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微生物学1.docx

    • 资源ID:14101583       资源大小:52.63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微生物学1.docx

    1、医学微生物学1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一大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类群,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分布:广泛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六界系统:病毒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三大类微生物:1、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有害正常菌群:人体表以及与体外相通的腔道中正常寄居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条件致病菌:某些正常菌群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导致疾病,因此称为条件致

    2、病菌。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学科。(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显微镜、Pasteur、Koch、牛痘苗、烟草花叶病毒、青霉素;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全基因组、新型疫苗、微生物学诊断技术、新的抗感染药物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目的:?思考题:三大类型的微生物第一篇 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狭义细菌:广义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一、细菌的

    3、大小与形态大小:以微米为计量单位 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不规则形态:生长条件适宜时出现典型形态,幼龄、衰老、生长环境不适、药物作用时,出现不规则形态 (其应用意义) 二、 细菌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胞壁: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结构,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1、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肽聚糖结构: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图2-3、2-4溶菌酶、青霉素的作用位点: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聚糖的特点:多、五肽交联桥磷壁酸:结构、功能表面蛋白:SPA、M蛋白等(与致病性抗原性有关)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

    4、聚糖的特点: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层结构脂多糖结构:脂类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寡糖重复单位)4、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多形性、油煎蛋菌落、滤过性、耐药性、高渗培养基、常规培养阴性、慢性感染、可回复)原生质体:原生质球: (二)细胞膜:功能:物质运输(呼吸、生物合成、细胞分裂)中介体: (三)细胞质:1、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2、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的性质)3、胞质颗粒: (四)核质:环状DNA分子三、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功能、鉴定意义)荚膜:1、 化学组成:多糖或多肽(负染色)2、 功能:抗吞噬、抗杀菌物质鞭毛:(运动、蛋白质、H抗原

    5、、粘附)菌毛:普通菌毛(黏附)性菌毛(F质粒结合转移)芽孢:(休眠体、抗逆性强、灭菌标准、鉴定意义)四、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一) 细菌的理化性状1、 细菌的物理性状(1) 光学性质(比浊法测定细菌总数)(2) 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新陈代谢)(3) 带电现象(通常带负电)(4) 半透性(有利于水和气体进出)(5) 渗透压(质壁分离、胞浆压出)2、细菌的化学组成(特殊的化学组成)(二)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1、细菌的能量代谢三种生物氧化方式:发酵、需氧呼吸、厌氧呼吸2、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细菌的生化反应:(鉴别细菌的生化试验)(1) 糖发酵试验IMViC试验:(2) 吲哚试验(I)(3)

    6、甲基红试验(M)(4) VP试验(Vi)(5)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6) 尿素酶试验(7) 硫化氢试验3、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1) 热原质(脂多糖、耐热)(2) 毒素和侵袭性酶(内毒素、外毒素)(3) 色素(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4) 抗生素(5) 维生素(6) 细菌素五、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培养(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2、酸碱度(多数细菌的最适pH7.0-7.6)3、温度(多数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4、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根据对氧气的需求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某些标本初次分

    7、离时需添加5-10%的二氧化碳(专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的原因) (5)渗透压(二)生长方式与生长速度1、繁殖方式和代时(二分裂、20-30分钟)2、细菌生长曲线(图2-18)(1)迟缓期(影响其长短的因素) (2)对数期(适合研究) (3)稳定期(代谢产物积累)(4)衰退期(变形、自溶)细菌生长曲线及其应用意义?(三)培养1、培养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2、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现象(1)液体培养基(均匀混浊、沉淀、菌膜)(2)半固体培养基(检查细菌动力)(3)固体培养基(菌落、分离培养、纯培养)3

    8、、培养方法(分离培养、纯培养)4、应用(病原学诊断、药物敏感试验)六、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分类依据) 1、传统分类2、数值分类3、分子生物学分类(种系分类)细菌分类的层次:(种、型、株的概念)细菌的命名法:拉丁双名法第二节 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极微小、结构非常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的基本特性:体积小、结构简单、细胞内复制)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大小:测量单位:nm(20-300nm)形态:图2-20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基本结构:核心(核酸)+衣壳(蛋白质)核衣壳(+包膜)病毒颗粒衣壳的三种对称类型:螺旋对称型、20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病毒

    9、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病毒核酸(多样性、只含有一种核酸、双链或单链、分节段)功能:2、病毒蛋白质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基质蛋白、包膜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编码的酶类、特殊功能的蛋白3、脂类和糖三、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过程:(复制周期)1、吸附: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2、穿入:以吞饮、融合等方式穿入进入细胞。3、脱壳:需脱壳酶的作用(溶酶体酶或病毒编码的酶)将病毒核酸从衣壳释放。4、生物合成:(隐蔽期):此时期细胞中找不到病毒颗粒,在病毒基因的控制下,进行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质的合成。病毒基因组有6种类型:(1)双链DNA病毒 (2)单链DNA病毒 (3)单正链RNA病毒 (其基因组具mRNA功

    10、能)(4)单负链RNA病毒 (5)双链RNA病毒 (6)逆转录病毒双链DNA病毒的复制:早期阶段: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酶(DNA多聚酶)转录早期mRNA,再转译成早期蛋白(病毒复制有关的酶、调节蛋白);晚期阶段:病毒DNA复制子代 DNA及转录晚期mRNA,再转译成晚期蛋白(衣壳蛋白和其它病毒蛋白)单链DNA病毒的复制:复制中间体(双链DNA)单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可作为模板复制子代病毒RNA,同时还具有mRNA功能,可直接附着于核糖体,转译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单负链RNA病毒:带有RNA多聚酶,先转录互补的正链后,才能在核糖体上转译相应蛋白质。逆转录病毒:带有逆转录酶,合成RNA:

    11、DNA中间体,其DNA链进入细胞核,合成DNA双链,再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5、装配与释放:病毒种类不同,在细胞内装配的位置不同。无胞膜病毒在细胞裂解后释放,有胞膜病毒出芽释放。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1、病毒的异常增殖(1)顿挫感染:因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构成顿挫感染的细胞称为非容许性细胞。(2)、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病毒基因组的病毒体。自身不能复制,其复制需要辅助病毒辅助。(缺陷病毒可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2、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四、理化因

    12、素对病毒的影响物理因素:1、温度(耐冷不耐热)2、pH(5-9)3、射线和紫外线(敏感)化学因素:1、脂溶剂(有包膜病毒对其敏感)2、酚类(消毒剂)3、氧化剂(消毒)4、抗生素和中草药(不敏感、有点作用)五、病毒的分类(非系统、多原则)亚病毒:1、 类病毒2、 卫星病毒3、 朊粒第三节 真菌真菌的概念: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所致疾病的类型:感染性、中毒性、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的四个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单细胞真菌(酵母:圆形或椭圆形的单细胞真菌)1、酵母型真菌(芽生方式)2、类酵母型真菌

    13、(假菌丝)(二)、多细胞真菌(霉菌:丝状真菌的总称)1、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丝(菌丝体):2、孢子:有性孢子、无性孢子(1)叶状孢子: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2)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3)孢子囊孢子:双相性真菌:二、真菌的繁殖与培养*孢子繁殖、菌丝断裂繁殖真菌的培养:沙保弱培养基、培养温度(22-28)、pH(4-6)三种菌落类型:1、酵母菌菌落2、类酵母型菌落3、丝状型菌落三、变异性与抵抗力易变异、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孢子不耐热第三章 感染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细菌的毒力、细菌的侵入途径和数量有关。一、细菌的致病机制毒力:侵袭力、毒素(一)

    14、侵袭力1、黏附与定植(1)黏附现象:单个黏附细菌微菌落细菌生物膜(2)黏附性结构:菌毛、荚膜、胞外多糖等(配体与受体的黏附)(3)黏附机制:静电吸引、疏水作用;阳离子桥联作用;配体与受体的相互结合(结合后的信号转导)(4)组织趋向性2、侵入(侵袭素)3、繁殖与扩散(1)局部扩散(表层、深层)(侵袭性酶)(2)全身扩散(常出现两次菌血症)(二)毒素(表3-5)(来源、存在部位、化学成分、稳定性、毒性作用、抗原性)1、外毒素概念:性质:蛋白质(亚单位)、毒性作用、稳定性、抗原性、(种类)、2、内毒素:LPS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DIC、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免疫调节作用(少量内毒素)(三

    15、)超抗原与疾病(以产生大量T细胞和细胞因子为特征) 二、细菌感染的传播(一)来源: 外源性感染:病人、带菌者、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正常菌群、潜伏的致病菌(二)传播途径(6种)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血液、人畜共患病(节肢动物)、性传播三、细菌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第二节 病毒性感染一、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细胞、免疫)(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杀细胞效应:细胞病变效应(CPE) 2、稳定状态感染:细胞融合、新抗原3、形成包涵体:(病毒增殖的场所、有鉴定意义)4、细胞凋亡:(HIV诱导CD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DNA病毒和逆转

    16、录病毒与肿瘤形成有关)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中和病毒、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清除体内病毒的主要机制、杀伤宿主细胞、型超敏反应)3、免疫抑制作用:(某些病毒有此作用、可激活体内潜伏病毒和促进某些肿瘤生长)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一)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二)传播途径:三、病毒感染的类型(按有无症状分)(一)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按感染的持续时间分)(二)急性感染(三)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1、慢性感染2、潜伏感染3、慢发病毒感染第三节 真菌性感染1、浅表真菌感染(皮肤癣菌)2、真菌机会性感染(白假丝

    17、酵母菌) 3、深部真菌感染(新生隐球菌)4、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黄曲霉毒素)5、超敏反应 思考题:1、构成细菌毒力的组成成分是:(2)2、列举三种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组成成分:(3)3、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的主要机制是:(1)4、试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性质5、带菌者6、病毒的致病机制7、病毒的传播方式(2)8、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第四章 抗感染免疫第一节 抗感染免疫机制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因素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屏障结构1、皮肤和黏膜(阻挡、纤毛、分泌、正常菌群)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二)吞噬作用大小吞噬细胞

    18、1、吞噬和杀菌过程(1)趋化(趋化因子)(2)接触(受体:LPS受体、FcR、C3bR)(3)吞入(吞噬、吞饮)(4)杀灭和消化(溶酶体内两大杀菌系统)2、杀伤机制依氧杀菌机制:(1)ROI、RNI依赖机制(2)髓过氧化物酶介导的杀伤机制非依氧杀伤机制:酸性环境、溶菌酶、杀菌蛋白活化巨噬细胞杀伤能力显著增强3、吞噬作用的后果(1)完全吞噬(2)不完全吞噬(胞内寄生菌被吞噬,但不被杀灭,有助于病原菌扩散 )(3)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三)自然杀伤细胞(四)体液因素二、特异性免疫机制(一)体液免疫抗体的效应:(1)抑制病原体黏附(2)调理吞噬作用(3)中和外毒素(4)激活补体的溶菌作用(5)ADC

    19、C(二) 细胞免疫1、CTL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2、效应Th1细胞产生分泌细胞因子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三)黏膜免疫(SIgA)第二节 抗菌免疫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体液免疫为主)1、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抗体和补体的作用3、细胞免疫的作用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细胞免疫为主)1、吞噬细胞2、细胞免疫3、局部黏膜免疫第三节 抗病毒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一)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1、种类和性质2、抗病毒活性(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图4-3)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

    20、白。抗病毒蛋白可通过两条途径起作用:(1)2/-5/A合成酶途径:导致病毒mRNA降解(2)PKR途径: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3、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二)NK细胞二、特异性免疫(一)体液免疫1、病毒中和抗体2、血凝抑制抗体3、补体结合抗体(二)细胞免疫三、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对病毒的免疫力)病毒血症、单一血清型、抗原变异的病毒第四节 抗真菌免疫(略)思考题:1、抗感染免疫机制包括(2)2、特异性免疫机制包括(2)3、不完全吞噬4、抗体的免疫效应包括(5)5、干扰素、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第五章 遗传与变异遗传 变异(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原理(略)一、 DNA 结构与功能

    21、二、 基因与基因的转录三、 遗传信息的翻译第二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细菌L型变异、肺炎球菌失去荚膜的变异、H-O变异)抗原性变异菌落变异(S-R变异)毒力变异(使毒力增强、毒力减弱的方法)(增强:接种敏感动物。白喉杆菌感染-噬菌体;减弱:人工培养基传代。卡介苗)(机理:创造环境、自然选择突变株)耐药性变异(耐药性、多重耐药性、赖药性)二、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DNA,包括:细菌染色体:环状DNA分子质粒:1、致育性质粒(F质粒)2、耐药性质粒(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非接合性耐药质粒)3、毒力质粒:Vi质粒等 4、细菌素质粒:Col质粒等 5、代谢质粒(编码

    22、产生相关的代谢酶)质粒的特性:1、自我复制:紧密型、松弛型 2、非细胞生存所必需 3、可自行丢失或消除 4、转移性 5、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转位因子:细胞基因组中能够转移位置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跳跃基因)有三类转位因子:1、插入序列(IS):无已知功能的基因、只有插入功能、两端常有颠倒重复序列 2、转座子(Tn):IS+已知功能的基因+IS 3、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三、 细菌变异的机制(一)基因的突变与损伤后修复突变:是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稳定而可遗传的变化。突变的类型:染色体畸变、点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碱基置换、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等基因突变规律:1、突变率:自然

    23、突变率(10-610-10)、诱导突变率(10-410-6)2、随机性:突变的发生是随机的 3、回复突变:是指突变性状回复,而非基因结构回复原状DNA损伤修复机制: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等(修复后可能导致突变)(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介绍5种方式) 1、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2、接合:通过性菌毛的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直接转移给受体菌的一种方式。F质粒的接合:F+菌株、F-菌株、Hfr菌株、F菌株R质粒的接合:R质粒=耐药传递因子+耐药决定子R质粒耐药的生化机制:1、钝化酶 2、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 3、改变细胞对药物的透性3、转导

    24、: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致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普遍性转导:装配错误。有两种结果(完全转导、流产转导)局限性转导:切割错误。被转导的基因为供体菌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4、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前噬菌体整合入宿主菌基因组,使宿主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5、原生质体融合:是一种细胞杂交技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除去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后,加入聚乙二醇使之融合,再筛选重组子的过程。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略)第四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1、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2、测定药物中的致癌物质:Ames试验3、流行病学4、基因工程5、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第六章 医学

    25、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微生态学:微生物、宿主、环境第一节 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及其分布(表6-1)二、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竞争黏附、抑菌或杀菌物质、营养竞争)2、营养作用(物质转化、维生素合成)3、免疫作用(免疫器官发育、交叉反应、刺激免疫应答)4、抗衰老作用(产生SOD清除过氧化物)5、抗肿瘤作用(清除代谢产生的致癌物、激活巨噬细胞等)三、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1、口腔(300多种、链球菌为优势菌)2、食管与胃(乳杆菌、酵母、幽门螺杆菌)3、肠道(致病性类型、生理性菌群、中间性类型)(多数为厌氧菌)4、阴道(乳杆菌、球菌、白假丝酵母菌)5、呼吸道(甲型链球菌)6、皮肤(丙酸杆菌、葡萄

    26、球菌)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一、微生态平衡(微生物、宿主、环境动态平衡)1、宿主因素:发育阶段、激素、病理状态2、微生物因素:定位、定性、定量二、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1、抗生素使用(二重感染、菌群失调症)2、寄居部位改变(手术、诊疗操作)3、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放射线)三、微生态失调的防治1、保护宏观环境(防外源感染)2、保护微观环境(消除病理状态、异常的解剖结构)3、增强机体免疫力(疫苗、丙种球蛋白、TF、LAK细胞等免疫制剂;科学饮食)4、合理应用抗生素5、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益生菌、益生原)第三节 机会性感染一、机会性致病菌及其主要特点(一)机会致病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27、)、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二)机会致病菌的主要特点:1、毒力弱2、常为耐药菌3、新的机会致病菌不断出现二、机会性感染的易感因素(易感机体)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一、概述医院内感染:(3-20%)二、分类微生物来源:1、外源性感染 2、内源性感染三、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一)特点(主要是机会性致病微生物感染,也可是外源性感染爆发性流行)(二)医院感染的主要微生物(表6-3)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不同于一般情况(一)易感对象1、年龄因素2、基础疾病(二)诊疗技术几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一)消毒灭菌(二)隔离预防(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第七章 消毒与灭菌

    28、消毒、灭菌、无菌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二、辐射杀菌法:紫外线三、滤过除菌法四、超声波消毒法五、干燥和低温抑菌法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一、 消毒剂的主要种类(表7-1)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二、 消毒剂的应用第三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温度酸碱度有机物第八章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微生物学检查:病原学、血清学检验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 一、病原菌检测标本采集:无菌操作、据病情采样、用药前采样、标本及时送检、保护好标本 致病菌检验程序 :二、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标本EL

    29、ISA技术第二节 病毒学诊断一、 标本的采取与送检二、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 病毒的分离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细胞培养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1、 细胞的变化:细胞病变效应(CPE) 、融合的细胞、包涵体2、 红细胞吸附3、 干扰现象4、 细胞代谢的改变(二) 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三) 新分离病毒的鉴定三、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四、 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第三节 真菌学诊断(略)第四节 特异性预防与治疗一、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第一代疫苗、第二代疫苗、第三代疫苗(一)疫苗1、 死疫苗2、 活疫苗3、 新型活疫苗4、 基因工程疫苗5、 重组载体疫苗6、 合成疫苗7、 亚单位疫苗8、 DNA疫苗9、 转基因植物疫苗(二)类毒素二、 人工被动免疫1、 抗毒素2、 抗菌血清3、 胎盘丙种球蛋白、血清丙种球蛋白4、 其他免疫制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LAK细胞等表8-2两种人工免疫的比较三、 细菌感染的治疗(略)四、 病毒感染的治疗(略)五、 真菌感染的治疗(略)第九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抗菌药物使用以来:耐药菌株逐年上升第一节 细菌的耐药性一、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一) 固有耐药性(二) 获得耐药性:来源:基因突变、基因转移二、 细菌耐药性的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微生物学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