必须创造两个条件(板书) 小结:(略) 第五课时 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变化,从而明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总是要不断发展的。 教学难点: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个反复的艰苦的过程。 教学教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认识?怎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2)唯物辩证法坚持用什么样的观点认识事物? 导入新课:在实践中,我们同客观事物相接触,事物的现象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感性材料积累多了,经过我们头脑的思考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那么,认识的任务完成

    18、了吗?引出认识需要不断地发展。 讲授新课:三、深化认识发展认识(板书) 1、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板书) 阅读第一段,看看一个认识过程包括哪两个阶段?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设问:实现了这次飞跃,为什么还说认识过程并末结束呢? 因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了认识中的质变,但这个认识是否正确还不知道,还需要接受检验,而且认识的目的在于用来指导实践,否则,再好的认识又有什么意义!所以理性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跃。 在这次飞跃中,认识得到了检验和修正。当一个认识

    19、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若干次反复,经过不断检验和修正,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认识过程是还结束了呢?可以说这个认识过程是完成了,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过程则还没有结束。 2、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思考: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认识的发展的? 2)认识为什么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发展? 3)课文用哪些具体事例说明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发展的? 4)你还能再举事例说明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发展的? (1) 认识要不断深化(板书) 提问:认识为什么要深化?请举例说明。 如:对行星运动的认识。 宪法婚姻法的修改。 (2) 认识要不断扩展(板书

    20、) 提问:认识为什么要扩展?请举例说明。 (3) 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板书)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获得的认识,只是对事物发展一定阶段的认识,当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发展的进程而向前发展,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如:对“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再认识。 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识。 以上我们分别分析了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 、推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多层次、无限广阔和无限发展决定的,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映,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认识也必然会无限地深化发展,这样才能适应人们认识世界的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教师小结: 对具体事物 两次

    21、深化认识 本质的认识 飞跃 发展认识 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3、学生学习知识也是不断深化知识、扩展知识、把知识向前推移的过 程(板书) 小结:(略) 堂上练习: 据报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应邀到哈佛大学参观该院课堂案例研讨,并登台授课。面对学生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张瑞敏说:“要把一条休克鱼激活,在中国的环境下,关键是要给每一个人创造一个可以发挥个人能力的舞台。“他那意在创新的演讲激起了持久、热烈的掌声。张瑞敏同时在那里发现,该院编写教学案例的人每5年签订一次合同,5年期满,有的人留,有的人走。这也正是海尔集团正在实行的一种催人创新的机制。于是,他马上给公司打回越洋电话,要求树立起更加牢固的创新

    22、意识,即海尔公司今后要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竞争氛围上多做文章。 请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哈佛之行”蕴含了认识论的什么哲理? (2) 运用(1)的哲学道理分析说明在当今时 代为什么要树立创新意识? 第六课时 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判断、推理三种理性思维形式的含义、作用。 教学重点:概念、判断、推理在思维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判断应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3“判断不能自相矛盾”。 4关于推理的规则。 复习提问: 1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有哪些不同?

    23、 2在第一次飞跃中怎样实现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 导入新课: 人们的思考加工的过程,即“去粗取精,去”的过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正确的推理,不是都能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思考加工,所以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善于思考,为此就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讲授新课: 第三节 注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一、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板书)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板书) 进行逻辑思维,要借助于思维形式,思维形式包括概念、判断

    24、、推理。在思维过程中,它们各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我们首先讲概念。 2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板书) 请学生列举各学科学过的概念。 (1) 概念的含义 (板书) 投影一: 以下对于商品这一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A、商品是人们征服自然的产品 B、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商品是劳动产品 A、D、C三项都不能抓住商品的本质属性,对商品的解释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认识事物,形成概念时,必须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对象是指我们思维的认识对象。 本质属性是指能把一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和属性。 对象的本质属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形成概念。 概念有

    25、内涵与外延: 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即概念的含义。 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那一类事物的总和。 设问: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各是什么? (2)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 (板书) 投影二: “人”的概念 柏拉图 人是无羽毛的两脚直立动物 塞加尼 人是社会的动物 马克吐温 人是唯一知道羞耻或需要羞耻的动物 赫胥黎 人是受他的器官奴役的智慧动物 生物学家 人是细胞的聚合体 化学家 人是碳原子物 讨论:对上述人的概念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以上对“人”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分别从一定的侧面谈到人的某种属性,但都有不是人的本质属性,没有正确提示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不能准确认识事物,必然导致思维

    26、混乱。可见,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有:第一,掌握了概念,就能把这一类事物同其事物区别开来。 第二,掌握了概念,才能真正理解客观事物。 第三,概念明确,才能恰当地作出判断,才能进行正确的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3)明确概念的最基本要求 (板书) 第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在同一思维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保持前后一致。 3判断的含义和作用 (板书) (1)判断的含义 (板书) (2)判断的作用 (板书) 第一,运用概念作出判断是认识深化的标志 第二,能够作出有关事物的各种正确的、深刻的判断时,才能说我们正确地、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事物。 第三,判断是组成推理的

    27、基本因素,正确运用判断是正确进行推理的必要条件。 (3)作出判断的基本要求 (板书) 投影三: 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 王元泽回答虽然巧妙,但是等于没有回答,因为这个答案根本没有解决对方提出的问题,它作出的判断是不恰当的,没有实际意义。因此: 判断必须真实、准确,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判断应当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判断不能自相矛盾。 使用判断要前后一致。 4推理的含义和作用 (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推理的含义、类型、作用及正确推理的应注意问题? (1)推理的含义 (板收)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 推理的种类主要

    28、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投影三: 例一: 所有金属都是能导电的 铜是金属 所以,铜能导电 例二: 4=1+3 6=3+3 8=3+5 10=3+7 12=5+7 14=3+11 16=5+11 18=7+11 20=7+13 所以,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例三: 地球与月球之间是互相吸引的 太阳与地球之间是互相吸引的 地球与火星之间是互相吸引的 太阳与木星之间是互相吸引的 所以,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是互相吸引的 例四: 只有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某工厂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所以,某工厂的生产能顺利进行。 例1和例4是演绎推理,特点是“由一般到个别” 例2

    29、和例3是归纳推理,特点是“由个别到一般” (2)推理在思维中的作用 (板书) 推理是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3)进行推理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 第一,推理的前提必须准确 第二,要遵守推理规则。 课堂练习: 材料一: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材料二: “我们摩擦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 -关于冷热原因的探索 以上材料各运用了什么推理方法? 材料一运用了演绎推理,材料二运用了归纳推理。 第七课时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要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并运用这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和综合为什么必须相结合?怎样相结合? 导入新课: 例子: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为此,首先就是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事物联系起来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这就是综合的过程。 本课就是学习一个重要的


    注意事项

    本文(哲学基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