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800字700字600字.docx

    • 资源ID:14103456       资源大小:25.6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800字700字600字.docx

    1、家乡的中秋节作文800字700字600字家乡的中秋节作文800字700字600字家乡的中秋节作文800字700字600字篇一:家乡的中秋节中秋是让人怀恋的节日。它总是伴随着回忆、思念和惆怅一起到来。每逢中秋,我常常要重温儿时的情景。黄昏到来的时候,东边的月亮已悄悄地升起来,大得很,在我们这个海边的小镇,月亮总是明亮的。这时,孩子们便兴奋不已,急待夜晚的真正到来。等到月亮挂上我家石榴树时,邻居的孩子已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吃完饭,母亲收拾完毕,在天井摆上一张方桌,邻里的主妇们各拿来水果盘放上,赏月便算开始了。顷刻,隔壁的院子里响起了潮乐声。在一棵老柳树下,邻居几个人随便凑在一起,三弦琵琶筝一应具备

    2、,女孩子站了起来,唱一段“王金龙”什么的。那个时候是不能做旧戏的,到了这个节日,便不会有人搭理了。中秋是浪漫的节日。这样的潮剧清唱常会持续到深夜,谁会唱个什么都可凑过去唱几句。孩子们则有自己的游戏,通常有“观蛤蟆”,一个人闭上眼睛蹲着装成蛤蟆状,另一个人拿着点着的香在面前晃动,引着“蛤蟆”跳动,孩子们一哄而起,笑声在巷里回荡。这种游戏只有一年一度的中秋夜才有,这些孩子就在这一次次的游戏中慢慢长大了。深夜从海上吹来的风凉丝丝的,孩子们吃了水果,夜便静了下来。然而,每年的中秋节总会给我家带来凝重的气氛。中秋的前三两天,那位挂着绿邮包的邮差照例会来到我家,带来我泰国一位老叔的信。多年来我父亲一直珍藏

    3、着这些信,信中屡屡引用李白诗句,“每逢中秋佳节,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叔写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红色的信笺上,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叫人直想流泪。姑母说,我老祖母健在时,每接到信都会痛哭一场,祖母的眼睛后来哭盲了。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牵挂。有一年,父亲接到老叔的信,发觉字体不对,有模仿的迹象,那天夜晚,他失眠了,会不会父亲在回信中追问着,证实老叔眼睛不行,不得已让人代抄。后来,父亲收到的老叔的信上,字老是重重叠叠的,纠缠在一起。但却是老叔的亲笔信。十年前的一个中秋,老叔来信说,在泰国中文报上看到,家乡的三百门港要开发,他十分高兴。他青年时期就是在这里下船前往泰京的,他很想回来看一看。但很快他的眼

    4、睛真的不行了。有一年中秋没收到老叔的信,他去世了。老叔没能回一趟家乡,这在他漂泊的人生中留下最大的一个遗憾。家乡的中秋节我母亲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也不过是十几户人家。母亲常带我去玩,所以这也是我的第二个家乡。也许是因为人数不多,村庄里的人大多都认识彼此,所以在这村庄里,许多过节日的方式都不一样。最特别的应是中秋节了,说是中秋节,还不如说是一场聚会我们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一家几口地呆在家里,围着饭桌吃一顿团圆饭,而是会整个村庄的人都聚在祠堂吃上一顿,在席间谈天说地,老的谈谈当年的社会,年轻的就说说现在的经济,年幼的就在一起打闹。那桌吃上一口,那桌也吃上一口,开心极了。我还记得有一次黄奶奶在酒席上

    5、笑哈哈地说着自己儿子李叔叔第一次受到女生写的情书时害羞得样子,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谁知李叔叔听到后就叫了起来:“可恶,妈,你怎么连这个也要说啊!”令大家笑得更开怀了吃过饭,大家都会从屋子里搬出凳子到村里的球场上坐,开始村里每年中秋的例行表演会。只见村长穿得不太正式地站到了中间,拿着用纸卷成的“麦克风”,笑得有点傻,他这样子又引出了一阵笑声“各位听我说,今年那个谁谁谁偏要说要特别一点,所以我就决定用抽签的形式让人出来表演。刚才大家都把名字写好放在纸箱了吧?我现在要开始抽啦!”只见村长把手伸进小箱子,然后一抓,就拿出了一张小纸条,一看,说:“哎呀,我抽到我们村的老寿星。”话声刚落,李奶奶就站了起来,

    6、她今年已是90高龄,但走路还很稳,她站好了,大声说:“我给大家唱只歌吧。”奶奶唱得可真是中气十足!后来又抽了五六位,大家都兴奋极了。终于到了最后一位了,村长拿出纸条一看,说:“呵,我抽到了城市来的小伙子啦!”“哥,你的小提琴我拿来了。可爱的表妹笑着说。哥哥看着周遭的人,发现已无退路,只好硬着头皮上,匆匆地拉了一曲就走了,也许村里人没听过提琴演奏,所以听得特别认真。哥直说倒霉,其实是我和姐多写了几个哥的名字,不抽中才怪呢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机会在家乡过中秋节了,但那时欢乐的笑声我应该一辈子也忘不了。家乡的中秋节中秋节到了,这是我最喜爱的节日。晚上,妈妈提来一盒冰皮月饼,笑眯眯地说:“来哟!吃月饼吧!

    7、”我赶紧跑到妈妈面前,像小狗一样趴在盒子上,用贪婪的眼神望着月饼,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爸爸笑着说:“哈哈,一见到吃的就迫不及待!”爸爸把月饼拿出来,切开,一股饼香味就扑鼻而来,我飞快地抓起一块白月饼,东咬西咬,三两下就把月饼全部塞到了嘴里。一边吃一边还用眼睛直盯着桌子上的月饼。妈妈看到我的馋相笑得直不起腰来,我可管不了这么多,一边吃一边使劲的咂着嘴巴,“吧唧吧唧”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好好吃啊。吃完月饼,我们一家去散步,大街上张灯结彩,真热闹!街道两边的树上挂满了彩灯,闪烁着七彩的光,最吸引我的是街边小店里那形态各异的灯笼,有动物形状的、水果形状的、音乐的、旋转的,真是琳琅满目啊!我不自由主地向小

    8、店跑去,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妈妈乐呵呵的答应了。我拿着精心挑选的灯笼,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广场,一家人坐在草地上赏月。望着那皎洁的月光,就好象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姑娘,她的身旁还有可爱的小玉兔。妈妈讲起了中秋节的来历,虽然我以前听过这故事,但在这个美丽的晚上,我还想再听。我突然想起书中曾经学过的一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知道此时此刻,嫦娥姑娘有没有羡慕人间的繁华呢?我呆呆的望着月亮姑娘,被这美丽的月色迷住了,时间仿佛定格在那里,我渐渐地有些迷糊了,闭上眼睛沉入了梦乡醒来时,我还在回味昨晚的美好月光,以及那美味的月饼,多么令人难忘的中秋节啊!故乡的中秋节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家乡,弄不

    9、清是哪里哪年哪代传下来的有中秋节吃粽子的风俗。小时候,如盼着过年一样盼着过中秋节,原因是想融入明亮而热闹的夜晚和吃那可口的粽子。每到中秋节前两天,家家户户都在水缸上架根铁棒什么的,然后把糯米稻草放到上面烧,烧后的灰则顺势掉落到水缸里,等到灰满水缸,让它泡两天。直到农历八月十四的下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淘米洗棕叶动手包粽子。粽子的包法真是够讲究的了,它要求“包得稳、扎得紧、角分明”。看那足有15厘米宽大长长的棕叶,必须是新鲜的,摘回来后只能用清水漂洗,淘洗糯米必须是用泡过稻草灰后滤干净而黑亮黑亮的水,否则包出的粽子颜色不黄不中看,吃起来味道也是淡淡的。粽子的四个角哪怕有一个角不分明都要受到一番奚落

    10、而返工。粽子的个儿也够大的,在我们家乡,一斤糯米充其量只能包出两到三个粽子。有些特色粽子里面还会掺些不同的肉类、花生米、板栗等什么的,其味吃起来怎么形容好都不过分。小时候也曾试着学包过粽子,尽管大人们耐心地教,但因为劲小,包出来的粽子都要大人返工,到稍大一些了,却要离开家修自己的学业去了,所以包粽子的技艺一直没有学到手。每年过中秋节,我们小孩都只能围着大人叫快点包好。但再快,一家人说说笑笑嘻嘻闹闹忙东忙西的也要三、四个小时后才能包好,而粽子真正出锅,却要到中秋节的早晨四点以后。因为要贪第一个吃粽子,许多小孩都几乎养成了不吃到粽子不睡觉的习惯。大人也理解这种奢望,但又怕小孩干等着急,于是就都把小

    11、孩哄出去玩家家。等到时候差不多了,嘿!风景这边独好,大人找小孩的尖叫声,小孩的应答声此起彼伏,宛如田间里的青蛙奏着欢快的乐曲。其实,粽子的吃法一样地也有讲究。刚出锅的粽子尽管香喷可口,但不宜多吃。记得刚上学那一会儿过中秋节,我吵着一口气吃了四个刚出锅的热粽子,经验老到的父亲再怎么劝我也没劝得住。结果连续两天没有吃东西,胃里还咕噜咕噜地闹了几天,从此再也不敢贪吃了。童年的中秋节,不知过了多少个不眠而快乐的夜晚。时过境迁,多少往事都已处在朦胧之中几乎淡忘,唯有那香喷喷的粽子,还时常浮在眼前。家乡的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喜庆的中秋节。中秋节是含情脉脉的,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中秋节是婀娜多姿的

    12、,洋溢着人们的欢笑声。中秋月最明亮最圆满最撩人心炫,而又是最逗人遐想.当时,大街小巷、超市商场里都铺满了一盒盒琳琅满目的月饼,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中秋味。在我的家乡里第一忙就是春节,第二忙就到中秋了。当天,男女老少都要穿着鲜红的衣服,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祝福。大人们穿上就代表着工作顺利;小孩子穿上就代表着学业进步;而老人们穿上就代表着长命百岁。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就像一片鲜红的大海。在那天,我们要到处探望村庄的乡亲们,还给各户人家送月饼和年糕,祝福他们合家团圆、生活的一年比一年好;如果是老人家就外加一份红包希望他们能够长命百岁。乡亲们也是这样,互相送祝福、食品。一顿风尚的晚餐过后,我们围成一团坐在门前

    13、赏月。那时候,外面很安静,家里却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在吃着美味的晚餐。晚上,天空漆黑一片,月亮妹妹不再是以前那样遮遮掩掩了,而是睁大眼睛,亲切的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个擦亮的玉盘,村庄里显得十分安静。在晚上十点,一片片爆竹声打破了一片寂静。活动开始了,有的小朋友玩捉迷藏;有的放烟花、做灯笼;而有的就比较文静,乖乖的坐着陪爸爸妈妈谈谈心、赏赏月。在我们家乡过中秋和除夕一样都是要守岁,还没到十二点时不能睡觉(除了小孩子)。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十二点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可是孩子们都还没有疲惫。在我们家乡还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在十二点的时候放孔明灯,把自己的愿望写上去希望能够实现,放完后还要去山上去查看一下。

    14、看着天空中挂满了孔明灯,越飘越远的情景,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有趣的中秋节让人依依不舍;美味的食品让人津津有味;浓郁的人情味让人回味无穷。欢迎来我家乡做客,保证能让你心满意足。家乡的中秋节我爱月亮,淡淡的光芒,淡淡的美丽。我爱夜幕,安静的颜色,安静的守护。月亮有了夜幕显得更加清美。而中秋节无疑是其美的极致表现。火热的场面,火热的气氛,火热的人们,都使中秋节的前奏显的热闹非凡。白天的人们“不安分”的骚动起来:厨房里,妇女们正勤快的洗着为晚上准备的菜叶;大厅堂里,老一悲的人们正熟悉的做着如月儿一般地饼儿;房外路上,回家的人脚步急切的踏着,为了就是能找早一步见到在家门口等待的亲人,好一述满腹思念,满肚

    15、辛酸每一人都是今晚的主角,每一人都满载着无比的激动回来,回家。等着一切准备就绪,便以是华灯初上了。女人们也赶快做好晚饭,她们满足地烧着、煮着,看着心爱的亲人们露出幸福的笑容。小孩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摆好椅子,一圈的围坐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边,等待着可口的饭菜上桌,一脸快乐。慈祥的爷爷奶奶和蔼地搂着孙子孙女们,给他们整整衣服,擦擦小脸什么的晚饭过后,最精彩的即将开始。此事的月儿分外明亮,宽广的夜空中没有一朵白云,白日万里无云的景象在此刻却也那么和谐:浓得化不开的黑夜里,一轮圆月在高空中耀眼的闪光着。清爽的秋风拂面而过,清清凉凉,舒舒服服,惬意极了!在月的衬托下,坐在树下的小石凳上,一边赏月

    16、,一边吃月饼,配合着那“嫦娥奔月”,“广寒宫”传说,等美妙而奇幻的故事,思绪也追随到天外仙宫之中。调皮的妹妹此时也认真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稚气未脱,但真挚的声音也感染了我。是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故乡的中秋节来襄阳后,再也没在故乡过过一次中秋节,感觉挺遗憾,不知如今的洋县人过中秋节跟过去有没区别?在我的记忆里,过去洋县人过中秋节和许多地方一样,是要进行祭祀的。礼记中有“秋暮夕月”这句话的记载,即祭拜月神。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

    17、成莲花状。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极为盛行,许多大诗人对中秋节也多有描写,像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等等。东京梦华录里则记载了宋代更盛的中秋赏月之风:“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即使到了最近的民国时期,有条件的家庭,在中秋节之夜,也要祭祀月神的。外婆说,她小时候,她们的母亲必领着她们八月十五敬月神。像外婆那样在当时属于很一般的家庭,都要祭祀一番,何况条件好的。我记得清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县农村,能过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家庭很少。导致这一原因的有两方面:首先中秋节毕竟不同春节那样隆重;其次生活水平太低。许多家庭除了春节,平时连白面馍都吃不上,哪有多余的粮食做月

    18、饼。即便外婆那样在村子里条件较好的家庭,遇到收成差的年份,在八月十五这天,也是没有月饼吃的。哪一年的八月十五,确实记不准了,反正还小,10岁不到。外公和两个姨妈都出去了,家里就我和外婆两个人。白天还下着雨,到了黄昏就停了。外婆早早和好面,做好红糖芝麻馅的月饼,让我烧火,她翻烤月饼。其实我不会烧火。外婆一个人两头难顾,她点起火后,教我每次添多少草柴,反复几遍,见我掌握差不多了,就开始了烙月饼。很快,月饼被烙烤的香气飘满了厨房。我嗅着嗅着就按捺不住了,说,婆,我想吃月饼!外婆说,还没好哩!过了一会儿,见头一锅出来了,我又说,婆,我要吃月饼!外婆说,得先敬月亮,不然明年就吃不到月饼了!外婆一说,我只

    19、好咽口水。月饼做好后,外婆将小方桌搬到月亮升起的方位,把本已洗净的盘子再洗一遍后,将月饼码在其中,放到桌子上。外婆的家在村子的最南端。此时门前地里的庄稼,还有一棵棵树,因了白天的雨,显得湿润。听不见犬叫。一片寂静。月亮已从云层拱出,虽然很园,不大,也不亮,黄黄的,悬挂在房子东南向那棵柳树的梢尖上。外婆净手后,在每个月饼上掐一点,朝月亮扔一次。边扔边祷告,祈求月神给来年的粮食带来丰收。做完这一切,燃上三支香,持于手中,让我和她一起跪下,朝月亮磕三个头,把香插在供桌前面的地头,再把月饼拿回屋,就可以吃了。不知现在洋县过八月十五还这样讲究吗,反正城市没有。离开家乡三十年有余。每年过中秋节都有月饼吃,

    20、花样繁多,各式馅的都有,就是少了对月神的祭祀。好像过八月十五就是为了吃月饼,吃起来呢,总觉得差一味。家乡的中秋节家乡的中秋,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吃月饼、赏月。可是却充满了趣味,也充满了欢乐。我的家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家乡的每个人更是淳朴善良。每到中秋节前夕,街上几乎每家店都在买月饼。圩天的时候,更是热闹非凡。整个市场就像一锅沸腾的水,这边“妈妈,我要吃水果味的月饼!”那边“香香甜甜的月饼,快来买啊!”小贩的吆喝声盖过了孩子们的叫囔声、顾客的还价声。孩子们选月饼是很仔细的!首先看外包装,一定挑好看的,因为觉得外表好看,味道一定好,也许事实并非如此;其次,挑形状好看、字样清晰的,那些形状不好看

    21、,字样被挤坏的月饼只能靠边站了。买回家以后,看着香香甜甜酥软的月饼,真想咬上一大口。可是不能!到了中秋节那天,早晨七点多,各家点蜡烛,放鞭炮,再供上月饼。老家人信佛,任何东西都要先让菩萨和灶神先吃,就连每天早上的饭,都要放一碗咋灶上,叫做“菩萨饭。”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终于可以吃月饼了!可是看着手中的月饼,又舍不得吃。一般老家人喜欢买一块大的月饼,午饭和晚饭过后,再切着吃。在我的记忆中,外婆每年中秋节都是买两三块大月饼,午饭过后,切开再端上桌。为了吃月饼,我总是饭吃少少的,就连最爱的粉皮和粉干也是如此。端上桌的月饼,切成了大大小小的方块。而不懂事的我,总要左右端详,仔细对比,把最大、最好看的那

    22、块挑走。而外公外婆则笑而不语。晚饭过后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了。大家围桌而坐,赏着周围的月亮,一边嚼着酥软的月饼,一边玩各种游戏。猜谜语、品诗文、捉迷藏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动。还有讲故事、老鹰抓小鸡阵阵欢笑声此起彼伏,连天上闪烁的星星也注视着我们。星星、灯光、月亮、楼房、青山、果树这一切,汇合成一支无声的小夜曲如今,我已有三年没在老家过中秋节了。真的好想在家乡和伙伴们一起过中秋,一起在月亮下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家乡的中秋节在去年的九月三十日,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国为我要回老家过中秋。一大早,我起来,姑姑就使劲地拉着我的耳朵叫我起床买月饼,还给我和表姐100块钱买呢!我和表姐丁慧怀着激动的心

    23、情挑月饼。到了月饼市场,有各种美味的月饼:有莲蓉的、豆沙的、草莓的、凤梨的,还有葡萄的。都是5-10元一个。我狂挑凤梨和葡萄口味的月饼,而表姐只挑草莓的。我们一共挑了15个月饼,一分钱都不剩。中午,我们回来了,首先姑姑把那月饼往我们俩碗里放,还说在中秋节吃圆的东西,自然会团团圆圆、幸幸福福。中秋的晚上热闹非凡,渌江旁边的大街灯火通明,我和表姐带着20元钱随处闲逛,隐隐约约地可以听见烟花爆竹“噼呖啪啦”的声音,那么响的声音,足以表达家乡人民对过节的注重。于是我和表姐也买了一串儿烟花放。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江边,发现有人面向月亮,提着灯笼向月亮祈福。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开始浮想连翩,或许他喜

    24、欢月亮上的嫦娥,保佑他能娶个像嫦娥这样美丽的妻子呢!但表姐说,在中秋节只有挨着“圆”的东西,才能与远方的亲人团团圆圆呢!我们找到一块大石头歇息,月光直射进这块大石头,使我们抬头看着圆圆的月亮,不由得想起关于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小时不识月、床前明月光、月是故乡明等等,表姐偈变魔术似的拿出葡萄月饼出来,我咬了一口,真甜!中秋夜,我兴奋到凌晨一点才睡着,而且梦中也一直想着中秋,这就是我在家乡过的中秋节,你也给我分享一下你的中秋节,好吗?家乡的中秋节人们都说中秋月圆,真的是这样。一打开窗户就看见圆圆的月亮像个大大的银盘,挂在高高的天上,把大地给照亮。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

    25、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在我的家乡桂林,人们都喜欢到象鼻山去赏月。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每当月朗清风,水平如镜之夜,水月洞倒影,酷似一轮皎月浮江,山水天三轮圆月并浮。在如水的月光下,人们来到象鼻山

    26、前爱情岛上,铺上塑料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一大家子围成大圆圈一块儿聊天,一块儿赏月。眼前的象鼻山“山月”“水月”“圆月”那深深吸引了赏月的人们,远处时时飘来的阵阵桂花更是另人陶醉。让我想起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这美丽的诗句,我不由亲亲地咬一口月饼,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今儿大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确实不一样。我爱我美丽的家乡,更爱温馨的中秋节。家乡的中秋节我的家乡每年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也叫丰收节,在这一天,我们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庆祝今年的丰收。每年的这一天,从早晨开始,爸爸和妈

    27、妈就回去亲朋好友家送祝福,而爷爷和奶奶就在家准备可口的美食。到了傍晚,爷爷,奶奶,大爷,大妈,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围着桌子,吃着可口的美食,听奶奶讲着月亮的传说。天渐渐的暗了,月亮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慢慢的升起,月亮逐渐的升高,她黄色的纱衣变成了白色的晚礼服,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树梢,留下了温和的笑容。看着美丽,明亮的月亮,我不禁想:嫦娥姐姐在月宫该多么寂寞,我真希望飞到月亮上去,把嫦娥姐姐接到我家,和我们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这时,妈妈递给我一个圆圆的月饼,对我说:“每人吃一个圆圆的月饼,全家就会团团圆圆,幸福平安。”我拿起月饼咬了一口,啊!是我最喜欢的果酱馅,吃吃着甜甜的,香香的月饼,望着天空又圆又亮的月亮,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和睦相处,幸福美满。中秋节是快乐的,不仅月亮圆,而且每个人都和亲人在一起团聚。我喜欢中秋节!


    注意事项

    本文(家乡的中秋节作文800字700字600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