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求与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1409312       资源大小:58.2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求与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还有一些内容,如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规范使用电子邮件,有条理地管理个人文件,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其中包含了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或一种由价值观影响的态度,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方式将又是不同。二、教学与教学设计其实,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扮演着教学设计者的角色。作为一堂有计划的课,其目标在于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做有准备的分析,且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特征的了解来采纳这些分析。每个教师都要对所用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地作出一定的安排。一个有经验的、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师会把教什么和怎么教融入意义丰富的境脉!从理论上讲,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采用新课程理念和系统化方法,分析教学

    2、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1、教学设计的历史与发展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教育技术是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学设计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分为两大流派: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从60年代开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大多数是以“教”为中心,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比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是它的主要研究依据。依据系统论设计整个框架,依据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

    3、果,等等。经过二十多年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有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设计模型。它强调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学习特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主要问题:(1)学生必须学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2)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3)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十个主要环节:l 分析学习者特征 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分析教学内容 确定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了解教学条件) 阐明教学目标 选择课题与任务 实施教学活动 利用教学资源 提供辅助性服务 进行教学评价典

    4、型的模型为: 前期分析n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策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方式或手段来达成目标) 教学组织策略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顺序) 传递策略设计(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选择) 教学资源管理策略 设计评价策略 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学”为中心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渐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和 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还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换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它的

    5、特点: 强调以“学”为中心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所学习“主题”(2)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3)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本主题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及其作用,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应用(4)自主学习设计 :即设计教学方法,如“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和协商;(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协作学习过程中的

    6、贡献评价,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7)强化练习设计:根据评价结果再为学生设计一套可供选择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2、教学设计的分类 整体(宏观) 课程设计以地区性的某一学科为设计对象 学段整体教学设计以某学段、某学年或某学期为设计对象就是对一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一学段进行整体设计,如:整个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或某个模块的总体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教学环境,总的教学策略和整体教学评价等等。就新课程而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或删除),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局部(微观) 单元教学设计(以某一单元的教学为对象) 课时教学设计(以某一课的教学为对象) 微格教学设计(以某个教学环

    7、节为设计对象)3、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有整体(宏观)设计和局部(微观)设计。整体设计如课程设计(以某一学科为设计对象)、学段整体教学设计(以某学段、某学年或某学期为设计对象);局部设计(以某一单元或某一课的教学为对象)、微格教学设计(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以下所讲以局部教学设计为主。(1)前期分析首先,搞清楚课标(或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哪些内容属于知识,哪些内容属于技能?哪些内容又是方法或过程?哪些内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各个内容要求的程度是什么?其次,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现状怎样?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开课的不均衡,可能有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那么就要搞清楚哪些内容学

    8、生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如果是部分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只有一部分学生掌握,那么这个比例有多大?还有哪些内容是教材上没有但需要补充给学生的?根据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分 析,可以得出学习需求,即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学习需求可能比教材上的内容少,也可能比教材上的内容多。此外,在分析教学对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怎样的状况?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多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有多强?生活环境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有哪些?这些分析结果决定了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2)根据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要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9、为什么?因为人学习不同类型的东西,方式不同。所以,建议老师们分三个维度来写教学目标,当然这样会有一定难度,这个问题我会有专题来讲,此外,撰写教学目标还要注意目标的可操作性。(3)设计教学策略有 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方式或手段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就是教学策略。这里包括了课题如何引入、教学内容如何组织与呈现、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应用教学媒体、提供哪些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资源如何组织与呈现等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重头戏,也是教师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的最佳阶段。(4)设计评价策略什么是评价策略?教学有目标,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就需要验收。评价策略就是如何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一节课有

    10、一节课的评价策略,一单元有一个单元的评价策略,一学期有一学期的评价策略。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这里可以列出以下几条: 目标导向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原则 实践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问题解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 评价性原则以下重点讲解,主体性与实践性(创新性),问题解决性及评价性。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主要不是看讲课教师的表现有多优秀,也不是看课堂活动组织的多么热闹,而是看学生的思维是不是处于高度集中、高度兴奋状态,是不是快乐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实践。简言之,学生是不是真正学有所获。教学设计中要遵循

    11、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高效主动的学习。在这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是密不可分的。要真正做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要教师下很大的功夫。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绝大多数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是在老师不断的切屏和掌控之中,课堂上学生自主的时间都很有限,如何主动地去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首先,要给学生做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信 息技术教学并不排除必要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如信息、信息特征、信息技术、分辨率、采样率等概念,因特网工作原理、数模转换原理等,但更多的信息能

    12、力、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来培养。由于国情所限,学生目前还不可能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这就需要把课上学习和课后巩固均放在课堂上来统筹设计, 如果课堂上只是设计一些几分钟即可完成的小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只能起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熟悉作用,并不能达到巩固和熟练的程度。所以,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保证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时间,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实践,没有老师的切屏和讲解。经常有老师说,课堂上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多了,势必减少了教师讲的时间,教学内容讲不完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许多老师都反映高中新课程教学内容太多,讲不完。新课标规定每个模块36课时,是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时

    13、间,没有把课外巩固时间算在内,且不说每学期上不到36课时,就是上足了36课 时,也没有给做作业留下时间。其实,在目前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还是有解决办法的,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把教学内容写在网页或文档中,课堂上只讲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查阅,如一些范例、操作说明、技术支持等。通过我六年的教学实 践,从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总结中看到,这种方法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注:我有专门的教学网站)。其次,要给学生想的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只 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的大脑飞速转起来。课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

    14、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所学内容做自己感兴趣、熟悉的事,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愿望。这里所指的实践内容不是零零碎碎 的小练习,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内容丰富而又充满想象空间、有一定挑战性的实践。设计个人名片、呈现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撰写“我有一个梦”等都是充满创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实践内容。教学设计时只要在最终作品的功能上、知识技能的应用上给出具体要求即可,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想象发挥。这种具有一 定深度和广度的实践内容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深水池”里学游泳。 第三,提供丰富

    15、的学习资源。 有了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每位学生就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好的创意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点点培养。创新从模仿开始,所以,除了时间和空间,还要为学生提供典型的范例和丰富的样例,开拓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的创意之门。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 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实践内容,还需要提供大量的素材。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设计阶段设计、准备。范例要典型,样例要丰富多彩,素材要精挑细选。如设计“制作个人名片”实践内容时,一定要有典型的名片范例,还要有丰富的创意独特、应用各种技术的样例,以及大量的名片背景、线条、边框、图标等图片素材。2、基于“问题解决”的原则首先,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要选择好问题的主题。要

    16、 选择和设计那些便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加工处理、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案例和实践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养成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什么样的主题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而又乐于去做的呢?应该是那些既应用了所学内容又有充分的创意空间,最终结果个性化的主题。除了前面所列 举的一些例子外,图像处理的“制作个人电子相册”,信息获取的“自助游计划”等都是不错的主题。有些主题,如“改革开放三十年”“远离网吧”“吸烟有害健康”则远离了学生生活。其次,要设计问题。主题上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在问题的设计上 要全面化、具体化。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全面化就是把所学内容设计在问

    17、题之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到所学的全部内容;具体化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有章可循。开放性的主题实践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把握不准内容的深浅,同一个主题有的学生做的很复杂,有的学生做的很简单。这就需要教 师在问题的具体化设计上下功夫,把要求详细准确的描述出来。案例1:撰写自助游计划适合高中新课程“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两人一组撰写一份自助游计划。就自助游的衣、食、住、行、费用等进行规划,并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特产等方面对目的地进行介绍。内容要求: (1)目的地:至少包括三个旅游城市(范围:全球); (2)人数自定(至少两人); (3)交通工具及旅游时间自定; (4)

    18、包括日程安排、住宿安排、出行线路及交通工具、费用预算、需要预备的东西、目的地介绍等; (5)标明信息来源; (6)要总结:在撰写计划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提示:撰写计划时要考虑获取哪些信息?信息的来源?对获取的信息如何选择?呈现方式要求: (1)呈现方式自选,可以是Word文档、演示文稿、网页或其他;(2)要有标题、作者信息、制作时间; (3)Word和网页8页以上,演示文稿15张以上; (4)分工明确,每一部分标明作者; (5)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如文字、表格、图片、声音、视频等; (6)表达形式丰富多彩,图文声像并茂;【案例分析】该案例在内容上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空

    19、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旅游地点,在组织、规划、获取信息、选择信息、评价信息上也对学生的规划能力和信息处理 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是,如果只有前面的主题描述,那么一是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大困难,二是学生做出的计划会五花八门,随意性较大。“内容要求”把问题具体化了,同时把所学知识溶入其中。“呈现方式要求”则从技术和规范的角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这就像盖房子一样,一些基本的关键要素一定要给出严格具体 的要求,至于你将房子设计成什么样子是你的创意。3、评价原则既 然教学是有目标的,那么目标是否达成就一定要评测。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时要坚持评价原则,设计评价策略。每个学段、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要进行评价

    20、设计。学段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每节课的评价则是过程性评价。但目前大多数信息技术课堂的评价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课堂结束前或课堂其中对学生的任务或作品进行个别展 示与点评,或者让学生填写一张自评表或小组互评表,就是一节课的评价了。实际上这样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呢?第一,评价要放在课后。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内容,由于我国目前的特殊情况,不得已已经将课后巩固放在课堂上,不可能再让评价挤占课堂时间。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课后要批作业。第二,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这对一些学生是不公平的。教师要利用课后时间对全体学生的作业逐一进行评价,并在下次上课前及时反

    21、馈评价结果,真正让过程性评价起到面向每一位同学的诊断、激励作用。第三,要设计评价量规,并且事先让学生了解评价量规。评价具有鲜明个性的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教学设计时需要解决的又一个难点。需要教师根据实践活动内容、具体要求科学公正地列出评价量规包括的项目、每个项目所占分值比例。以下为案例1“撰写自助游计划”的评价量规。 案例2:“撰写自助游计划”评价量规四、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实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部分:前期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分析要学习的内容范围与深度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辨别学习内容的不同类型知识?还是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步:列出课标中对

    22、相应内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第二步:对课标内容的分析第一条: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实际上隐含了信息的概念,不知道信息为何物,如何说信息的特征?第二条:实际上隐含的信息技术的含义。第三步:通读教材理出其中内容(教科版)(1)信息的概念(第2页旁批)(2)信息的基本特征(第34页)(3)信息技术的概念(第6页)(4)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第6页)(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710页)(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第1011页)第四步:得出学习内容(1)信息的概念(2)信息的特征(3)信息技术概念(4)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5)信息技术展望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学

    23、习者的知识基础课前的调查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如: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办法是:测试法与预估法“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高一学生都上过信息技术课,所以:(1)对信息的概念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2)对信息技术的概念也有一点模糊了解(3)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4)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5)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的使用经验(6)只是对所学内容还缺少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3、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的作用就是要鉴定教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目标,并为其它环节做准备。具体的说,就是结合教学实际环境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

    24、将要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找到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学习需要。“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需求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趋势4、教学环境分析现有教学环境的分析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分析普通教室有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演示设备信息技术专用教室:保证每人一台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第二部分:“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个人对信息概念的理解;(2)叙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3)从多个角度解释信息技术的含义,说说个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4)知道构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并说出他们的功能和作用;(5)结合实例说出信息技术

    25、的发展趋势;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信息特征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对信息技术应用实例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2)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3)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信息的特征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建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难点第三部分: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策略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教学的组织策略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设计传递策略选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选择教学方法第1课:信息及其特性教学策略抽象的概念需要再现抽象过程。需要大脑高度思维主要策略:设问。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思维。1.信息从哪里来 从这个问题出发,可以引发和

    26、促进学生对信息概念的思考。 师:信息从哪里来? 生:“信息从网上来”“信息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来”等等。报纸、广播、电视的信息又从哪里来?记者采访的,写的,拍的。记者的信息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人们身边来。从生活和人们身边的什么地方来?举例说明。比如战争就可以带来许多信息开战的原因、参战的对象、伤亡情况等等;比如教室的墙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信息白色的(大多数情况下),材质比较坚硬,表面比较平等。 这时,学生会列举出许多的例子:上课中有信息,打球、唱歌中产生着信息,教室的桌、椅、黑板都包含着信息,人脑也会产生许多信息,。总结学生列举的例子,可以发现信息来自两个方面: (1)战争、打球、唱歌、上课等都是“事”,所以,信息来自各种事件,任何事件都产生着信息。 (2)墙、桌、椅、黑板等都是“物”,所以,信息来自各种物体,任何物体都产生着信息。 进一步思考可以得出,产生信息的事物既可以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也可以是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如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信息源自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产生着信息。2. 信息是什么 从第1个问题中得出,信息来源于任何事和物。那么,信息是事物的什么呢?对于任何事物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图1是一个纸杯的图片,假设我手中握着这样一个纸杯,那么,这个纸杯会产生纸质的、有花纹、可以盛水、状如圆台等信息;如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求与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