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申报表.docx

    • 资源ID:14095901       资源大小:29.71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申报表.docx

    1、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申报表附件1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申报表示范区名称: 申报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申报日期: 年 月 日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办公室 制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申报表省级联系人单位名称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示范区联系人单位名称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示范区基本情况(包括示范区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统计学资料、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等背景资料)示 范 区 工 作 创 建 情 况省 级 自 评 结 果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意见单位公章年 月 日附件2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试行)一、考评目的为促进全国慢性非传染

    2、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落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卫办疾控发2010172 号,以下简称指导方案)的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工作中的经验,推动示范区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考核评价方案。二、考评内容根据指导方案提出的任务要求和创建的基本内容,示范区基本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确定本地区的工作内容。(一)保障措施。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在落实示范区工作中所采取的组织、经费、政策和队伍等保障措施。(二)社区诊断。根据示范区社会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等,确定重

    3、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三)监测。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展媒体宣传,提供宣传资料技术支持,营造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结合宣传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场所干预、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以及平衡膳食和烟草控制等活动。(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慢性病高危人群早发现,采取分类实施、管理和干预等措施。(七)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情

    4、况。三、考评细则考评将采用基本分加附加分的方法,汇总总分将作为评选的主要依据。其中基本分满分1000 分,附加分满分280分,总分满分1280 分。考评内容共分7 大项,每项有多个指标。通过专家遴选,确定现阶段考评内容中的11 个指标为核心指标(下文中以“*”标识),核心指标总分为240 分,东中西部地区均需在180 分及以上。省级示范区总分需在700 分及以上,国家级示范区考评标准东中西部地区总分有所不同,详见下表。表 东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示范区考评标准 地区 总分 基本分 附加分 核心分 东部地区 850 分及以上 650 分及以上 200 分及以上 180 分及以上中部地区 800 分及以

    5、上 650 分及以上 150 分及以上 180 分及以上西部地区 750 分及以上 650 分及以上 100 分及以上 180 分及以上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保障措施(250 分)。1. 组织保障(80 分)(1)由示范区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工作(20 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得20 分,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得10 分。此项为核心指

    6、标1*。(2)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慢性病防控职责(15 分)。(3)建立卫生、教育、民政、财政、文化、广电、体育、等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各部门有明确职责及履行情况记录,设有联络员(20 分)。多部门合作达到2-4 家得10 分,5 家及以上得20 分。此项为核心指标2*。(4)示范区办公室每年至少召开4 次联络员会议,协调并解决慢性病防控重点问题(15 分)。(5)有专家技术组指导示范区工作计划及工作记录(10分)。2. 经费保障(50 分)(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项目经费(20分)。地方不提供配套项目经费不得分,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在1:1 和2:1

    7、之间(含1:1)附加10 分;2:1 及以上者附加20 分。此项为核心指标3*。(2)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达到业务总经费的10%及以上(20 分)。无慢性病业务经费不得分,10%以下者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扣2 分。业务总经费是指地方财政拨款除去人员和公用费(办公、水电等)的费用,用于购置计划免疫疫苗的费用不包括在内。此项为核心指标4*。(3)慢性病防控经费专款专用,可查实(10 分)。3. 政策保障(70 分)(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25 分)。(2)示范区有慢性病防控规划(20 分)。政府出台规划得20 分,多部门出台规划得15 分,卫生行

    8、政部门出台规划得10 分,疾控机构出台规划得5 分。此项为核心指标5*。(3)至少出台1 项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25 分)。每年出台2 项及以上政策附加20 分。4. 队伍保障(50 分)(1)区/县疾控机构有慢性病防控机构设置(20 分)。有独立慢病科(所)且人员达到3 人及以上得20 分,1-2 人得10 分;无独立慢病科(所)但慢病人员达到3 人及以上得10 分,1-2 人得5 分。无疾控中心的区/县,考核承担该工作的市级机构。此项为核心指标6*。(2)区/县疾控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 次(10 分)。4 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 分。(3)接受省、市

    9、疾控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10 分)。2 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5 分。(4)区/县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 次(10 分)。4 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 分。(二)社区诊断(50 分)。1. 从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管理学角度出发,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20 分)。社区诊断是指覆盖全辖区的诊断工作,应当反映辖区内近两年情况。2. 完成社区诊断报告(30 分)。社区诊断报告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10分);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10分);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

    10、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1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7*。(三)监测(155 分)。1. 死因监测(45 分)(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报率小于5%,审核率达95%以上(15分)。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报告工作的个数/示范区内医疗机构总数100%,死亡报告漏报率=(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100%,死亡网络报告审核率=死亡报告已审核数/死亡网络报告总数100%。各项指标分别为5 分,其中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不得分,80%-89%得3 分,90%-99%得4

    11、分,100%得5 分。死亡报告漏报率、审核率不达标者不得分。(2)全人群死亡登记报告:居民粗死亡率原则上不低于6,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编码错误率5%以下(10 分)。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报告死亡数/平均人口数10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死因不明的死亡数/总报告死亡数100% ,编码错误率=编码错误的个案数/已编码的个案数1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和编码错误率指标分别为5 分,每增加1%减1 分。(3)至少每年开展1 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涵盖漏报死亡病例信息等相关重要内容(10分)。每年开展1 次漏报调查得10 分,2 年开展1 次漏

    12、报调查得6 分,3 年开展1 次漏报调查得3分。(4)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及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分)。每年出具1次报告得10分,2年出具1次报告得6分,3年出具1次报告得3分。2.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45分)(1)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20分)。每个核心指标为5分。(2)每 3 年完成 1 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15 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三类指标各占5

    13、 分。(3)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 分)。3. 肿瘤登记(45 分)(1)辖区内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覆盖率100%),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Ratio)在0.6 和0.8 之间,病理诊断率(MV%)大于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DCO%)低于15%,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25分)。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不得分,覆盖率达到100%,但四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标的得20 分,有二项不达标的得15 分,有三项不达标的得10 分,四项均不达标的得5

    14、分。肿瘤登记流程参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要求。(2)每年度开展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的分析。年度报告分析应当涵盖背景、目的、信息来源、收集流程及步骤、登记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20 分)。4.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20 分)(1)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病率不低于死亡率(10 分),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者不得分,80%-89%得6 分,90%-99%得8分。(2)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分析报告。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

    15、、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 分)。(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60 分)。1. 媒体宣传(20 分)(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传播计划(5 分)。(2)当地主流大众媒体(受众多、覆盖面广)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传播慢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10 分)。设置2 个及以上宣传专栏附加20 分。此项为核心指标8*。(3)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达到1 次及以上(10 分)。(4)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2 块及以上户外广告牌(10分)。2 块以下者每块户外广告5 分。2. 宣传资料技术支持(40 分)(1)每年提供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分别达到8 种及以上(10 分)。1-3 种3 分,4-7

    16、 种6 分,8 种及以上10 分。(2)每年提供6 次及以上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核心信息(10 分)。每次核心信息覆盖不同内容,1-2 次4 分,3-5 次7 分,6 次及以上10 分。(3)每年提供3 种及以上音像资料模板(10 分)。1-2种5 分,3 种及以上10 分。(4)每年提供8 次及以上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10 分)。1-3 次3 分,4-7 次6 分,8 次及以上10分。3. 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40 分)(1)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 分)。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 分,90%以上得10 分。覆盖率=有健身场

    17、所或健康教育活动室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2)社区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4 次,每次不少于50 人(10 分)。4 次以下每次讲座2.5 分。(3)宣传栏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至少2 个月更新1次(10 分)。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 分,90%以上得10 分。覆盖率=有宣传栏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至少12 种内容宣传材料,且每星期播放宣传视频至少3 次(10分)。宣传材料内容少于12 种或每星期播放宣传视频少于3 次得5 分。4. 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25 分)(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覆盖率不低于60%,3 年内达到10

    18、0%(15 分)。覆盖率=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的中小学校数/辖区中小学校总数100%。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不少于2 学时。60%以下不得分,60%-79%得5 分,80%-99%得10 分,100%得15 分。(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覆盖率不低于60%,3 年内达到100%(10分)。覆盖率=开设健康讲座的幼儿园数/辖区幼儿园总数100%。60%以下不得分,60%-79%得3 分,80%-99%得7 分,100%得10 分。5. 宣传日活动(20 分)每年至少3 场,每次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300 人(20 分)。每年4 场及以上的可附加20 分。(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35 分)。1

    19、. 工作场所干预(20 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 分钟,达到要求的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及以上(20 分)。覆盖50%及以上的可附加20 分。覆盖率=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10%以下不得分,10%-19%得10 分,20%-29%得15 分,30%及以上得20 分。2. 群众社区健身活动(25 分)(1)开展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 次(5分)。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得5分,非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活动得3 分。(2)社区有3个及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 次活动(10 分

    20、)。1-2 个得5 分,3 个及以上得10分。(3)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 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及以上(10分)。5%以下不得分,5%-14%得4 分,15%-34%得7 分,35%及以上得10 分。3. 平衡膳食(20分)(1)示范区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加工食品比例达到50%及以上(5 分),20%以下不得分,20%-49%得3 分,50%及以上得 5 分;人群食物营养标签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5 分),10%以下不得分,10%-29%得3 分,30%及以上得5 分。(2)利用5 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10克,利用10 年时间将居民

    21、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8 克(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每年降低0.5 克)(10 分)。4. 烟草控制(30 分)(1)1 年内示范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为100%(10分)。覆盖率=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数/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1 年内覆盖率未达到100%不得分。(2)每年至少新创建2 家卫生系统外的无烟单位(10分);每年创建5 家及以上的附加20分。1家5分,2家及以上10分。(3)到2015 年,示范区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10 分)。5. 示范创建(40 分)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每年各类示范创建不少于2 家(

    22、40分),其中每创建1 家得5 分。每年每类创建5 家及以上的附加20 分。此项为核心指标9*。(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130 分)。1. 高危人群发现(70 分)(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5 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及以上 (20分)。查阅过去一年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记录,60%以下不得分,60%-74%得10 分,75%-89%得15 分,90%及以上得20 分。此项为核心指标10*。(2)每2 年1 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体检的单位覆盖率达到50%(20 分)。达到80%及以上的附加20分,发现高危人群且实施管理的附加20 分(建立档案且有随访管理记录)。覆盖率=为职工提供体检的

    23、单位数/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覆盖率30%以下不得分,30%-39%得10 分,40%-49%得15 分,50%及以上得20 分。(3)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1 年内建立至少10 个,且逐年递增(30 分)。自助点可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测量。每个自助检测点2 分,提供全部5 种自助检测服务得1 分。(4)实施社区主动筛查高危人群的附加20 分。(5)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及以上的附加20 分。2. 高危人群干预(60 分)(1)与基线调查相比,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逐年递增30%(20 分)。递增1%-9%得5 分,10%-19%得

    24、10 分,20%-29%得15 分,30%及以上得20 分。知晓率=知晓高危人群标准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2)人群体重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 分)。体重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 5 分,50%-69%得 7 分,70%及以上得10 分。知晓率=知晓体重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3)人群腰围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 分)。腰围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 分,50%-69%得7 分,70%及以上得10 分。知晓率=知晓自身腰围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4)

    25、人群血压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 分)。血压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 分,50%-69%得7 分,70%及以上得10 分。知晓率=知晓血压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5)人群血糖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10 分)。血糖知晓率10%以下不得分,10%-19%得5 分,20%-29%得7 分,30%及以上得10 分。知晓率=知晓血糖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3. 口腔卫生(附加40 分)(1)对以幼儿园和学校为单位的儿童龋齿的充填率应在2010 年基础上,逐年增加30%(附加20 分)。递增1

    26、%-9%得5 分,10%-19%得10 分,20%-29%得15 分,30%及以上得20 分。(2)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达到50%以上(附加20 分)。1%-9%得5 分,10%-29%得10 分,30%-49%得15分,50%及以上得20 分。(七)患者管理(120 分)。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60 分)(1)高血压患者登记率达到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及以上(10 分),糖尿病登记率达到60%及以上(10 分)。(2)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5%及以上(10 分)。15%以下不得分,15%-24%得4 分,25%-34%得7 分,35%及以上得10 分。糖尿病

    27、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0%及以上(10 分)。10%以下不得分,10%-19%得4 分,20%-29%得7分,30%及以上得10 分。管理率=纳入管理的患者数/辖区内估算患者数100%。此项为核心指标11*。(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30%及以上(10 分),10%以下不得分,10%-19%得4 分,20%-29%得7 分,30%及以上得10 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25%及以上(10分),5%以下不得分,5%-14%得4 分,15%-24%得7 分,25%及以上得10 分。控制率=控制达标的患者数/辖区内估算患者数100%。(4)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动

    28、态管理(附加20 分)。2. 患者自我管理(60 分)(1)1 年内完成活动的自我管理小组达到10 个,逐年增加(30 分)。每成立1个自我管理小组得1 分,每个自我管理小组每年完成6 次及以上活动得2 分,完成3-5 次活动得1 分,2 次活动及以下不得分。(2)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达到30%及以上(30分)。30%以下每1%得1 分。覆盖率=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四、组织实施(一)省级自评。按照自愿申报和逐级申报的原则,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本省(区、市)示范区创建、申报和自评工作。省级示范区考核自评工作应当于每年5 月31 日前完成,每年6 月推荐一定

    29、比例的省级示范区参评申报国家级示范区,申报材料由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上报至国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二)国家级考评。卫生部于每年7-9 月组织对各省(区、市)推荐的示范区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组由相关部门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省(区、市)推荐人选共同组成。(三)考评方法。1. 查阅各省(区、市)上报示范区工作资料,包括相关文件、记录、照片、报表、工作总结和省级评估报告等。2. 听取当地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3. 现场考察与评估,抽查部分示范区进行现场督导。(四)考评步骤。1. 熟悉被考评示范区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各类文件等资料。2. 收集示范区工作开展情况、项目活动、效果等信息。3. 根据考

    30、核评定标准对示范区工作进行评分,并将考评结果向示范区反馈。4. 完成考评报告并公布。附表: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考评表附表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考评表示范区名称:考评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 考评组长:项目内容总分自评分考核分简述自评分与考核分有差异的原因一、组织保障(80 分)(1)*由示范区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工作。 20(2)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慢性病防控职责。 1515(3)*建立卫生、教育、民政、财政、文化、广电、体育等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各部门有明确职责及履行情况记录,设有联络员。20(4)示范区办公室每年至少召开4 次联络员会议,协调并解决慢性病防控重点问题。15(5)有专家技术组指导示范区工作计划及工作记录。10二、经费保障(50 分)附加分(20 分)(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项目经费。20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在1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申报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