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言虚词训练题组.docx

    • 资源ID:14091677       资源大小:157.5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虚词训练题组.docx

    1、文言虚词训练题组2.文言虚词(时间:45分钟分值:38分)题组一语段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3分)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注】。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世

    2、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注】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3分)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

    3、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3分)及裴延龄诬逐陆贽、

    4、张滂、李充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良久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选自新唐书阳城传,有删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3分)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

    5、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诚恐以财货污君。”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注】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删改)【注】掾属:佐治的官吏。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B.C. D.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3分)南屏石,无出奔云右者。奔云得其情,未得其理。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

    6、之,半入泥土,三四层摺。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黄寓庸先生读书其中,四方弟子千余人,门如市。余幼从大父访先生。先生面黧黑,多髭须,毛颊,河目海口,眉棱鼻梁,张口多笑。交际酬酢,八面应之。耳聆客言,目睹来牍,手书回札,口嘱傒奴,杂沓于前,未尝少错。客至,无贵贱,便肉、便饭食之,夜即与同榻。余一书记往,颇秽恶,先生寝食之不异也,余深服之。(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3分)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

    7、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节选自明史曹端传,有删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B.C. D.题组二综合练(2017宁波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0分)醉书斋记清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

    8、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

    9、,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

    10、“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 科头:不戴帽子。(jin):窥视。刺:名帖。刘伶断饮:刘伶戒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晨起,即科头 甫:刚刚。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 间:缝隙。C.客伺久,辄大怒诟 诟:责骂。D.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 赞:帮助。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B.C. D.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的状态

    11、,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B.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对丈夫的“醉书”也持几分赞赏的态度。C.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考虑到积习难改,最终还是找了个借口自我安慰,顺其自然了。D.作者不仅嗜书,而且嗜酒,后来他本想戒酒,但妻子认为他和刘伶一样根本无法将酒戒掉,于是他打消了戒酒之念,并且将书斋命名为“醉书”。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4分)译文:_(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

    12、旋畔。(4分)译文:_1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2.文言虚词1.解析本题考查“以、于、而、其”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以”,均为介词,因为。B项“于”,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到。C项“而”,第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假设关系。D项“其”,均为语气副词,第一个表示推测,大概;第二个表示祈使,一定。答案A【参考译文】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科举生。徐君天资聪慧,读书明白大致就不再深究,仰慕古代侠义之士,乐善好施,持重守信。乡里之间有纠纷,一定

    13、登门追问是非曲直,徐君一句话就能使他们折服。徐君的哥哥性情刚烈,徐君侍奉他更加谨慎。徐君的弟弟读书,徐君不因为贫穷(就不管弟弟),竭力帮助弟弟。崇祯末年,旱灾蝗灾相继发生,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君拿出仓库的粮食来资助乡亲,又规劝有能力的人家(来帮助别人),靠他保全活下来的人很多。可是,乙酉丙戌年间,盗贼四起。徐君以身作则保卫一方,每听到盗贼来临,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的壮士守卫防御。盗贼很仇恨他,最后杀死徐君。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有人说:徐君是古代游侠一样的人。我说:游侠士因为好义扰乱国家,徐君因为好义庇护百姓,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盛世的时候,在上的官

    14、吏洁身自好加强治理,使在下的官吏受益,下级尽职尽责来为上级做事,上下和谐,盗贼就不能兴起。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君这样的人,大概跟这样的人差不多了吧?唉,这不单是为徐君写的文章了。2.解析本题可采用“代入检验法”。解答时可从每个选项的第二句入手,首先确定虚词的词性和意义,然后再代入第一句,分析是否恰当即可。A项,第二句出自寡人之于国也,“而”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作“但是”。B项,第一句“以”为介词,可译作“用”“拿”,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指“结毦”;第二句出自五人墓碑记,“以”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作“来”。C项

    15、,第一句“乃”为副词,可译作“于是”;第二句出自师说,“乃”为副词,译作“竟然”“反而”。D项,第一句“之”为代词,代上述事情;第二句出自鸿门宴,“之”为代词,代指人,即项伯。答案A【参考译文】魏略上说:刘备驻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黄河以北(袁绍),诸葛亮知道荆州将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往北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要说什么。刘备喜好制作饰物,当时正好有人把牦牛尾送给了刘备,刘备于是自己动手编织。(于是)诸葛亮进言说:“英

    16、明的将军应当有更远大的志向,怎能只是制作饰物呢!”刘备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我姑且用它来忘记忧愁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相比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比不上(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认为(和曹操相比)如何呢?”刘备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我也为这个发愁,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总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满;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都

    17、自行登记,这样的话,国内人口就多了,就可以征军抵御曹兵了。”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多了。刘备由此知晓诸葛亮有过人的谋略,于是以上等宾客的礼节对待诸葛亮。九州春秋所说的也是这样。3.解析C项,均为介词,在。A项,连词,于是、便/副词,竟然。B项,代词,代这件事/助词,的。D项,语气词,表判断和肯定/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答案C【参考译文】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张滂、李充等官员时,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一职,不能让皇帝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在延英殿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情绪激昂地为陆贽等人

    18、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过了很长时间,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命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4.解析B项,副词,将要/连词,表转折,却。A项,均为副词,于是、就。C项,均为介词,因为。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答案B【参考译文】朱晖字文季,南阳宛城人。起初,光武帝与朱晖的父亲朱岑都在长安学习,有旧交。等到光武帝即位后,探访朱岑,这时朱岑已死,于是召朱晖做郎官。朱晖不久因病离职,毕业于太学。后来朱晖做了郡吏,太守阮况曾经

    19、想买朱晖家的婢女,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朱晖送厚礼到阮况的家。有人讥讽他,朱晖说:“从前阮府君有求于我,实在是怕用财物污辱了他。”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听说后,提拔朱晖,对他十分礼遇尊崇。正月初一,刘苍应当入贺。按照旧例,少府给璧玉。这时阴就为府卿,(自认为)高贵并且骄横,官吏傲慢而不守法。刘苍坐在朝堂之上,更漏将尽,而璧玉找不到,刘苍回头对佐治的官吏说:“怎么回事?”朱晖看见少府主簿手持璧玉,就去欺骗他道:“我多次听说有璧玉却不曾见过,请给我看看。”主簿把璧玉给朱晖,朱晖回头召令史给刘苍。刘苍行礼已毕,对朱晖说:“你自认为与蔺相如相比哪个强些?”5.解析D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20、独立性,可不译。A项,代词,它的/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B项,介词,和/连词,和。C项,介词,在/介词,比。答案D【参考译文】南屏石,没有超过奔云石的。奔云石得到了南屏石的情致,但没有得到南屏石的理趣。奔云石像一朵云南茶,被风雨吹落,一半陷入泥土中,折叠了三四层。人走在那奔云石中,像蝴蝶飞入花心。黄寓庸先生在那里读书,四方来求学的弟子有一千多人,门庭若市。我小时候跟随祖父拜访过黄先生。黄先生面目黧黑,胡须很多,满颊胡须,目清口阔,眉骨分明,鼻梁挺直,常爱张口大笑。交际应酬,八面玲珑。耳中听着客人的谈话,眼睛看着送来的文书,手中写着回信,口中嘱咐奴仆,纷杂繁多的事情放在面前,未曾有一点错误

    21、。客人到了,无论贵贱,用家常的肉、饭款待他们,夜晚就和客人同床而卧。我有一书记官前往,这个书记官非常丑陋污浊,先生和他一道吃饭、睡觉没有差异,我非常佩服先生。6.解析A项,前一个是代词,译为“他”;后一个是副词,表猜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B项,均为介词,在。C项,均为结构助词,的。D项,均为介词,把。答案A【参考译文】曹端,字正夫,是渑池人。永乐六年考中举人。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学习大道理,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慨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座位下

    22、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信中说:“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代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众弟子说:“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7.解析B项,这里的“间”,解释为“机会,时机”。答案B8.解析C项,均为连词,况且。A项,助词,表陈述语气/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介词,用/连词,因为。D项,音节助词,无义/结构助词,的。答

    23、案C9.解析D项,作者并没有嗜酒,只是个书痴。答案D10答案(1)(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2)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参考译文】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榻,用来躺卧。还摆放了书架和书筒各四个,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什物,也都交错摆放在旁边。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将笔蘸饱满做好准

    24、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提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后来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通过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

    25、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出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坐着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面。客人等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格严厉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

    26、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再追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癖。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着你沉湎在书中,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区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是比沉溺于女色更好吗?于是笑着回答她说:“像你说的那样,也是很好的。”于是不再立即戒除,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作“醉书斋”

    27、。解析多读、分析、比较,是理解的途径,正确理解是点断的基础,恰当点断是断句的前提。读全文,贯文意,明结构,揣语气,先断开,后确定。基本方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易后难,顾及前后根据文意,利用实词,参照虚词,把握语法,研究句式,结合常识,考虑修辞。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根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11.答案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参考译文】这就如同欣赏一幅绝好的山水画,你却明确地告诉观画人说:这是某山某河,能行吗?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但对于才学一般的人来说,很少有能够明白其中道理并且振奋自拔的。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虚词训练题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